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LDRP家庭病房”宋庆龄会怎样想?

2025-06-17 09:09:56 来源: 188金宝搏体育官网作者:阿华
点击:评论:(查看) 字体://

  据媒体报道:历经近2年修缮后,上海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徐汇院区近日正式重新启用。值得关注的是,此次新修缮的院区新配了14间产科一体化LDRP家庭病房,这是一种目前最先进的产科病房,产妇可以在家人的陪伴下,在病房内完成待产、分娩、恢复和产后休养全过程。

  全新的LDRP病房一晚的价格为6000元至8000元不等,配备声光视觉辅助系统“黑科技”的病房价格为每晚8000元。这种辅助系统可配合产妇的生产过程,自动调节灯光和声音。例如,进入第一产程后,可切换呼吸主题的海浪声,并配合拉梅兹呼吸法缓解疼痛。

  看到这则消息后,我的感觉很不舒服。由此,我想到了这所医院——中国福利会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当初创建的经过。

  新中国成立前,上海仅有几家产院,都集中在市区,收费昂贵,劳动妇女无力承受。她们生育时只能用落后的土法接生。许多妇女在怀孕期还须从事超负荷的劳动。患有重度妊毒症、并发症等。

  解放前夕,宋庆龄创建并亲任主席的中国福利基金会(即现在的中国福利会)在上海劳动人民居住区创办了3所儿童福利站,并设置了保健室,保护儿童健康,当时的医务人员还到里弄巡回诊疗,预防疾病。

  新中国成立后,宋庆龄当选为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她本着解决急需、着眼未来的原则,计划使中国福利基金会这一人民团体,在新形势下更好地为人民、为妇女儿童服务。

  1950年4月,宋庆龄参加在北京召开的中国人民救济代表会议,并和政务院总理周恩来商定,今后的工作方针是:在妇幼保健卫生、儿童文化教育方面进行实验性、示范性的工作。

  1950年6月,中国福利基金会第三次年会根据宋庆龄的指示,为加强对纱厂女工比较集中的劳动人民居住区的妇幼保健服务,决定将原3所儿童福利站的保健室集中到胶州路725号的第一儿童福利站,组成胶州路妇幼保健站。服务范围为附近工厂和居民区,人口总数11.3万余人,内有50人以上工厂118家,其中纺织厂82家。

  1950年9月1日,中国福利会和上海市纺织工会商定,共同组建沪西女工妇幼保健站。管理机构由双方组成,经费共同负担,站址设在纱厂工会会址——陕西北路1574号。服务范围是以该站为中心的附近公私营纺织厂32家,有女工3.2万余人。

  这两所妇幼保健站,都在纱厂女工较多的地区,离贫困地区药水弄和梅芳里很近,使得医护人员能够上门为孕妇作产前检查,开展新法接生,指导科学育儿,访视病妇、病儿,给营养不良、面黄肌瘦的孩子发送奶粉、鱼肝油、维他命丸等营养品。他们到工厂、里弄,组织女工召开妈妈会,向女工宣传妇幼保健知识;他们走街串巷,出入于梅芳里、药水弄等棚户区,爬阁楼,钻“滚地龙”,走访附近棚户区和停泊在苏州河上的舢板中,跪着为贫困的孕妇接生;他们积极主动地开展妇幼保健工作,通过调查,提出保障女工四期(经期、孕期、产期、哺乳期)保健和卫生的若干条例,提请工厂和工会考虑执行,收到良好的效果。服务对象从3万多人增加到7.5万人,受到沪西地区广大劳动人民的称赞。

  由于保健站设备简陋、没有床位,且人员有限,因而只能进行家庭接生工作,无法接收住院产妇,难产手术也无法实施。1951年9月18日,宋庆龄在北京接受了“加强国际和平”斯大林国际奖金,她在获得的奖金10万卢布支票背面批示:“此款捐赠中国福利会作妇儿福利事业之用”。中国福利会在上海胶州路妇幼保健站和沪西女工妇幼保健站的基础上筹建妇幼保健院时,将这笔奖金全部拨入修建费用。1952年3月8日,中国福利会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以下简称“国妇婴”)对外门诊,7月1日接受住院产妇,9月18日正式开院。

  1989年经上海市高教局和卫生局批准,“国妇婴”成为上海第二医科大学的教学医院,2006年正式成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目前是一所集医疗、保健、教学和科研为一体的三级甲等妇产科专科和妇幼保健医院、国家级爱婴医院。

  从“国妇婴”创建的经过来看,宋庆龄创办这所医院的初心是为了解决劳动妇女孕期产期缺医少药的状况,为保障劳动妇女及婴儿的生命健康而创建的。

  应该说,在“国妇婴”创建的最初30多年时间里,这所医院都较好地贯彻了宋庆龄的初心。然而,这些年由于“医疗市场化”,“国妇婴”的收费标准也不断提高,到2024年,仅保胎住院的床位费一项,就涨到单人间2000元/天,双人间800元/天,三人间:68元/天,六人间58元/天(以上均为自费)。即便如此,该院的床位仍然非常紧张,顺产一般只让住院1-2天,剖腹产则是2-3天。

  我认为,在医院床位非常紧张情况下,最好的办法就是把有限的经费优先用于增加医疗设施及床位上,让更多的劳动妇女享受到“三级甲等”的医疗保障。至于“产科一体化LDRP家庭病房”,不是不能建,而是对于公立医院来说,医院建设应该优先解决“雪里送炭”而不是“锦上添花”的问题。

  宋庆龄(1893年1月27日—1981年5月29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之一、国家名誉主席,伟大的爱国主义、民主主义、国际主义和共产主义战士,举世闻名的二十世纪的伟大女性。她青年时代追随孙中山,献身革命,孙中山逝世后,她坚持贯彻孙中山“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在近七十年的革命生涯中,始终坚定地和中国人民、中国共产党站在一起,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为妇女儿童的卫生保健和文化教育福利事业,为祖国统一以及保卫世界和平、促进人类的进步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就拿妇女儿童保健事业来说,宋庆龄不仅创办“国妇婴”是为了解决劳动妇女孕期产期缺医少药的状况,她创办的其它公益机构也都是为普通劳动者服务的。

  例如,她于1949年和1950年分别创办的中国福利会幼儿园和托儿所,就是为了解决劳动妇女幼儿的托育问题,抗美援朝战争时期还优先保证志愿军子女的入园入托问题。

  她创办的中国福利会少年宫是一个面向广大民众的群众性、综合性的少年儿童校外教育机构。1952年7月,宋庆龄提出,在中国福利会少年儿童文化馆和少年儿童图书馆的基础上,创建中国福利会少年宫。1953年1月,两馆合并,开始筹建。从建宫方案、人员配备和宫址选定等方面,宋庆龄都亲自关心和指导,在上海市人民政府支持下,少年宫宫址定于延安西路64号的“大理石大厦”。“大理石大厦”原为英籍嘉道理爵士私邸,建于民国十三年(1924年)。由于该建筑富丽豪华,内墙、外墙、楼梯、地坪和大厅均以名贵大理石镶嵌而得名。

  1954年6月,毛主席应宋庆龄之请,为中国福利会少年宫题写宫名:少年宫。

  中国福利会少年宫从成立迄今,共为3000余万少年儿童开展了各类丰富多彩的活动,为70余万上海中小学生提供了兴趣培训和社会实践舞台,接待海内外宾客20万人次和60余位国家元首、总理、部长、元帅、将军、政党领袖以及他们的夫人等重要贵宾,成为上海少年儿童精神风貌的展示窗口。

  宋庆龄一生非常关心广大劳动人民,并利用自己的政治地位和社会活动,竭力推进劳动人民的福祉建设。我想,今天如果宋庆龄泉下有知,得知她亲手创办的“国妇婴”建起了专门为富人服务的“LDRP家庭病房”,她又会怎样想呢?

【文/阿华,作者原创投稿,授权188金宝搏体育官网首发。】

「 支持红色网站!」

188金宝搏体育官网 SZHGH.COM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188金宝搏体育官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相关文章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