李昌平:老人农业,弊大?利大

2025-11-23
作者: 李昌平 来源: 昆仑策网

  我是一个爱党爱国爱人民的“三爱”主义者,我的文章的每一个字都因“三爱”出,日月可鉴!

  “三爱”主义者,因为爱,继续写文章。今天讨论“老人农业”之利弊。

  我国的农业主体是农村老人,俗称老人农业。

  老人农业有利有弊,先说利吧。

  第一:老人农业,人尽其才、力尽其用,老有所为。这算是利一;

  第二,因为有一亿多(劳动力没有价格)的老人搞极小规模农业,并且同时进入市场恶性竞争,所以,农产品价格很便宜。这算是二利吧;

  第三,老人搞农业,一辈子干到死为止,不要国家社保,减轻国家负担,这是利三吧;

  第四,老人搞农业,不要子女供养,还尽心尽力帮忙儿子带孙子孙女,让农民工在“低工资”条件下也能生存,这扩大了我国出口比较优势,是利四吧!

  老人农业还有几利,我不想说了,读者们有兴趣就自己补充吧。

  老人农业,有利,当然也有弊。

  第一,只要老人农业普遍存在,其他人搞农业必然亏钱。因为老人是没有劳动力价格的人,土地又不付租金,资本下乡搞农业和老人农业竞争,不亏钱才是怪事。开宝马进、驾三轮车逃是资本下乡搞农业的必然命运。一亿多无组织的高度分散的老人搞农业,是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中财政农业补贴“种类越来越多、数额越来越高”的根本原因,且财政停止补贴资本农业就立马死,这是弊一;

  第二,随着特朗普政府反全球化、阻击中国崛起越来越起劲,再加上智能机器替代人力不断普及,必然导致数以千万计的农民工城市留不下、不得不回农村。但是,农村因为是老人农业,导致其他人搞农业无利可图,一个农民工返乡等于一个家庭返贫。这是弊二;

  第三,只要数以亿计的高度分散的老人农业的普遍存在,一方面,农业产业链的90%就会非农民化、非农村化,经济增长枯竭;另一方面,农村养老养生等社会事业就无从发展,社会发展枯萎。这就导致农业农村内生的农民就业机会彻底无望,这是老人农业的弊三;

  第四,以数以亿计的没有劳动价格、没有社保的农村老人为主体搞农业,这会使整个国家的价格体系扭曲,会使我国加速落入“中等收入陷阱”,内需内循环永远都不会强的,这是老人农业之弊四。

  我们假设一下:如果城市没有退休制度,城市老人都没有社保退休金,城市80多岁的老人还为三个馒头而劳作一天,城市会有多少青年人失业呢?城市的工资水平会有多低呢?城市还有什么活力呢?扩内需内强循环又何从谈起呢?

  农村老人不纳入社保,靠农业劳作自生自灭,既无道又失德,违天道人伦。我们国家发展的这么好,这么强大,钱多的没地方花。我呼吁:给农村65岁以上的老人每人每月800元养老金,发500元也行。在此基础上,大力发展农村养老事业,大力发展农民组织化的全产业链闭环农业,让农村老人享清福,让农村返乡年轻人有事业,让经济扩内需强内循环,让党、国家、政府更伟大。

「 支持红色网站!」

188金宝搏体育官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188金宝搏体育官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
赞赏备注
确认赞赏

评论(我来首评..)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