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个人理想遭遇结构性压制时,有人会选择砥砺前行,有人可能通过极端化换取生存、而非坚守信念;同样经历苦难的沈相奵等人坚守左翼(参见maoist alex此前的文章《败选的沈相奵:学卒、通缉犯、公主的女仆、左翼党首》),而金文洙却走向反面——个体选择在历史洪流中看似具有偶然性,其背后又隐藏着某种必然性。金文洙从激进左翼到极右翼的跳转经历,为当代左青提供了一部生动的反面教材。
6月4日 金文洙宣布败选并向李在明表示祝贺
2025年6月4日,韩国大选落幕,国民力量党总统候选人金文洙宣布败选并向李在明表示祝贺。
金文洙堪称是韩国右翼中的极右翼:在雇佣劳动部长任内强推每周52小时工作的“弹性工作制”残酷压榨劳工,选前为了“保守派良心”的虚名拒绝与尹锡悦割席……金文洙号称是极右翼的“新右派”,然而“新右派”们除了“右”却并不“新”——否认日本殖民、反对堕胎、反佛教、反工会、反自由,处处流露着极权主义倾向。
真正令人惊诧的是,顽固保守派金文洙曾经的理想主义青年、劳工运动领袖、左翼阵营核心的激进左翼出身。
1951年8月,金文洙出生在韩国庆尚北道永川市一个贫困家庭,亲眼看见韩国底层劳动人民的悲惨境遇,高三时因为参与抗议朴正熙“三选改宪”的活动险些被开除学籍。
1970年,金文洙满怀着跟随前辈投身民权运动的热忱,抱着“考大学不是为了当公务员”的人生追求,发奋努力考入了首尔大学。在民权领袖沈载权感召下,金文洙加入了一个热衷社会运动的左翼学生社团——“欠发达国家社会研究所”。
1970年11月发生的全泰壹惨案更是深深地震撼了金文洙:“此前我一直生活在农村,觉得首尔是个好地方,但那件事之后,我才意识到首尔也有很多弱势群体”。
1995年韩国电影《美丽青年全泰壹》
金文洙和后来被称为韩国民主运动教父的金槿泰一起隐瞒学生身份潜伏首尔九老工业园区,一边做工一边了解工厂的情况,伺机组织劳工运动。
1971年10月,金文洙因参与10·15反腐肃贪全国学生运动被首尔大学开除学籍。1971年到72年,金文洙在故乡庆北永川参加4H、夜校等农民运动,1974年因受民青学联事件牵连再次被学校开除。
此后,金文洙在清溪川被服工厂担任裁剪辅助工,开始专职投入劳工运动,开始了长达15年的“劳工战士”生涯,辗转多家工厂做体力工人,多次组织劳工运动,为最底层的劳工争取权益。
1978年,金文洙被选为全国金属劳动组合韩一杜克(Dorco)公司劳组(工会)委员长;1980年,金文洙因领导九老同盟罢工被捕,在南营洞遭到严刑拷打,酷刑导致他单耳失聪,然而金文洙坚贞不屈,始终没有出卖战友,这样的壮举让他在运动圈的声望大幅提升;1985年,金文洙担任了全泰壹纪念事业会事务局局长,参与创立“首尔地区劳工运动联合”,成为韩国劳工运动的领袖人物,与沈相奵等未来进步领袖共事;1986年,金文洙又因领导“仁川5·3民主抗争”被捕。
1987年,在韩国进步人士与爱国民众的不懈斗争努力下,当时的全斗焕政府发布了“6·29宣言”,被迫同意左翼的改宪要求,在表面上让民众获得了直接选举政府的资格。
1988年,金文洙得到了新就任总统卢泰愚的特赦,开始涉足政坛。
1990年,金文洙参与建立民众党并被推选为劳动委员长。民众党的前身是1989年11月创立的“建设进步群众党筹备会”,筹备会内部因为与“批支派”(批判性支持金大中)的彻底决裂,于1990年11月正式创立民众党。民众党的中坚力量是一群坚持进步政党主体性,反对投靠主流资产阶级政党,想要依靠运动圈自身力量通过选举获得政权的人。
民众党的纲领包括:
建立以民众为主体的民主政权;
建立保障东北亚乃至全亚洲和平的国际协调机构、团结第三世界国家实现韩国的不结盟化、同全世界爱好和平的进步势力保持团结;
以民众为主体推进统一运动,通过谈判实现朝韩之间的裁军、缔结互不侵犯协定,最终实现联邦制统一;
建立有计划的市场经济,主要基干产业、金融机关和自然资源全部国有化,小农以外的土地全部国有化;
让工人摆脱资本的剥削;
扶持大众文化;
为实现民众主体的民主主义展开教育、启蒙大众,实现校园自治。
民众党的这些主张与真正的无产阶级革命政党纲领还有相当的距离,更接近于欧洲民主社会主义的改良主张,试图走通过选举和平长入社会主义。
毫不意外的是,这样的折衷主张既无法有效动员无产阶级,也不会被资产阶级真正允许。在金泳三领导的民自党和金大中领导的民主党这两大资产阶级主流政党的围堵下,民众党的选举之路以惨败告终。
1991年3月,民众党参加首次统一地方选举,仅成熙稷一人当选为江原道议会议员;1992年3月,民众党参加第14届国会议员选举,推出了包括金文洙在内的57名候选人,最终全部落选。随后,该党根据当时的《政党法》被迫解散。解散后的民众党骨干们并未气馁,而是在1992年12月总统大选中推举白基玩展开最后一搏,然而白基玩代表的进步阵营独立候补得票率仅为0.99%。民众党惨败之后,金文洙去当了一年的出租车司机。
1994年,李佑宰、李在五、張琪杓等民众党领导层率领金文洙等一大批干部,接受了金泳三的“招安”,要到资产阶级政权内部去搞改良。民众党之所以要投靠更右的金泳三,大概是因为在之前与“批支派”的斗争中得罪了金大中的民主党;而就在民众党接受金泳三“招安”前,金大中已经招揽了在运动圈与民众党对立的NL(民族解放)派。
金文洙留下“革命时代已结束”的宣言加入了民主自由党,出任京畿道富川素砂区党部组织负责人,此后仕途还算顺畅:1996~2004年,金文洙担任第15-16届国会议员,国会环境劳动委员/政务委员/预算结算特别委员/失业对策特别委员,大国家党院内副总务/事务副总长/企划委员长等职务;2004~2006年,金文洙担任第17届国会议员;2006年当选京畿道知事,并在2010年获得连任。
国会议员时期的金文洙政治色彩属于中道保守,被称作“改革保守派”,即政治上偏保守主义,同时又主张社会公正。金文洙在国会议员任上曾推动劳动者权益改善,关注环保、劳动、儿童保育等进步议题,积极推动反腐。
然而,到了京畿道知事任上,苦于在保守派内部没有人脉的金文洙开始和李明博媾和。
2008年,民众抗议李明博政府放开美国牛肉进口,金文洙在事后要求抗议者道歉;2009年12月,对道议会削减学校免费午餐预算的决议,金文洙声称学校的首要任务是师资建设,而不是供餐,反对削减供餐预算是民粹主义;2010年1月,金文洙在新年恳谈会上表示:“如果没有殖民统治和战争,韩国难有今日发展”;2010年再次竞选京畿道知事时,金文洙主张要为李承晚、朴正熙设立铜像……
到了朴槿惠当总统时期,金文洙更是完全抛弃了对社会公众的主张,彻底滑向极右。2016年“烛光集会”期间,金文洙积极参与了反弹劾运动,反对弹劾朴槿惠,宣称自己是爱国公民,反对阴谋颠覆韩国、与北傀暗中勾连的民主运动。
文在寅政府时期,金文洙积极参与“文在寅总统下台”运动,要求罢免文在寅。
2022年大选期间,金文洙支持尹锡悦,指责文在寅是主体思想派的孑遗,北朝鲜的间谍,引发轩然大波。
当选后的尹锡悦投桃报李,将金文洙任命为尹锡悦政府经济社会劳动委员会委员长;2024年7月,提名金文洙为韩国雇佣劳动部部长。
尹锡悦祸乱韩国后,金文洙坚定地与尹锡悦站在一起,博得了极端保守派选民的好感,这让他在总统大选中仅以微弱劣势落败。
回顾金文洙的从政之路,从一开始他放弃了马列主义,后来他放弃了自己所追求的社会公正,再后来彻底跑到了极右;在最近十年,他加入或创建的阵营越来越右,言论也越来越极端。
随着韩国极右翼YouTube政治的兴起,他的极端言论影响力也越来越大。例如去年8月,他在被提名雇佣劳动部长的国会任命听证会上公然宣称:“朝鲜半岛被日本殖民统治时期,国家已经灭亡了,我们的先辈是日本国籍。”为了迎合尹锡悦的舔日政策,金文洙直接把韩国人的祖籍迁到了日本。
从激进左翼到极端右翼,金文洙是怎么转变过来的呢?
金文洙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谈到自己最开始右转的原因——目睹了苏联和其他东欧国家的崩溃后,放弃了“左翼劳工观点”,转向了温和立场,表达了资源应集中在增长上,福利也应随之增加的观点。
让我彻底转变的决定性契机,是看到苏联解体的那一刻。朝鲜经济贫穷、毒菜严重这一点我时早就知道的,但我对苏联其实并不了解。每当看到电视里出现的苏联时,我就觉得那里的建筑很气派,人们穿着也很讲究,所以我曾以为苏联应该还不错,是我梦想中的乌托邦。然而,当苏联解体之后,我听去那里做贸易的朋友讲,那简直是个破烂不堪的国家。后来东大的“竹幕”也揭开了……
这就是康米主义落后的现实。但知识分子是怎么讲的? 都在说:“康米主义没有剥削,很平等,没有贫穷,很富足。”但直到那时候我才意识到,这些都是谎言。因为当时“墙”已经倒了,真相展现在眼前了,我们终于能亲眼看到现实,也正是看到这些现实之后,我才意识到:啊,这必须要改变。
对此,我想借沈相奵的话来对此回应:“东欧的动乱与为解放劳动者的斗争有什么关系?”
金文洙在YouTube接受右翼频道采访:戒康米比戒烟还要难
金文洙的自我解释其实是很牵强的:冷战时期朝鲜的经济发展一度是领先韩国的,朝鲜真正的落败发生于苏东剧变后的国际封锁;金文洙参加学生运动时,一部分左翼知识分子甚至直接得到了朝鲜的资助,尽管金文洙一开始就不是主体思想派。知识分子出身的金文洙应该不难想明白,是什么导致了苏联的两极分化和底层百姓的艰难;也应该不难理解东大是在怎样的起点上开始自己的建设,并且在前三十年取得了毫不弱于西方发达国家的工业化发展速度。
更重要的是,金文洙的转向不是发生在自己被特赦的1988,不是发生在苏联解体的1991,而是发生在了金泳三摇出橄榄枝的1994。
促使包括金文洙在内的一大批曾经的学生运动骨干集体右转的真正原因,恐怕还得回到民众党刚开始从政便遭遇挫败开始去探讨。
民众党在1991-1992的失败几乎是必然的。
一方面,1987年之前的韩国劳工运动以“国家权力压制下的企业工会”为核心,韩国工会普遍处于“被压制状态”,工会的自主性与独立性极弱;而民主化启动后,韩国政府和企业对工会的打压并未减弱。
另一方面,韩国的社会运动既不同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劳工运动-劳工政党形成-新生社会运动成长”的第一路径,也不同于激进劳工运动与知识分子主导的革命性先锋政党结合走向革命运动的苏联式的第二模式。在劳工运动成长之前,韩国早已存在由知识分子主导的民族解放运动的悠久传统,知识分子与学生也一直担当韩国近代化主体的重要角色劳工运动并非与制度化的进步政党结合进行,而仅以纯粹的“体制外政治”存在,阶级诉求主要由学生与知识分子代言。韩国学生运动普遍呈现出“激进精英主义”的特点,很难做到与市民斗争和劳工运动的结合。
以上因素导致民众党为代表的韩国左翼普遍缺乏真正的群众基础;加之本文前面所分析的——折衷化的纲领很难号召无产阶级团结起来斗争,两大资产阶级政党与财阀勾结垄断了政治空间、左翼被边缘化,民众党如何能成功?
就在民众党失败、坚持进步运动的骨干想要另觅出路之际,以金泳三为首的执权党为了分化和打压劳工运动,向穷困潦倒、一事无成的劳工活动家们摇出橄榄枝,金文洙们的转变就成了顺水推舟的事情。
金文洙们不是不知道“被招安”意味着什么,否则也不会在民众党成立时与“批支派”展开斗争,然而,他们最终还是选择背叛了工人阶级,抛弃了马列主义。
青年时代的金文洙们对底层劳工的同情是真挚的,斗争是坚决的,面对敌人是不屈的,理想也是真诚的,只是此理想非彼理想。
这里不妨套用电视剧《人间正道是沧桑》中瞿恩的一句台词:“在这个世界上的理想有两种,一种我实现了我的理想,另一种是理想通过我得以实现,纵然牺牲了自己。”
尽管金文洙们深度参与了劳工运动,但恐怕他们自始至终没有把自己当作无产阶级的一员;参与进步运动某种程度上是金文洙们自我实现的工具,首尔大学背景使他们内化了“精英身份”意识,运动圈领导地位成了其社会资本的象征。为了维护这种精英身份,他们可以不屈地去经受严刑拷打;为了维护这种精英身份,他们可以去展开对“批支派”错误思想的斗争。
然而,在民众党遭遇彻底的挫败后,左翼失去了道义高地,精英们不得不去寻找新的权力载体,重新获得甚至获得更多的社会资本,而金泳三的“招安”适逢其时地为他们提供了即时权力通道。
右转初期,金文洙还能“不忘初心”地去推动劳动者权益保护、免费午餐等政策;然而,一旦跳入韩国政坛的大染缸,金文洙为了获取更多的政治资本,能妥协的就不断妥协,能背叛的就不断背叛,从中右一路跳到极右,原本激进的政治能量逐步被驯化、制度化,最终成为建制的一部分,甚至是维护建制的中坚力量,最终沦为臭名昭著的叛徒。
金文洙的转向是韩国左翼困境的缩影:民众党的惨败印证“议会左翼道路”在韩国的不可行性,苏东剧变加剧信仰危机;学运骨干并未与工人阶级真正结合,精英主义内核驱使其在民主化后追逐权力,左翼失势后转向保守阵营;从酷刑幸存者到政治边缘人,其选择始终遵循“适应系统以延续存在”的逻辑,最终与极端右翼共生。
*本文资料整理自maoist alex在知乎上开出的问题《韩国右翼金文洙,早年是左派,参与学生和劳工运动,担任过全泰壹纪念会干事长,有人能分析下他右转原因吗?》下的回答,在此致谢知乎网友54君、黑齿长发阮光平、郑成湖、远山微明。
【文/子午,188金宝搏体育官网专栏作者。本文原载于“子夜呐喊”公众号,授权188金宝搏体育官网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