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穆臻:从抗美援朝战争三次重大战略决策看将帅协谋

2024-04-21
作者:铁穆臻 来源:毛著和毛时代史研究Maoism

序言:

  毛主席是人类历史上迄今为止最伟大的军事家,他缔造的七大军事奇迹迄今为止无人可比。但是,他能领导我们缔造这一系列人类历史上迄今为止最辉煌的军事奇迹,也离不开群众的智慧和他的战友们的努力。很多时候,最高度的、最主要的战略方针由毛主席亲手制定,也有很多时候,毛主席细致入微的指挥着具体战役。

  但是也有时候,毛主席主要制定最高度的战略方针,而具体的执行这些正确战略的过程中,也离不开前线将领根据实际情况的调整和完善。这就是“将帅合谋”。抗美援朝第四次战役和“零敲牛皮糖”战略的完善、发展,就是典型。

2.jpg

(1)毛泽东所创造的古今中外迄今为止无人可比的军事奇迹

  一、缔造了一支全新的无产阶级性质的人民军队(原创性贡献:长期稳定党委领导下双首长制制,武装消灭敌人、发动群众进行土改和帮助群众建立政权、开展生产运动三大任务,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三大原则,两忆三查的整军方法……第一次解决了在极端落后而且空前社会情况复杂的社会缔造一支无产阶级革命军队这一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历史上前所未有的问题。)

  二、指挥了人类历史上迄今为止和敌人装备差距最悬殊的空前的以弱胜强的大规模战争(1927——1953)。

  三、领导了人类历史上发动和涉及人口规模最大的革命战争(1927——1953)。

  四、毛主席更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迄今为止军事实践时间最长、战争经验最丰富、军事理论最完整的军事家,是国际共产主义军事理论历史上的开山之祖。芬兰的帕基宁在《举世悼念毛泽东主席》中指出:“毛泽东在战争问题上所做的贡献如同列宁在帝国主义问题上和马克思在资本主义问题上所做的贡献一样,他科学地探索了战争的规律。毛的著作《论持久战》已经成为永恒不朽的杰作。

  五、毛主席是人类历史上迄今为止唯一一位集军事统帅、军事战略家、战役指挥家、军事思想家、军事理论家、军事哲学家于一身的军事家。日本学者宍户宽在《毛泽东军事思想与建军路线》中说:“毛泽东是一位伟大的革命家。他是一位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发展到一个新阶段的伟大的理论家,但是,我认为,与马克思、列宁所不同的是,他同时又是一位伟大的军事领袖和军事理论家。”英国的巴特曼在《在东方的失败》中由衷地赞叹道:“几个世纪以来,我们西方国家看到了许多没有多少政治见解的军事天才人物,在过去的25年中,我们往往更多地看到几乎没有什么军事知识的政治冒险家,现在我们有了一位既是最伟大的政治家,又是最伟大的军事家,这就是政治军事天才人物毛泽东。

  六、指挥了四渡赤水这样人类军事史上装备差距空前悬殊、数量差距比例空前悬殊、客观条件空前困难(几乎被合围)又绝地重生的迄今为止难度最大的经典战役。(蒙哥马利曾经和毛主席说,“阁下指挥的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可以与世界上任何伟大的战役相媲美。”而毛主席认为四渡赤水才是他的“得意之笔”。三大战役——“大决战”可以媲美人类历史上任何一次经典战役,四渡赤水则足以超越人类历史上任何一场经典战役。)

  七、将上兵伐谋发挥到极致,在敌我差距极端悬殊(帝国主义核大国:刚刚起步的工业化国家)的情况下,以“备战,备荒,为人民”、“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大三线,小三线”,用最小的代价带领中国人民打赢了一场极少流血(只有珍宝岛等小规模军事冲突)但是又大规模、全国性(全国大规模备战运动)的反侵略战争,这也是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军事奇迹。

  这七大奇迹,迄今为止无人可比!

  缔造这些军事奇迹的最高决策者无疑是毛主席。同时,很多时候,他正确的战略战术也离不开前线将领根据实际情况的完善。

(2)战例1:第四次战役的部署

  1951年1月,毛主席致电志愿军司令部:

一、27日24时来电及给各军准备作战的命令均已收到。

二、我军必须准备发起第四次战役,以歼灭两万至三万敌军,占领大田、安东之线以北为目标。

三、战役准备期间必须保持仁川及汉城南岸,并吸引敌人主力于水原、利川地区。战役发起时,中、朝两军应突破原州直向荣州、安东发展进攻。

四、中、朝两军北撤至15至30公里,发表拥护限期停战的新闻是不适宜的,敌军正希望我军撤退一段地区封锁汉江,然后停战。

五、第四次战役后,敌人可能和我方进行解决朝鲜问题的谈判,那时谈判对中、朝两国有利。

六、我军没补兵,弹药也不足,确有很大困难。但集中主力向原州、荣州打下去,歼灭几部美军及四五个南朝鲜师的力量还是有的。请你在高于会上说明,此次会议即作为动员进行第四次战役的会议。

七、中、朝两军在占领大田、安东之敌军以北区域以后再进行两个至三个月的准备工作,然后进行带最后性质的第五次战役,从各个方面说来都比较有利。

  之后,彭德怀等志愿军首长根据当时敌我实力状况,认为“占领大田、安东一线"是不现实的,所以在坚持毛主席“西顶东放”的正确战略方针同时,缩小了毛主席的部署。东部出击的时候,向原州、横城方向实施反击。由朝鲜人民军于三巨里、大美洞、宝来洞以北地区掩护我军主力集结,并准备以第三、第五军团在东部出击的我军左翼向横城东南方向实施反击。

  于是,毛主席原来的战略规划,得到了比较符合实际的完善。用《开国第一战》作者双石老师对这部分的描述讲,这就是“将帅协谋”。

(3)战例2:总结第五次战役教训,成功开创、贯彻、发展、完善“零敲牛皮糖”

  彭德怀回忆:“如果换作是我,我可能会继续执行大迂回战术,毛主席却英明地看到了这一战术并不适合当时的具体条件,高瞻远瞩地提出了小包围战术。”可见,发明“零敲牛皮糖”战术,首次推动我军进行战略性转变的就是毛主席。

  根据志愿军作战的经验教训,根据敌我装备差距悬殊的现实,根据我军根本不可能一次彻底歼灭美军一个师甚至一个团的现实,毛主席首先提出“零敲牛皮糖”、打小歼灭战:“为了打落敌人的这种自信心以达最后大围歼的目的,似宜每次作战野心不要太大,只要求我军每一个军在一次作战中,歼灭美:英、土军一个整营,至多两个整营,也就够了。现在我第一线有八个军,每个军歼敌一个整营,共有八个整营,这就给敌以很大的打击了。假如每次每军能歼敌两个整营,共有十六个整营,那对敌人打击就更大了。如果这样做办不到,则还是要求每次每军只歼敌一个整营为适宜。这就是说,打美、英军和打伪军不同,打伪军可以实行战略或战役的大包围,打美、英军则在几个月内还不要实行这种大包围,只实行战术的小包围,即每军每次只精心选择敌军一个营或略多一点为对象而全部地包围歼灭之。

  根据敌强我弱实际情况,不打大歼灭战,只打小歼灭战,这不仅是战术思想的转变,更是战略方针的转变,标志我军由打大歼灭战到小歼灭战过渡,标志我军打美军的战略转移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后来,毛主席进一步强调:“在目前,多打小规模的歼灭仗,削弱敌人,降低敌人士气,逐渐地进行打大规模的歼灭仗。只要我各级指挥员精心研究情况,很好地布置兵力,组织炮火,每个军一次求得歼灭敌人一两个建制连到一个建制营,是完全可以做到的。并且在目前敌人冒进情况下,是最有利于我捕歼敌人的机会。

  但是,毛主席的“零敲牛皮糖”战略,也离不开彭德怀为代表的志愿军司令部将军们的完善和发展。后来,我军在实践过程中发现,歼灭敌人一个营也比较吃力的话,那就先歼灭敌人一个连、一个排。这是彭德怀为代表的志愿军将领们对毛主席“零敲牛皮糖”战略战术新的发展。

  苏联解密档案记载,在彭德怀和斯大林的谈话中,彭德怀讲:“在1-2月份期间,美国人发动了200多次进攻,但是成功率只有1%。我们在个月期间进行了大约30次的进攻,其中有80%-90%是成功的。”斯大林问:“这些成绩表现在哪方面?”彭德怀自豪地说:“我们成功地消灭了敌人的小股部队——排或者是连。”斯大林难以置信,问金日成:“金日成,您同意这种说法吗?”金日成也不得不服气的说:“当然同意。”这样,毛主席的零敲牛皮糖战略终于得到了友方的认可,长期鼓吹打“重大战役”、怀疑我军作战的机动能力、诈术实施能力的斯大林终于不再鼓吹重大战役、不再怀疑我军的机动能力和诈术实施能力、对我军打小歼灭战的战略心服口服了。

  1952年10月,毛主席自豪的致电志司:“此种作战,在若干个被选定的战术要点上,集中我军优势的兵力、火力,采取突然动作,对成排成连成营的敌军,给以全部或大部歼灭的打击;然后在敌人向我军举行反击的时机,又在反复作战中给敌以大量的杀伤;然后依情况,对于被我攻克的据点,凡可以守住者固守之,不能守住者放弃之,保持自己的主动,准备以后的反击。此种作战方法,继续实行下去,必能制敌死命,必能迫使敌人采取妥协办法结束朝鲜战争。”这是“零敲牛皮糖”、打小歼灭战的胜利,是毛主席军事思想的胜利,也是斯大林“重大战役论”破产的重要标志。

  1964年,毛主席回忆说:“敌人越凶越不要怕它。蒋介石过去不凶?美国不凶?具体到每个战斗的打法就不同了,就要重视它。军队无非是要学会两个东西,一个是会打,一个是会走。会打、会走,军队都要学会。打就吃它一口,吃不了大的就吃小的,吃了一口再吃一口。”可见,毛主席依然保持着对“零敲牛皮糖”正确战略的认可。

  从毛主席开创零敲牛皮糖战略,到彭老总完善零敲牛皮糖战略,从歼灭一个师和团到歼灭一个营,从歼灭一个营到歼灭一个连甚至一个排,我们成功粉碎了李奇微的“磁性战术”。对于保障零敲牛皮糖有效实施,这里不得不提到的就是陈赓将军,他简直是李奇微的克星。陈赓入朝之后,指挥我军修筑了牢固的地下防御工事,为我军打小歼灭战和消灭美军提供了重要堡垒保障。

  我军能有毛主席这样的统帅,能有彭德怀、陈赓这样的将军,幸甚!

(4)战例3:将帅珠联璧合,制止第六次战役

  关于第六次战役的问题,要从第五次战役的撤退阶段以及斯大林对我军的误解说起。

  早在5月21日,彭总就致电毛主席,提出向北撤退和构筑运动防御线的问题。彭总讲:“三、为争取主力集结休整,总结经验,决将各兵团主力转移至渭川里、朔宁、文惠里、山阳里、元通里之线以北。各兵团留一个师至一个军的兵力,从现地采机动防御,节节阻击,杀伤敌人。四、各部可于23日晚开始向指定地区转移。五、担任防御阻敌进犯的部队,必须掌握前轻后重、纵深配备的原则,以减少自己的伤亡。应积极组织反击,迟滞敌人的进攻,以利我主力部队休整。

  5月22日,毛主席批准:“21日23时电(彭德怀关于建立防线和撤退的电报——引者注。)悉。根据目前情况,收兵休整,准备再战,这个处置是正确的。”这时我们向北撤退,因为南部对我们不利,我们必须撤到对我军有利对敌人不利地区。

  后来,29日,斯大林还空谈“然而,据我所知,你们目前在朝鲜尚无这样的工事。”的时候,殊不知21日我军就决定建立运动防御线、22日毛主席就批准了,27日我军就根据新的实际情况加强运动防御线了。彭总6月1日的电报打了斯大林5月29日电报的脸。那封电报中,他向毛主席报告了27日加强运动防线以来的情况,他说:“文登里、金化、铁原地区的地形很好,野战工事也不错。在现时,当敌使用大量炮兵、坦克和航空兵时,这一地区虽无坚固的防御阵地,但如利用积极的机动防御,则可以规定地段扼守一定时间,并歼灭故有生力量。”可见,我们早就有而且早就决定设立运动防线,而且初见成效了。

  6月5日,斯大林竟然又说:“我在自己的电报中主要谈的是,如果在接近前沿的后方没有强大的防御工事,匆忙地进行机动是危险的,要能够迅速地把主力调到那里去。彭德怀同志写道,他在后方建立3条防线。如果这样做,防线就将是真正巩固的,事情就会进行得更好,军队就不会陷入包围。”实际上彭总的那封四天前的电报已经打了斯大林这封四天后的电报的脸。斯大林在纠正了他对我军“没有防线”的错误看法之后,又暴露了他的另一个错误。他没有理解透彻彭总这封电报,没有充分的注意到其中的困难一面;他只看到了我们在有力的节节抵制敌人,但是对防线太接近前线而比较被动、不够巩固的问题认识的还不够严重。他看到彭总电报中讲“如果敌不会大幅度地增加其部队数量,如果我方不犯意外的错误,那么,我们就可保证扼守住元山、平壤一线以南的有利地区,并且防止敌人在元山地区登陆,还需采取措施将敌阻止于文川、马息岭、梧山里(人民军第七军团已构筑了些工事)”,但是他终究没有充分认识到这些战况背后是我军当时在极其困难被动的情况下进行的。斯大林不知道我军遭到了美军极其迅速的反扑、更不知道我军有严重损失(特别是180师被围),所以也没有真正理解彭总的电报,所以还在空想靠近前线的阵地的“巩固”。而毛主席更清楚我军当时因为防线设置的太接近前线而导致的被动局面。

  同样,彭总6月1日致电毛主席,强调了困难:“高城、通川原拟由人民军三军团控制,因行动缓慢,敌已先到。三兵团损失很大,四处溃逃,企图回国现象严重,现正派人分途拦挡归队。”可见,我军防线并不是“巩固的”。原因恰恰在于决定把防线设置的太接近前线、接近极端迅速的敌人,根本来不及巩固好。越接近前线,越会导致防线还没来得及设置,越会被行军极其迅速的敌人包围——这恰恰是第五次战役最大的教训。在没有工事情况下,接近前线的地方设防御线,速度上根本行不通。真把主力调到距离前线很近的地方,那就正中美军下怀。还没建立起防线,主力就会被美军迅速包围之后打的全军覆没了。

  而且,斯大林竟然建议我们打“重大战役”:“我认为,如果不准备和不实行对敌人的重大打击,消灭其3-4个师,就不可能消除这些不健康的情绪。” 以敌我当时悬殊的装备实力差距,长点脑子的都不会像那个苏联人那样盲目的还空想着打人家强大的3—4个师!毛主席讲:“因为我军技术条件比敌人差得很远,无法迅速解决朝鲜问题,而决定用长期战争的方法去解决它,则需要有一个逐步削弱敌人的阶段,然后转到最后解决问题的阶段。”这才是科学的!于是,毛主席让高岗和金日成去莫斯科向这个苏联人当面讲清困难。之后,斯大林也同意了给60个师的装备援助,明白了战场敌我差距悬殊的现实。

  在后来,毛主席给这个苏联人的电报中强调:“前线的形势,六月这一个月内,我们还会比较弱些。七月将会较六月为强,八月将会更强些。我们准备于八月内给敌人一个较大的打击。”毛主席的意思很清楚——你的装备援助不来多了,我强不起来,休想让我打第六次战役。同时,毛主席委婉强调了困难的问题:“此外,我已令彭德怀同志坚守第二道及第三道防线,并加设新防线。”实际上,毛主席就是在侧重强调我们没有长期守住第一道防线的这一困难,侧重强调了这种困难必须注意。最终,我们也制止了“重大战役”,没有打第六次战役。成功抵制了这个苏联人的军事空想主义。

  第五次战役最大的教训有两个,一个是打了“重大战役”,另一个是决定修建防线的地方接近前线、敌人极速,我们根本来不及。但是真的可笑的是,苏联的某一大人物竟然在第五次战役后期提了两个“建议”,每个都是第五次战役证明不可能实现的教训。

  无疑,第六次战役就是斯大林提出的。但是,在毛主席的努力劝说下,金日成、斯大林都同意了推迟第六次战役到八月份。毛主席态度也是明显的——装备不强起来,我就不打第六次战役。

  后来八月的时候,我们的装备逐渐加强,还是和美军有一定差距。这时,彭老总已经下达了准备第六次战役的命令。但是,邓华将军果断向彭总和毛主席建议停止第六次战役。邓华将军致电彭老总:“当前敌人已有强大纵深的强固设防,又是现代化的立体防御,如果我们以现有力量和装备进行攻击,伤亡和消耗会很大。如果敌人离开它的阵地,大举向我进攻,我以现有力量装备是可以将敌人打垮的,而求得部分歼敌,代价也不会很大。”邓华将军还建议目前可以尽可能作战术反击,收复一些地方,但是千万别打重大战役——不然我军会损失惨重、吃大亏!敌人还是极其强大的,我军和敌军还是有巨大差距的,这就是现实。

  1951年8月21日,毛主席在《对敌实施战术反击的意见值得认真考虑》强调:“邓华说‘在军事上我应有所准备,纵目前不进行战役反击,也当尽可能作战术的反击,收复些地方,推前接触线,更好地了解敌人阵地及其坚固程度’。我认为这个意见值得认真考虑,请你计划一下,九月份能否进行此种战术反击,如何进行法,须用多少兵力,胜利把握如何,敌人的反应将会如何,请就这几点考虑电告。”在毛主席、彭老总、邓华将军的默契配合下,我军最终阻止了战役性的大规模出击,阻止了第六次战役,避免了我军的一次巨大损失。此后,我们再也没有打过“重大战役”,成功抵制了斯大林为代表的冒险主义。

  这又是一次将帅协谋。毛主席和彭老总推迟了“重大战役”,邓华将军又果断建议阻止“重大战役”,最终我军成功抵制了来自苏联和朝鲜的压力,没有听他们的错误建议,从此彻底阻止“重大战役“,再也没有打过和美军的“重大战役”。将帅协谋、珠联璧合,这就是毛主席缔造的中国人民军队!我军不仅战胜了美军,还抵制了苏联的错误建议,属实不易!

  综上所述,从以上三次经典战略决策,我们可以知道,毛泽东军事思想无疑是毛主席的原创性理论贡献;但是我们也不能否认,毛主席所培养出来的彭德怀、邓华、陈赓等等大批优秀将领,确实在毛主席正确军事决策基础上,在实践中丰富、发展、完善了毛主席的战略战术。

「 支持红色网站!」

188金宝搏体育官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188金宝搏体育官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
赞赏备注
确认赞赏

评论(共3条)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