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河北省军区司令员张振川同志所著《鏖战疆场》一书,不是平铺直叙的叙述鏖战中的过程,而是以其亲身经历记述时代的背景,从而唤醒民族的觉悟。
《鏖战疆场》虽然不是一部军事兵法的专著,但以其在特殊的历史时期、特定的地域环境、特别的作战对象,施用不同的作战方式方法,发挥指战员的智慧、能动、机敏、勇敢,具体的战例,令读者可悟出许多对《孙子兵法》排兵布阵的诠释。乃至对经商、办厂、从政、外交和国际交往都有可资借鉴的裨益。
张振川同意原籍玉田县,参加革命时正值日寇侵华尤其是对冀东地区最为疯狂的“治安强化”——到处筑碉建点,实行铁壁合围、梳蓖剔抉、重点攻略、全面扫荡和集家并村,制造千里无人区的抗战艰苦时期。振川同志先后在13团、11团及其隶属的三区队,开辟敌后冀东抗日根据地,鏖战在潮白、蓟运、滦河之间,几次跨越长城,打入伪满洲国,解救“人圈”中危难的民众。而部队却只能宿营于深山老林之中,并常以野菜树叶为食!身经百战,出生入死,从一名16岁的小八路,一步步地成长为一个19岁的连长。
我在冀东第5专署和18军分区司令部的机关,几次配合振川同志所在的11团作战。在解放战争的全过程中,我们一同在冀东地区作战,抗美援朝时我在67军居于东线和振川同志65军所在的西线都曾打过“三八线”。其所在l94师曾几次被敌军火包围,战斗打得胶着艰苦。犬牙交错在开城保卫战中,其所在582团“三打红山包”更多次处于险境之中,竟打出整排、连、营、团的英雄事迹,尤其是该团2营6连指导员赵先友在敌人夺取了我阵地后,用报话机要求张振川团长“向我开炮”,令当代文豪巴金深为感动,主动到582团的掩体坑道中采访两个月,以赵先友的事迹为原型,艺术地概括了在朝鲜战场上其他英雄形象,写出了《团圆》——后来被改编成的《英雄儿女》电影的英雄团长则叫“张振华”。
《鏖战疆场》文如其人,在”自序”中坦言“一个没有改掉的毛病,遇到不公正、不合理的事就提意见,就算你是天王老子。”这其实对一个共产党人来说是“要为真理而斗争”的精神,之所以称为“毛病”,或许在于即便原本就是正确的,有时也难免是要吃亏的,而存在我身上的这一毛病则是吃了改变一生命运的大亏。一如作者在续集《靡战疆场余墨》一书中所录“抗日时老战友陈振民来信,我在朝鲜曾写过一些文章和诗歌,其中有一首《这就是战争》。军政治部和《前进报》几次同我商榷,认为我把战争写的很残酷。几经较量也未发表。可我怎么也不明白怎样能把战争写的很美好。
振川同志对我的际遇深寄同情,并把他书斋自书的座铭“磊落”用他那惯于扣动扳机、运筹帷幄指挥千军万马的巨臂大手,挥豪书成赠我。
上世纪80年代纪念抗日战争胜利40周年之前,我和振川同志受冀热辽人民抗日史研究会之聘,编纂《冀东11团抗日战史》。由原11团团长后成都军区副司令员赵文进等几位老同志共同策划,由我执笔写就了11团的赫赫战功和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惟惜在收人《冀热辽子弟兵》一书时,只摘记了其梗概,未免使我们抱憾不已。
日前张司令员携夫人汤小薇来唐。因张司令还曾任过65军军长,在唐山有许多转业并已担任市县要职的部属。会见时,他畅谈曹妃甸的一号工程和唐山走在全省前列的诸多感受,却不事张扬作为《英雄儿女》英雄团长原型的事迹,并谢绝对他的采访。
发表于2005年9月26日《今日路南》第76期
作者简介:陈振民是张振川将军抗战时期的战友。抗美援朝时1951年6月任67军辎重34团宣传股副股长,1952年8月在40军119师炮兵团任宣传股长。
张振川(1925—— )直隶(今河北)玉田人
1940年参加八路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冀热辽军区连长,华北野战军团参谋长。参加了平津、太原、兰州等战役。1951年参加抗美援朝,任中国人民志愿军582团代团长,1952年任582团团长兼政委。回国后,任副师长。1960年毕业于军事学院。后历任师长、副军长、代理军长。1983年3月至1985年7月任河北省军区司令员,1983年4月任河北省第六届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是第六届全国人大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