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宝贵“三农”专著《现代农业宏观思路探索》连载(20)
建立健全现代(新型)农业综合保障体系之五:
建立健全现代(新型)农业装备保障体系
建国 70 多年来,我国基本建成了农业装备保障体系,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实现了从传统农业到迈步现代农业的历史巨变,踏上了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征程。
同时,我们必须清醒:由于我国发展现代农业起步晚,起点低,基础差,农业装备保障体系还存在着原创农业装备设施少、高端农业装备设施少、农业装备设施售后服务网点少、农业装备设施价格高“三少一高”等问题。
原创农业装备设施少。
我国有着几千年农耕文明,传统农业技术工具世代相传历史悠久。
上世纪五十年代,我们学习苏联老大哥,引进仿制拖拉机、水泵等现代农业装备设施。改革开放后,我们学习美欧日以色列等农业先进国家,引进仿制了大量现代农业装备设施。
我国发明创造的沙地植树机、大型无人拖拉机、土豆收获机、多功能立体固沙车、力学治沙造地、巨菌草技术装备设施等原创农业装备设施,是我国领先世界农业科技创新原创性成果的代表。
同世界农业先进国家相比,我国原创的农业装备设施较少。与我国农业大国的地位很不适应,与发展现代农业实现农业现代化建设农业强国的历史使命很不适应。
高端农业装备设施少。
建国 70 多年来,我国建成了机耕、机播、机收等农业机械装备设施制造体系,保障了小麦、玉米、水稻等主要农作物耕种收基本实现机械化。
但是,我国现代农业装备设施大部分引进仿制照搬苏联和西方,我国原创高端现代农业装备设施较少。与我国农业大国的地位很不适应,与发展现代农业实现农业现代化建设农业强国的历史使命很不适应。
农业装备设施服务网点少。
农业“大包干”以前,我国大部分县和公社都有农机修造厂,基本建成了省市县公社四级农机制造销售修理服务体系。
农业“大包干”后,不少县乡农机修造厂厂垮人散,农业装备设施修理农机户各自为战。农机使用关键时刻趴窝不能及时修复耽搁作业,让众多农机户和农业企业主心有余悸。与我国农业大国的地位很不适应,与发展现代农业实现农业现代化建设农业强国的历史使命很不适应。
农业装备设施价格高。
长期以来,农业装备设施价格长期高位运营,小型农业装备设施大都数万元,中型农业装备设施大都在十几万元,大型农业装备设施大都在数十万元。让农机户望而生畏,让农业机械服务价格水涨船高,让农产品成本居高不下。与我国农业大国的地位很不适应,与发展现代农业实现农业现代化建设农业强国的历史使命很不适应。
农业装备保障体系“三少一高”等问题,是制约农业发展的一个瓶颈问题。发展现代农业实现农业现代化,必须建立健全中国特色的农业装备保障体系。
建立健健全农业装备保障体系,应该鼓励引进先进农业装备设施。
我国农业装备设施同先进农业国家相比,有着代沟差距处于弱势地位,但有后发优势。因此,应该坚持保护发展国内农业装备设施产业同引进国外境外先进农业装备设施相结合,促进国内农业装备设施产业发展的原则。
引进先进农业装备设施,要在引进国内无有的先进农业装备设施。
建议海关免费,鼓励农业装备设施研究机构、农业装备设施制造企业、农业院校和农业企业,引进国内无有的先进农业装备设施。用农业装备设施研究机构、农业装备设施制造企业学习消化和研发,解决农业院校和农业企业的无米之炊。避免引进国内能够生产的农业装备设施、国外二手农业装备设施、国外淘汰的农业装备设施。
引进先进农业装备设施,重在引进国内短缺的先进农业装备设施。
建议海关减税或免税,鼓励农业院校和农业企业,引进国内短缺的农业装备设施,解决教学和生产的燃眉之急。避免引进国内能够满足的农业装备设施,避免引进农业装备设施
对国产农业装备设施产业的冲击,避免重复引进农业装备设施的的浪费。
引进先进农业装备设施,贵在引进适合国情的先进农业装备设施。
我国农业发展的阶段、农业发展的规模、农业发展的地理环境等与美欧日等国家差别较大。建议引进适合院情、企情、校情、省情、市情、国情的适用农业装备设施。避免引进农业装备设施中不切实际的盲目性、随意性和浪费外汇。
建立健全中国特色的农业装备保障体系,应该鼓励研发改进创新农业装备设施。
对于我国这样一个农业大国来说,现代农业装备保障体系买不来也买不起,惟有鼓励研发改进创新农业装备设施“华山一条路”。
鼓励研发改进创新农业装备设施,要在鼓励研发农业装备设施。
近年来,粮食烘干装备设施成为制约粮食规模经营的瓶颈问题。众多欲搞数百亩上千亩数千亩粮食规模经营的个人、村组和农业企业,因担心收获季节连阴雨不能及时烘干发生霉变而望而却步。一套 30 吨的烘干塔收获季节仅能工作三四天保障 1000 亩地的粮食烘干。全国粮食规模经营需要多少套烘干塔啊!
现在,我国小麦、玉米生产基本上实现了机械化;水稻、大豆、棉花生产部分实现了机械化;谷子等杂粮、油菜籽、薯类、糖料、茶叶等农产品机械化程度还较低;设施农业、大数据智慧农业等现代农业装备设施缺口很大。全国农产品机械化、发展现代农业需要多少套装备设施啊!
现代农业装备设施,是一个制约我国发展现代农业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大问题!是一个需求短缺潜力广阔的大市场!是一个潜力巨大前途无量的大产业!是一个潜力深远容量宽广可增加就业的大行业!
建议国家和省市政府统筹兼顾,举国之力举省市之力协同作战,组织主要农产品烘干装备设施攻关、主要农产品保鲜装备设施攻关、主要农产品机械化装备设施攻关、主要大数据智慧农业智能化装备设施等攻关。实现研发农业装备设施的重点突破。
鼓励研发改进创新农业装备设施,重在鼓励农业装备设施改进。
建议国家和省市区县政府制定奖励改进农业装备设施制度。对技术革新提高现有农业装备设施效率的院校、企业、研发单位和个人,按照提高农业装备设施效率的比例分别给予资金奖励和授予荣誉称号。用利益导向鼓励院校、企业、研发单位、科研人员、退休科研人员和民间“十二能”搞技术革新,不断提高农业装备设施的效率。
鼓励研发改进创新农业装备设施,贵在鼓励农业装备设施创新。
近年来,我国农业装备设施创新喜讯连连:沙漠种树机、大型无人驾驶拖拉机、治沙草方格铺设机、土豆收获机等现代农业装备设施相继问世,标志着我国现代农业装备设施创造发明实现了突破,展示了中国农业科技人才的聪明才智和现代农业装备设施发展的美好前景。
建议国家和省市区县政府制定保护重奖创新农业装备设施制度。对创新发明创造农业装备设施的院校、企业、研发单位和个人,给予重奖和授予荣誉称号。国家和省市区县政府购买重大创新农业装备设施专利,免费提供给国内院校、企业、研发单位推广使用;国家和省市区县政府补贴院校、企业、研发单位购买创新农业装备设施专利,提高我国现代农业装备设施水平。用利益导向鼓励院校、企业、研发单位、科研人员、退休科研人员和民间“十二能”争相创新发明制造农业装备设施,尤其是鼓励创新发明制造代替人工劳动的智能化农业装备设施。让研发改进创新制造农业装备设施的企业和技术人员名利双收,让农民从艰苦繁重的劳动中解放出来。
建立健全中国特色的农业装备保障体系,应该健全加大研发制造购置农业装备设施的补贴力度。
多年来,国家发放购置农机补贴,对提高农民和农业企业购置农机积极性实现主要粮食产品主要生产管理环节的机械化起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同时,应该看到,一套 30 吨烘干塔 34 万元,国家补贴 7 万元,多数欲搞粮食生产规模经营的个人、村组和企业要自掏腰包 27 万元购置烘干塔的确有心无力。大中型农业装备设施价位大多都在二三十万元,让多数欲搞农业规模经营的个人、村组和企业望而生畏。因此,健全加大研发制造购置农业装备设施的补贴力度,是建立健全中国特色的农业装备保障体系的重大举措。
健全加大研发制造购置农业装备设施的补贴力度,要在加大对研发制造农业装备设施的补贴力度。
建议国家和政府加大对引进先进农业装备设施的补贴力度,加大对研发农业装备设施的补贴力度,加大对农业装备设施制造厂家的补贴力度,加大对农业装备设施技术革新的补贴力度,加大对农业装备设施创造发明的奖励补贴力度。用利益导向鼓励农业装备设施研发单位和制造企业,提供满足发展现代农业发展和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装备设施。
健全加大研发制造购置农业装备设施的补贴力度,重在加大对购置农业装备设施的补贴力度。
建议国家和政府加大对购置农业装备设施的补贴力度,将对购置10 万元以下的中小型农业装备设施的补贴提高到 30%,将购置 20 万元以下的大中型农业装备设施的补贴提高到 35%,将购置 20 万元以上的高端大中型农业装备设施的补贴提高到 40%。建议实行购置农业装备设施分期付款、低息贷款或国家政府贴息贷款制度。用利益导向鼓励农机大户、村组、农业企业购置增添农业装备设施。
健全加大研发制造购置农业装备设施的补贴力度,贵在加大对农业装备设施销售和售后服务的补贴力度。
建议国家和政府加大对农业装备设施销售网点的补贴力度,加大对农业装备设施售后咨询网点的补贴力度,加大对农业装备设施售后配件店铺的补贴力度,加大对农业装备设施售后修理店铺的补贴力度。用利益导向鼓励农业装备设施售后服务保障农业装备设施正常运营。
建立健全中国特色农业装备保障体系,应该建立健全农业装备设施营销修造网络。
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全国大部分县都建有农机修造厂,大部分公社都有农机修理厂。农业“大包干”后,县办乡办村办企业改制,县办农机修造厂和乡办农机修理厂几乎荡然无存,鲜有农机修理店铺偶存乡间。导致部分农业机械出现故障修理难,农业机械利用率不高,农业机械投资回收困难。因此,健全农业装备设施营销修造网络,是建立健全中国特色农业装备保障体系的重要措施。
健全农业装备设施营销修造网络,要在建立健全区县农业装备设施公司。
建议区县农业局在农业综合服务公司下建立非盈利的农业装备设施公司和农业装备设施修造厂,统筹区县农业装备设施的管理营销、售后服务、配件修理,制造适用区县地域特色的小型农业装备设施。成为农业装备设施营销修造网络的“龙头”。改变长期以来农业设备设施管理营销、售后服务、修理配件各干一行互不衔接效率低下价高质次的局面。
健全农业装备设施营销修造网络,重在建立健全乡镇农业装备设施服务站。
建议乡镇在农业综合服务站下建立非盈利的农业装备设施服务站,统筹乡镇农业装备设施的管理营销、售后服务、配件修理,推广适用区县地域特色的小型农业装备设施。成为农业装备设施营销修造网络的“中枢”。改变长期以来乡镇农业设备设施管理松弛,修理配件网络残缺不全,农业装备设施营效率效益不高的局面。
健全农业装备设施营销修造网络,贵在建立健全农业装备设施服务队组。
建议区县农业装备设施公司、农业装备设施修造厂和乡镇农业装备设施服务站,联合组建防疫、防病、除草、耕、种、管、收、烘、运等农业装备设施专业服务队组,统一收费标准,统一质量标准,为农户和现代(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实体和现代(新型)农业综合服务体系实体提供优质服务。建议组织农业装备设施修造专业队组,开展远程咨询指导农业装备设维修保养服务,下乡入村进户到田头,送配件、搞修理、传技术、带徒弟,协同村科技副主任和农业企业科技副主任副场长解难题,搞培训。成为农业装备设施营销修造网络的“凤尾”。
改变长期以来村组和农业企业农业装备设施修理难、买配件难、新技术新农业设备设施推广难,农业装备设施效率效益不高的局面。
必须强调,现代农业技术装备保障,植根于农业规模经营,是为发挥农业规模经营潜力和优势服务的。农业规模经营奠定了现代农业技术装备保障的基础,是为发挥现代农业技术装备保障潜力和优势创造条件的。现代农业技术装备保障与农业规模经营是一对门当户对比翼齐飞的“好夫妻”。
必须强调,现代农业技术装备与农户小生产,是驴头不对马嘴的“拉郎配”,是高头大马拉小车,耗能高效率低效益低。哪种设想在新时代允许农户小生产普遍存在的设想在理论上幼稚的,不符合发展现代农业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理论;在实践上是有害的,将会贻误拖延发展现代农业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历史契机和进程。
因此,拙作大声疾呼:发展多种方式的农业规模经营,建立健全现代(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和现代(新型)农业z综合服务体系,是实行农业技术装备保障最重要的任务!是深化农业改革最重要的任务!是发展现代农业实现农业现代化最重要的任务!
农业技术装备保障,是发展现代农业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支柱。建议总结经验,求实创新建立健全农业技术装备保障体系,促进现代农业发展促进实现农业现代化进程。反对建立健全农业技术装备保障体系上的不作为、挠痒痒、抓皮毛和舍本逐末。
2021 年6月初稿
2025年2月定稿
作者张宝贵简介:张宝贵,陕西省西安市有突出贡献的专家,中国农业风险管理研究会理事,陕西省改革发展研究会理事、陕西省社区文化发展促进会顾问、长安区政协原秘书长。运用毛主席哲学思想干新闻搞“三农”研究40年,100多次获得中国新闻奖等全国、省市新闻奖、社科奖,200项宣传研究建言成果写入中央文件。
曾被聘为西北大学新闻系兼职讲师、陕西师大新闻传媒学院兼职教授、陕西农村网青年记者导师。新闻专著《田园报春花——张宝贵获奖新闻作品选》,多篇稿件入选大学教材;理论专著《领导与新闻谋略》(张宝贵 李正善著)被陕西出版集团推荐参评“五个一工程奖”和中宣部优秀理论读物,得到中宣部景俊海副部长的肯定赞扬;“三农”专著《现代农业宏观思路探索》被农业农村部农业经济研究中心金文成主任赞誉为“您在《现代农业宏观思路探索》中的建言,非常系统、深入、中肯,为我们国家加快建设现代农业政策支持体系提供了很好的探索和思考。”
中央电视台、《解放军报》、《新闻出版报》等国内20多家媒体和日本放送电视网百余次报道。被誉为“新闻奇才”、“三农专家”、“研究领导新闻学的开拓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