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证法与唯物论

2021-07-27
作者:士心 来源:188金宝搏体育官网

  辩证法试图从总体上把握世界,以先置普遍性原则去统一现实世界中的万事万物。黑格尔哲学是一种实体性哲学,其辩证法直观地处理普遍与特殊,一般与个别的关系问题。例如,甲是乙的对立面,甲转化到乙,辩证意味着二者视角的转换。黑格尔意识到了思维与存在的对立,以思维去克服对立,达到统一。

  但存在以下问题。一、思维是自然对立物的抽象,此‘实体’为虚,不能成为物质实存。黑格尔却用思维代替实存。二、思维不是人类起点,起点是劳动创造。三、自然与社会是两个运动范畴,自然是物质普遍规律运动,社会是物质特殊运动。

  劳动与思维结合,改变自然物质创造出社会生活物质。社会物质不是思维衍生物,而是与感性物质劳动结合的共生物。物质劳动不但是思维的生成器,思维升华为精神的加速器,还是人类满足自己物质需求的必不可少的活动。

  黑格尔以思维一元性推理,把人立体多层面生活搞成片面解析,历史成为脱离感性物质活动的精神实践。黑格尔辩证法是在认知论狭隘层面形成,带有先天弊端,只能是低层次的AB相互转化,机械的转换视角,无法抓住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这种思辨方式,不能给予科学助力。

  自然与社会

  人必须结成一定的群体关系才能改变自然物质成为生活需要。群体关系是社会关系,社会即联结起来的个人,人的复数。人以一定的社会关系面对自然,创造自己的生活。考察人存继的必须活动,百万年来人类历史及文明社会后各个社会形态一致:劳动创造是社会存在的基础。马克思用‘劳动创造’来表述人的本体运动,思维意识来自该运动。

  16世纪到17世纪初,笛卡尔《谈谈方法》的第四部分提到:“我想,所以我是”。阐述了‘思维与存在’问题。【原来译成:‘我思故我在’。】此后一直没有正确答案,并且把思维与存在对立,由此形成唯物与唯心的争论。‘唯’,对与错,二取一。这不但是中国传统思维,也是欧洲古典哲学思维。人类思维的偏颇自马克思才得以纠正,二选一的任何选项都是错误的,因为二者没有直接关系。思维是劳动创造的产物,因而引起遗传基因变化,而且是缓慢的,过程约在两百万年时间。

  黑格尔,想填平思维与存在的鸿沟,采用了思维统一对象的建构。康德哲学基于自然科学,认为人类价值与自然科学认知存在矛盾,认知与存在有不一致。康德像笛卡尔一样提出问题,德国哲学家无解。黑格尔试图从认知论上解开康德、笛卡尔谜题,让思维与对象形成直线联系。他只是以当下截止的思维剖面,考察对象问题:错过了人类存继的物质劳动,人类历史就剩下了思维活动。马克思批判黑格尔及其教徒:劳动的唯一形式就是思维,他们没有历史,是飘在天上的哲学。把抽象思维赋予自然和社会,用他们自己的思维假装自然规律,充当起造物主的角色。

  自文明社会开始,人类劳动与思维分离,劳动与管理壁垒,劳动与享受分立。对于如何占有自然物质,如何分配社会生活物质,人们没有一致赞同的标准。这个标准由统治者强行设置,采取暴力或意识形态灌输,软硬兼施的迫使劳动者承认这个伦理,维护剥削秩序。这种人类本质分裂、利益对峙的状态,使得社会不可能出现一致‘客观’标准。人类的反物质一般运动中,还出现了相互对立的分裂运动,呈现极不平衡分布的物质与思维状况。社会不完全受自然物质运动规律的驱使,人类前进和异化趋势同时存在。与自然物质运动完全不同,社会里的客观是同一阶级,同一概念下的看法,另一个阶级则把此视作对立阶级的‘主观’。客观只是分析物质转化为社会物质时,及其相应的运动时,有其科学意义。而在分配,生产秩序,社会伦理上完全没有任何意义。没有限定环境和语境,社会里的‘客观真理’概念搞乱了人的思维。

  古典经济学家在社会问题上幼稚可笑,做出许多不符合社会现实和历史的建立假设。比如说亚当斯密,人是理智的,以不损害他人利益为行事原则。市场经济理论建立在不存在的假设上,臆想社会物质均匀分布。文明社会后生活物质从没有过均匀分布的状态,社会统治以少数人掌控自然与社会物质来压榨剥削劳动者,损害劳动者来满足少数人的享受,是文明社会历史规律。早期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由于缺乏人类发展历史观,他们天真幼稚。后期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则是狡辩虚伪,把自己说成是自然选择,物质运动的规律,不以人们意志选择的自然变化。

  “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这就是说,一个阶级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力量,同时也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支配着物质生产资料的阶级,同时也支配着精神生产资料,因此,那些没有精神生产资料的人的思想,一般地是隶属于这个阶级的。占统治地位的思想不过是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关系在观念上的表现,不过是以思想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关系;因而,这就是那些使某一个阶级成为统治阶级的关系在观念上的表现,因而这也就是这个阶级的统治的思想。”(《马恩选集》1995版第一卷98页)

  唯灵论主观唯心论是封建社会的哲学,唯物论是强势资本主义社会哲学,客观唯心主义则是弱势资本主义国家的哲学,例如德国。什么是无产阶级哲学,那就是马克思的劳动创造学说,以人为主体的辩证历史主义。马克思世界观:人化自然,即人类改变自然物质使其成为自身的生活物质。马克思通过对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批判,他发现客观唯心论,以片面的认知来定义物质自然界。唯物论同样如此,原因就是一元化抽象推论,没有透彻分析人类存在的本体运动,人不同于动物与自然的运动存在方式。这二者绕过了人类存在发展历史,对思维与存在关系必然发生错误的本源解读。

  物质自然先于人类存在,即物质自然不依赖于人的存在。唯物论这个观点通过实证,确保了起点正确。但此后关于人是如何存在和发展的,费尔巴哈说不清,法国机械唯物论只能以物质运动推演。细胞,能量转换,进化论三大科学发现产生,推动了唯物论发展。但不研究人类历史,单从自然科学方面研究,依然不能解答人的意识与动物意识差异,人的特殊及其产生的渊源。没有研究人类运动的特殊,偶然与必然之间的关系说不清。物质和生物的先后顺序来代替,实质上把人当成了动物。唯物论的人类社会观,是物质一般论和人类历史的猜测论。这是其变为社会唯心论的关键,有人称为‘翻板’。‘把自己的抽象思维赋予自然和社会,假装成自然与社会规律,充当起造物主的角色。’他们重蹈客观唯心论的覆辙。

  斯大林哲学就踏上了这块翻板,把物质自然规律当成社会规律。(副产品,科学受到重视。)所有制形式上属于全体劳动者,而实际生产过程和交换分配过程中,管理与劳动壁垒,劳动和思维分开,劳动和享受分立。也就是说,经济运行体制与资本主义方式没有截然分开,作为经济反映的政治制度还是少数人统治多数人,金字塔结构。思维意识形态成了无根飘萍,假大空。社会主义存在资本主义复辟的经济和政治基础,在历史上成为现实。单从意识形态入手改变状况,就像戈巴乔夫那样,将一事无成。政治进路不当,只能加速苏联的灭亡,终止社会主义实践。

  在地球上,任何时间上对外宏观和对内微观,人都受到时空限制。

  首先人作为自然物,其发展受到自然规律约束,同时受到社会约束。人在双重约束下进行物质超越,增加自身对自然和社会的改造能力,提高人类生存的自由度。这是循环渐进的过程,人是特殊物,与自然即是同一运动,又是相对运动。人不可能是自然和社会的最后、绝对、全面认知者。第二思维与存在的一致性,就人类与物质自然长期共存而言,并非指观察者当时的感性映像与理性总结,何况理性总结滞后于感性观察。第三,人的认知和实践手段是逐渐发展的,二者相互影响。时间顺序上的后续观察者,比前人收集的感性映像和实验事例要多。在任何时空上,人的观察和理性总结,都必然受物质自然相对运动的影响出现偏差,认知的滞后性偏差,认知积累差距观察手段差距造成的偏差。

  结论:一旦以截止的绝对观点对物质自然进行思维抽象,就忽略了观察者偏差,把带有主观偏差的观点当成物质自然的本质、规律和真理。唯物论和唯心论都要从思维与存在寻找本源,只重理性,忽略人的现实、物质感性生活,忽略人的特殊历史研究;对世界本源的抽象与人类思维截然分开,与人类如何存继截然分离。只有汲取二者精华,超越二者才能解开‘思维与存在’的人类谜题,回答人类如何产生,如何发展的问题。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提出:劳动创造人类生活物质活动,劳动创造人类世界历史。马克思总结了以往思维抽象自以为是的弊端,也看到了科学与哲学分离后,哲学的弊端。他把世界本源问题和许多其它问题寄托在科学上,实证科学上。人与自然世界关系,他描绘成人化自然。《手稿》第三笔记本〔共产主义〕“但是,因为在社会主义的人看来,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是自然界对人说来的生成过程,所以,关于他通过自身而诞生、关于他的产生过程,他有直观的、无可辩驳的证明。 ”马克思规避了抽象思维‘循环论证’的方式,屏蔽了‘利用人的思维’做物质自然的实存的弊端,以现实关系存在关系,描述人与自然。给自然科学留下了空间,也给自己的主义留下了开放的空间,发展的余地。

  马克思的实践与劳动等价,是旧瓶装新酒。劳动属于古典经济学,还不为哲学范畴熟悉,只是在黑格尔主奴辩证法里出现。为了推广,等价的实践与劳动轮回使用。此后在《费尔巴哈提纲》第二条:“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gegenst?ndliche]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自己思维的此岸性。关于思维——离开实践的思维——的现实性或非现实性的争论,是一个纯粹经院哲学的问题。”《德意志意识形态》(马恩选集第一卷1995版77页)“这种活动、这种连续不断的感性劳动和创造、这种生产,正是整个现存的感性世界的基础,它哪怕只中断一年,费尔巴哈就会看到,不仅在自然界将发生巨大的变化,而且整个人类世界以及他自己的直观能力,甚至他本身的存在也会很快就没有了。”

  有人以《提纲》没有提到劳动、创造,只有实践为名,搞了个实践唯物主义。马克思恩格斯:“实际上,而且对实践的唯物主义者即共产主义者来说,全部问题都在于使现存世界革命化,实际地反对并改变现存的事物。”(《德意志意识形态》马恩选集第一卷1995版75页)实践唯物主义与共产主义同义语,与劳动创造学说紧密联系。任何实践主义,割断了与劳动、无产阶级劳动者的连接,就不是马克思主义,脱离了历史唯物主义范畴。

  马克思《手稿》奠定了其劳动创造学说,世界本源变为‘人化自然’观,把哲学意旨从世界本源问题转移到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问题。如果非要把世界本源解析放在首位,哲学必然走上唯物论的老路,做成循环论证的死套子,把自己勒死。

  我们前面解析过,现实中科学也没有人类起源和发展过程的清晰答案和解析路径。凭借160年前的科学三大发现,只能证明物质运动可以在地球上产生动物,不能说明人的形成。人现在对自然界的科学认知,不是最后的、截止的、绝对的结论,人们不能把自己的认知当成超人类造物主的必然。社会研究的哲学要尊重科学,不能以二者分离前的理性之母狂妄自大。科学也要知道,自己研究的物质自然运动,不是物质特殊的人运动,不能拿自然规律抹杀人的特殊运动,也就是不能抹杀人性。二者进入对方领域,首先要尊重对方规范,然后才是双重标准。

  我作为一个哲学爱好者,认可马克思的人类生存价值观,人类发展的趋势和意志:改造自然与社会成为自己和谐发展的社会物质和环境。我认为科学应该服务于人类存继价值观,而不能凌驾社会。对自然要谦逊,对人类要恭谨。

  对于唯物辩证法的解析

  恩格斯《费尔巴哈·德国古典哲学哲学的终结》(写于1886年初,以下简称《终结》):“我们重新唯物地把我们头脑中的概念看作现实事物的反映,而不是把现实事物看作绝对概念的某一阶段的反映。这样,辩证法就归结为关于外部世界和人类思维的运动的一般规律的科学,这两个系列的规律在本质上是同一的,但是在表现上是不同的,这是因为人的头脑可以自觉地应用这些规律,而在自然界中这些规律是不自觉地、以外部必然性的形式、在无穷无尽的表面的偶然性中实现的,而且到现在为止在人类历史上多半也是如此。这样,概念的辩证法本身就变成只是现实世界的辩证运动的自觉的反映,从而黑格尔的辩证法就被倒转过来了,或者宁可说,不是用头立地而是重新用脚立地了。”(《马恩选集》第四卷1995版242-243页)

  马克思承认黑格尔辩证法具有革命的形式,在于黑格尔把事物看成为发展的过程,不是固定不变的对象。其缺陷没有看到劳动创造之人的决定性作用,辩证法呈现呆滞的形式,A到B的机械变化形式和思维视角,还没有脱离认知论的窠臼。即使把这个辩证法嫁接在唯物论上,还是无法脱离古典哲学的认知论。在社会观上,无法成为马克思期望的实证科学。而从社会哲学继承来的黑格尔机械AB辩证法,无法给予科学助力,融入不了科学规范。早期科学受哲学的影响,也许能找出辩证法论述的现象和痕迹,而近代现代科学则脱离了古典哲学的禁锢。自然界是否存在对立统一原理,是待证的命题。

  ‘辩证法就归结为关于外部世界和人类思维的运动的一般规律的科学,这两个系列的规律在本质上是同一的’。这个命题在人类社会是不存在的,但只能证明其有革命形式,而无革命实质,更无科学依据。这个假设,没有事实他洽和续冾,连理论自洽都难以做到。“人的头脑可以自觉地应用这些规律’。在社会历史上,20到21世纪,很多资产阶级理论家思想家承认马克思《资本论》是科学,但资产阶级绝不会改变私有制的经济和政治体系,这是他们的物质利益所决定的。而且马克思以理性结合历史和现实,证明了自然与社会不一致,源于人的特殊活动。

  自然真理只能是逐渐认知过程,而人的劳动特殊性,是边实践变认知的创造自己的历史,只有人类劳动创造的趋势,并无一定之规。劳动、实践就是改变自然物质、社会现实,使之适合人类生存环境。只要人们认知到既往规律,即是要求改变之时。固定的社会规律只是人们没有意识到、或者存在于人们想象中,人们暂时没有能力打破。资产阶级在夺取政权、建立新制度方面,已经给无产阶级劳动者打破旧秩序做出表率。

  结论:黑格尔的概念辩证法,是认知层面的,来源于旧的理性思辨,不是人类活动的本质总结。是人类生活的思维层面,相当于平面解析,缺乏人类物质活动层面,也就缺乏了立体解析的功能。从哲学上看,唯物与唯心都是认知论层面,带有唯一的线性推论,不能反映人的三维多层面生活。

  换成唯物一元论体系,他依然是狭隘的平面解析,不会有‘人’生动的,全面的,立体三维解析。辩证唯物论的原始出处,从理论上带有先天硬伤,与马克思‘劳动创造’辩证法路径不同,是否有益于无产阶级劳动者解放事业,值得商榷。比如意志合力论,就不如《德意志意识形态》讲得清晰,合乎理论自洽,合乎历史和现实。马克思《费尔巴哈提纲》“十一、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认识论层面揭示的问题,远不能说明人类劳动创造生活。马克思学说特征:认知与劳动创造结合起来,思维与社会历史和现实结合起来即理论联系实际。因此我认为马克思主义是理性与感性物质生活结合的历史主义。【历史指人类的起点到现实的延续。】(全文完)

「 支持红色网站!」

188金宝搏体育官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188金宝搏体育官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
赞赏备注
确认赞赏

评论(共57条)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