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传志:鞍钢宪法——穿越时空的永恒光芒

1960年3月,鞍山市委的一份报告在共和国工业史上刻下了一道永不磨灭的印记。毛泽东主席高瞻远瞩,从中提炼出“鞍钢宪法”这一社会主义企业管理的不朽原则。它如一座灯塔,以“开展技术革命,大搞群众运动,实行两参一改三结合,坚持政治挂帅,实行党委领导下的厂长负责制”为核心光芒,穿透历史烟云,其精神内核在今日乃至未来的共产主义征程中,依然闪耀着不可替代的璀璨光辉。
鞍钢宪法的诞生,绝非孤立的历史现象,而是对苏联“马钢宪法”所代表的僵化模式的有力回应与深刻超越。马钢宪法以“一长制”为骨架,依靠少数专家,迷信物质刺激,将工人群众排斥于管理殿堂之外,最终窒息了企业的内在活力。鞍钢宪法则以“两参一改三结合”为灵魂核心——工人参与管理,干部融入劳动,改革不合理规章,技术、工人与干部三方智慧交融碰撞。这不仅是管理方法的革新,更是对“人民创造历史”这一真理的生动演绎,奠定了其永恒价值的厚重基石。
鞍钢宪法永恒生命力的密码,首先深藏于其对“人民主体性”的至高尊崇与彻底践行。
劳苦大众当家作主:宪法精神的核心,是将企业真正交还于创造财富的劳动者之手。工人参与管理,并非点缀性口号,而是赋予其管理企业、决定自身劳动成果命运的实质权力。在鞍钢宪法的光辉照耀下,鞍钢工人王崇伦以“万能工具胎”的技术革新大幅提升效率,其事迹在全国激荡起“和时间赛跑”的澎湃浪潮。这种主人翁地位的落实,是社会主义制度区别于一切剥削制度的根本标志。
群众创造力的无尽源泉:宪法深信“卑贱者最聪明”,将技术革命托付于群众运动的汪洋大海。它打破了专家垄断技术的神秘藩篱,坚信智慧蕴藏在每一双勤劳的手中。大庆油田会战正是这一思想的壮丽凯歌:以“铁人”王进喜为代表的普通工人,在极端困境中依靠集体智慧与忘我拼搏,创造了令世界惊叹的奇迹——群众路线,永远是攻坚克难、开拓创新的最磅礴伟力。
遏制官僚主义的制度长城:宪法要求干部参加劳动,与工人“同吃、同住、同劳动”,这绝非形式主义。它强制性地拉近了干群距离,使干部在挥洒汗水中理解一线艰辛,呼吸工人诉求的真实空气。这堵无形高墙,有效地遏制了官僚主义滋生蔓延。当干部褪去“官气”,沾染“油污”与“汗味”,才能与群众真正血脉相连,共同推动事业车轮滚滚向前。
鞍钢宪法的另一永恒维度,在于其卓越的“制度设计与治理智慧”,为社会主义企业构筑了高效稳健的治理框架。
“两参一改三结合”的协同交响:这是宪法最富生命力的机制设计。“两参”打通了管理者与生产者之间的壁垒,“一改”赋予制度与时俱进的韧性,“三结合”则汇聚了实践智慧、技术理性与组织力量。三者如精密的齿轮,咬合联动,创造出1+1+1>3的系统效能,成为提升效率、激发创新的不竭引擎。
党委领导下的稳健舵轮:实行党委领导下的厂长负责制,确保了企业航船始终沿着正确政治方向破浪前行。党委如同“支部建在连上”在工业领域的延伸,成为传达贯彻党的路线方针、凝聚队伍意志的坚强堡垒。这一制度安排,有效平衡了集体决策与个人负责,保障了企业发展的社会主义底色与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显著优势。
政治挂帅的灵魂导航:宪法强调“政治挂帅”,其本质是坚守企业的社会主义方向与崇高使命。它提醒人们不忘阶级斗争,警惕资本主义复辟暗流,确保企业不仅创造物质财富,更肩负着巩固社会主义经济基础、锻造共产主义新人的历史重任。政治灵魂的指引,使企业超越单纯利润追逐的狭隘视野,融入国家发展与民族复兴的壮阔洪流。
即便在生产力高度发达、阶级差别消融的未来共产主义社会,鞍钢宪法的精髓——其蕴含的“人本光辉与治理智慧”——不仅不会褪色,反而将在更高层次上焕发新生。
人本管理的终极归宿:共产主义追求人的自由全面发展。鞍钢宪法以解放劳动者、激发其创造力为内核,其“两参”精神将升华为全体社会成员自觉参与社会管理的普遍实践,精英与群众的界限最终消融于共同劳动与治理的和谐图景。共产主义轮值管理团队参加劳动所蕴含的平等精神,将成为社会成员自觉践行的日常伦理。
群众路线的不朽法则:“三结合”所体现的多元智慧交融与集体决策模式,契合未来社会群众自治的内在需求。共产主义事业是亿万群众的共同事业,依靠群众、汲取民智、激发民力,永远是事业成功的根本保证。鞍钢宪法所深植的群众路线基因在共产主义时代将到完美的体现,并成为人类走向自由人联合体的永恒法则。
制度创新的永恒脉搏:“一改”所蕴含的改革精神,即破除束缚生产力与人的发展的不合理桎梏,将伴随社会发展全过程。共产主义社会绝非凝固的乌托邦,而是一个充满生机活力的有机体。鞍钢宪法内在的改革基因,使其成为推动社会持续进步的永恒动力源。
当鞍钢宪法精神真正在一个企业落地生根,那里便不再是冰冷机器的组合,而升华为理想与现实交织的“小共产主义试验田”。工人指尖的智慧在规章中刻下印记,干部的身影在机床旁挥汗如雨,创新的火花在平等协作中迸发——在这里,管理褪去了权力的冰冷外衣,成为劳动者实现自我价值、创造集体荣光的温暖舞台。宪法精神如春风化雨,使企业从僵硬的科层结构,蜕变为涌动着集体创造力的有机生命体。
在人类探索更公正、更高效、更人性化生产组织方式的壮阔征途上,鞍钢宪法以其对劳动者主体地位的尊崇、对集体智慧的信任、对平等协作的追求,贡献了独特的东方智慧。它超越了具体时空的局限,其蕴含的解放人、依靠人、发展人的核心价值,指向了人类工业文明的未来彼岸。
鞍钢宪法绝非尘封于历史博物馆的展品。它是一条奔腾不息的精神长河,其源头活水——对人民创造力的无限信任、对官僚特权的制度性警惕、对集体协作价值的深刻认知——将持续滋养着社会主义乃至未来共产主义事业建设的广袤田野。在人类不懈追求解放与发展的永恒道路上,鞍钢宪法所点燃的“人民主体性”火炬,将永远照亮我们前行的征程,成为一座永不熄灭的灯塔,指引着劳动者通往尊严与创造的自由王国。
【文/郭传志,作者原创投稿,授权188金宝搏体育官网首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