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 年 8 月 17 日,巴基斯坦总统齐亚·哈克从伊斯兰堡机场乘坐 C-130 座机,前往巴基斯坦靠近印度的巴哈瓦尔普尔,观看了美国提供的新式坦克在沙漠中的作战演习。随行的有巴基斯坦三军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阿赫塔尔·阿卜杜勒·拉赫曼上将等高级军官,美国驻巴基斯坦大使阿诺德·拉斐尔和美国驻巴基斯坦国防代表处主任赫伯特·沃森准将也同机前往。下午 3 时 30 分,齐亚·哈克一行又登上 C-130 座机,准备返回拉瓦尔品第。3 时 47 分,飞机从巴哈瓦尔普尔的机场起飞,同时起飞的还有两架护航的飞机。机队起飞后仅几分钟,护航机上的驾驶员突然向地面报告说,总统座机冒出烟雾和火花。报告话音刚落,紧接着又传来护航机驾驶员惊慌失措的呼叫声:“总统座机起火爆炸!”当地村民们目睹了一场奇怪的空难:一架飞机出现在苏特里杰河的上空,从空中直往下降;突然,飞机掉转头飞走,再次腾空而起,不多会儿,飞机上发生爆炸,部分机体散落,随即一头栽下,落地起火。齐亚·哈克及29 位随行人员全部遇难;这也标志着齐亚·哈克总统对巴基斯坦 11 年统治的结束。1976年3月1日,当时任总理的佐勒菲卡尔·阿里·布托越过4名军阶比齐亚·哈克高的将领,破格将他提升为上将陆军参谋长,成为军队中的第2号人物。1977年7月5日,军队成立了由三军司令组成的军事委员会,推翻了以布托为首的文官政府,齐亚·哈克出任军政府首脑。1979年4月4日,齐亚·哈克将布托送上了绞刑架,此后,齐亚·哈克当上了巴基斯坦总统,集军权、政权于一身。他当政期间,大力发展国内生产,促进国际贸易;通过治理,经济有了较大的发展,国民经济平均增长率为 6.3%,年人均收入达 390 美元,居南亚各国之首;其政绩斐然、深得人心。
8月18日, 由空军司令率领调查小组前往巴哈瓦尔普尔进行调查,美国也派了8名专家,其中有 C-130 型飞机制造厂家洛克希德公司的专家,共同分析事故原因。调查小组调查了巴哈瓦尔普尔、木尔坦、伊斯兰堡附近的查克拉拉空军基地及中部城市拉合尔等地的 500 多人。8月21日,拘留了与座机爆炸有关的80多人(包括空军保安人员、空军地勤人员、行李员及在座机起飞前向总统赠送几十箱芒果的当地名人)。通过对飞机失事原因进行多方面探察,调查小组排除了因技术故障和与另一架直升飞机相撞而导致座机爆炸的可能。巴基斯坦驻联合国大使说:“空军基地都采取了超常规的安全措施。而且在齐亚・哈克总统飞机附近不会有其他飞机。”巴基斯坦国防部的官员也说:“这架 C-130 型运输机有四只引擎,是目前最稳定的运输机。即使有三只引擎因故停止工作,只有一只引擎在运转,它也能继续飞行。并且只要有陆地,它就能降落。在座机坠毁地区有许多空地,如果发生了技术故障,驾驶员肯定会用无线电先通知地面,然后再设法降落的,但驾驶人员没有这样做。”整个过程,还发现了其它许多疑点,很是蹊跷,可归纳如下:
疑点之一,化学毒剂所致: 专家们在飞机货舱后门处发现了超常量的锑、硝酸甘油、磷和硫等多种化学剂及一种新型中高度爆炸品的痕迹,在残留的一个芒果核中含有过量的钾,一个芒果皮上含有不应有的锑和氯。飞机起飞前1分钟,当地知名人士赠送给齐亚·哈克20箱芒果,这些芒果未经检查即被送入专机。在飞机爆炸起火时,机组人员无声无息,这很值得怀疑。调查小组分析,装有毒气的爆炸装置极有可能随这些芒果被带入飞机,破坏者通过自动或遥控手段引爆了毒气装置,致使驾驶员和副驾驶员失去了驾驶能力,从而导致这场灾祸。
疑点之二,阿富汗情报机构所为: 调查小组认为,暗杀齐亚・哈克总统的凶手极可能是阿富汗情报机构。因为在阿富汗问题上, 齐亚·哈克是阿富汗抵抗战士的鼎力支持者,他还帮助建立了游击队营地;这引起了阿富汗当局的仇视。美国专家也分析只有阿富汗情报机关才有动机和能力来实施这样的行动。1987年全球发生的恐怖主义事件为 189起,而阿富汗秘密警察组织WAD在巴基斯坦便策划了127起,造成100多人死亡;他们的目标很明确,就是要通过破坏活动搞乱巴基斯坦,通过暗杀除掉齐亚·哈克,阻止他向阿富汗游击队提供武器。由于齐亚·哈克的警卫严密,这些活动没有得逞。根据一份绝密情报,WAD的一个特别行动X组制定了一份暗杀名单,齐亚·哈克列第一,阿赫塔尔,阿卜杜尔·拉赫曼将军列第二。巴基斯坦的一位高级官员提醒齐亚·哈克:“我可以发誓,你的处境极其危险。必须采取防莅措施!”齐亚,哈克则回答:“作为一名虔诚的穆斯林,我相信自己的死期是命中注定的,我本人丝毫不能改变这一点。”
疑点之三,教派分歧? 在巴基斯坦内部也有一些势力想置齐亚·哈克总统于死地,其中危险最大的是伊斯兰中亲伊朗的什叶教派。巴基斯坦 1 亿穆斯林中有 20%的人属于这个教派,他们十分嫉恨齐亚·哈克与美国亲近,也因齐亚·哈克把巴基斯坦穆斯林中的逊尼教派树为正统而倍加仇视,甚至认为属于逊尼派的齐亚·哈克总统是 8 月 5 日什叶派著名的宗教和政党领袖胡申尼在白沙瓦遇刺事件的幕后策划者,发誓要对齐亚·哈克总统实行报复。
疑点之四,苏联人、印度人? 1988年6月,巴基斯坦曾得到情报,苏联克格勃雇佣了一个暗杀组织,要置齐亚·哈克于死地。8月初,苏联对巴基斯坦违反有关阿富汗问题的日内瓦协议表示愤慨,停止了从阿富汗的撤军行动。苏外交部还召见了美国驻苏大使,告诉他,苏联想教训一下齐亚·哈克。巴基斯坦向印度国内的锡克教恐怖分子秘密提供武器,印度总理拉·甘地在齐亚·哈克遇难前两天向齐亚·哈克发出警告,巴基斯坦将会为这种行动“感到懊恼”。
疑点之五,来自仇敌、政敌? 调查人员认为,齐亚・哈克最危险的敌人是阿布・尼达尔领导的巴基斯坦恐怖组织,因为巴基斯坦政府曾指控它的5名枪手参与了 1986 年在卡拉奇劫持美国泛美航空公司1架喷气客机的事件,并缺席判处他们死刑;这个恐怖组织发誓要杀死齐亚·哈克总统。齐亚・哈克在执政的11年中,实行军人独裁统治,势必引起政敌的不满。在巴基斯坦有几十个反对他的组织,其中的任何1个组织都可能这么干。事实上,这种暗杀行动一直在发生,只是没有成功罢了。1982 年秋,齐亚·哈克从外地视察返回拉瓦尔品第,正当齐亚·哈克的座机在首都上空盘旋降落时,1枚导弹向飞机射来,擦着飞机飞过。导弹是从拉瓦尔品第的郊区发射的,由于发射比较匆忙,没有雷达、通讯等方面的配合而偏离了方向。另外,齐亚·哈克将前总理布托送上了绞刑架,将布托的夫人、女儿送入监狱,又缺席审判了布托的两个儿子。布托的一个儿子在法国神秘死亡,有消息说,其死与齐亚·哈克有关。布托家族因此与齐亚·哈克结下了深仇大恨。布托的儿子米尔·穆尔塔扎领导着一个名为“佐勒菲卡尔”的组织,先后5次刺杀齐亚·哈克,但未成功。齐亚·哈克死难后,“佐勒菲卡尔”曾公开声称是他们干的。后来“佐勒菲卡尔”得知美国大使也同机遇难,该组织又再次声明,此事与他们无关,同时宣布该组织已不存在。布托的女儿、人民党主席贝·布托说了一句耐人寻味的话:“人的生与死掌握在万能的真主手中,我们将不说什么。”
疑点之六,来自军队? 调查人员也没有排除巴基斯坦军队中心怀不满的军人进行破坏的可能性,巴基斯坦捐助给阿富汗游击队太多的武器,招致一些军人的反感。另外,齐亚·哈克通过军事政变登上舞台,一直不肯交出军队大权;1985年,齐亚·哈克当上总统,国民议会、反对党、军队内部纷纷要求齐亚·哈克脱离军界,但齐亚·哈克坚决回答:“不!”齐亚·哈克极力在军队中安插亲信,引起了一些军官的不满。1988年8月17日举行的美制新型坦克表演,齐亚·哈克本来可以不去,但他的一位部下执意恳请他出席,并说,所有的高级军官都出席了,齐亚·哈克这才决定出席。拉赫曼将军本来也不准备出席这一次坦克表演,但在16日下午,他收到了部下呈送的一份绝密情报,立即向齐亚·哈克作了报告,齐亚·哈克邀请他明天(17日)到飞机上来谈,于是,齐亚·哈克与他的接班人拉赫曼将军走到了一起。国内外舆论认为:齐亚·哈克周围有严密的保卫措施,如果没有军方某种势力插手,任何谋杀阴谋都很难实现。
疑点之七,保安措施不利: 巴空军1号停泊在巴哈瓦尔普尔机场时,一共有3支不同的队伍负责机场警卫。机场警察与宪兵负责外围安全,一支军队保安特遣队在距飞机400码处设置了第二道警戒线,当地警察负责专机保卫。飞机滞留机场时,曾有2个平民打扮的人登上了专机,对飞机进行小维修。有专家认为,是总统座机的控制系统被人安装了破坏物件。齐亚・哈克总统每次出访前都要在机场的飞机里装上集装箱。因此,也有人认为爆炸物可能就在这个集装箱中,可能是一枚遥控炸弹造成了这起爆炸事件。
疑点之八,巴当局及美国人为何如此反常? 空难发生后,机组人员的尸体及受难者尸体被送人医院,准备进行“尸检”。但是,第二天医院接到上级命令,“尸检”取消,所有的尸体被装入棺材运出医院,埋入了地下。据说:巴空军l号上的“黑匣子”至今仍未找到。而美国政府对本国公民在国外遭恐怖分子杀害历来反应强烈,何况,这一次,美国失去的是一位大使和一位准将!但是,美国联邦调查局没有派遣一位刑事、反恐怖或对付破坏的专家赴巴基斯坦调查,没有发表任何声明,也没试图对凶手进行“报复”。美国有世界上最强大的情报机构和最先进的技术手段,面对这么多的线索,要搞清此案的来龙去脉,并非难事;但是,如此地遮遮掩掩、躲躲藏藏,这究竟有什么难言之隐、不可告人?很不同寻常!
案件调查组就有关齐亚·哈克总统遇害的事件经过,写出了许多调查报告,但至今尚未对外公布,留给人们的只是一个谜团。据说巴基斯坦政府要等到适当的时机,才能公布调查的详细结果;到那时,齐亚·哈克总统座机爆炸的疑云才能解开。
资料:墨玉编,神秘的天灾人祸 背后真相大揭秘 图文珍藏版,汕头大学出版社,2016.01;张星岩:谁是凶手?——齐亚·哈克座机爆炸事件前前后后,《国际展望》1988年第17期;崔广武编著,人类历史未解之谜,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