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阳人们,当心老胡们的污名化和围猎!
污名化开始了。
还是发挥一贯稳如一条老狗的老胡。
昨天晚上,老胡发了一条微博。微博中称他约一老友出来吃饭,老友称自己还阴着,不敢出来;然后老胡大呼没想到啊,都到现在了还有人在搞防.yi(潜台词,这不傻X么);对此,身处“万物复苏”的花花世界中的老胡表达了同情,并将这些没阳的,甚至是防.yi钉子户的称为“阴显小人”。
在一月初的一条微博中,他直接写的是“阴险(显)小人”。“阴显小人”,“阴险”、“小人”两个词在汉语众中可不是什么好词。
不是说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负责人吗?认真一点又有什么错呢?
老胡这难道不是因“阳”怪气吗,不该称他一声“阳大人”吗?
把价值观不合的老友挂网上处刑,无端被老友阴阳了一把,这又算什么呢?
光老胡瞎嚷嚷还好,但作为互联网中的一个特殊存在,老胡的功能,很多时候其实仅仅是一个传声筒罢了。
因此怕的就是,由此开启的对还没阳的人,尤其那些注意防.yi的还没阳的人有组织的污名化。
是的,在这个时空之下,刚刚过去这个冬天的病痛、死亡俨然成了微不足道的代价,回到2019年的美好生活,无视一个不过“大号的感冒”,俨然成了最主流的“共识”。虽然就全人群而言,已经有近90%的人感染了,按他们的理论,“群体免疫”哪怕是暂时的已经形成,但是某些人就是恨不得所有人都要被感染一遍。
long covid、反复感染之后对免疫系统的破坏、一次次的收割生命,所有这些国外已经发生过的,全部被他们给无视了。
这像极了小说《流浪地球》中,提醒大家氦闪的科学家最终被集体处决了——他们宁肯相信一切都是假的,“今朝有酒今朝醉”——最终,不能成为“我们”,那就去死,尤其那些“绊脚石”们。
老胡的这条微博,透着一股酸溜溜的味儿,还弥散着他那从撞门时就散发出来的社达情绪。
就那么的见不得人好,这样的人,真的还值得交朋友吗?
说不好老胡这老友,就是找个借口,想借“阴”远离,免得沾上老胡的晦气。
从最简单的逻辑来说,这说到底还是一个病,那么是不是不得病总要比得病好?怎么最终不得病的反倒被病了的给嘲讽了呢?
还有,目前还阴着的,除了运气好到爆的“天选之人”,其实就是比别人多了解了一点病毒的知识,多了一份认真和小心,他们依然和这个社会有着密切的联系,靠的是各种技巧和设备出门。
对这些尚未阳的人来说,一没把自己家门焊死,二保护了自己家里老小,三是下一波流行他们的风险剧增,四是给社会节省了医疗资源。他们小心一点有什么错?从给全社会节约资源的角度,怎么不去感谢人家?还要阴阳怪气的嘲讽?
而嘲讽和污名化未阳人的,恰恰是此前传播这不过是个小感冒、没有后遗症都是心理作用、4%发烧、99.5%以上不用去医院、早阳早好、辉瑞神药一用就灵、死掉的都是该死的那是必要的牺牲的那些人。
我们再把眼光放到远处。
在“群体免疫”最初提出和实践的英国:伦敦大学(UCL)遗传学研究所所长Francois Balloux教授的“健康小孩不得不暴露于病毒环境,晚感染不如早感染”;牛津大学理论流行病学教授Sunetra Gupta的“群体免疫屏障需要通过持续的反复感染来维持”。
难怪,当有人嘲讽老胡,照他的逻辑,他是不是该被称为“阳伟”时,他很快笑纳,言语中还透着一股自得。
综合这些信息,老胡的心思不是昭然若揭吗?
他的“阴显小人”对某些“疯魔”的人而言,是一种号召——去围猎那些认真防.yi的“未阳人”,他们需要用那些“未阳人”来献祭自己的“信念”;对那些未阳的人而言,则直接是感受到了社会心理学中的群体压力行为。
古语说“春江水暖鸭先知”,某种程度而言,老胡也是一只“先知”的鸭。
阴险小人就阴显小人吧。
毕竟阴显小人至少还是个人,总归没有沦落为叼盘的狗。
【文/重楼,本文原载于公众号“针砭药石”,授权188金宝搏体育官网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