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大家好,《沧海桑田话英雄》我们进行了第一讲,今天进行第二讲:回首前尘追旧梦,伤心何处觅英魂。今天的讲座是根据乌有之乡网蔡长运的网文《张钦礼、朱赞成是一面镜子》摘编讲述。
话说2011年5月7日至8日,蔡长运参加了由香港毛泽东思想学会会长林敏捷同志发起、乌有之乡组织的“纪念人民的好书记朱赞成”的活动。朱赞成书记领导城东人民战天斗地艰苦创业取得的辉煌业绩,朱赞成书记及其整个团队成员所受的冤屈以及当地群众说起朱赞成书记的怀念之情给他以强烈振撼。朱赞成书记的事迹也让我们想起了兰考县原县委书记张钦礼的事迹,从张钦礼与朱赞成的事迹中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几点结论:
一、张钦礼与朱赞成都是毛主席革命路线者坚定支持者和执行者,是真正的毛泽东的好干部。
二、张钦礼与朱赞成所做的丰功伟业都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和肯定的,他们都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焦裕禄式的好干部。
三、张钦礼与朱赞成在每次政治运动都受到打击迫害,是真正的受害者。
事物总是二元对立的,如果把张钦礼与朱赞成当成一面镜子,通过这面镜子倒映出其对立面(反面)——反右扩大化责任者、在大越进中吹牛浮夸者、官僚主义高估产、高征购造成饿死人的责任者、四清中的整基层群众者、文革中作恶者、文革后利用武力对他们进行报复清算者,他们都是同一种人——官僚主义者、机会主义者、走资派、用今天的话就叫贪官——他们都是反对和破坏毛主席革命路线者,都是毛泽东思想的背判者,用今天的话说都是反毛者。
原城东人民公社副书记、香港毛泽东思想学会会长林敏捷同志悼念朱赞成书记文章:回首前尘追旧梦,伤心何处觅英魂——悼朱公赞成给我们讲述了朱书记的丰功伟绩。
他说:值此“城东人民围海造田纪念堂”开堂之际,应原城东公社党委成员及大部分干部群众要求,并以我个人名誉,对朱公赞成的蒙冤罹难表示沉痛的哀悼!
朱赞成同志1928年12月24日出生于泉州浮桥镇霞洲村一个贫苦家庭。由于家境贫寒,小学未毕业就到浮桥、石狮等地米店当学徒。社会的黑暗,家境的贫寒,以及学徒生活的艰辛,在他幼小的心灵中,埋下对旧社会刻骨仇恨,对劳苦大众深切同情的种子。
解放后,朱赞成同志满怀对党的无限热爱,以及对新生活的无比向往,积极参加各项政治运动,1950年,年仅22岁的朱赞成同志被选为泉州市浮桥镇店员工会主席。由于工作热情肯干,又有一定工作能力,表现突出,1951年被提拔为脱产干部,分配到泉州市税务局工作,从此步入政坛,1952年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从此走上了为党的神圣事业、为人民群众彻底翻身解放而奋斗的光辉道路。先后曾当过民政局长、城建局长。1967年任城东公社党的核心组组长兼革委会主任,后为公社党委书记直至1977年蒙冤罹难,整整十年。
林会长在回忆和朱书记相处的日子里,记忆犹新。他说:无论什么时候,赞成都很重视深入实际,深入基层,关注民生,体察民情。记得赞成在庄任村蹲点的时候,我们几个人一同到一户贫下中农家访问,当赞成揭开他家中的锅盖,看到一锅黑乎乎的,稀得能照见人影的地瓜渣糊时,他摇着头含着泪水激动地说:“不解决农民兄弟的吃饭问题,我们共产党人怎能对得起这里的老百姓!”这朴素无华的话语,饱含着他对城东人民无比深厚的阶级情谊。一个外乡人、一个尚不知能在这里干多久的干部,竟有如此胸怀和情意,着实让在座的人们感动得热泪盈眶。
敏捷记得那时,庄任大队的那片后埭田,高低不平杂乱无章,由于盐碱风沙,产量很低,人民群众生活十分困苦,是当时城东有名的穷村。为了让农民兄弟不再过着吃“地瓜渣糊”的苦日子,赞成带领农民兄弟平整土地,改良士壤,指导农民兄弟先把表面土壤抠在一边,再把高处的红土填到低处,然后再把表土铺在上面,修成每丘1.5亩左右的园地,最后筑机耕路,挖排咸沟,砌石灌灌水排碱。仅一年,粮食产量竞神奇般地翻了一番,人民群众欢欣鼓舞,无不夸您是人民的好干部、农业生产的好把式、人民群众的贴心人。
敏捷还记得南堤合龙的当天,狂风大作,激流奔涌,堤基下沉,在关键时刻,是您率先跳下合龙口,带动干部群众一道,用躯体挡住急流,确保合龙一次成功。您那奋不顾身,为人民群众的利益忘我拼搏的英雄气慨,让我至今难以忘怀。
在与赞成相随相伴的日子里,敏捷深知朱书记脾气倔犟,索性而耿直。心直口快,说话见心,整个心胸是一座不设防的城府,从不耍弄权术,作为他的下属有一种绝对的安全感。
赞成对人民群众关怀备至,千方百计改善民生。大从带领人民群众围海造田,平整土地,增加耕种面积,改良土壤,提高产量,解决人民群众吃饭问题;扩大小学办学布点,倡导创办城东中学,解决人民群众子女的读书难问题;率先推行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解决人民群众看病难问题;小至个别民众的困难,您都热情地关心帮助。敏捷记得是一个春寒料峭的清晨,他俩一同路过华大门口,看到一位农妇抱着一个奄奄一息的孩子,站在马路边瑟瑟发抖,心急如焚。当赞成知道是因为孩子病重急着乘车往泉州市区看病时,立即要我叫服务部用三轮摩托车送往泉州第一医院抢救。医生说,如果迟来一步孩子就没救了。至今那位农妇还感激万分。
敏捷还记得,在和赞成相处的日子里,他常说的一句话是“业不成,心不死”。他告诫大家的一句话是“办事胆要大,心要细”。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记得在赞成任职的头二三年内,带领民众围垦庄任、新生等5个小海埭,增加农田1600多亩,开展平整土地,增加耕地1000多亩,可以说这已经是个了不起的成绩了,但他仍不肯罢休,因为这还不足以解决城东人民的吃饭问题,于是紧接着您便展开北、南两堤的大围垦,真可谓“业不成,心不死”。特别是南堤围垦,.工程浩火,困难重重,您居然敢下如此之大的决心,真叫人为您捏了一把冷汗。当时,敏捷作为赞成的一名副手,与他同睡一个宿舍,夜间您辗转反侧,难以入眠,经常三更半夜还被您叫起来研究施工问题,有时一谈就是一两个钟头,十分细致,一丝不苟,真可谓胆大如天,心细如丝。在那段时间里,您没有睡过一个安稳觉,甚至经常彻夜无眠,那种事业心,责任感,真叫人叹服。
赞成的拼搏精神也曾经感动“上帝”。1967年,建仕公岭三级电灌站时,恰逢武斗成风,为保证施工人员安全,是他联系有关部门,派部队“保驾护航”。是时,一位省水电厅领导路过,那火热的劳动场面,令他感动不己,于是停车驻足,视察询问。他说:“我一路过来静悄悄的,唯独你们这里干得热火朝天。”激动之余,当场批拨500粒雷管和5000元资助,以示褒奖。
敏捷回想在与赞成并肩战斗的日子里,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提供坚强的精神支柱。朱书记的恩情,敏捷我永远不会忘记。
六十年前,二十二岁的赞成投身到为共产主义奋斗的事业中来,为之孜孜不倦地奋斗了二十七年,其间饱经风霜,历尽磨难,但始终矢志不渝,痴心不改,您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顽强的拼搏精神,有目共睹的斐然业绩,归结到一点,那就是以人为本,以民为天,赞成全部的拼搏和奋斗、追求和坚守,激荡着对人民群众的阶级情怀,这是人生最为核心的东西,最为闪亮的道德精神。
正是这种坦荡的胸怀、无私的品质和耿直的性格,才能使他在邪恶面前选择正义,在逆流面前选择拼博,在风浪面前选择坚定,在高压面前选择抗争,才使他一生在心灵上受到侵害,肉体上遭到杀戳。然而,世上公道自在人心,金奖银奖不如人民群众的夸奖,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后人铭记即不朽,活在人心变永生。这是亲密战友的肺腑之言!
听听敏捷的心声:回首前尘追旧梦,伤心何处觅英魂。老朱啊!我的好书记,好领导,好兄长,您在哪里?我俩阔别已有三十四个年头了,三十四年,三十四个春秋,我经常不由自主地想起您,经常情不自禁地谈起您;三十四年,三十四个花开花落,我仍清晰地感到,您从来就没有离开我们,您依然鲜活地生活在我们中间,时刻和我们在一起,共忧患,同荣辱:三十四年,一万多个日日夜夜,您可知道,在异地他乡的我如何地思念着您?闲暇时想到您,您的音容笑貌,您的谆谆教诲,都会令我心酸喉塞.以至泪水涟涟;挫折时想到您,您那“业不成,心不死”的格言,就会立即萦绕在我的耳际,使我干劲倍增,勇往直前。您那百折不挠的品格,顿时给我增添无穷的力量,帮我克服一个个困难,闯过一道道难关。
思念锥心之痛,特别是每逢您的忌日,都会让我彻夜不眠,泪洒枕边。老朱啊!我的好兄长,我愿追随您的脚步,牢记您的教诲,以您的人生为榜样,以您的人格作典范,直到走完我人生的最后旅程。
老朱啊!我的好书记,好领导,好兄长,人们将永远不会忘记您。而我,也会在有生之年,尽我力所能及为您鸣不平,讨公道,用各种方式来表达我对您的敬重和哀思。
情长纸短,干言万语说不完我对您的万般思念,万语千言道不尽我对您无限敬仰,老朱啊!我的好兄长,您在哪里?我真心地盼望着将来的那一天,能在阴曹地府相会。那时,我俩将会尽情地诉说这多年来的相思之苦和离情别意,再续我俩的手足之情;那时,我俩将携手并肩,高举毛泽东思想伟大旗帜,再干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业:那时,我俩将会同心同德,竭尽所能,保佑城东人民无灾无难,幸福安康,在党的领导下,顺利奔向我们所向往的共产主义社会。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我们永远向前,奋斗到底。
安息吧,城东人民的好书记,我们的好战友,我的好兄长朱赞成同志!
林敏捷叩拜
二O一一年五月
同志们:我们从张钦礼与朱赞成的事迹中可以得出以下几点结论:一、张钦礼与朱赞成都是毛主席革命路线者坚定支持者和执行者,是真正的毛泽东的好干部;二、张钦礼与朱赞成所做的丰功伟业都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和肯定的,他们都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焦裕禄式的好干部;三、张钦礼与朱赞成在每次政治运动都受到打击迫害,是真正的受害者。我们党从来是讲实事求是的,有错必纠,有冤必平,张钦礼和朱赞成的冤案,强加给他们莫须有的罪名何时才能澄清?同志们:如今已经几十年过去了,我们还要等多久呢?
回首前尘追旧梦,伤心何处觅英魂?
谢谢聆听,下期待续,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