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消息说以色列与伊朗已经实现停火,这应该是可信的。即使还有一些“明火”,也应该会在未来几天结束,但双方将继续角力,“暗火”将继续燃烧。本次冲突的总结:
(1)不论对以色列如何看待,其军事行动的周密和效率令人印象深刻,这轮冲突中以色列取得战术性胜利,在美国助战的情况下,至少在表面上摧毁了伊朗的核设施。但以方放出的“已获知一些伊朗浓缩铀去向信息”的说法可能是为“宣布胜利”做的铺垫,不一定属实。
(2)伊朗在本轮冲突中损失较大,多年心血积累的核设施被摧毁,至少是地面部分和一些关键设施被摧毁,防空系统也遭重创。伊朗可能会反思曾经的自大自满心理,直面与以色列的技术差距,加强国防建设,改变以前对国产装备的自信,更多从其他国家购买装备,尤其是空战装备。
(3)两个有核国家对一个无核国家进行突然、非法的公开入侵,国际上除一些发展中国家外,却没有对此广泛谴责。这会严重破坏各国对已有治理体系和国际法的信心,鼓励各国走自主拥核自保路线,核扩散风险加剧。伊朗可能意识到遵守《核不扩散条约》争取道义支持和制裁解除的正面效果几乎为零,秘密拥核建立威慑的诱惑力增大,从而开始核武器研发。
(4)虽然伊朗受损更大,但仍表现出出色的导弹突防能力,暴露出以色列的弱点,周边的土耳其、埃及等国会对这一战例进行研究。虽然遭受重创,但伊朗仍旧是地区军事大国,对以色列有一定的威慑力,以色列无法对伊朗为所欲为。这一地位也得到了川普的变相承认。从川普的最新表态来看,川普是把伊朗视为和以色列并列的地区一强的。
(5)军事和技术上美国和以色列强,伊朗弱,这是客观现实,无法否认。虽然一些伊朗民众请战热情高涨,但伊朗以目前的状况为依据宣布防御战胜利,对国内民意是可以交代的,毕竟伊朗主动选择升级的结果可能是付出巨大伤亡,这也是伊朗民众内心明知的。伊朗国内的矛盾会持续。在压力暂时缓解后,在“抵抗胜利”的喜悦过后,一些民众可能会对政府在本次冲突中,尤其是第一天的糟糕表现有更清晰的回忆,这可能形成改革压力。但这与以色列无关。伊朗人从这次非法入侵中会更清楚地看到,以色列是伊朗的安全威胁,同时也是伊朗改革的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