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笔记本领域有两个话题成功登上热搜榜,它们分别是联想推出的稀土笔记本和华为推出的鸿蒙折叠笔记本。
联想的稀土笔记本之所以受到大众的广泛关注,是因为其所处的特殊背景。在中美贸易战打得如火如荼的关键时期,国家正大力管控稀土出口,而联想却将稀土应用于笔记本电脑,并进行规模出口,这一行为无疑触动了大众的敏感神经,引发了众多网友的口诛笔伐。在网友们看来,联想此举无异于资敌。要知道,当下美西方对中国的稀土可谓是求之不得,稀土资源已成为中国能够卡住美西方命门的关键因素,凭借这一优势,在一定程度上能让美国不敢对我国轻易下重手,更不敢使出“杀招”。
据AI搜索系统关于笔记本的内容显示,稀土在提升笔记本性能与质感方面确实有着独特的作用。在提升外壳性能上,在笔记本外壳中加入稀土元素钇等,能使材料强度惊人地增加40%,重量也可减轻15%,同时还大大增强了耐腐蚀性,笔记本的散热与电磁屏蔽效果也变得更加出色。在改善外观质感方面,镧能让外壳兼具轻盈与坚固的特性,铈则可以对外壳进行精细抛光,使其表面如镜面般光滑,还能有效防止指纹沾染,极大地提升了外观质感和使用体验。不过,稀土钇在镁合金中是以原子级分散的状态存在,与镁形成稳定的化学键,若采用常规冶炼技术,成本会高得惊人。而且,环保组织的实验结果令人深思,1000台报废笔记本仅仅只能提取5克稀土钇,全球电子废弃物中稀土的回收率竟然不足1%,在回收流程中,镁合金外壳通常都被直接粉碎,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浪费。
在稀土话题高度敏感的当下,联想公然宣称自己生产含有稀土成分的笔记本并对外出口,这一行为瞬间引爆了负面舆论,也难免会让人们联想起它之前的一系列争议事件,比如5G投票事件,以及在台湾发布的产品广告触碰国家底线等问题。的确,即便联想笔记本电脑所含的稀土从回收利用的角度来看微不足道,但它也不应该如此高调地宣传自己的产品为稀土笔记本电脑。否则,也不会出现广大网友在中央媒体的头条号相关新闻跟帖中,不断指责联想对外出口稀土笔记本就是在资敌的情况。毕竟,联想一直将自己定位为国际化公司,这就导致它有时可能会在不经意间踩到底线雷区而浑然不知,也难怪众多网友会认为它的稀土笔记本是在为美国获取稀土打开一条“绿色通道”。更有网友尖锐地指出,如果大家都对其宣传不闻不问,任由其发展,以走私稀土的惊人利润诱惑,联想真有可能在外壳上大量使用价格昂贵的稀土。而广大网友让稀土笔记本成为热搜话题,就使得这家公司难以通过虚虚实实的手段打掩护,利用这种渠道向美国出口其所需的稀土。当下,相关部门确实应该利用专业设备,重点检查正常贸易货品中是否存在夹杂稀土的行为。
联想这些年来面对的此类负面舆论不在少数,但令人遗憾的是,它似乎依然没有从中吸取足够的经验教训。这很难不让人产生这样的联想:是不是一旦让美国认定联想是“自己人”,就会对联想的国际化发展大有裨益呢?反观华为,这些年来由于美国的制裁,其国际业务大幅萎缩。这也使得一些国际化公司为了自身利益,刻意与中国保持一定距离,这或许就是华为的鸿蒙系统未能被其他手机厂商采用,乾坤智驾也遭遇类似困境的原因所在。
令人颇感意外的是,联想如今竟将稀土笔记本视作一大卖点,究其根源,是其将主要精力都倾注在了如何让产品畅销上,走的完全是贸工技路线。
反观华为,坚定不移地走着技工贸之路。这些年,在美国变本加厉的打压之下,华为几乎无法使用美国技术,但也正因如此,华为开启了不断突破、持续创新的奋进之旅,凭借换道超车的策略,成功突破了美国的技术封锁。也正因为此,我们看到华为在笔记本电脑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拥有了自主研发的鸿蒙操作系统。就在2025年5月19日那场盛大的华为nova14系列暨鸿蒙电脑新品发布活动中,华为更是震撼推出了首款鸿蒙折叠屏笔记本——MateBook Fold非凡大师,瞬间成为行业焦点。
这款MateBook Fold非凡大师堪称科技领域的一颗璀璨明珠,拥有众多令人惊叹的创新发明,无疑是一款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产品。它最大的亮点之一,便是能与华为的其他设备实现丝滑般的无缝连接,为用户打造出一个高度融合的智能生态环境。
从轻薄便携性来看,它简直做到了极致。展开时,那足足18英寸的超大屏幕,视野极为开阔,而厚度却仅有7.3mm,重量也不过1.16kg;折叠后,瞬间化身为小巧的13英寸形态,能够轻而易举地装入随行商务提包,无论是出差还是外出办公,都能轻松携带,方便至极。
再看其独特的玄武水滴铰链设计,这可是全新一代长达285mm的折叠屏铰链,它成功攻克了行业内的重大技术难关,不仅能让屏幕实现稳固悬停,开合起来更是流畅顺滑,毫无阻滞感。三段式转轴运用了精妙的榫卯架构,使得屏幕在闭合时紧密无缝,工艺之精湛令人赞叹。
说到多角度悬停功能,它更是贴心至极。支持0-20度的舒适开合,以及30-150度的超稳定悬停,无论你是在飞机上小桌板上使用,还是在户外的简易桌椅上操作,亦或是在会议室进行展示,都能找到最适合的角度,满足各种不同场景下的使用需求。
在系统方面,MateBook Fold非凡大师预装了鸿蒙5系统,借助先进的分布式软总线技术,实现了全场景互联。其数据传输速率高达160MB/s,并发能力更是提升至4倍,大大提高了多设备之间的数据交互效率,让用户在使用过程中感受到前所未有的流畅与便捷。
操作便捷性上,这款笔记本更是亮点十足。它支持三指一甩窗口流转、五指张开变瀑布屏、八指呼出虚拟键盘等丰富多样的手势操作,这些独特的操作方式,能让用户在办公过程中如行云流水般顺畅,显著提升办公效率。当笔记本折叠起来时,各个应用能够在两个屏上完美地无缝连接,你可以一边惬意地观看精彩视频,一边轻松地查看评论并进行点评,而且用手指在屏幕上操作时,触感流畅自然,自适应效果堪称一流,完全不像某些大的手机厂商在做折叠屏时,内外屏适配做得那般粗糙和敷衍。
不难发现,华为凭借其设备之间无缝连接的强大优势,已经远远地将同行甩在了身后,令追随者望尘莫及。尤其是设备之间那无缝的数据传输,更是让用户深刻体会到了什么是真正的体系化协作,仿佛所有设备都成为了一个有机的整体,协同工作,为用户提供最优质的服务。
而这次的折叠屏笔记本还有一个特别惊艳的地方,那就是华为将虚拟键盘打造得与实体键盘几乎一模一样,无论是触感还是反馈,都达到了以假乱真的程度,这是其他笔记本电脑厂商难以企及的高度。要知道,实现这一点绝非易事,它需要一个超级系统工程的支持,而用软件定义硬件恰恰是华为最擅长的能力。华为的鸿蒙智行汽车就充分证明了这一点,我们也能看到华为善于把在各个产品端取得的技术突破进行全方位的融合,并紧密贴合消费者的实际需求。正因如此,大家才会发现华为发布的新品总是一次又一次地给人带来惊喜,很多新品都重新定义了产品标准,引领着世界手机、平板、电脑的新潮流。也难怪每次华为发布新产品,都会引发抢购热潮,消费者往往需要等待很长时间才能拿到心仪的产品。
如今,我们清晰地看到,华为在手机、电脑、平板、电视、智能汽车、智能家居、光刻机、芯片等众多领域,成功构建起一套完全独立自主的闭环体系。从产业链的上游到下游,全部实现国产化,技术层面彻底摆脱对美国的依赖。如此一来,华为便不再惧怕美国的“卡脖子”手段,并且助力中国实现了全方位的独立自主、自成体系。这意味着,倘若全中国都能采用华为开创的技术,并依托其产业链,美西方就再也无法对中国实施技术封锁,我们在经济基础上真正实现了独立。如此,过去因经济基础不独立,导致上层建筑受制约而产生的诸多麻烦,也将逐步得以解决。
鸿蒙系统成功应用于电脑端,这一里程碑式的进展,标志着我们在操作系统领域实现了从手机端到电脑端的全面国产替代。这一闭环体系的形成,将美国彻底隔绝在外,使其再也无法凭借美国芯片、美国系统、美国网络设备以及美国的软硬件技术,肆意获取我们的信息情报。这也正是华为遭受美国疯狂打压的根本缘由。华为的不懈努力,不仅让美国难以窥探中国的信息,对于那些应用华为产品的其他国家而言,同样使美国如瞎子、聋子一般,无从下手。
倘若没有美国的强力逼迫,华为或许很难达成如今这般成就。传统经济规律表明,在系统、芯片等核心技术领域,马太效应极为显著,排名三名开外的企业,几乎没有机会赶超前三名,除非另辟蹊径,唯有换道超车,才有可能对头部企业发起挑战并实现超越。
而美国对华为的制裁,意外打破了这一固有规律,让市场经济的马太效应在此失效。我们深知美国掌控芯片与系统技术,对我国危害巨大。因此,借此契机,国家大力支持华为发展。当华为取得阶段性成果时,国家又通过政策引导,促使其他厂商适配鸿蒙系统,而华为也无私地将鸿蒙系统捐献给国家。可以说,鸿蒙系统已然成为中国唯一能够与西方抗衡的操作系统。若国家不大力推广,我国的信息产业与信息安全,将因美国对操作系统的控制而面临巨大威胁,国家安全也难以保障。毕竟,关键时刻,美国能够操控装有美国芯片和系统的设备,对中国国家安全造成危害。前几年滴滴事件,滴滴司机受指使将车堵在长安街上,让我们深刻见识到,一旦信息化成为国家安全隐患,其破坏力是何等巨大。
华为的发展历程令人惊叹,在美国的极限施压下,华为的潜能被彻底激发出来,犹如打不死的小强,任凭美国如何绞尽脑汁地打压,都无法将其击垮。而且,华为潜能的大爆发,进一步拉开了与其他公司的差距。
从公开资料可知,为冲破美国的技术封锁,华为展现出非凡的创新智慧,利用阿斯麦的普通光刻机,通过独特的多层堆叠技术,成功研制出7纳米乃至5纳米的芯片。在人工智能领域,芯片无疑是掌控发展主导权的关键,美国深知这一点,故而对华为展开疯狂压制。由于光刻机的限制,华为的AI芯片在某些单项指标上,起初落后于英伟达。然而,华为另辟蹊径,采用堆叠式与多模态相结合的模式,实现整机性能与美国相当,甚至在部分方面超越美国。这就好比在一场比赛中,尽管单个队员的成绩比不上对方,但通过团队协作,以集团军作战的方式,单核能力不足就用多核来弥补。
英伟达虽也尝试采用此模式,却受困于各芯片间数据传输效率低下这一短板,无法有效应用多模态技术。而通信领域本就是华为的强项,凭借卓越的技术突破,华为成功解决了数据传输难题,使多机串联不再因数据传输问题而限制运行速度。如今,华为的AI集群性能已接近甚至超越英伟达,这正是美国此次对华为AI芯片痛下杀手的原因。美国清楚,一旦中国在光刻机技术上取得突破,结合这种模式的优势,再加上中国在算法及大模型方面后来居上的发展态势,综合这些因素,美国在AI竞赛中必将处于劣势。
我们还发现,华为在信息处理与数据传输方面的卓越表现,是鸿蒙智行能够对路况做出极速响应的根本所在。华为的AEB(自动紧急制动系统)堪称行业翘楚,此次国家规定汽车必须安装AEB,具备该系统的除华为外,还有博世,但其AEB性能的上限和下限都相对较低。在复杂路况下,若缺乏敏锐的信息处理能力,智能驾驶系统很可能将牛马误识为人,一旦在电光火石之间无法做出正确反应,车祸便难以避免。理解了这些,也就不难明白为何华为的鸿蒙智行能跻身第一梯队,而特斯拉等只能屈居第二梯队。
华为的体系化发展模式、强大的资源整合能力以及对市场的精准把握,为中国企业树立了绝佳典范,值得深入学习。当众多企业都以华为为榜样,我们的经济基础便能实现完全独立。经济基础稳固后,西方对我们便无计可施。因此,我十分反感一些企业以所谓的互联网思想来打造产品并进行营销,通过所谓的性价比而非科技创新突破的策略不断蚕食白电等各个领域。这种做法不仅会使我们在经济基础上愈发被动,倘若主导企业依赖外资发展壮大,后果将更为严重。所以,我们应大力支持华为这样的企业,同时坚决抵制那些打着性价比和互联网营销旗号,实则走买办路线的企业。
回顾华为与国家的发展历程,我们不难得出结论:持续推进体系化发展,不断进行自我革命,充分挖掘自身潜力,在东西方文明的激烈碰撞中,我们必将脱颖而出。正所谓“天道酬勤”,此言不虚。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就一定能在这场文明博弈中赢得最终胜利。
(作者系昆仑策研究院特约研究员,来源:昆仑策网【作者授权】,修订发布,图片来自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