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GDP体系设计的不同意见和看法

2025-06-03 14:40:14 来源: 188金宝搏体育官网作者:叶风尘
点击:评论:(查看) 字体://

  国民收入(NI)是国民生产总值(GNP)的前身。1934年,库兹涅茨在给美国政府的一份报告中,首次提出国民收入的概念。国民收入有一个恒等式:收入=投资+消费。

  国民生产总值本质上就是国民收入,主要差别在于虚拟收入。目前,世界各国主要统计的是国内生产总值(GDP)。GNP和GDP之间,存在国内外净要素的收入差。

  本文主要分析和回答如下几个问题:技术创新会不会带动经济增长?如何带动经济增长?全要素生产率错在哪里?积累和收入是什么关系?为什么剩余价值率是100%?GDP应不应该算残值?

一、关于创新技术

  技术贯穿生产活动的一切环节。下面从折旧、利润、成本的角度,分析创新技术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1、折旧

  这里的折旧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对固定资产损耗的补偿,而是现代意义上的产品进化。折旧的意义在于完成产品的迭代、换代、替代,目的在于追求质变,而不是量变。和折旧有关的创新技术,不会提高国民收入,也不会带来经济增长。

  2、利润

  企业通过自身利润的积累或者利用别人积累的利润完成新工厂的建设投资。这种经济增长依赖于现有技术,而不是创新技术。优点是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很大,缺点是对效率的贡献为零。

  说新工厂的效率不会提高,一是基于效率的提升都是渐进式的,新工厂有的效率,老工厂也会有;二是基于效率的提升和设备性能有关,而设备都是公开销售的,不存在个别企业对效率的垄断。

  和利润有关的创新技术,不一定会提高效率。没有效率,国民收入不能提高。这样的创新技术不会带来经济的增长,但是却可能给企业带来超过平均利润的利润,它是企业的超额剩余价值,来源于其它企业失去的剩余价值。

  超额剩余价值没有效率的背景,它只能改变整个社会剩余价值的分配,不能改变整个社会的剩余价值的总量,也不能改变整个社会的价值总量。它可以提高局部的收入,不能提高整体的收入。

  3、成本

  当劳动力短缺时,企业的利润不能拿来投资,只能拿来降本,亦即购买更多的高效设备,减少用人,降本增效。优点是可以提高劳动者的人均收入,缺点是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较小。

  降本必须依赖于新技术。如果新技术对于降本有帮助,那么它对于经济增长就是有贡献的。降本获得的利润是相对剩余价值,它比平均利润小很多,远没有平均利润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大。

  降本和增效,本质上是一回事。如果这种效率是创新技术贡献的,那么它就是社会的效率,所获得的相对剩余价值将同时被纳入整个社会的剩余价值和劳动力价值。

  通常,被创新技术引导的降本要和折旧(设备的更新)及利润(设备的投资)环节结合在一起。把它单独提出来,是为了更清晰的显示创新技术对三者的贡献。

  延伸说明一下,当今世界流行的全要素生产率,本质上是唯心主义的产物,它被用来解释无法被资本、劳动等要素投入所带来的收益所涵盖的收益。实际上就是对那些超过平均利润的利润,它不能解释,所以归结于技术带来的“剩余部分”。

  这个“剩余部分”其实就是超额剩余价值。它肯定不是相对剩余价值,因为相对剩余价值不会产生超过平均利润的利润。更重要的是,全要素生产率是用来评价技术创新的,而技术创新带来的是创新产品,它没有效率的对标物,所谓的效率提升根本无从谈起。这种超额剩余价值完全来源于人们对产品的主观评价,而人们对产品的主观评价不可能改变整个社会的价值总量。

二、关于积累

  积累是经济增长的最大贡献。如果有足够的劳动力储备,即使没有技术的进步,人类也可以通过资本积累的方式,不断提高国民的收入。

  在工业化生产体系里,资本和收入之间存在既定的比例关系。这个比例就是资本有机构成,即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比率。在相对剩余价值的作用下,资本有机构成逐年提高。

  资本有机构成的分子是剩余价值的存量;剩余价值率中的分子是剩余价值的流量。按照静态投资回收期6年计算,剩余价值的流量就是剩余价值存量的1/6,所以剩余价值率就是资本有机构成的1/6。两者同比例变化。

  相对剩余价值是企业效率提高之后释出的劳动力价值,设其为A。获得相对剩余价值之后,全社会的剩余价值和劳动力价值都会增值。剩余价值的增值为A,劳动力价值的增值也为A。

  假设原来的剩余价值率是B%,获得A之后,剩余价值率就是(B+A)/(100+A)。A具有积累效应,不断积累下去,最终的剩余价值率就近似于100%。

  因为剩余价值率不变,所以资本有机构成也不变。大约1910年前后,美国的重工业追上轻工业,剩余价值率为100%。

  此后,随着工业效率的提高,服务业发展起来了,劳动力大量流向服务业,导致剩余价值率越来越高,轻重工业再度失去平衡,于是美国爆发了严重的经济危机。

  为了防止经济危机,必须让剩余价值率回到100%。这就需要政府对公共事业进行投资,消化一部分重工业的产能。罗斯福新政的典型做法,就是加大公共开支。剩余价值率100%,是当代工业化国家的基本规律。

  以2024年国内的数据为例,重工业的增加值为24.7万亿,轻工业的增加值15.8万亿,政府投资8.8万亿。(24.7-8.8)/15.8=100%,排除政府投资之后,剩余价值率恰好就是100%。

  中国是个工业大国,工业体系健全,这个100%的剩余价值率很有代表性。剩余价值率100%,资本有机构成就是600%,说明社会总资本是年收入的6倍。

  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金融与发展研究室的数据:2023年中国非金融企业部门的资产总额约380万亿;同年中国居民可支配收入是55万亿。55×6=330,330和380比较接近。可见年收入占企业总资本1/6也是可信的。

  这个推算只适合于工业资本,即非金融类企业的资本。至于收入不如推算出来的那么大,主要是因为静态投资是不考虑折旧的,但是现实中是存在折旧的。由于存在折旧,我们的真实收入并没有那么原来计算的那么大。

  非工业资本,比如住房的所有权、知识产权、政府投资等,它们的收益和资本之间没有固定的比例关系。很多非工业资本,不仅没有比例关系,还没有实际的收益。为了体现这些非工业资本的社会价值,经济学家发明了虚拟收入的概念。

  美国的虚拟房租大约占GDP的8%。2016年开始,中国也开始统计虚拟房租。除了虚拟房租,GDP中最大的虚拟收入就是政府购买。

  政府购买包括政府投资和政府消费,本来已经被计入到了GDP的投资和消费中,不必再进行重复计算,发明政府购买的唯一目的在于创造虚拟收入。

  将政府购买纳入GDP和凯恩斯的倡议有关。可能凯恩斯认为,企业每年的投资和居民每年的收入都差不多;政府每年花出去多少钱,就相当于老百姓每年拿到多少好处。

  今天看来,将政府购买纳入虚拟收入确实不合理。政府购买不一定每年都会增长,但是公共资本一定每年都会增长。一个不增长的价值量怎么能衡量一个增长的价值量呢?最好的办法,不是统计政府购买,而是统计公共的资本,并且把这个公共资本乘以一个系数,作为虚拟收入。

  说明一下。工业资本的积累,一定程度上受限于技术,没有提高效率的技术,工业资本不可能持续进行积累;非工业资本的积累,不受技术的限制,理论上可以无限度的积累下去,比如我们可以不断地扩大居住面积,不断地从事文艺作品的创作。

三、关于残值

  经济增长和收入有关,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收入都能被GDP承认。非法收入就不用说了,很多合法收入也不会被GDP承认,比如说二手房交易或者二手车交易。

  GDP的一个设计原则,就是肯定存在一个供需平衡的恒等式。名义上这个恒等式应该反映市场的供需平衡的关系,但是现实中这个恒等式只用来反映生产体系的供需平衡关系,而不是整个市场体系的供需平衡关系。

  真正的市场,它是不会区别什么东西是一手的,什么东西是二手的。如果市场上存在大量的二手房交易,并且可以完全满足住房市场的需要,那么这个世界有什么必要非得把那么多的资源浪费在住房建设上呢?

  二手商品是一手商品的残值。在工厂中,设备的残值也是设备价值的一部分,它会对设备的原始价值产生影响。没有残值,可能我们当初就不会花那么多的钱去买设备。同样的道理,如果一套房子或者一辆车子,它的未来是没有残值的,你还会用原来的那个价格去买吗?

  GDP中没有考虑残值,是GDP设计中的明显缺陷。这种缺陷颠覆了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基本认知。比如说,我们年年翻建公路,我们国家的GDP就会年年增长。原本是一件坏事,GDP却告诉我们是一件好事。

  如果GDP是考虑残值的,那么当我们翻建公路的时候,我们创造的GDP,就要扣除原有公路的残值。如果原有公路的残值很高,翻建公路时创造的GDP就会很小;如果原有公路的残值很小,当年建公路时创造的GDP就会很小。

  残值法的GDP,才是我们内心真正想要的那个GDP。它不仅是从数量上衡量GDP,也是从质量上衡量GDP。它代表了真实的市场供需均衡,代表了真实的国民收入,是未来GDP的改进方向。

【文/叶风尘,作者原创投稿,授权188金宝搏体育官网发表】

「 支持红色网站!」

188金宝搏体育官网 SZHGH.COM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188金宝搏体育官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相关文章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