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养老金每月百元,砖家却问为何不消费?
当砖家们捧着高额退休金研究“中国人为何爱存钱”时,一位45岁的建筑工人钱某正对着自己的账本发愁:
本月工资,6800元
寄给老家父母,2000元(养老钱)
儿子学费,1500元
房租水电,800元
自己生活费,1000元
存款,1500元
“砖家总骂我们不舍得消费,可你看看这223元的养老金标准,我要不存钱,老了连埋都埋不起!”
事实上,养老金制度,是一座金字塔:
7%的人站在塔尖,55%的人陷在泥里!
-7%的塔尖群体(约2000万人)每月领6000+元,相当于每天200元养老钱,比90%农民工的日薪还高
-38%的夹心层(约1亿人)守着2000元养老金,在城里刚好够交物业费+买菜
-55%的底层(1.71亿人)攥着223元,不够买30斤大米
更荒诞的是,某退休处长跳广场舞的月支出(保健品2000+旅游3000+理疗1500),抵得上15个农村老人全年养老金。
然而,河北农村的张大爷骂出了一句真相:“这根本是养老天梯制!城里老爷退休金年年涨,我的223元八年没变过!”
凌晨五点,张大爷就得起床,趁天没亮去地里摘菜,赶早市卖完能多挣5块钱。“城里人说存钱防老?我们农村人是存钱等死啊!”
统计局说中国储蓄率高达45%,砖家解释说“中国人爱存钱是传统美德”,却闭口不谈医疗、婚育、养老这三座压在百姓身上的大山:
1,农民工每月被迫存40%工资,不是为买房买车,而是为填养老窟窿;
2,223元养老金逼出“三个不敢”:不敢生病、不敢吃肉、不敢死(丧葬费至少8000元)。
3,“儿子结婚要县城买房(80万)+彩礼(20万)+孙子上幼儿园(每月2000),这还不算我和老头子随时可能需要花费的医药费。”
4,“新农合报销完还要自费五成,去年做胆囊手术花了3万,现在顿顿咸菜就为存钱防病。”
这种绝望的储蓄,哪是什么未雨绸缪,分明是被逼出来的生存策略。
所以,高储蓄率的真相:不是美德,而是穷人的被迫自救。
当55%的底层老人用223元对抗飞涨的物价,当农民工把40%收入寄回老家,“消费升级”就成了空中楼阁。
商场里打折的智能马桶盖,永远敌不过县城药房的降压药刚需。
更严重的是,这种代际贫困正在形成闭环。90后某快递员说:“我看爹妈每月200块养老金,就知道自己老了连狗都养不起。”
于是年轻人报复性存钱,甚至出现“35岁存够100万就退休”的极端计划。当整个社会陷入“存钱续命”的怪圈,还谈什么内需拉动经济?
所以,可以说:是养老的“巨大鸿沟”,在阻碍经济的发展。
为生者权,为百姓言。我们不要轻飘飘的刺激消费,要的是扎扎实实的制度变革:
1.立即实施“养老扶贫”:将农村基础养老金提升至800元/月,这笔钱不够北上广喝下午茶,却能救活无数位老农民。
2.向特权开刀:体制内退休金设置“民生天花板”,超出部分划转养老基金池。当年工人能“下岗分流”,如今凭什么退休金不能“削峰填谷”?
3.建立农民工专属保障:用工企业每雇佣一名农民工,必须缴纳“城乡衔接养老险”。
4.推行“养老正义税”:对豪宅、游艇、私人飞机开征专项税,用既得利益者的奢靡钱,给底层百姓买救命药!
当每个中国人都能体面地老去,才算是迎来了老百姓心中真正的盛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