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则笑话,说是“黄兴打响了黄花冈起义第一枪,那么第二枪、第三枪是谁打响的?答案是:黄兴朝空中连开了三枪。”因为教育出版社的教材里有一句话:"黄兴朝空中鸣了三枪揭开了黄花岗起义的序幕!"
这虽是笑话,但生活中类似现象却确实存在。
笔者今年有次参加网上学习考试,一小时内35道题,满分100分,80分算及格,我第一次78,第二次73,第三次80分。电脑随机派题,每次考试虽有同样题目,但毕竟很多不重样的。一口气连考三次才勉强通过,实在悬得很。
且看那试题:
“党员受到警告处分(一年)内、受到严重警告处分(一年半)内,不得在党内提拔职务或者进一步使用,也不得向党外组织推荐担任高于其原任职务的党外职务或者进一步使用。”
“党纪处分决定作出后,应当在(一个月)内向受处分党员所在党的基层组织中的全体党员及其本人宣布。”
“执行党纪处分决定的机关或者受处分党员所在单位,应当在(六个月)内将处分决定的执行情况向作出或者批准处分决定的机关报告。”
“利用职权或者职务上的影响,违反有关规定占用公物归个人使用,时间超过(六个月),情节较重的,给予警告或者严重警告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撤销党内职务处分。”
……
以上括号里本都是空着的,让填写时间。
按说,通过学习,让人们以后遇上这些事,知道有时间要求,脑子里多绷一根时间弦就行;要人们都一一清楚记得,实在有点为难人;哪怕一时强记,也未必能保多久。
再如这样的试题:
“违反接待管理规定,超标准、超范围接待或者借机大吃大喝,对直接责任者和领导责任者,情节较重的,给予(警告)或者(严重警告)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撤销党内职务)处分。”
括号里也是需要填写的内容。对党员的纪律处分有五种:警告、严重警告、撤销党内职务、留党察看、开除党籍。从这五种里准确挑出三种填进括号,也不是容易的事。
其实,让人们通过学习,知道违反接待管理规定会被党纪处分就行,何必要人记得这么清楚?
有人说,网上考试属于开卷考试,手头有书允许翻找啊。是的,但时间紧迫,有时匆忙之中也不是那么好找的。
近日某县组织了一次内容近似的知识竞赛,多是年轻人参赛,抢答环节多也是类似以上的题目。那可是更没有时间临时翻书。作为评委,我在现场心生感慨:这些年轻人为了一个好名次,私下付出了多少努力啊。也难怪类似的知识竞赛很少有中老年同志参赛了。
也许有人认为,机关同志不熟悉这些具体内容,实际执行时难保不出错。其实并不尽然。
比如“党员受到警告处分(一年)内、受到严重警告处分(一年半)内,不得在党内提拔职务或者进一步使用”这一条,单位负责同志或党务工作者现实中如果遇到这样的情况,只要在日记本上记录下某位党员受处分的准确时间,知道有一定时间内“不得在党内提拔职务或者进一步使用”的规定,再翻看一下《党纪处分条例》,把“一年”或“一年半”到期时间同时记在日记本上,提醒自己就行。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这里,记日记显得特别重要。哪怕再熟悉这一条款,如果不记工作日记,记不清某党员受处分的具体时间,最后还是会搞不清“不得在党内提拔职务或者进一步使用”的禁令“警报”解除时间。
爱因斯坦说过大意如此的话----凡是工具书里能查得到的,一概不记。
丘吉尔回忆自己读中学时的经历,说自己虽然很努力,可考试时,老师变着法儿地出一些偏题怪题,好像总是试图揭露我的无知,终于让我对学习彻底丧失了兴趣。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陶渊明的“不求甚解”,我们不妨可以理解为不死记硬背;“每有会意”,也不妨可以解读为心领神会。
“得意忘形”,本意也是得其意而忘其形,并非贬义,而是中性。如九方皋相马,不知马的牝牡毛色;如绘画,不是工笔画而是大写意;又如散文,崇尚形散神聚。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人的精力有限,记忆更是资源,必须记忆的东西本已太多,若再滥用浪费无疑是暴殄天物。就连爱因斯坦那样的超强大脑,也负担不起无谓的记忆。
我们的素质教育成效不彰,很大原因正在于长期以来太重死记硬背。事实上,撇开死记硬背知识点,真正考创意考烧脑,这样的“开卷考试”其实更考验人。
从给基层减负的角度看,少给基层的年轻人搞死记硬背的知识竞赛,无疑也是一种真正的减负。当然,减的是死记硬背,增的是创意风暴;减的是形式主义,增的是实事求是;减的是负担,不减的是责任。
当然,爱因斯坦所谓“凡是工具书里能查得到的,一概不记”的话,也许只是为了夸张地表达无谓记忆的不必要。人生在世,必要的基本知识还是必须掌握的,就如总不能字典在手就可以不认常用字了吧。再说,书到用时方恨少。比如当年报道邓小平同志南巡的那篇通讯,标题是“东方风来满眼春”,如果作者或编辑不谙熟“诗鬼”李贺的这句诗,如何生造得出比这更晓畅明白、神韵贴切且大气磅礴的标题?
(作者:陶余来,常州大学红色文化研究院(中共党史党建研究院)特聘研究员;来源:昆仑策网【原创】图片来源网络 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