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春:认真学习马克思有关生产力的理论


  看了《谈谈两种社会生产力的区别所在——资本与工本》一文(以下简称《谈谈》),认为要学习马克思有关生产力的论述,探讨生产力的理论。

  一、马克思有关生产力的论述

  马克思的《资本论》,是研究资本生产关系发生、发展规律“无与伦比”的伟大著作。但是,书中不仅论述了资本生产关系,对于生产力也进行了详尽的分析和研究。

  马克思指出:“劳动首先是人和自然之间的过程,是人以自身的活动来引起、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的过程。”“劳动过程-----是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的一般条件,是人类生活的永恒的自然条件,因此,它不以人类生活的任何形式为转移,倒不如说,它是人类生活的一切社会形式所共有的。因此,我们不必来叙述一个劳动者与其他劳动者的关系。一边是人及其劳动,另一边是自然及其物质,这就够了。根据小麦的味道,我们尝不出它是谁种的,同样,根据劳动过程,我们看不出它是在什么条件下进行的:是在奴隶监工的残酷的鞭子下,还是在资本家的严酷目光下;是在辛辛纳图斯耕种自己的几亩土地的情况下,还是在野蛮人用石头击杀野兽的情况下。”“如果整个过程从其结果的角度,从产品的角度加以考察-----劳动本身则表现为生产劳动。”(《资本论》第一卷 第201、208-9、205页)马克思在这里把生产(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和社会形式作了明确的区分,指出生产是人类一切社会所共有的,也就是他所说的“生产一般”,与生产关系、生产的社会形式,即他所说的“生产的特殊”区别开来。

  生产力是物质生产的一种潜在力量。整个生产可以分成为生产力、生产过程和生产品。生产力是一种潜在的能力,主要的要素是劳动者与劳动资料;当劳动者运用劳动资料对劳动对象进行加工时,就是生产过程;生产的结果是产品。所以说产品是物化劳动,是“死劳动”,而劳动者劳动则称之为“活劳动”。

  说生产力是人类一切社会所共有的,是生产“一般”,没有阶级性,既没有封建的、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力,也没有社会主义性质的生产力。生产力是人与自然物质变换的一种潜在力量。

  《谈谈》指出:“既然是社会生产力,那么,现实的生产力总是可以区分为封建社会生产力、资本主义生产力和社会主义生产力的。”生产力既可以是单个企业的生产力,也可以是社会的生产力。封建、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则是生产关系,把生产关系与生产力混同,抹杀生产“一般”与“特殊”的界限,不符合实际,也不是马克思主义。

  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区别

  《谈谈》的标题就是“资本与工本”,这就是生产关系之间的区别,而不是生产力性质的不同。生产力只有个体劳动、协作、手工工具、机械化、自动化等类别。这里混淆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界限。

  《谈谈》说:“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明确指出了:‘在资产阶级社会里,活的劳动只是增殖已经积累起来的劳动的一种手段,在共产主义社会里,已经积累起来的劳动只是扩大、丰富和提高工人的生活的一种手段’”(《马恩选集》第一巻266页)马克思、恩格斯在这里讲的是生产关系,在资本主义经济关系下,无产者的劳动(活劳动)只是增殖资本(死劳动)的一种手段,是指资本家剥削无产者的关系,而不是讲生产力的性质。

  《谈谈》说:“资本主义生产力是生产资料居于支配地位而起决定作用,劳动力处于从属地位;而社会主义生产力恰好相反,是生产劳动、从而劳动力居于支配地位而起决定作用,生产资料则处于从属地位。这就是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基本特点,这也是我们认识社会主义生产方式的逻辑起点。”生产资料和劳动处于什么地位,本身就是生产关系,不是生产力性质,这里还是混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两者的界限,混同了两类不同性质的事物。

  《谈谈》说:“在我国农村,大部分地区的农业是以手工操作为主,生产力水平很低,但为什么我们可以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呢?明白了这一基本原理,我们可以得到合理的解释。”这里已经是探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联系,而不是探讨生产力的性质,对于生产力性质的命题来说,是“题外话”了。

  我国实现农村集体化时,生产力水平确实很低,几乎都是采用手工工具,进行个体劳动,是大自然的“奴隶”,“靠天吃饭”。人民公社化恰恰是把个体劳动转变成为规模不等的集体劳动,使生产力发生了质的变化,加上土地等生产资料的公有,从而出现了大规模的改土治水的农田基本建设高潮,促进了整个社会经济的大发展,使公有制经济形式与集体劳动这种生产力相适应。

  我写这篇短文的目的是想提醒一些人,研究经济问题,无论是研究生产关系还是生产力,有条件的一定要认真地学习《资本论》和马克思的有关原著。马克思的《资本论》是揭示资本这种社会形式发生、发展的书,但是,它在《劳动过程》、《协作》、《分工和工场手工业》、《机器大工业》等章节里,对于生产力发展的分析,也是我们学习的重要内容。当前我国经济学领域,现代西方经济学的“一统天下”,根本就不承认存在生产关系,不承认存在着资本主义私有制、共产主义公有制的对立,更不懂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之间的区别,因此,有必要强调学习马列毛主义的原著,才可能彻底批判修正主义。

  附录:

谈谈两种社会生产力的区别所在——资本与工本

  来源: 188金宝搏体育官网 作者:钟建民

  在《迎春:也谈资本一一与<一分为二,利用资本,转化资本>一文商榷》中,其中有一部分讲到“顺便分析一下《文章》所说的“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力”。生产力是劳动者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没有社会性质的区别,没有什么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力、共产主义性质的生产力和封建性质的生产力之分,只有手工劳动与机械化、自动化之类的区别。”

  对此,我想说的是,生产力是人和自然之间的关系。但是,这种关系总是存在于某种具体的生产关系中的人与自然关系。因此,当我们研究生产力时,事实上我们所面对的总是社会生产力。既然是社会生产力,那么,现实的生产力总是可以区分为封建社会生产力、资本主义生产力和社会主义生产力的。

  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明确指出了:

  “在资产阶级社会里,活的劳动只是增殖已经积累起来的劳动的一种手段,在共产主义社会里,已经积累起来的劳动只是扩大、丰富和提高工人的生活的一种手段”(《马恩选集》第一巻266页)

  ,也就是说,资本主义生产力是生产资料居于支配地位而起决定作用,劳动力处于从属地位;而社会主义生产力恰好相反,是生产劳动、从而劳动力居于支配地位而起决定作用,生产资料则处于从属地位。这就是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基本特点,这也是我们认识社会主义生产方式的逻辑起点。

  认识生产资料和生产劳动的相互关系的区别是认识社会主义生产力基本特点的关键所在。社会主义所以会产生,从主观上讲是共产党人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结果,从客观上看则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首先,由于生产社会化程度日益提高,现代化大生产需要生产资料具有更大的整体性,这种整体性就连股份制也难以满足。因此,生产资料公有制的产生就是理所当然的事情,连资本主义国家都存在着程度不同的国家所有制就是一个很好的说明。其次,经过几百年的发展,物质生产力的构成要素的相互关系也发生了变化,特别是由于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智力劳动在生产中的地位日益增强,生产资料和生产劳动的主次地位也在发生转变(知识经济的出现表明了一种新的生产方式的出现,而这种以无形投入为主,按业绩付酬的生产方式不正是以劳动者为主体、全面体现劳动所有权的生产方式吗?),这表明生产力的发展已经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一方面,生产资料公有制的产生必然引起生产资料和生产劳动相互关系的变化,另一方面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相互关系也要求新的所有制形式来适应。这一切都表明社会主义时代的到来。

  社会主义生产力是生产劳动居支配地位而起决定作用的生产力,体现社会主义生产力基本特点的发展要求当然也主要表现为生产劳动方面的要求,表现为劳动者对劳动所有权的基本要求。在社会生产过程中,存在着两种权利要求:一种是生产资料方面的权利要求,另一种是生产劳动方面的权利要求。前者即资产所有权,后者即劳动所有权。在资本主义社会里,由于生产资料掌握在非劳动者手中,因而劳动者的劳动所有权始终得不到体现。随着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实现,人格化的资产所有者被消灭了,使劳动者成为唯一的社会生产主体;同时也由于公有制本身消除了人们在资产占有方面的差别(至少在同一种所有制的条件下,人们在资产所有方面是没有差别的),因此,劳动者的权利要求不是表现为资产所有权,而是劳动所有权。这就是社会主义生产力区别于资本主义生产力的特殊要求,亦即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的社会要求。至于社会主义生产力的自然要求则和资本主义生产力发展的自然要求相似,具有多样性和差别性,而且经常处于变化之中,在这里我们无须多说。

  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与生产力发展要求相适应,首先是生产资料公有制和劳动力个体所有制的社会所有制形式与以劳动力起决定作用的生产力性质(或发展阶段)相适应。认识这一原理对我们纠正一系列错误观点是十分重要的。在我国农村,大部分地区的农业是以手工操作为主,生产力水平很低,但为什么我们可以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呢?明白了这一基本原理,我们可以得到合理的解释。

  社会主义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还必须建立适合的经济体制,首先是建立合适的企业制度来实现。具体地说,这种企业制度必须同时反映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的自然要求和社会要求:一方面,企业体制要能够灵活地反映生产力发展的具有多样性和差别性的自然要求;另一方面则无论是哪个部门、哪个行业、哪个时期,只要是公有制企业,都要全面体现劳动者对劳动所有权的基本要求,要把两种不同要求在同一种经济体制中得到全面的体现,并在此基础上建立相适应的宏观经济体制。

  经济体制,首先是企业制度还必须体现社会主义所有制的基本特点,这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相适应的又一个重要内容(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不存在于生产关系的外部,而存在于生产关系内部。张闻天,见1979第10期《经济研究》)。社会主义由于实现了生产资料公有制,消灭了人格化的资产所有者,从而使劳动所有者成了唯一规范的生产主体;由于公有制消除了人们在资产所有方面的差异,从而使所谓的资产所有权在社会主义生产过程中失去了意义,另一方面,由于生活消费个体性的存在,劳动者在消费需要和劳动所有方面存在着差别,能否体现这种差别成为社会主义生产能否正常发展的关键,也就是说,在社会主义生产中起决定作用的是劳动所有权;由于公有的的生产资料具有大范围的整体性,这种整体性客观上排除了企业作为生产资料实体存在和发展的可能性,因而公有制企业只能作为独立的生产劳动实体存在和发展,而不能作为独立的生产资料实体存在和发展。综上所述,适合社会主义所有制的基本特点,必须建立以劳动所有者为主体的、全面体现劳动所有权的、适合企业作为生产劳动实体存在和发展的企业制度,这就是与产权企业制度相对立的劳权企业制度,并以此为基础建立相应的宏观经济体制。

  认识社会主义生产力基本特点及其发展要求,是我们认识社会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出发点。在资本主义社会,由于劳动者一无所有,非劳动者掌握着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劳动力与生产资料是作为资本家的资本的生产方式结合在一起的。因此,所谓的资本主义生产力实际可以叫做资本的生产力。而在社会主义社会,由于实现了生产资料公有制,人格化的资产所有者已经被消灭,而且人们在资产所有方面的差别也被消除,因而劳动者必然地成为唯一的生产主体,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结合是作为劳动者工本的生产方式结合在一起的。因此,社会主义生产力也可以叫做工本的生产力。资本和雇佣劳动是资本主义社会决定一切的关系;工本和报酬劳动是决定社会主义一切关系的关系;资本是资产阶级社会支配一切的经济权力,它必须成为起点和终点;同样,工本是社会主义社会支配一切的经济权力,它同样必须是社会主义经济活动的起点和终点。

  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是两种不同的生产方式一一即消费价值的生产方式和剩余价值的生产方式。因此,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一样,同样也存在着以工本为基础的范畴体系:劳动所有者与资产所有者相对应;劳动所有权与资产所有权相对应;劳权制度与产权制度相对应;工本与资本相对应;劳动实体与资产实体相对应;公共需要劳动和个体需要劳动与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相对应;工分制与股份制相对应;消费价值规律与剩余价值规律相对应;按劳分配机制与按资分配机制相对应等等。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是创新,而不是抄作业。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许多学者、专家不是从我国的基本国情出发,不是从我国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基本特点出发考虑建立与我国生产力发展要求相适应的经济体制,只是一味的套用西方模式,做着削头足适冠履的事情。这是我国公有制经济难以正常发展且不能发挥其社会主义生产方式的优越性的根源所在。

「 支持红色网站!」

188金宝搏体育官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188金宝搏体育官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
赞赏备注
确认赞赏

评论(共3条)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