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职在港两月体验报告:香港经济活力差到不行

2025-06-27 14:21:33 来源: 宋无衣港漂生活随记作者:宋无衣
点击:评论:(查看) 字体://

图片

  来港刚好二个月了。怎么说了,感受颇多。工作虽然继续从事老本行,继续做基金,但倍感艰难。生活方面鸡娃之路任重道远,路漫漫其修远兮。一家人团聚开心吗?其实并没有太多特别感觉。

  每天晚上辅导完娃十点躺在阁楼上给大家写第二天公众号内容,也在反思如果没有娃会不会轻松一点?几点不成熟的居港体验,大家轻拍。

  1,感觉大家都在节衣缩食,消费不振。惠康超市的黑美人西瓜22元,8424的西瓜38元。记得去年都不止这个价,这应该不算贵吧。

图片

图片

  2,吃到湾仔一家双拼烧腊饭25元。午餐茶餐厅五十块能一个大份沙姜鸡还配一个例汤。冰室一个套餐,一杯咖啡配叉烧饭,60块左右。这个价格倒是很多年不变,也算不上多贵,味道也还行的。

  3,两送饭现在真的是满大街,感觉走几步就有一家,比上海房产中介还多。30块左右随便点二菜一饭,食到你撑。香港很多中档餐厅估计都关门歇业了。存活下来的估计都是两送饭和各种冰室、茶餐厅,都是低端餐厅,高端估计还是能存活一些。

图片

  4、香港消费降级非常明显。剔除一些消费刺客,自己买菜做饭生活成本并不会太高。要求不高租一万五的房子,读政府学校,日常生活开销一万每月,一年花销三十万,一家三、四口也能其乐融融简简单单的生活。

图片

  5、小区楼下几个店铺关门大半年了再也没租出去。估计短期内再难以租掉了。大街上人来人往,总觉得缺少了点什么,跟前些年对香港印象完全不一样。不知道是我变了,还是他们变了?

图片

  6,现在香港的餐厅等消费场所绝对普通话友好,支付便捷,很少有餐厅不支持微信支付和支付宝了。坚持收现金店都是特色小店,付现金也值得尝尝。

图片

  7,现在在香港我也是普通话横冲直撞。别人说粤语,我回普通话,别人说英文,我回英文。很多服务行业热线电话,我开口第一句,可以说普通话吗?其实都可以。香港年轻人基本普通话都好,根本听不出来是香港人,只有五十多以上的老香港人不太会说普通话。

  8,香港或许注定是座普通话之城,只是时间问题。香港店家完全没有听出来有啥歧视,非常感谢普通话来消费,每次消费完都会说谢谢。之前所谓的歧视可能藏起来安放骨子里了。

  态度不好就换一家,现在轮到我们挑选他们了。现在更多店铺老板悄然变成了内地人。母语普通话服务员也越来越多。

  9,现在有一批五六十岁的香港人,还在找office工作。职场年龄友好程度令人难以想象。不过香港现在求职困难,这批职场大龄人士要么失业,要么大幅度降薪才有可能。

  他们对于以前的香港职场文化比较坚持,比如坚持邮件沟通,坚持下班不接电话不回微信。

  老板安排工作明天上班处理很正常吧。及时回应一下微信需求,经常只是问一下进展,但他们选择不理会。所以我坚定的认为这批老人很快会被香港职场淘汰。

「 支持红色网站!」

188金宝搏体育官网 SZHGH.COM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188金宝搏体育官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相关文章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