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张文宏教授的讲座,很少有人会不笑的!
如果我们将时间回拨到2020年,新冠疫情暴发的那段时间里,专业见解独到、语言幽默精辟的#张文宏教授 就是人们心中的一道光。那时候,人们似乎每天都在等待着张文宏教授的金句,那是抚平恐惧、焦虑、烦躁生活的温暖慰籍。
5月28日,张文宏教授带着科学家的气质走进了#香港理工大学的名师讲堂。一贯幽默的语言风格将一场严谨的学术讲座变成圈粉膜拜的「爱豆」现场。
果然是殿堂级的专家!
精彩、太精彩啦!
长达两个小时的讲座,除了间中被一片笑声打断,几乎全场鸦雀无声。张文宏教授飞快的语速加上密集的知识点,让人们屏住呼吸,担心错过每一个演讲细节。现场除了座无虚席,还站满了观众。
张文宏教授紧扣理大校长致辞中提到的「家国情怀 全球视野」教育使命,把「传染病演变和人类科技的博弈」这一演讲主题无限延伸,又拉回现实。课堂很小,使命很大,张文宏教授勉励年轻学子要掌握科学、拥抱科技,迎接未知的疾病流行的挑战。
1918年的大流感事件不仅仅是一个社会如何与自然强加于人类社会的灾难作斗争的故事。它还是一个关于科学和探索的故事,一个关于人们在近乎完全混乱的环境中应该怎样冷静思考然后做出果敢抉择并付诸行动,而不是无谓的长时间争论的故事!
张文宏教授在演讲中,将人类历史置于地球生命演化的宏大背景之下。他指出,相对于微生物在地球上数十亿年的悠久存在而言,「人类的诞生在整个的46亿年里面,它只不过是最后一秒钟。」在这「最后一秒」的发展中,人类社会的聚集和城市的兴起,为传染病的传播提供了客观条件,也开启了人类与传染病之间漫长而复杂的「博弈史」。
从1894年香港的鼠疫,到1918年席卷全球的大流感,再到近年的H7N9禽流感、SARS、以及最近的新冠病毒大流行,每一次疫情都是对人类智慧与科技能力的严峻考验。
▲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主任、复旦大学感染与健康研究院院长张文宏教授走进「理大名师讲堂」。
张教授认为,传染病的演变充满了未知与偶然,其形态的持续重塑对医学界预判和应对能力构成了持续挑战。他深入剖析了病毒如何从动物宿主「跃迁」至人类,并在人群中传播的复杂机制,以及科技在其中的关键作用。
他指出:科技的每一次突破都为人类战胜疫病带来了新的曙光。然而,面对如新冠病毒这样快速变异的对手,科技的「窗口期」极为宝贵且稍纵即逝。
▲张文宏教授带来「传染病演变和人类科技的博弈」主题演讲。
展望未来,张教授指出,除了疫苗与药物研发,更要建立快速响应的监测系统、提升公共卫生体系的韧性,并积极探索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在疫情预警、溯源和资源调配中的应用。
▲张文宏教授的演讲吸引了理大管理层、知名教授和理大科研人员到场参加。
我们无法精准预测下一次大流行,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快速反应,才能活下来。
张文宏教授是国际知名传染病控制专家,专注于传染病和感染性疾病的临床诊治和防控工作,他还担任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上海感染与免疫科技创新中心主任以及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内科学系主任。
理大校长#滕锦光教授感谢张文宏教授亲临理大,分享他在传染病防控领域的深刻见解;他还特别感谢张文宏教授作为理大筹建香港第三所医学院专家咨询委员会成员,对理大筹建医学院给予的建议和支持。
▲理大校长滕锦光教授致辞。
滕校长表示:「新冠病毒大流行期间,理大研究团队开发的病毒基因组监测系统成为特区政府精准防控的重要工具。近年理大积极推动交叉学科创新研究,通过理大高等研究院及其他研究平台,于人工智能(AI)和医疗健康等多个前沿领域开展深入研究。
理大已就筹建香港第三所医学院向政府提交一份具前瞻性与创新性的建议书,期望发挥大学在医疗科学、医工结合及AI赋能医学方面的雄厚实力,培育具社会责任感和精通创新科技的新一代医护人才。」
▲张文宏教授与理大代表合照:校长滕锦光教授(左五)、常务及学务副校长黄永德教授(右四)、理大高等研究院院长陈清焰教授(左四)、理大人工智能高等研究院执行院长杨红霞教授(右三)、医疗科技及资讯学系系主任蔡璟教授(左三)、理大高等研究院副院长章伟雄教授(左二)、医疗科技及资讯学系教授萧杰恒教授(右二)、 视觉科学研究中心主任何明光教授(右一)、可持续城市发展研究院院长李向东教授(左一)。
在讲座活动上,理大还聘请张文宏教授为理大医疗科技及资讯学系的荣誉教授,由理大常务及学务副校长黄永德教授颁发聘书。
▲黄永德教授(右)颁授荣誉教授聘任证书予张文宏教授(左)。
理大人工智能高等研究院执行院长杨红霞教授及医疗科技及资讯学系教授萧杰恒教授共同主持了问答交流环节。
▲现场设精彩问答环节。
张文宏教授与杨红霞教授的对话,激荡出跨界思维的火花。杨教授表达了对大模型在医疗领域应用前景的极大热忱,她指出,人工智能处理海量数据和复杂任务的能力,与传染病领域多模态数据、复杂演变等特性高度契合,未来可期深度融合。
▲杨红霞教授(中)介绍人工智能大模型对传染病学领域发展将带来影响。
张文宏教授对此积极回应,他坦言,尽管人工智能在最近一次大流行中尚未充分发挥其潜能,但他对人工智能在未来疾病预测、药物研发等方面的应用抱有高度期待。他强调,面对人工智能的加速发展,唯一的选择是主动拥抱,并积极探索其有益于人类的应用场景。
▲张文宏教授期待未来与理大有更多合作。
两位教授期待在未来和合作中,通过理大的人工智能科研实力与医学领域的实际需求相结合,共同推动「AI+医疗」在传染病防控、公共卫生预警等关键问题上取得突破性发展。
▲讲座活动吸引近450人参加。
本次活动由香港理工大学医疗科技及资讯学系、香港理工大学高等研究院、香港理工大学人工智能高等研究院共同主办,吸引了近450名理大师生、校友、医疗健康业界代表及公众人士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