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庭民:毛泽东领导中国促进了人类进步(人口)
【编者按】本文系作者为纪念毛主席诞辰130周年而作,全文共六个部分:一、引言;二、军事;三、人口;四、经济;五、政治;六、文化和意识形态。我院及昆仑策网授权分篇连载,现为第三部分“人口”,以飨读者。
三、人 口
旧中国时代,我国不仅人口增长缓慢,而且人们的健康状况奇差,人均寿命不到35岁;人口素质也很低,文盲高达80%,被西方称为“东亚病夫“。新中国成立之后,尤其是在毛泽东时代,我国人均寿命和人口素质都有了大幅度提高。现在我国人均寿命已经增长到78岁,基本消灭了文盲。
本文下面依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统计资料(除注明外,均来自国家统计局公布资料,主要来自国家统计局网上数据库),总结我国在新中国不同历史时期的人口及其素质变化,着重分析这些变化的内在原因,总结过去的经验和教训。
1、人口数量
【图1 中国历年人口增长的“毛泽东阶跃”】
陈必红博士收集我国2000多年来的人口数量数据,在网上发表文章指出,在新中国前27年,我国人口暴增(如图1所示)。陈博士将这个现象命名为“毛泽东阶跃”,实际是指毛泽东时代中国人口数量的爆发性增长,从1949年5.4亿增长到1976年9.4亿人口,增长了74%。到1979年增长9.8亿人,30年增长率超过80%;而改开后30年,到2009年仅增加到13.3亿人,增长了36.8%,不到前30年一半。
2、人均预期寿命
【图2 中国人均预期寿命的“文革阶跃”,与南韩和印度比较】
图2是我国与印度南韩历年人均预期寿命对比,除中国是来自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外,其他均来自世界银行。从图中可以看出,按照世界银行公布的数据,1960年中印两国人民的预期寿命相近,都低于南韩10岁左右,但进入60年代至70年代中期,中国的预期寿命突然大幅度增长,不仅远远甩开印度,而且追上并超越南韩,最多时超过南韩4岁。但到80年代,中国人的预期寿命陷入停滞,有些年份还略有下降,从而被南韩逐渐赶上并超出。到现在,南韩人均寿命已经又比中国超过7岁多,而印度一直在缓慢增长,与中国差距缩小。
3、历年人口死亡率
【图3 我国历年人口死亡率的“文革阶跃”】
预期人均寿命的增长与人口死亡率密切相关。如图3是我国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历年人口死亡率变化。刚解放时,我国人口死亡率高达3.6-3.8%,到1964年,已经下降到1.16%;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后期,我国人口死亡率进一步下降,到最低时只有0.63%;但80年代后,我国人口死亡率又开始逐渐增长,到现在,已经增长到0.72%。
4、儿童入学率和中小学升学率
【图4我国儿童入学率和中小学升学率变化】
人口素质与教育密切相关。如图4是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学龄儿童入学率和中小学升学率情况。从图中可以看出,在六七十年代,我国儿童升学率和中小学入学率均有大幅度增长,到文革结束时,我国学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7.1%,小学升学率超过90%,初中升学率也超过60%,最高时达到75%。70年代中期,我国97%适龄儿童入学,90%进入初中学习,而高中入学率仍然达到60-75%情况下,等于我国超过一半以上少年进入高中学习,说明当时我国高中教育的普及程度已相当高。但70年代末80年代初,我国学龄儿童入学率有所下降,最低时只有90%;而小学升学率大幅度下降,到1982年下降到只有66.2%,到1995年后才赶上和超过70年代中期;在大量少年没有进入初中学习的情况下,我国初中升学率在也大幅度下降,最低时只有30%,不到70年代中期的一半,直到2005年才超过文革末期。说明改开后的一个较长时间内,大部分适龄青少年没有受到高中教育,尤其在80年代,高中教育变成了少数人的教育。
5、毛泽东时代人口健康素质改善原因
【图5我国历年人均粮食产量变化】
我国人口素质大幅度增长的一个关键因素,是我国粮食产量的大幅度提高。充足的粮食为人民提供了足够的营养,从而提高了普通老百姓的身体健康。如图5是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粮食总产量和人口总数计算得到的人均粮食产量。1979年我国粮食总产量达到3.32亿吨,比1949年增加了193.8%,人均粮食产量也增加了63%,达到340公斤。此后,我国粮食产量增长比较缓慢,到2003年,粮食总产量仅4.31亿吨,比1979年仅增加了29.8%,人均产量仅有333公斤,还低于24年前的1979年。粮食产量大幅度增加是毛泽东时代走集体化道路的成果,通过集体平整了土地,建设了大量水库,使我国高产稳产的水浇地面积增长了近2倍,规模化农业还节省了人力,从而为农村全面建设提供了人力资源。人民公社取消后,我国规模农业之路中断,重回小农生产方式,致使粮食增长减缓,甚至在1998-2003年间人均粮食产率连续6年下降。此外,分田到户后,我国农业机械化也一度中断,大中拖拉机销售不掉,产量严重下滑,到2003年还低于1979年。
【图6 我国每万人卫生人员数量变化的“文革阶跃”】
我国人口死亡率下降与人均寿命增长是与我国医疗卫生工作分不开的。如图6所示是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历年每万人卫生人员数量变化,从中可以看出,新中国刚成立时我国卫生人员很少,每万人只有卫生人员10人,此后增长缓慢,文革前最多的时候,也只增长到28人。但在60年代后期至70年代期间,我国卫生工作人员猛增,1970年共有卫生人员657.2万人,每万人则有卫生人员79人,到改开前的1978年,我国卫生人员总数达到788.3万人,每万人卫生人员增加到81.9人,达到了历史顶峰。此后,我国卫生人员总数逐渐下降,到2003年只有621.7万人,每万人只有卫生人员48.1人,远低于70年代。此后,我国卫生人员才重新恢复增长,但直到现在每万人卫生人员数仍然低于1970年。该数据充分说明毛泽东时代对基层医疗工作的重视和基层医疗状况的普遍改善,也从一个重要方面,说明了毛泽东时代人均寿命大幅度增加、死亡率大幅度降低的内在原因。
文革期间,我国农村依靠集体经济力量,医疗教育等各项建设逐渐走上正轨,各地建起了学校,普及了中小学教育;人民公社还建起了医院,各生产队有专门的赤脚医生,就地生产中草药,可以预防各种流行性疾病的爆发,治疗大部分疾病,这也是我国人口素质和人均寿命大幅度提高的关键原因之一。
当时我国建立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成为联合国推荐的医疗模式。联合国妇女儿童基金会在1980-1981年年报中指出,中国的“赤脚医生”制度在落后的农村地区提供了初级护理,为不发达国家提高医疗卫生水平提供了样本。世界银行和世界卫生组织把我国农村的合作医疗称为“发展中国家解决卫生经费的唯一典范”。但到80年代初,我国取消了人民公社制度,搞大包干,由生产队负责给赤脚医生分配的“工分制”瓦解,赤脚医生无法通过从事医疗活动来换取工分进而获得粮食等其他生活资料,加上农村产出很低,人们在经济上无法支撑看病费用,致使很多赤脚医生完全丧失了外出行医的可能性,而且原先集体经济的卫生所也缺乏资金来源,难以继续支撑。从这两方面出现了真空状态,严重影响农村人口的身体健康,是导致死亡率增加的重要原因。我国农村合作医疗在将近50年的发展历程中,先后经历了20世纪50年代的初创阶段、60-70年代的发展与鼎盛阶段、80年代和90年代以来的解体阶段。直到2003年以后,我国通过政府投入,又重新发展合作医疗,建设农村合作医疗体系,加上城市化人口大幅度增长,才逐渐扭转了我国人口素质不断下降的局面。
6、人口发展小结
在新中国成立的70多年里,我国不仅人口数量大幅度增长,而且人口素质和人均预期寿命均大幅度增长,主要发生在毛泽东时代,包括人均寿命大幅度增长,到1975年达到68岁;死亡率下降到最低时只有0.63%;我国普及了中小学教育,包括适龄青少年的高中教育,大幅度提高了我国老百姓的身体素质和文化水平。特别是出现了我国人口素质提高的多项“文革阶跃”,其产生的内在原因是我国人民公社制度日臻成熟,依靠集体力量极大地发展了农业生产,同时为农村提供了经济支持,普及了农村教育和医疗,从而大幅度提高了我国占80%以上的农村人口素质。此后,我国取消了人民公社,虽然实行独生子女政策,人口不再高速增长,相对经济条件有了很大改善,但一度对农村教育和医疗体系造成波折,影响了人口素质的提高,甚至死亡率上升,人均寿命长期徘徊,中小学入学率下降。这说明,只有坚持农村集体化道路,坚定地发展集体经济,支持农村各项建设,才能极大地提高我国农村人口的素质。
【相关阅读】
【未完待续;作者系昆仑策研究院特约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