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有凌云志,重上井冈山。千里来寻故地,旧貌变新颜。”1965年5月25日,毛主席时隔38年重回井冈山,看到井冈山生机勃勃的美好景象,回顾井冈山的革命斗争历史,写下了这首《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
井冈山是中国革命的红色摇篮,在这里,毛主席开辟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在这里,秋收起义军和南昌起义部队成功会师,从此,红军有了“朱毛”,历史翻开了新的篇章;在这里,曾发生了很多可歌可泣的革命故事,值得我们去了解去铭记。
2025年,星火旅行社组织了“久有凌云志,重上井冈山”亲子夏令营,我们一行近50人一起踏上了这段旅程,重温了这段历史。

01
7月19日
7月19日,来自五湖四海的大小朋友们在南昌集合了,这一次的相聚,有很多老朋友,也有很多新朋友,看着孩子们的成长,总是让人倍感喜悦。
晚上7点半,人基本到齐,我们办了一场简单的开营仪式,夏令营正式开启。
夏令营期间,我们都有早操——八段锦,这是一项老少皆宜的健身功法。八段锦虽老道但并不那么出名,在前几年口罩事件中,因中医发挥了很大的作用,才为更多普通人所认识和练习,而坚持练习的好处,真是谁练谁知道。
02
7月20日
7月20日的上午,我们来到八一广场,在八一南昌起义纪念塔下,听闫老师讲了南昌起义的历史。那天天很蓝,很热,98年前的枪声依然让人热血澎湃。离开八一广场,我们来到了八一南昌起义纪念馆,纪念馆里人不少,馆里陈列的物品以及历史资料很丰富,值得好好看看。

当天中午午饭后,我们便启程前往井冈山,经过近4小时车程,我们抵达入住酒店。夏季的井冈山,目之所及,便是郁郁葱葱,景色怡人。在井冈山的几天,时不时会下点雨,温度适宜,我们似乎暂时告别了炎热的夏季,空调都不用开了,唯一美中不足的是,房间里会有些潮湿。

03
7月21日
7月21日上午,预报有雨,我们安排了室内学习。首先是正式的见面会,提前让孩子们准备了自我介绍,为了让孩子们互相增加了解,提高专注度,闫老师设置了一个小规则,即在做自我介绍前,要报出在自己之前做介绍的小朋友的姓名。对这个规则,能看出孩子们是既有点紧张又有些兴奋的。整个环节下来,效果还是挺不错的,孩子们都勇敢地表达了自己,他们兴趣爱好广泛,充满朝气。

接着闫老师给孩子们上了一堂历史课,简略讲述了井冈山革命斗争历史以及数年后的长征历史,领着孩子们在地图寻找红军走过的足迹。再之后,刘老师给孩子们上了一堂生活中的中医课,从衣食住行生活方式方面,给孩子们展示了一些中医式生活小常识。
7月21日下午,我们乘坐景交车去了大井,白房子里的残墙书写着革命时期斗争的残酷和艰辛,房前坪上的读书石写照着毛主席孜孜不倦的
探索精神。
从大井出来,我们又去了小井,那里有工农红军第四军医院旧址,那一栋黑黝黝的房子,记录着红军战士们在缺医少药的情况下仍然奋不顾身的顽强的意志。那里的红军墓,默默地矗立着,但后人不会忘了他们。

04
7月22日
7月22日上午,我们来到了朱毛会师广场,看着毛主席朱老总会师握手的雕像,感受97年前这激动人心的一刻。从会师广场沿着龙江河走了一段,我们来到了龙江书院,这座始建于1840年的书院,是当时宁冈、酃县、茶陵三县客籍人的最高学府,也是后来井冈山军官教导队的创办地,1961年,被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午饭后,我们来到了茅坪村的八角楼。孩子们大多都学过那篇课文《八角楼上》,大朋友们就更不用说了,这个名字是深深刻在记忆中的。非常幸运的是,现在八角楼仍然可以上到二楼参观,那里是毛主席当年的卧室兼办公的地方,屋里陈设简陋,最吸引人的便是原貌保存的松木书桌以及头顶的八角形的天窗。1928年寒冬,毛主席在油灯的昏黄光线下,裹着薄毯抵御寒气,写下了两篇影响深远的文章:《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与《井冈山的斗争》。正是道路虽曲折,但前途仍光明。
从八角楼出来我们便准备徒步去象山庵,来回7.2公里,为后面的大徒步热热身。一听要徒步,孩子们都摩拳擦掌。单程3.6公里,去的时候要爬坡,先苦后甜。队伍中小赵同学今年第一次来,比较胖,爬坡略有点吃力,但他有目标有动力,要赶超去年参加过徒步的小马同学。到达象山庵时,用时1小时,在象山庵简单参观后,我们便返程了,返回时是下坡路,比来时轻松,用时50分钟左右便回到了出发点。小试牛刀,小朋友们都完成了挑战。
05
7月23日
7月23日上午,我们来到了黄洋界。一下景交车,峡口的大风给了我们一个下马威,冷~。“过了黄洋界,险处不须看”,黄洋界海拔1343米,是井冈山军事根据地五大哨口之一,站在高处,望着远处的山峰郁郁葱葱,白云缭绕,脑中不自觉便浮现出毛主席的这首诗。在黄洋界哨口山顶,有两块碑,一块是黄洋界保卫战纪念碑,还有一块横碑,正面刻着毛主席手书诗词《西江月·井冈山》。在这里,我们集体朗诵了毛主席的这首诗词,“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以此缅怀著名的黄洋界保卫战。

接下来便是下一个挑战:体验挑粮小道。1928年秋,国民党对井冈山实施严密封锁,红军面临"每人每天五分钱伙食费"的绝境。连接宁冈大陇与井冈山茨坪的挑粮小道,成为维系革命火种的"生命线"。这条全长50余里、最窄处仅30厘米的山路,需翻越海拔1343米的黄洋界,沿途悬崖峭壁,毒蛇出没。当然,现在的挑粮小道已经好走很多了。这条挑粮小道也发生过很多感人的故事,比如孩子们都学过的《朱德的扁担》。
相比于前一天的7.2公里,挑粮小道的挑战系数高了不少,因为是山间小路,坡度比较陡,走起来就要慢上许多。去的时候是下山,因为时间关系,我们没有走到头,走到差不多3公里的地方就往回走了。回去是上山,走起来就吃力很多,我们都不仅感慨,当年的红军战士们是担着100斤左右的粮食走这条路的,可想有多难。毛主席说: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绝大多数孩子又完成了一次挑战!

7月23日下午,我们去了茨坪毛主席旧居,在这里,闫老师给大家讲了朱老总及其后代的革命故事。参观完后,我们在市里买了点第二天大徒步需要的粮食补给。
06
7月24日
7月24日,最大的挑战来了,预计32公里的大徒步:从三湾改编纪念馆走到朱毛会师广场。这天艳阳高照,好热!我们先参观了三湾改编纪念馆,10点左右开启了大徒步。

第一程7公里,除了几位年长些的同志,我们这个队伍中大大小小的朋友都走下来了。天是真热呀,太阳炙烤着大地,也考验着我们的意志。
简单修整后,我们开启了第二程5公里,此时队伍略有缩小。临近中午,天更热了,但我们的队伍仍斗志昂扬。第二程走完,我们开始了路餐午饭,一位好心的老乡让我们在他家落脚修整。在这里,我们吃东西休息差不多1个小时,便又开始了第三程,这个时候,我们这个队伍还有30人左右,有进有出。
这一程,我们走了2个多小时,走了差不多11公里,期间有几个人在路途中上了后勤大巴车。因为天气太热了,我们脚程并不快,时间不够,我们临时调整了目的地,准备走到古城会议纪念馆结束。最后2公里我们是整队出发,到达目的地时是下午5点45左右。这一次走完全程25公里的有26人,整队中绝大多数大朋友小朋友都完成了至少10公里的挑战。
07
7月25日
7月25日上午,我们去了龙潭景区。不得不说,这里的瀑布真的好美,站在瀑布跟前,清凉爽意,满满的负离子,直教人流连忘返。
下午,我们参观了井冈山革命博物馆。在馆内,我们看到了毛主席在八角楼用过的那盏油灯,穿透时光,仍可见艰苦岁月中的指路明灯。还有王佐使用的青龙剑,从绿林好汉到革命战士,他的故事在历史中也留下了不可磨灭的一笔。井冈山博物馆是非常值得细细参观的。

从馆里出来,我们还去了火炬广场,留影为念。
08
7月26日
7月26日,我们离开了井冈山,前往吉安,中午抵达渼陂古村。渼陂始建于南宋初年,1930年"二七会议"在此召开,毛主席、朱德等革命家在此指挥三次"攻打吉安"战役。古村现在还可以看到很多红军标语,有红四军军部旧址等5处省级文保单位,见证了赣西南苏维埃政府的烽火岁月。这片村落出了5位共和国将军——梁兴初、梁必业、梁仁芥3位开国将领,以及梁必骎、梁晓婧两位新时代少将,"万岁军"军长梁兴初的故事尤其广为传颂。这里还有老电影 《闪闪的红星》取景地等,还是很值得看看的。
09
7月27日
7月27日上午,我们参观了赣江边的白鹭洲书院,这是本次夏令营的最后一站。雨中的白鹭洲书院别有一番韵味。白鹭洲书院屹立赣江江心,已有八百年历史,是江西四大书院之一。这里曾出了一位颇有名气的状元——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千古流传。
在书院的亭廊下,闫老师和大家一起对这次夏令营做了总结,孩子们的感慨各有不同,纷纷期待来年再聚。家长朋友们也各有收获,既有历史知识的重拾补充,也有身体意志的锻炼打磨。

夏令营的时光总是过得很“快”,是快慢的“快”,更是快乐的“快”。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文明精神,野蛮体魄,一直是我们的目标,在孩子们的身上,能看到这样的成长,便不虚此行。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让我们期待明年再聚。
西安星火旅行
主要经营目的地集合的红色文化深度游产品,原创了重走长征路、毛泽东足迹、各省全境等6大系列30多条线路。我们和众多的专家学者保持着良好关系,多条线路邀请他们作为嘉宾全程参加。公司坚持品质旅游,绝不做低价团、购物团,每条线路既有鲜明的红色主题,又包含了当地知名景区。公司凝聚了一批热爱红色文化、精通带团业务的专职导游队伍,聚集了上万名对我们产品感兴趣的客户,服务过近百个单位和团体,客户回头率高。
联系方式
电话157 7190 6786(同微信)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北长安街65号

188金宝搏体育官网 SZHGH.COM
粤公网安备4403000200397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