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援军明日到达》已经开始宣传,不久就要公映。这部电影的主角是所谓衡阳保卫战中的方先觉。在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都在节节胜利,我们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开始局部反攻的时候,唯独国民党蒋介石集团遭遇了豫湘桂大溃败。衡阳战役作为豫湘桂大溃败中的一部分,无论爱国的基层官兵付出怎样的代价,都不能改变国民党蒋介石集团腐败无能的历史事实。整个衡阳战役中,方先觉部团以上官员无一人战死,就很能说明问题。更何况,这部电影的主角方先觉就在这次衡阳战役中,在还有成建制的上万人时就无条件投降了日寇,接受了伪职,积极要求面见当时的头号汉奸汪精卫。至于在解放战争中,方先觉进攻解放区,并破坏抗日烈士纪念设施,侮辱英烈遗骨等更是让人愤慨。问题是这样一个遗臭万年的人为什么会在新中国成立快75年的时候被搬上荧屏并大肆宣传呢?让人啼笑皆非的是,1905“电影网”居然打出了“全民抗战”的旗号来宣传这部电影。
1986年《血战台儿庄》还没有正式公映之前,中央电视台就做了宣传。那个时候,在中央电视台的新闻中报道一件事,其宣传效果是非常明显的。当时,有些和共和国差不多同龄的人(当然,也有热衷于抹黑共产党的人。但在基层尤其劳动群众中是少数),尤其是当过解放军的人,就表现得很气愤——他们反复质问:为什么宣传国民党呢?
后来《亮剑》这样的“高级黑”风靡各电视台(直到现在),2007年抹黑共产党和人民军队的《集结号》又是先在中央电视台宣传,然后被某些人热捧。2019年,建国70周年,《八佰》恶心了全国一次。但是很多机关公费组织收看。在《决胜时刻》中让饰演任弼时的演员演奏西方宗教歌曲《奇异恩典》、电影《金刚川》不仅把志愿军的胜利变相说成美国空军飞行员的仁慈,而且恶毒的在演员名单中造出“戏子”、“蛋炒面”等名字。
其实,以上只是简单列举,实际上这几十年来,不仅影视,整个文化、意识形态领域确实存在严重的问题。莫言、方方这样的人横行无忌,“毒教材”屡禁不止、花样翻新。虽然正直的人们一直进行抵制和批判,但这种情况却越演越烈。
现在有人在用各种事实证明方先觉确实投降日寇了,还有人说赵君迈在衡阳保卫战中的功劳其实更值得注意,也有人提出为什么哪怕拍摄王耀武抗日也比这个方先觉强?还有人开始怀念《血战台儿庄》,把它当做经典,更有甚者,有人把《亮剑》当成了军旅电视剧的标杆用来批评抗日神剧。
大家不妨做个小小的社会调查,你可以问问身边和共和国差不多同龄的人,看看今天他们怎么评价《血战台儿庄》。如果你还记得当年这些人的评价的话,不妨对比一下。你也可以问问当年当过兵的人现在怎么评价《亮剑》,再和当年《亮剑》刚开始放映的时候他们的评价对比一下。
对比的结果就是,当年那些激烈反对、批判《血战台儿庄》的人,要么已经不再关心这些“虚”的事情了,毕竟一地鸡毛的生活已经把大多数人折腾的筋疲力尽了;要么认为这部电影拍得很不错——的确,和上述这些近年来的电影相比,《血战台儿庄》要好得多了,更不用说和那些抗日神剧比了。能够坚持当年观点并清醒地分析这些年社会思想动态演变的人可谓少之又少。这是上个世纪四五十年代出生的人,至于六零后、七零后、八零后,他们中的大多数人(有明白人,也有正直看不惯的,但毕竟是少数)本来就缺乏这种警惕性,《血战台儿庄》这样的作品是他们年轻或者童年的记忆,他们已经把这些看做理所当然了。至于九零后、零零后,我们就不用分析了。需要说明的是,每个年龄段都有不同立场的人,八零后、九零后、零零后不少人自觉学习经典著作,批判落后和丑恶现象,这是让人欣慰的。
我这里想说明的是——不论是单个人还是整个社会,人们的记忆、思想乃至情感是可以被改变的,而且还是在潜移默化、不自知中被改变、被重新塑造的。
就拿抗日题材的影视作品来说,难道首要的不是强调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的中流砥柱作用吗?如果没有中国共产党,国民党蒋介石会抗日吗?结局怎样?这个本来在历史上是一清二楚的。当年经历过那个时代的人通过自己和身边人惨痛的经历认识到了这个道理。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在整个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下,人们的记忆甚至思想情感都会被改变。
上面着重举了和共和国差不多同龄的四零后、五零后的例子,更早一些的二零后、三零后可能因为有亲身经历,立场坚定些,但实际上大多数人也被重新塑造了。这次中俄联合公报提出“共同弘扬正确的二战史观”。为什么?就是因为有不正确的“二战史观”,并且甚上尘嚣——在美国和欧洲,二战结束后大家公认的历史事实已经被持续几十年的洗脑成功篡改。本来是抗击和战胜法西斯主力的中国、苏联已经被边缘化和抹黑。再这么下去,不仅柏林就是俄罗斯都会被说成是美军赶跑了德国军队。
当然,这个重新塑造的过程,绝不仅仅是文艺作品或者意识形态一个方面,而是一个“系统工程”——毕竟绝大多数人不是根据书本和广播电视来认识世界而是根据自己的亲身体验来建立对这个世界的认知并确定自己的立场的。当那些坚持原则的人,在生活中一再被挫折、打击甚至迫害,而那些投机取巧、唯利是图的人不仅没有受到惩处反而里子面子都赚尽、风光得意;当纯朴、敦厚成为无能、愚笨的代名词,当不择手段、奴颜婢膝成为有本事、“高情商”的标签;当诚信踏实被一再戏耍,当两面三刀成为成功的公认跳板——一句话当“高尚成为高尚者的墓志铭,卑鄙成为卑鄙者的通行证”的时候,试问,还有几人能够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坚守初心?纵然做到了,又有几人还能够立足?这样的人就是自己的家人也不会理解和接受,只能落得父嫌母弃、妻怨子恨、同辈鄙视,被彻底边缘化的下场。大多数人就学乖了、至少“收起了锋芒”,“社会上流行什么,咱就跟什么吧”。反正“咱说了也不算,还给自己找麻烦”。心里实在受不了,也不会再公开说出来。久而久之,自己也就被改变了。整个社会的底线也就不断往后退,以至于没有了底线。
在这种情况下,又有几人去真正关心(而不是为了名利)文艺作品的政治倾向这些不仅“虚”而且会给自己带来各种麻烦的事情呢?就算关心,而且有了比较正确的认识,向谁人诉说呢?说了会有什么下场?以前没有网络,有几家纸质刊物还会发表?发表的作者和刊物会是什么结局?现在有了网络,情况有所改观,但不是被逼迫到一个角落里勉强呐喊吗?而且还时不时被“整改”、封号。更不用说,那些“五毛党”东拉西扯,大放烟幕弹和麻醉剂的“忽悠神功”了。
共产党是实事求是的。对于国民党中爱国官兵的抗日事迹从来都是予以肯定并如实宣传的。绝大多数工人、农民、劳动知识分子都是拥护共产党和社会主义的,因为这符合他们的根本利益。但是,有些人——尽管党和国家给了他们很高的地位和待遇,甚至钻进了党内掌握了相当的权力,但是他们有着太多的非法和不义之财。为了自保并世代享受这些不义之财,他们最恨的就是共产党和社会主义。所以,历史上和共产党做对的国民党蒋介石反动派,现实中的美国等西方敌对势力,不仅是他们实际的利益同盟和主子,更是他们精神和思想上的靠山。这些人就要歪曲历史,为此甚至不惜采用丑化英雄、美化叛徒,乃至移花接木、虚构、捏造等卑劣手段。这是他们的根本利益和立场决定的。
现在网上有很多报道,说中俄合作对抗美国和西方的渗透、颠覆,俄国向中国移交针对中国的颠覆材料。如果属实,这当然是好事。但我更愿意在这条新闻之后,有新闻报道中国也会向俄罗斯提供西方颠覆俄国的有关材料。如果俄国都掌握了这些材料,我们自己不掌握?真正把群众发动起来,还有什么做不到的事情?
大家都知道,西班牙内战的一个教训就是“第五纵队”作为侵略战和反动派的内应使得革命政权被颠覆。苏联正是吸取了这个教训,才为赢得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尽管存在没有发动群众等缺点)。任何一个革命的或者进步的组织、政权,面对暂时占优势的强大敌人的“围剿”,首先应该做的就是清除自身的“特洛伊木马”、彻底肃清“第五纵队”。只有这样,才能凝聚起力量,全力对敌。同样的道理,一切反革命、反动派,他们在与革命和进步力量的较量中因为自身的腐败、无能总是处于下风,也就把培植“第五纵队”作为不二选择,并且屡屡得手。
新中国的成立,对于每个党员干部来说(那些从事特殊工作的除外),再也没有了随时存在的生死威胁和考验,相反成为党员或者干部反而是和声誉、权力等结合在一起的。但是,整个党和国家非但没有更加安全反而更加危险了。
这个时候,尤其要警惕党内、国内出现“第五纵队”。在今天,赖清德已经在台湾上台并公开叫嚣“台独”;美国把“萨德”部署在南朝鲜,把中程导弹部署在菲律宾,把大量海空军集中在中国周边;国际上各种反共、反华势力不断升级对中国的打压和进犯。这个时候,难道我们不应该反思这几十年来文化、意识形态领域的问题吗?总不能等到十几年后有人批评当时的影视作品,那时的人们搬出《八佰》或者《援军明日到达》来作为正面材料或者自我安慰吧?!我们的底线到底在哪里?这样下去,不仅文艺,整个社会的风气会堕落到什么地步?更严重的是,我们还有后退的余地吗?难道不是被逼到了悬崖边上,并且一只脚已经悬空了吗?!
“援军明日到达”,可是,内应一直在行动啊!而且是愈发变本加厉、愈发肆无忌惮。
人家不是公开说过“宁可十年不将军,不可一日不拱卒”吗?!这句话距离现在已经有十多年了吧?其实在这句话公开以前不就一直这样做吗?难道真要等到人家里应外合的那天吗?苏联解体时,“宁无一人是男儿”。为什么呢?
汽车,要经常清洗,屋子过一段时间就要打扫卫生。当有人不仅挖空心思美化敌人、丑化自己的先烈的时候,甚至把叛徒、汉奸捧起来的时候,我们这个社会难道不需要来打扫一下吗?需要的!整个社会的思想、文化和意识形态领域都需要一场彻底的大扫除。既然是大扫除,就不能几个人冷冷清清、心猿意马甚至装模作样地去应付,就必须把绝大多数人都发动起来。大家一起动手,在统一指挥下,每个人都知道为了自己一定要大扫除。这样才有力量把垃圾清除干净。如果有害人虫,那就更需要人多力量大的优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