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鸣】把坏事变好事:从司马南事件看左翼和话语空间的困局

2025-04-07 14:15:40 来源: 人境网作者:飞舟 之遥
点击:评论:(查看) 字体://

  自司马南“偷税”事件以来,网络上一石击起千层浪,各种评论不绝于耳,达到了沸反盈天的地步,其爆发期热度甚至不亚于《哪吒2》,成为了另一个现象级热点。它在舆论界主要呈现出三种不同的声音:自由派(右派)指责其言论极端化,常以煽动性语言吸引流量,观点缺乏学术或事实依据;一种认为即使偷税也要毫无保留地支持司马南,多为其粉丝;另一种则认为要理性、深入地看待司马南事件,在肯定其正面影响时,也要指出其不足之处,并应该透过现象挖掘本次事件深层次的启示。应该说,这三种声音涵盖了五花八门的评论。

  笔者认为,臧否一个有影响力的人物,站在马列毛的立场,实事求是是最起码的态度,不虚美不隐恶,司马南事件所暴露出来的问题,反映了左翼群体认识方面的偏差,也是社会思潮长期混乱的一个典型写照。批评不是泼脏水,而是拿证据讲道理。若批评不自由,则赞美无意义;但若批评无边界,则共识必撕裂。

司马南的“崛起之路”

  司马南成名已久,口若悬河,滔滔辩才,其学识、阅历、视野、预判能力,以及对时局的精准洞察等诸多方面,绝非一般人所能比拟,因此在网络上拥有广大的拥趸。

  时也,势也,随着各种状况的变化,网络评价也更五花八门。有人说他为底层老百姓说话,是披坚执锐的斗士;有人则戏谑“上班表演爱国,下班回美国住大house,此生无悔入华夏,家住加利福尼亚”,“流量表演爱国艺术家”、机会主义的“变脸王”;还有人给他贴上了毛派、左翼的标签。但是司马南一方面歌颂毛主席,一方面说某人三起三落,韬光养晦是大智慧;一方面抨击买办资本,一方面又为资本家代言;一方面为底层老百姓说话,一方面又收割老百姓的流量……凡此种种,无不有着标准且特异的“表演型人格”。

  在特色时代的惊涛骇浪中,司马南始终是以“斗士”的形象或人设展现在世人面前。最早使司马南闻名中外,是他在“反(气功)伪科学”上的胜利,获得了一些好名声。

  到了2021年年底,乘着“限制资本无序扩张”的东风,司马南手撒垂柳,进入人生高光时期。他打中了柳八爷买办资本的软肋,获得了广大网友的支持。

  这是资本近几十年以来,头一次被人打得头破血流。大环境下,面对司马南嗷嗷叫战,柳大买办方面始终缺席,三缄其口,也为司马南成就“英名”做了反向背书。

  但司马南揭露柳大教父的诸多问题,与之前斗伪大师伪神医之流的纸老虎不同,它是真真切切的真老虎,铁老虎。动急了,老虎会咬人。这里面牵扯的利益也决非普通饭碗可比拟,而是成千上万亿。因此,他动了资本的奶酪,这次被报复性封杀,在此一时彼一时的大环境因素下,当然也与此有关。

  司南马通过批判“坏”的资本,走上人生巅峰。这一次,数月专班查税之后再被几乎所有主流媒体顶格曝光,掉下“神坛”。

反对私有化的历史背景

  众所周知,我国的国营企业是在春天之后,以一种看不见之手操纵的方式,完成了私有化过程。

  在此漫长的过程中,左翼学者和以魏巍为代表的老同志一直在坚持斗争。如左大培2006年出版的“《不许再卖》——揭穿企业‘改制’的神话”一书,给予充分暴露。该书说,实际上人们是把企业“改制”看作与“公有企业产权改革”有同样含义,这里的“公有企业”不仅包括国有企业,而且包括传统意义上的“集体企业”。而最近十几年中所进行的企业“改制”和“产权改革”,其实质就是将企业私有化——也就是将国有的或集体共同共有的企业变为私人所有。此书系统地揭露了有关企业“改制”的所有神话,认为十几年来的中国企业“改制”基本上实行的是“权贵私有化”,也即将原来的公有企业变为归极少数“企业家”、特别是原公有企业的经营者私人所有。

  与此同时,工人们面对下岗的窘境,展开了起此彼伏的生存斗争。比较有影响力的是2009年发生的通钢工人事件。吉林通钢集团通化钢铁股份公司职工,因为河北私有的建龙集团在对通钢集团增资扩股时,不经过职工民主讨论,把他们撇在一边,并且损害他们的切身利益,引起不满,在通钢厂区内聚集上访,并把建龙派去通钢的总经理陈国君围堵挟持,作为人质,最后陈国君被愤怒的工人们打死。

  通钢事件是一件用“国退民(私)进”的办法对国有企业进行改制重组中的不幸事件,就其本质而言,是一场劳资斗争、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斗争、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斗争,对抗性的、不可调的、你死我活的矛盾斗争。

  曹征路的小说《那儿》讲述的是国企改制过程中工人的困境,主角是一个工会主席,试图维护工人权益但最终失败,甚至牺牲。小说通过个人悲剧反映社会问题,带有强烈的现实主义色彩。

  刘继明的小说《黑与白》中也讲了国有企业东钢在被外资并购过程中的工人维权事件。“改革旋风派”陈沂蒙了解到东钢之所以连年亏损并非经营问题,而是干部们坐享高薪、坐吃山空的结果,将大多数工人的财富装到少数干部的腰包里。在书中,陈沂蒙叫停了东钢的并购项目。但陈沂蒙最终被调走,也意味着“健康力量”的幻灭。

  正是因为有了前辈们和有良心的左翼学者和作家掀起的这一股舆论风潮,加上工人们积怨已久的社会效应,才有了司马南振臂一呼,应者如云的局面,这里他发挥的积极作用必须肯定,但也应全面看待。

左翼的困局

  左翼自1976之后被打压以来,在温水煮青蛙似的私有化进程中空间逼仄艰难生存,直到互联网时代才获得了喘息之机,其核心灵魂和旗帜是毛主席。司马南歌颂毛主席、批坏资本赢得了大批网友的支持和泼天的流量,但他是把毛主席与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的立场揉合在一起来,这种稼接是一种阉割和鱼目混珠。毛主席是共产主义者,在其领导中国革命的过程,因历史的原因和战略的考量,三者有时有重叠的地方。“春天后”在公化为私的过程中,私有制经济已作为主导力量,社会的生产活动是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统治社会的思想是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而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成为资产阶级的主流意识形态,无产阶级只有用马列毛主义武装头脑,才是唯一正确的选择。

  司马南披着由主流叙事编织的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的华丽袍子,以司马南们的“智慧、眼光、学识、阅历”,他怎么可能分辨不出毛时代社会主义与后时代的本质区别呢?他怎么可能不知道爱毛主席的国与爱蒋凯申的国的本质区别呢?但是他却总是高举正能量的大旗,让数千万粉丝在他抑扬顿挫的亢奋指挥棒下如痴如醉昏昏沉沉,化用一个词可称之为“以己昭昭使人昏昏”。据平台分析,司马南的粉丝中年龄偏大者占多数,国家民族主义叙事甚嚣尘上以来,爱国青年比重也有所增加,这些粉丝的共同特点都是对毛主席富有感情,热爱社会主义的中国,向往毛时代公平正义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生活,渴望社会能恢复公平正义,但他却偷换概念,带着他们爱资本主义的国。

  有人说司马南有启蒙意义,笔者不认为是这样。司马南只是把一些人心中的想法说了出来,渲泄了一些情绪,引起了一些共鸣,离真正的启蒙尚有距离。老百姓心里面都憋着一股气,司马南把这股气引出来了。如果没有用阶级思想去启蒙,谈不上真正的启蒙。正如列宁所说,工人阶级的思想要靠灌输。在资产阶级思潮的包围下,靠自觉意识真正觉醒的只是极少数。司马南的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是谄媚于上;司马南批瓜分国企批坏资本,是取悦于下。他觉得可以在爱国和批坏资本之间找到平衡,包括去西安和许昌为一些他认为的正能量好资本代言,可以安全地收割流量和指点江山,没想到还是被收拾了。

  与右翼一片叫好不同,泛左翼因为对待司马南被打压的态度不同出现了激烈的争执,揭示出长期以来左翼的困惑根源——为什么左翼这么多年一直裹足不前?恐怕正是因为与体制绑得太深。

  青年人经历毕业即失业、经历市场经济的毒打之后超脱一点,除了拼爹或侥幸卷赢考公上岸的极少数之外,绝大多数与体制并无瓜隔,所以对司马南感冒的不多、嘲笑的不少。老同志还享有毛时代制度遗泽,暂时还能够拿到退休工资,国企内的一些人还暂时拥有“铁饭碗”,但肉眼可见之下,他们也在焦虑,司马南们的发声给了他们一些情绪价值和心理安慰,坚决维护司马南的声音以这类保救幻想、只反坏资本的粉丝为主。

  面对这场司马南肇始引发的大争论中,还有一些人是身在迷雾里,总是看不透。或即便是看透了,也不敢明说。其实这样的认知跨越往往就是一层窗户纸,拨开了障眼的迷雾,才能柳暗花明。而只有追求真理、对事不对人、走出粉丝山头怪圈的人,才能看清楚大是大非。这场左翼争论表面上看是分裂的坏事,其实辩证来看,不少左翼人士从此事中看出了破绽,意识到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的局限性,正视自己的阶级观,认清自己的阶级属性,如是,则将坏事变成好事,何尝不是廓清思想认识、提高阶级觉醒、纯洁左翼队伍,提高斗争水平的大好事呢?通过这样的大讨论再一次表明,左翼必须率先完成自我改造,持续地彻底剥离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残余,才有可能打破坚冰,开辟道路。

事情正在悄悄起变化

  司马南事件是当前多种势力明争暗斗的表面反映,背后有着错综复杂的社会因素。他揭露批判当今社会的黑暗面,这一点值得赞扬。但他的批判是站在统治阶级的立场上对社会黑暗面的抨击,希望上峰革除弊端,走向正轨。对于普通百姓或者无产阶级的疾苦关心甚少。当然他的言行必然会得罪一些官僚和资本家,加上他自身的缺点和问题,被抓了把柄,人家对他的绞杀也是必然。当前的官僚、资本家、社会名流哪个是干净的?司马南相比他们还是比较正派的。作为和政治有瓜葛的公众人物,他的言行也代表着某种政治势力。最近发生的事件是垄断的官僚买办资本和小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矛盾的体现。

  与以往的短期禁言不同,与以往无底线收割财富的流量网红被封也不同,司马南并不是这一波唯一一个被全网封杀的,最近接二连三地爆出各个平台“键政”网络大V被直接炸号封号的消息,比如知乎的“帽子姐”、微博的@刘继明、@司马三忌、@师伟、@小毛驴系列号等,左中右都有,其中标举自己正能量的也不在少数,所以,透过司马南事件的表象,我们需要思考深层次的原因……

  也许互联网曾经给各种思潮带来的话语喘息空间,随着AI技术的“发展”,又一次面临着更加逼仄的桎梏到来,这同样是坏事,也可能是好事,因为鲁迅和辩证法都告诉过我们,沉默、死亡和爆发总是有规律可循的。马列毛主义的思想会在迷雾和高压中迸发出更加璀璨的光辉。

  本文为笔者的一点思考,如有不同意见,欢迎批评。碰撞才能产生思想火花,能把这潭死水搅活,焕发新的力量,正是笔者之希翼。

【文/飞舟 之遥,原载人境网。188金宝搏体育官网修订转载。】

「 支持红色网站!」

188金宝搏体育官网 SZHGH.COM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188金宝搏体育官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相关文章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