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的粮食生产,注定要写进中国气象史,这样的天气太反常了,也是让人不得不反思的气象表现。且,被农民看做种植过程不可或缺的天气预报的公信力在严重下降,失信,农民出现许多怨言也成了不争的事实。
这一年,是头年冬旱,次年春旱,夏天干旱无雨,且极端高温天气。但是到秋收连续五十天下雨不断,成熟的庄稼无法收回,强行收回无法晒干。尤其是旱作物,惨不忍睹。如花生,大豆,玉米是水里涝。秋收泽国在中华大地举目皆是,焦虑的农民们,怨天怨地无门。那些给人添堵的砖家们却说人们收不回粮食是患焦虑症,他们发出的信息无人理睬,被嘲弄,他们以权威人士自居,是他们自己焦虑担心人们对他们不尊重,这是一个极不协调的音符。
我看到,秋收的种田大户们,按照往年的经验,没有晒场,经常把稻子晒在公路,因为长期阴雨,生了芽,干脆放弃,结果喂养牲畜的农民,谁都可以拿去作为饲料用(信阳市东双河乡王店晒场两万斤粮食是这样处理的,因为当时在行进中,没拍照)。抖音视频发出的,上万斤几万斤的稻谷在路上被扔掉十分心痛。我不知道统计数据的,信誓旦旦的主管部门说增产,到最终还有勇气说增产不?如果还有勇气面对主粮省份大面积损失作物还说是增产,那良心根本不存在了。
此次损失最大的是谁?是种粮大户们。因为他们对秋收异常天气毫无思想准备,按照老经验盼天晴,但严酷的事实告诉他们想多了。倒伏的收回已经大面积减产,有的虽然有烘干机,但这个设备也是为数不多的。一个乡镇有一台两台就不错了,在这样的情况下,谁都想趁火打劫,压低粮价,抬高手续费。收割机收割倒伏的高价;烘干机烘干,高价;收购的产品低价,一斤粮食最后几角钱,成本根本无法核算,自认倒霉。这时我想,如果每个村配备一台烘干机多好,但可能吗?现在一切都是市场调节,当年大集体的时候,还有仓库农具,现在早就化为乌有,即使过去的一些老家什,早就毁坏,没有充分准备的农户们,全部措手不及。
这是一场考验,是在考验中国农业在现有体制下,到底有多少抗击自然灾害、异端天气的能力。答案已经有了,那就是猝不及防,眼睁睁看着损失。虽然有官方出面安慰人心,中国粮食供应无碍,供应及时,半个月的供应量,听不大懂。但是,当下的农村农民,哪家有存粮?有多少存粮?我庆幸我们组织农民种庄稼,今明颗粒不收,不找政府麻烦,自己种植的可吃三年!这就是我在下乡十多年来一直担心的问题,现在释怀了。我一直劝导农民一定不要放弃土地,一定不要羡慕进城市的虚荣,一定要做到手中有粮。

从前,我们这些傻子们入乡搞生产,遭到家人反对,周围人的嘲笑,现在,谁笑在后面才是笑。钱不能当饭吃,不过是交易的手段,饥荒眼下虽不存在,但殷鉴不远。我们一直反对粮食用工业化方式生产,不能单一的品种,依照中华传统农耕文化的耕作方式,小规模,家庭式,人人有其田则种其田的方式种植,不仅可以抗衡异端天气,而且户户有余粮。虽然我们这些年过七旬的人辛勤劳作,最起码除自己有余粮还可以为亲友提供应急之需。在收割,晒场上自己有房子,有场地,屋子走廊闲置房子摊晾,分散了大面积种植的风险,这样的操作,无异是安全的,可靠的,有保障的。

本人不反对工业化种植,就像种什么种子,愿意吃什么粮食一样,你做你的,我做我的,你为大多数人填肚子,管它营养不营养,管它吃出什么结果来,与我何干?因果是自己铺就的。胃是后天的健康保证,吃坏按照求进医院是连锁的,还可以为医疗产业做贡献,也可以说是咎由自取的。我们种我们的传统能留种的粮食,来看看我们的家庭大人小孩子的精神状态即可。你种农化粮,按照你们的说法你是服务于大众的,我服务于小众,这总可以吧?你满足你的市场需求,我满足我们的小众需要。所以,老许在办合作社十余年来,组织不能到城里打工的同龄老人们种好庄稼,无异是一种补充。

老许很愚蠢,但老许很善良,老许为了展示退休后的生活充实,发挥余热,拍了不少视频,就是为了证实,为社会做贡献,不虚度年华。并且在意想不到的情况下,给拾遗补缺,也想通过寻找老种子,有食疗食补价值的品种,为同频的人提供康养食品,想必这种坚持错不到哪里。这些年来,食物选择出现严重的分化,观点相左,这不要紧,时间可以证明,但是生产方式到底哪种好,如何组织,如何解决才几十年有饭吃的问题,是要通过25年夏秋收的水灾教训,当深入思考的。
船小好掉头,许多迷失自我,跟风西方的作派已经埋了不少单,不能再这样继续下去了。中华民族的农耕文化沿续几千年香火不断,有它的雄厚基础的根本,那些十年后消灭农民的声音请放低些,工业化的农业生产请慎行,我们小农户作业,还继续走我们的路,相信看得懂的人一定会明白我这个十八岁从军,有着几十年党龄的老共产党人的情怀。

188金宝搏体育官网 SZHGH.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