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州,过去称为林县,与北面一望之地的河北涉县紧密相邻,其实在抗战年代,它与涉县一样,属于晋冀豫革命根据地的一部分,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
一提林县,人们便很自然想到人造天河红旗渠,想到那个为人民的幸福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县委书记杨贵,想到那首当年曾经振奋整个中国的歌曲:“劈开太行山,漳河穿山来。林县人民多壮志,誓把山河重安排”。林县是一个英雄的故乡,每个镇每个村都有说不尽的关于英雄的故事,到处都是关于英雄的传说。
在林县人民心里,若说英雄,首先应该一提的便是开凿红旗渠的好汉们。从那个年代过来的人,没有没参加过修建红旗渠的林县人。可以说人人都是英雄。
翻开林县县志,记载的都是林县缺水的痛苦历史。一件事,如今提起依然心酸:民国初年,林县桑耳庄村300多户人家,常年到4公里外的黄崖泉担水吃。民国九年(1920年)大旱,黄崖泉的泉水小得只有香火头那么细小。大年三十,桑林茂老汉起五更爬上黄崖泉想趁早挑担水回家过年,挑水的人多,一直挨到天黑才接满一担水回村。新过门的儿媳妇王水娥惦念公爹去担水一天还未回来,就出村去接。天黑路滑,新媳妇又是小脚,接过担子刚走几步,被石头绊倒,一担水洒个净光。儿媳妇又羞又愧,就在万家灯火团圆的除夕夜悬梁自尽了。
桑林茂老汉埋葬了新婚儿媳,大年初一带着全家踏上了逃荒路。从此这一家人便再无音信。一担水的倾覆剥夺了一个人生命的尊严,足以给一个家庭带来难以承受的灾难。这就是千百年来林县缺水的写照。这样的苦难历史,造就了与苦难斗争的英雄们的奋斗精神,所以当杨贵号召大家开挖红旗渠时,整个林县人都成了冲锋在一线的英雄。林县造就的是一部战天斗地的英雄史。
一条红旗渠,不仅造就了杨贵、任羊成那样的最优秀的领军人,而且先后有八九十名英雄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最为典型的,莫过于修筑青年洞的那些青年英雄。如今我们来到青年洞前,迎面的崖壁上镌刻着郭沫若三个遒劲有力的大字“青年洞”。离郭沫若崖壁书法不远处,便是李先念书写的“山碑”魏碑书法。李先念的“山碑”题字,用在这里是最为恰当不过了。
作为红旗渠的总干渠主要工程之一,青年洞位于任村镇卢家拐村西,此处也是豫、冀、晋三省交界处,有鸡鸣一声闻三省之说。牛岭村下方,渠水从鬼斧神工、陡峭如切的小鬼脸上穿过。因为参加凿洞的突击队是从全县民工中抽调的300名优秀青年,故取名“青年洞”。600多米的山洞,全是青年们一镐一锤凿出来,是何等艰辛的工程。红旗渠修好后,周恩来总理有两句话说:“新中国有两个奇迹,一个是南京长江大桥,一个是林县红旗渠。”习近平在林州评价红旗渠说:“红旗渠精神同延安精神是一脉相承的,是中华民族不可磨灭的历史记忆,永远震撼人心。”
林县,这个隐藏于太行山的贫困之县,它的英雄主义精神,却是有着深深的历史渊源。从抗战年代,就孕育了一种英雄主义传统,这种精神,就像太行山那种刀削斧劈形成的豪迈之气,成为一个民族不屈的象征。
在林县烈士陵园,我们沿着高耸的石阶拾级而上,发现在通向山顶纪念塔的半山两侧,有两座形状相似的纪念馆,一个记述的是特级战斗英雄一等功臣孙占元,另一个是战斗英雄栗振林。他们都是林县人,而且都以几乎相同的方式牺牲在上甘岭上。孙占元是五大最为杰出的抗美援朝英雄之一,在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最前排的五大英雄,孙占元被安排居中安葬,他的两边分别安葬着黄继光、邱少云和杨根思、杨连弟。
林县的孙占元和栗振林是采取同样一种形式壮烈牺牲的。孙占元为坚守上甘岭597.9高地,在弹尽粮绝之后,以六颗手榴弹绑在一起,在断掉两条腿的情况下,与八个美国鬼子同归于尽。栗振林当时坚守在537.7高地,最后在消灭数十名敌人之后,用最后一颗手雷与敌人同归于尽。
其实在上甘岭战役中,还有数位英雄都是林县人。如黄继光的连长万福来,被称为从烈士名单里活过来的英雄。当时万福来坚守的597.9高地只剩下10个人,他带领这10个人,向敌人发起最后冲锋。一块3厘米的弹片从他下颚穿过,镶进了嘴里,他硬是用手拔出弹片继续带领大家冲锋。可接着他又被炮弹炸飞,大家都以为万福来已经粉身碎骨,部队已经将他列入阵亡名单,贴出了他的遗照。没想到的是,他其实最后被朝鲜老乡救下来,抬进了医院抢救。他醒来稍微好些时,看到自己连的战士黄继光的报道不够全面,便认真回忆黄继光的表现和牺牲经过,最后申报黄继光为“特级战斗英雄”。
【抗美援朝特级战斗英雄、黄继光生前所在连连长万福来】
坚守上甘岭的,还有林州英雄临淇镇的李宝成,他是15军钢八连连长,也是一个坚守上甘岭的传奇人物,是一号阵地的主要指挥员。在抗美援朝作战中,林县英雄可以说数不胜数,仅仅上甘岭就有十多位。
林县,具有革命英雄主义的优良传统,每个村庄,都有属于自己的英雄故事。从林县县城西边,翻过一座山,山那边,就是闻名全国的英模人物谷文昌。这个从战争年代走来的老革命,曾屡经战火,鏖战沙场,最后成为一名为人民利益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优秀共产党员,他的事迹感动天下,成为全国共产党员和广大干部的榜样。
在林州的五龙镇,一个古朴的村庄里,我们参观了一个老式的刘家宅院。如今宅院的后裔已经遍布祖国各地,是一家旧称书香世家。据当地百姓称,提到这个刘姓,不能不提一个巾帼女子,那就是我们民族历史上第一个飞上太空的女英雄,她就是我国第一个上了太空的女航天员刘洋。当地刘氏族长告诉我们,刘洋所出生的刘家,就与这个五龙刘家属于同宗同族,也算是属于刘氏后裔。
林州,是一片崇尚英雄的土地。英雄的故事,便成为这块地方的文化基因,在这片充满热血和激情的土地上滋养成为一种英雄文化。一方地域的精神品格,这也便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生生不息的文化根脉。像巍巍太行一样,屹立于华夏神州大地。
(作者系昆仑策研究院高级研究员;来源:昆仑策网【原创】修订稿,作者授权首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