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探索:那些令人困惑的经济现象

2025-07-04 20:32:07 来源: 188金宝搏体育官网作者:叶风尘
点击:评论:(查看) 字体://

  1、为什么资本收益率大于经济增长率

  西方经济学中有个概念,资本边际产出递减,指同等的资本所带来的实际产出越来越小。引申一下,就是资本收益率大于经济增长率,且两者的差距还会越来越大。该结论能被经济现象印证,但是没有被系统的证明。这里从定量角度,给出一个证明:

  资本的价值增长,一则取决于资本的数量增长,一则取决于资本的能力增长。这里把资本看成是设备。设备的数量增长两倍,设备的价值增长两倍;数量不变,设备的能力增长两倍,设备的价值也增长两倍。

  把设备分成两类,一类是可以生产设备的设备;一种是不可以生产设备的设备。前者视为重工业,后者视为轻工业。

  设备的增长速度,取决于重工业和轻工业的比例。重工业1台设备,轻工业1台设备,静态投资回收期=3+3=6年。重工业1台设备,轻工业2台设备,静态投资回收期=3+3×2=9年。以此类推。其中3年是工业项目的平均建设周期,也可以理解成用1台设备生产另一台设备的平均制造周期。

  这里做个新释义:投资、折旧、修理,代表剩余价值的三种用途。投资和折旧均能产生资本性收益,分别代表扩大再生产和简单再生产;修理不能产生资本性收益,代表了对固定资产的损耗的补偿。有资本性收益代表社会有进步,没有资本性收益代表社会原地踏步。

  假设静态投资回收期是6年,重工业和轻工业的设备比率就是1:1。剩余价值用于投资,价值1的剩余价值可以吸引价值1的劳动力就业,会产生1的新价值;剩余价值用于折旧,价值1的剩余价值会产生价值1/6的相对剩余价值或超额剩余价值,会产生1/6新价值;剩余价值用于修理,没有新价值的产生。

  相对剩余价值是代表了社会的效率,超额剩余价值代表了个别企业的效率。前者,经济总量会增长;后者,经济总量不会增长。

  站在资本的角度,无论是投资还是折旧,都可以视为资金的投入。两者之间如何选择,受平均利润率规律制约,和新价值的多少无关。站在国家角度,则新价值越多越好。

  理论上,资金全部用于投资,新价值是1,经济增长率是12%,经济总量6年翻一番;资金全部用于折旧,新价值是1/6,经济增长率是1.94%,经济总量36年翻一番。

  在重工业和轻工业的设备比率1:1的情况下,资本边际产出递减,其实就是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从12%的最高增长速度到1.94%的最低经济增长速度的跌落过程;这一过程中,资本的收益率不受影响。

  2、为什么发达国家的服务业规模很大

  先说一个极具争议的会计学公式,价格=利润+成本。如果将利润看成是静态投资回收期中的净现金流量,那么这个利润就是价格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具有成本性质的利润。静态投资回收期越短,单位产品中分到的利润就越高,产品的价格就越高。

  静态投资回收期,决定了重工业和轻工业分配设备的比例,它是重工业把设备看成是无差别的通用设备的分配比例。该比例代表了重工业和轻工业对真实设备的需求,不会因为外界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如果在轻工业之外,还有一个强大的服务业或者农业,服务业或者农业的劳动力身上,一定存在大量的剩余价值。因为服务业及农业不使用设备,所以服务业及农业的劳动力身上的剩余价值,一定在工业的劳动力身上。

  这样,整个社会的工业产品价格,就会因为服务业和农业转移来的剩余价值,变得更高了。这个描述似曾相识吗?对!它就是马克思的价值转形理论。甲的剩余价值多点,乙的剩余价值就少点。换句话说,甲的产品价格高点,乙的产品价格就低点。

  马克思的价值转形有两大前提:总价格=总价值;总利润=总剩余价值。问题在于,马克思的价值转形的依据是平均利润率规律。凭什么甲的产品价格就应该卖得多一点,乙的产品的价格就应该卖得少一点呢?答案:因为甲的资本权重大,乙的资本权重小,所以甲就应该比乙多分一点剩余价值。

  现在,农业和服务业出现了,但是工业自身的产业结构没有发生变化,凭什么工业还要求多分一点剩余价值呢?就算工业想多分,但是每年生产的设备就那么多。工业的剩余价值再多,它能分到的设备也不过就那么点而已吗?

  究竟农业和服务业的剩余价值去了哪里呢?用于降价了!工业产品的价格能降低多少,取决于农业和服务业能够为自己提供多少的剩余价值。无论它的价格能降低多少,工业原有的剩余价值总量不会发生变化,工业产品的价格不会发生变化,轻重工业分配设备的比例不会发生变化。

  举例来说,没有农业之前,轻工业的剩余价值只能买到重工业的1台设备,现在有了农业之后,轻工业和农业就成了1家人,他们合起来的剩余价值可以买到重工业3台设备。然而,轻工业只需要1台设备,所以轻工业的产品就需要降价,直到轻工业的剩余价值刚好能够买到1台设备为止。

  引申一下:由于轻重工业的资本有机构成是不同的,所以在价值转形的过程中,必有一部分的剩余价值是用来降价的。理论上的那个剩余价值,只有一部分能转变成货币意义上的剩余价值-利润,也就是总利润要小于总剩余价值。因为总利润小于总剩余价值,所以总价格也小于总价值。

  回过头来,我们再说这个公式:价格=利润+成本。这里的利润,有一部分是来自于服务业和农业转移来的剩余价值。这种来自于工业外部的利润存在的意义,就是用来降低产品价格的。只有工业内部的利润,才是产品价格构成的有机组成部分。同样的利润,作用截然相反。

  价格=利润+成本,在现实中绝不成立。除了有一部分利润能提高产品的价格、有一部分利润能降低产品的价格之外,还有一部分利润和产品的价格没有任何关系,比如规模经济带来的利润,此处略过。如果在建立数学模型的时候,使用了这个数学公式,意味着该数学公式,必定隐含着逻辑的矛盾。

  言归正传。静态投资回收期越短,单位产品中包含的利润就越多,所以单位产品的价格就越高,不利于国际市场的价格竞争。为了降低工业产品的价格,工业化发达的国家,通常都有一个强大的服务业,可以为它的工业产品提供额外的剩余价值。它导致了一个现象,发达国家的工业占比不断下降,服务业占比不断提高。

  这里不再提农业,一是因为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口会不断地降低,所以它的未来影响力会不断地下降。二是因为农业的剩余价值不一定都能留在国内。即使本国的农业产值再高,如果它仅是用来出口的,剩余价值自然也跟着“出口”了,并不会真的降低本国工业产品的价格。

  总结:发达国家把自己的服务业搞这么大,并不见得是它自己真的需要这么大的服务业,更有可能是工业化国家在自身发展道路的选择上的一种无奈。工业占比高,经济增长快;服务业占比高,价格有优势。成败得失,一言难尽。

  3、为什么经济增长速度越来越慢?

  经济增长的速度主要和工业的增长速度有关。工业的增长速度和产业结构有关,取决于重工业和轻工业的设备比率。

  理论上,重工业和轻工业的设备比率1:1,最为理想。这个比例,工业增长的速度可以最大化。即使做不到让重工业和轻工业的所有设备比率都是1:1,至少也应该做到关键设备的比率是1:1。

  由于现实中的重工业和轻工业的设备比率小于1:1,所以不能达到12%的最大经济增长率。2020年到2024年,我国机床产量392万台,其中有14%用于通用机械和设备,有7%用于能源和重型装备,有4%用于机床工业本身。合计有25%用于重工业,有75%用于轻工业。相当于重工业和轻工业的设备比率是1:3。

  重工业和轻工业的设备比率是1:3,静态投资回收期就是12年,最大经济增长率就是6%,和我国近年来的实际情况吻合。为什么现实世界没有办法实现重工业和轻工业的设备1:1的比率呢?这个1:3的比率又是怎么形成的呢?

  重工业和轻工业的设备比率是1:1,剩余价值率就是100%。剩余价值率100%,是自由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证明如下:假设初始剩余价值率小于100%,总劳动人数不变。当工业生产的效率提高之后,它会释放出来新的劳动力,其劳动力价值就是相对剩余价值。

  设相对剩余价值是A。因为劳动力数量没有变化,所以A就是劳动力价值的增值,剩余价值率的分母就要增加一个A。与此同时,A也是工厂获得的利润,所以A也是工厂剩余价值的增值,剩余价值率的分子也要增加一个A。

  A可以不断积累,积累的越多,剩余价值率就越趋近于100%,所以工业化国家的最终剩余价值率就是100%。如果这个国家没有服务业和农业,理论上重工业和轻工业的设备比率就是1:1。

  前面说了,为了降低成本,服务业的占比势必越来越大。假定劳动力充分就业,则服务业的劳动力只能来源于工业生产的效率提高之后释出的劳动力。新产生的劳动力价值从工业中释出后,其剩余价值率的分母不再增加A;工厂的利润没有流失,其剩余价值率的分子依然要增加A。这样,剩余价值率会越来越高。

  剩余价值率最高就是100%。为了维持剩余价值率100%,只能降低重工业和轻工业的设备比率。经济越发展,服务业的占比就越大,剩余价值率就越高,需要不断地调整重工业和轻工业的设备比例,以适应最终剩余价值率。

  如果设备比率是1:3,剩余价值率就是33%,最终的剩余价值率就是100%,这说明有67%的剩余价值,是服务业和农业转来的。

  33+100=133,工业增加值就是133。农业和服务业提供的剩余价值是66,农业和服务业的劳动力价值就是66×3=200。这样,农业和服务业的增加值就是200。全部的国内生产总值就是133+200=333,农业和服务业占全部增加值的=200÷333=60%。

  2024年,我国的农业增加值和服务业的增加值合计占GDP的63.5%,这个比例很接近60%,说明上述推理是成立的。

  重工业和轻工业的设备比率越低,最大经济增长速度也越低。就算不说经济增长速度,只谈设备的折旧年限,它也存在一个致命缺陷:因为静态投资回收期更长,设备更新换代的周期也要延长。即使我们看到一项技术已经很成熟了,但是因为静态投资回收期更长,技术的应用和普及的时间也会比较慢。

  总之,经济增长速度越来越慢,和重工业和轻工业的设备比率越来越低,密切相关。打个比方,经济结构就好像人体的结构。人类世界几百万年,能够演化成什么样的身体结构,取决于我们的身体对环境的适应程度,但是不能代表这样的身体结构就一定是我们自己想要的。经济的发展也是一样的道理,存在主动和被动的选择,不见得上帝替你选的就是最好的。听天由命和逆天改命之间,谁主沉浮呢?

  【文/叶风尘,作者原创投稿,授权188金宝搏体育官网首发。】

「 支持红色网站!」

188金宝搏体育官网 SZHGH.COM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188金宝搏体育官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相关文章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