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网上看到中国经济学家、北京大学博雅特聘教授、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张维迎先生的一篇讲话,他在谈论市场经济与共同富裕关系时,提出了一个观点:市场让收入分配更公平。他的主要理由有三点:一是市场经济为普通人提供了发家致富的机会,二是市场经济为政府扶贫提供了财富,三是贫富之间的垂直流动会使富人变穷、穷人变富。
我看了张维迎的这篇讲话后,第一个感觉就是:这纯粹是胡说八道!下面,我对张维迎的这三点理由逐一进行批驳:
第一,市场经济看似为普通人提供了发家致富的机会,但最后真正成为富人的只是极少数。
这些年,大家都看到,每年都有无数的人下海经商和创业,可是最后真正成为富人的又有多少呢?绝大多数人下海经商和创业都无法成为富人,这实际都是市场经济的铁律造成的。
众所周知,市场竞争是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从各自的利益出发,为取得较好的产销条件、获得更多的市场资源而竞争。但市场竞争属于“零和竞争”,即胜者所获利益与败者的损失相加为零,因此,竞争的结果必然是优胜劣汰。这也是市场经济能够实现生产要素优化配置的根本原因。
所以,虽然每年有成千上万的人下海经商和创业,但同时又有成千上万的人因经营破产而退出市场。据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公布的数据,2023年全国新设经营主体3273万户,使登记在册的经营主体达到1.84亿户,但在这一年全国注销企业数量为2920822家。平均每月有243401.83家企业注销。
由此可见,在市场经济中,人们“下海”是自由的,但发财却不是自由的,因为要想在市场竞争中获胜,不仅需要勇气,还需要本钱、本事和机遇。例如上世纪80年代初我国刚开始搞市场经济时,一些人(其中许多人是没有正式工作的)从摆摊和倒腾服装收录机起家,先富了起来,但这种“先富”很大程度是机遇所造成的,而且许多人的第一桶金都是靠走私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等违法经营获得的。即使如此,最后真正坚持到底发大财的也是寥寥无几。
另外,在市场经营主体中,绝大部分是个体工商户。据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公布的数据,2023年底全国登记在册的个体工商户为1.24亿户,占经营主体总量的67.4%。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绝大部分的个体工商户都在勉强维持,最后真正富起来的人也很少。
所以我们说,市场经济虽然向所有的人都敞开了进入市场的大门,但同时也让绝大多数人最后怅然离去。正如老百姓所说的那样:“创业的终点是还贷,老板的终点是老赖。”
我想,作为经济学家的张维迎教授,不会连这个情况都不知道吧。
第二,市场经济虽然创造了财富,但能够提供给政府用于扶贫的却十分有限。
张维迎说,市场经济创造了财富并为政府扶贫提供了财富,对此我不否认。但是,市场经济为政府扶贫究竟提供了多少财富呢?
据DeepSeek提供的数据,2022年全国(中央和地方财政)用于社会救助(包括城乡低保和临时救助等支出)的经费共约4000亿元。
据国家民政部公布的数据,2022年全国共有城市低保对象 423.8 万户,682.4 万人;全国城市低保平均保障标准 752.3 元/人·月, 比上年增长 5.7%,全年支出城市低保资金 483.3 亿元。截止2024年6月,全国共有城乡低保对象4037万人,其中城市低保对象648.4万人,农村低保对象3388.5万人。
从以上情况可以看出,中央和地方财政用于社会救助的资金,主要保障城乡共约4000万低保对象,而目前我国约有6亿人平均每月可支配收入只有1000元左右或以下。政府扶贫资金只能救助那些特别困难的人,而无法解决另外5亿多人脱贫致富的问题。
而政府扶贫资金有限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富人缴纳的税太少。据DeepSeek提供的数据,我国当前以富人为主要征收对象的直接税征收偏少,在全部税收中,直接税占比不足40%。在直接税中,个人所得税占比较低(2022年仅9%),且主要依赖工薪阶层,资本所得征税不足;财产税(如房产税、遗产税等)尚未全面开征,2020年财产税占比仅8.7%。与外国相比,如美国,直接税占比超过70%(其中个人所得税占43.5%),而我国直接税占比明显低于发达国家。
不少富人为了避税,把企业注册在国外的“避税天堂”;有的私营企业主为了逃避个人所得税,在账面上的每月工资只有几千元,其它的逃税漏税骗税办法就更多了。对于这个情况,我想张维迎教授也不会不知道吧。
第三,市场经济条件下贫富之间虽然会有垂直流动,但由穷人变成富人的却寥寥无几。
据多数人认可的标准,家庭净资产(包括房产、投资性资产等)600万元以上,属于富裕阶层。目前全国富裕家庭约500万户左右,总人口约1300万左右,只占全国人口的1%。
我们承认,我国富裕阶层的具体成员是动态变化的,每年都有一些人进入富裕阶层,同时也有一些人离开富裕阶层,但这又有多少人呢?即使每年更新20%,新进入富裕阶层的也不到300万人,不到全国人口的0.2%。
尤其需要指出的是,贫富都是相对而言的,富裕阶层的标准也是不断变化的,因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上的富人始终都是少数。其中的道理很简单,市场竞争的结果就是胜者赢、败者输,胜者每赢一次,其竞争能力就增强一分,而败者每输一次,其竞争能力就降低一分,虽然胜负可以转换,但市场竞争的基本趋势是胜者越来越强和败者者越来越弱,其结果也就是富人越来越富。特别是在市场经济由自由竞争进入垄断阶段以后,中小企业要想打败垄断企业的可能性就更小了。
有人总结中国的股市是“一赚二平七赔”,即10%的人赚钱,20%的人持平,70%的人亏损,而这70%亏损的人中大都是散户。从这一点也可以看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能够发财致富的只是极少数人。
从世界资本主义几百年的发展历史看,市场经济只会导致社会贫富两极分化,而不会通向共同富裕。其原因,除了市场竞争会不断地使大量的市场主体破产而“制造”出一批又一批的穷人之外,更主要的是市场竞争机制会迫使私营企业主为最大限度地压缩劳动力成本,对工人进行残酷的剥削,并同时制造出庞大的失业大军。
近几十年,西方许多国家为了缓和国内阶级矛盾,通过向富人征收直接税和建立社会保障体系,缩小了社会贫富差距,但这不是真正的共同富裕,更不是市场本身的“功劳”。这一事实也进一步说明,所谓“市场让收入分配更公平”完全是骗人的鬼话。
综上所述,张维迎先生所谓“市场让收入分配更公平”的论调既不符合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和发展逻辑,更不符合世界几百年来市场经济运行的实际情况。我认为,他之所以鼓吹“市场让收入分配更公平”的谬论,只有两个原因:要么是他根本就不懂经济或者思维极度混乱,要么是他已经失去了做人的良知和底线。究竟是何原因,只有他自己最清楚。
【文/阿华,作者原创投稿,授权188金宝搏体育官网首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