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反腐败永远在路上,但最好不用上路。”
从官方的通报数据来看,贪官似乎越抓越多,这不禁让人心生疑惑:反腐是不是陷入了 “越反越多” 的困境?
其实不然,中国反腐“越反越多”的现象,本质上是反腐力度深化、监督机制完善与腐败存量加速暴露的综合结果,并非腐败增量激增。
01 反腐力度加大
近年来,我国开启常态化高压反腐。2024 年,全国纪检监察机关立案87.7 万件,相比 2023 年的增加62.6 万件,创下了近十年的新高。
在这些案件中,既有省部级这样的 “大老虎”,也有乡镇科层的 “小苍蝇”,2024 年省部级干部就立案 73 人,基层干部更是数不胜数,真正做到了 “老虎苍蝇一起打”。
与此同时,震慑效应增强,主动投案的人数越来越多。2024 年,有 2.5 万人主动投案,9.1 万人交代问题。这充分说明,在强反腐高压下,那些腐败分子内心的防线逐渐崩溃,选择主动坦白。
在国际追逃方面,我国也有所斩获。“天网 2024” 行动以来,成功追回外逃人员 1306 人,追回赃款 154.44 亿元,腐败分子的后路一旦被斩断,贪赃枉法的意愿就没那么不强了,如果能安排个死刑套餐就更好了。
02 监督手段日趋完善
随着科技的发展,大数据审计、区块链技术等被广泛应用到反腐工作中,让一些新型腐败手段无处遁形。像 “影子股东”“期权腐败” 这类过去很难发现的隐蔽腐败行为,现在也能被精准追踪。
群众监督的力量也不容小觑。如今,网络举报更加便捷,巡视巡察也常态化开展。2023 年,巡视发现问题线索同比增长 15%,这使得许多 “漏网之鱼” 纷纷浮出水面。比如在教育、医疗这些以往看似 “清水衙门” 的领域,从 2018 年到 2023 年,累计查处案件就达到了 5.5 万起。
在打击行贿受贿方面,我国采取了同步打击的策略。2024 年,立案行贿人员 2.6 万人,同比增长 53%,并且建立了 “黑名单” 制度,限制行贿人的市场准入,从源头上压缩了 “围猎” 干部的空间。
03 历史积案集中清理
在粮食购销、金融等一些长期存在腐败隐患的领域,专项治理行动正在深入开展。2022 年,粮食领域因腐败被起诉的人数同比激增,2024 年,国企领域有 9.4 万人因 “靠企吃企” 的腐败行为被查处,这些数据都表明,我们对系统性腐败的深挖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在基层,随着乡村振兴资金监管力度的不断强化,“蝇贪” 现象逐渐浮出水面。2024 年,有 10.4 万名村支书或村主任被立案,比 2023 年增加了 4.3 万人,这反映出基层 “微权力” 腐败从过去的隐蔽状态逐渐走向公开,也体现了我们对基层腐败治理的重视和成效。
其实,中央纪委早就指出,当前的反腐工作呈现出 “存量增多,增量减少” 的特点。这是因为高压反腐本质上是在 “还旧账”,像工程建设领域招投标串通等多年来的顽疾,现在都被集中整治,所以短期内案件数量有所增加。
04 反腐触角纵向延伸
如今,反腐的领域不断拓展,从传统的金融、能源领域,延伸到了体育、医药等新兴领域。2024 年,医药系统就有 6 万人因药品采购腐败问题落马,体育领域也首次被纳入专项治理范围。
民生领域一直是反腐的重点。2024 年,查处群众身边腐败问题 59.6 万件,对于那些侵占社保基金、救灾资金等侵害群众切身利益的行为,予以严厉打击。民生领域曝光度的提升,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人们对 “案件增多” 的感知。
形式主义作为一种隐性腐败,也没有逃过反腐的 “眼睛”。2024 年,查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 9.2 万起,基层减负与反腐工作协同推进,让那些懒政怠政的行为无处遁形。
05 新型腐败有效识别
我国建立了全周期管理机制,通过 “办案 — 整改 — 治理” 的闭环,实现了对腐败风险的早发现。2024 年,全国行贿人信息库建成,通过大数据比对,识别出异常资金流超过 12 万条,为打击腐败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持。
在制度建设方面,我国不断修订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比如修订《监察法》,完善国企境外投资监管等,进一步压缩权力寻租的空间。以金融领域为例,2024 年严查 “影子股东”,有 1.7 万名从业人员因此被处分。
在文化层面,积极破除一些不良的文化潜规则,批判伪精英思想,像 “站队安全论” 等错误观念,同时强化公仆意识教育,推动 “不敢腐” 向 “不想腐” 的转变。
所谓的 “越反越多”,其实是反腐从治标迈向治本的必经阶段。
从短期来看,案件数量的上升是监督效能提升、历史积案清理的必然结果;而从长期来看,随着制度笼子越扎越紧,比如权力阳光运行、行贿联合惩戒等制度的实施,腐败增量实际上已经呈现出下降趋势。
正如中央纪委所强调的:“反腐败永远在路上”。不过反腐也不能一直在路上,最好的方法是让贪官不上路,否则腐败造成的伤害还得底层百姓来承受。
未来,我们还需要通过技术防贪,利用数字监督手段;制度限权,实行分权制衡;文化润心,开展廉洁教育等多维度发力,最终实现 “三不腐” 的治理目标,让腐败现象在我国无处生根。
— END —
作者简介:不二书僧,80后自由撰稿人,985哲学硕士,曾就职于私企,国企,行政机关,事业单位,喜欢运动,热爱写作,激浊扬清,伴你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