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社会,再爆出某某巨贪被审查,被逮捕,或者被判刑的新闻,已经不能激起社会舆论的特别关注了。“虱子多了不痒,债多了不愁”,百姓已经对这些消息无感,甚至麻木了。
十八大以来,揭开反腐的序幕,上至中央高层,下至基层公务员,老虎苍蝇一起抓,而且反腐成绩卓然。据有关资料显示,仅2024年,被处理的党员干部多达二十多万人。
国人纠结的不是贪腐本身,而是为什么贪官越抓越多。按照常理说,贪腐达到犯罪程度的官员,毕竟是有数的,应该越抓越少,可现实是越抓越多,似乎有永远抓不完的趋势。
这几天爆出的“1岁工作,22岁退休”的极端案例,之所以造成巨大的反响,是因为它揭开了一个令百姓头皮发麻的阴暗面:贪腐已经不是单独作案,而是形成了链条,织成了网络,并形成了文化。于是,贪腐分子是抓不完的。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土地上本来已经把杂草除掉了,而且很干净,可是来年会发现,地里不仅有杂草,而且长得依旧茂盛。原因很简单,土地具有繁衍杂草的适宜温度、湿度、以及适宜杂草生长的营养环境。
消灭杂草,有经验的农民也有办法:锄草的同时,要加大力度消灭杂草的种子。办法也很简单,在秋季来临之际,杂草结出种子之时,将未成熟的杂草种子革除掉,堆积焚烧。种子大量减少了,来年的杂草就会大幅度减少。
自然界的某些规律值得人类借鉴。杂草没有种子,就不能繁衍,掐断了杂草的生命链条,最终达到消灭杂草的目的。对于消灭贪腐,其实亦可参照这个办法,反腐的同时,用更大的精力消灭贪腐的种子。
贪腐的种子是什么?是党员干部内心深处的极端利己主义思想,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躺平摆烂的庸官作风,是在头脑里一直作祟的“升官发财”的封建思想残余。
可是,党员干部脸上贴着“党员”的标签,手里攥着高等院校的文凭,西装革履,文质彬彬,派头十足。然而,他们做的事情几乎全是上级布置的,而自己深入社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动力几乎为零。
这种情况下,他们的能量,他们的才华往哪儿用?唯一的出路就是谋私。上级对下级管得太死,缺乏主动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时间和空间,更没有激发和点燃基层党员干部主观能定性的手段。
在官场,凡事都是按部就班,按照程序办事,大家都躺在官场这张巨大的网上,享受着各种优渥的待遇,却从来不用考虑为国家,为人民做什么事情。
官场何以至此?先说新中国前三十年,党员干部没有那么大的数量,但他们在工作中总是带着激情和真诚,自然也就有了良好的效果。试问:那时候的“两弹一星”元勋们,他们做工作,还考虑自己能得到多少奖金吗?焦裕禄一心扑在治沙上,还指望以此为跳板升官吗?
反观现在的官员,什么正经事干不了,一个心事想把官做得越来越大,并以此来显示自己的能力和价值。折腾来折腾去,他们干出来的尽是蝇营狗苟之事。
一句话,当一个人内心深处,想的都是自己的事,他们损害国家和人民利益的手段和办法,还有什么使不出来呢?这就是腐败的最根本原因。
说到党员干部的思想问题,不得不提到整个社会风气的问题。中国社会,现在最风行的是“一切向钱看”,官方新闻称呼一个国家是“经济体”,评判一届政府的政绩,唯GTP等经济指标说事,似乎除了经济指标,这个社会就无话可说了。
这样的氛围,导致了民间“拜金主义”泛滥,房子车子相互攀比,结婚不是找终身伴侣,而是金钱当头,没有金钱房子车子等物质条件,休想谈论结婚。不结婚、不生子,生活中摆烂躺平,不是年轻人没有上进心,而是社会上过度的物质欲望,把他们的生活情趣浇灭了!
崇尚物质,导致强烈的物欲,强烈的物欲又导致了宣扬物欲和自私自利的文化。为了金钱物欲,人们把所有的事情都冠以“文化”的标签:公款吃喝叫“饮食文化”,官场腐败叫“职场文化”,官员无所作为叫“传统文化”,甚至女人站街卖身也美其名曰“性文化”。
其实,这些花里胡哨的东西背后,都隐藏着一个黑洞似的物欲,人们高喊着各种时髦的口号,眼睛却盯着金钱利益,党员干部也不能脱俗。近水楼台先得月,党员干部在思想境界上,与百姓无异,但其获得私利的手段和本领更高。这就是当今官场腐败的现实。
根除腐败是人心所向,但只要谈到“刀刃向内”,几乎所有的人都要打退堂鼓。现在很多似乎很有学问的人物,在网上喋喋不休地批评前三十年的历次运动,说迫害了这个又迫害了那个,但从效果上看,那些运动的确荡涤了党员干部头脑中的污秽,也深刻教育了广大人民群众。廉洁奉公、积极向上、公而忘私的社会风气一旦形成,世界上还有什么宏大的目标不能实现呢?
现在的党员数量大概有一亿,这个数量本身就有问题。延安时期,党外人士李鼎铭先生提出“精兵简政”的建议,被伟人采纳,这是后来战胜国民党最重要的条件之一。
如果把党性不纯,私欲过重,无所作为的干部裁撤掉,使党员干部形成拳头,形成合力,充分体现“先锋队”的作用,中国反腐肯定会是另一种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