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生活中还是工作中,职业晋升、婚姻关系等等这些方面,有数不尽的逆境,总是困扰着大家,我也不例外,特别是在接触了毛主席以后,我更加好奇这个人人口中的伟人他会不会遇到这些逆境呢?他又是怎样走出来的呢?毕竟连格力CEO董明珠也是他的铁杆粉丝!从他的事迹里我也一定可以看出来些什么!
还得从他开始创业的这一年说起,1921年,他同其他12个来自祖国各地的有志者同挤在一条船上,在这条船上,这群人数少得连中央委员会都无法成立、只能靠3人团临时指挥的小团体,将影响全球20世纪的走向。毫无疑问,在这时,谁能保证就一定会实现目标呢?
时光如白驹过隙,又过了5年,这时他们这个小团体已然不可小觑,他们联同当时中国第一大党国民党通力合作,发起了轰轰烈烈的北伐战争,北伐军一路打到长江流域,势如破竹。共产党员人数也迅猛剧增,势头上有盖过国民党的倾向,工农运动也如火如荼,大小地主抛家弃产飞似地向外逃,似乎理想的光即刻就要照进现实,他们这个团体的目标实现就在眼前。可是,就在这一紧要时刻,蒋介石悍然发动反革-命政变,大肆屠杀,共产党人惨遭杀害30多万,革命群众被杀不计。
山雨欲来风满楼,一时间全国上下都笼罩在一片恐怖的乌云之中!
此时此刻的毛主席,武汉,黄鹤楼前,睥睨着眼前滚滚东流的长江,他满怀悲壮写下“把酒酹滔滔,心潮逐浪高”的诗句,他是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面对此景此情,他如何才能走出困境呢?
真正的光明绝不是永没有黑暗的时间,只是永不被黑暗的时间所湮灭罢了;真正的英雄绝不是没有卑下的的情操,只是永不被卑下的情操所屈服罢了。
往事越千年,魏武帝曹操在同刘备争夺汉中的战争中失利,面对失败和挫折,只以一句“即得陇何复望蜀”的惨淡和无奈黯然收场。
一个人既有智商,也有情商,也难免会成为一个平庸的人,一般他难以去忍受困难。
一个人再如何顺利,在成长的道路上也一定会遇到挫折遇到压力,从来没有随随便便就能够很成功的人。那么当我们在遇到逆境的时候怎么看待逆境的,怎样处理逆境,是怎样应对逆境所带来的心理上的压迫感的,就被称之为逆商。
人可以分为三种人,一种是放弃者,这种人这一辈子就放弃了,他认为自己就这样了,于是干脆不努力了,我的人生也没什么太大的机会;不追求太多美好的事情,只求安逸,不求为社会做出贡献,舒服就好。这是大多数人。
另一种是停顿者,做过努力,有过一定的成功,碰到一些钉子,难以克服,便停了下来,不再继续,曹操就是属于这样一类人。
最后一种就是不懈者,为了达到他内心所追求的目标,就可以忍受生活加诸给他的一切苦难,他清楚地明白自己活着的意义是什么。毛主席就属于这么一类人。
怎样摆脱这种逆境带来的影响,毫无疑问,毛主席绝对是这方面的大家!面对反革命大屠杀,他首先是认识并接受了这一事实,对逆境有相当的觉知,而不是陷入一味自责。
其次,他一边继续发动他的脑筋,冷静分析当前情况,一边提醒自己和别人,不要盲目扩大负面影响,对遭遇逆境之后,稳定不慌地收拾残局。
局面已经发展到不可掌控的地步了吗?这件事还会影响到哪些方面?这个困难还会持续多久呢?当把这些问题回答完,我们会发现,所有的答案都是No!
最后,把能做的事情全部例举出来,详细到时间地点具体的人,怎么做一步一步列举,自然就能有解决问题相应的办法。可以说这一整套思路都是行之有效的,绝不是什么鸡汤,它是经过了时间和实践的充分检验的。毛主席是公认的这方面的高手、大家。
今天给大家带来的这本书,绝对是一本可以帮助大家提高逆商、帮助解决生活和工作问题的好书,《毛泽东开辟中国革命道路纪实》,它主要写的是在毛主席自1921年至1938年短短17年内最为艰苦、危机四伏的创业岁月中,他是如何从无到有、从有到强,从山上到窑洞,再从窑洞一飞冲天,一路走来,到底有何神奇之处?面对数不尽的逆境险境,他又是如何一一克服的?
在这本书里,都有记述,内容特别详实,共有1000来页,非常厚的一套大部头,却特别易读,没有想象中的晦涩,是一部扎扎实实的故事纪实,包含各种鲜为人知的细节,作者李耀彩长期坚持对毛主席革-命实践活动的学习和研究,已有7部600万余字的著作出版,其中一部获国家三等奖;本书历经作者10余春秋几番砍斫,从草稿到书稿,十分投入,他饱含着对毛主席的一腔热血和执着的感情才写出来这么一部纪实,可谓用心良苦。
文中没有简单照搬毛主席的文章片段,作者深挖史料,尤其是他对毛主席心理活动的主客观成因和内心活动的特点及规律的牢牢把握,给人以自然流露之感,使他在这方面的刻画最为出色。语言也通俗易懂,可读性强,全书内容具体可感性,尤其值得深入阅读!数量稀少,感兴趣的读者一定速来联系,手慢无!
其他购买方式:
一、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客服微信或拔打客服电话:17782938357
二、扫描微店二维码,查看更多毛主席时代出版的书籍。
感谢您的阅读,欢迎关注本公众号,每天分享最新的图书信息,有关毛主席的、马列相关的、以及各种政治历史哲学等优质好书!也欢迎您分享本篇文章到朋友圈,让更多同志有机会看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