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以此书献给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乡间才子
(三)
上个世纪三十年代的中国社会有万千上万的穷人被逼上了绝路。整个中国社会正在面临一场翻天覆地的大革命。在南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土地革命蓬勃发展着。到了一九三四年,中国共产党已经建立了十几个革命根据地。十月,中央革命根据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中国工农红军开始了举世闻名的长征。而在北方,尤其是在山西的晋东北地区,由于共产党的力量相对薄弱,局势显得相对平静,不过这里国民党的反共宣传却显得十分热闹。当时国民党在灵丘县的反共宣传都编成了朗朗上口的顺口溜,最为普遍的一句话是“共产党骗人编得巧,共产党杀人如割草。”这一年,后来成为坚定的中国共产党党员的郭良正当十六岁,那时他还没有见过一个真正的共产党员,不知道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革命为何物,他生命中的一件最为重要的事件就是被东河南高小推荐报考大同三中。消息传到父母耳里,在他们心里引起了一阵幸福的恐惧。幸福的是自己的孩子因为学习优秀而被推荐报考大同的三中,恐惧的是到大同三中读书需要一大笔钱。这个被贫困缠身的北方农民生下自己的孩子时,曾经因为贫穷做出过把孩子溺死的决定,如今他的日子比起以往非但毫无起色,而且大不如前。但他知道自己孩子的天资聪明,知道孩子的志向,做为“才子”的父母,他没有权力不让孩子读书,因此一咬牙,决定举再一次债,供孩子读书去。
然而,郭良的父亲出去转了一圈儿,却是一文钱也没有借到。就他那光景,即便是观音菩萨大概也要考虑考虑他的偿还能力吧。没有借到钱,父亲很内疚,竟然连抬头看一眼儿子的勇气仿佛也没有了。而郭良却表现出异常的镇定,实际上这样的结果是他事先预料到的,但活人不能被尿憋死吧,他相信天无绝人之路,不管遇到什么困难,只有积极寻找,总到寻找到克服的办法。就在这时,他打听到南坡头村有一个财主叫李日明要到大同,就跑到他那里求助。南坡头村距离白洋村只有二里,郭良努力读书的事迹很早就有耳闻,他佩服这个穷人家的才子,很愿意一起引他去大同赶考,并答应帮助他一路上的吃住和考试的费用。李日明的连手,让郭良一家喜出望外。一切安排就绪后,他们出发了。
大同城距白洋村大约400多里地,途中有一多半是在大山的沟谷里行走,到达浑源后,虽然大部分走的是平坦的平川路,但有一条波涛汹涌的桑干河阻隔着。那时候去大同城没有现在的汽车便利,那天他们上路时,李日明骑着一头黄红的骡子,而年仅16岁的郭良却跟在人家后面,400多里路程全靠着自己的两只脚上的功夫。一路上,他们跋山涉水,风餐露宿,艰辛备至。从没走过长路的郭良实在走不动了,就拽着李日明骑的骡子尾马走。到了离大同城不远的塞上著名的河流——桑干河时,发现那条河无桥无梁,有钱人可以靠渡船过去,而穷人则得趟水过河。那天他和李日明牵着骡子过了桑干河,在他们的船行至河的当中时亲眼看到一个趟水过河的无钱人被河水卷走。这件事对郭良冲击很大,他第一次发现,一个穷人所面对的不仅仅是缺吃少穿的困境,他们往往需要面对更多的危险。那时,他那颗朴素的心产生了要多学本领将来为穷人办事的想法,后来当他接触了不少共产党的党员时,发现共产党的目的与他当时的想法不谋而合。
那次他们共走了三天,到达大同时,天色已晚。第二天天色微明时,他就早早地起了床,走出落脚的车马大店,睁着新奇的眼睛,打量起向往已久的大同城来。大同乃塞上历史文化名城,山西省第二大城,位于内外长城之间,为三晋北方之门户,北京之屏障,曾为北魏之都城,辽、金两代的陪都,四朝重镇,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蕴。那天早晨,郭良并没有打量完这座历史文化名城,大同城太大了,他只走完了一条街,却见到了九龙壁。九龙壁上,九条龙龙身抖动,昂首摆尾,盘绕弯曲,在海波上翻腾,在流云中穿行,犹如真龙再现,宛然如生。站在九龙壁前,郭良激情澎湃,精神昂扬,他决心以优异的成绩考上大同三中,在这里学到更多的文化知识。
报考大同三中的考生很多,他们大多是来自雁北、忻州、内蒙丰镇等地的富家子弟。众多的考生中,穷人家出身的郭良十分耀眼,人家别人都是绫萝绸缎,而他却是粗布衣服加身,早已退了色的衣裤补丁摞补丁,头戴一顶大草帽,那样子,在别人看来,倒很像一个乞丐,无论如何也不会跟一个考生沾边。然而真功夫擂台上见,真学问考场上见。郭良并没因自己衣衫破烂而感到比别人矮了一截,他精神昂扬地进出考场,完全一副对自己充满信心的样子。考试进行了两天,考试毕,他便回到车马大店,静候佳音。榜示那天,人山人海,观看出榜盛况。这次郭良考了个第三名。人们认不得郭良,到处找人,当看到位居第三的是一个头戴大草帽,身着寒衣的乡下少年时,惊叹不已。一时,那顶大草帽,那身寒衣、那一肚子的学识,成了人们争相传颂的佳话。
郭良带着佳音回到了村子,乐坏了父母,乐坏了全家。在当时,郭良是唐河上游北岸那一片树庄唯一考上大同学堂的人,而且还得了个第三名,这给郭家,给母亲,给亲朋好友、给村里的乡亲们带来了多大的荣耀啊。然而高兴之余,他们又愁云密布了。最愁的当然是郭良的两位父母大人了。拿什么供孩子读书呢?就家里那点儿家业,连眼前的光景也难以为继,别说是供孩子上学了。不过,他们不再做像孩子出生时曾做过的类似溺婴的傻事了,他们抱定了决心,就是全家人讨吃要饭也要供孩子读书。于是,郭良的父母又分头走出了家门,走街窜巷,为自己的孩子借起学费来。当然,他们不免要吃闭门羹,不要紧,只要能让儿子读上书,这又有什么呢。说来当时村里的大部分人都是穷人,确实没有多少人能拿出钱来,给他们供儿子读书。但是他们一户一户地走下去,一户一户地求下去,终于为儿子勉强借了四块现大洋。
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郭良从家乡出发,到大同上学去了。
他是步行着去的,依然头戴着那顶大草帽,穿着那身补丁摞补丁的衣服,身背着一卷喜鹊窝似的小行李卷儿……
牟——
村旁一头老牛,正低着头啃路边的青草,它扬起头来时,看到了远去的郭良的背影,一伸脖子,感叹地叫了一声,那声音,悠长悠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