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亲人、爱朋友、爱自己的工厂、也爱自己的国家……”
01
—
接到健康哥病危的消息,急忙赶到位于省城的那家著名心血管病医院,他已经住进了CCU(为心脏病患者设置的重症监护室),医生不许进病房探望,只能通过手机视频简单问候一下。
透过视频,看他虽然插着氧气,但声音仍很有力,通话结束时,还挥手致意,精神非常好。
这让我燃起了希望,期待他能够渡过难关,康复出院。
孰料,天不假年,三天后,他就溘然长逝了。
接到噩耗后,再次赶到省城,来和健康哥做最后的告别。
在吊唁大厅,看到了他的遗容。
也许是被病痛折磨的缘故,他显得瘦削而严肃,而在生前,他给人印象最深的,是一张胖胖的、圆圆的、总是带着和气微笑的脸。
健康哥静卧在鲜花丛中,头戴一顶七十年代之前在国营企业工人中最为流行的前进帽,身穿一套深蓝色呢子制服,完全是一副老工人形象。
仪式结束,我开车送他回近200公里外的故乡小城——那是一座五十年代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建市的新兴工业城市。
其实,再过几个月,健康哥就满七十了。
健康哥的女儿琳琳,怀抱父亲的骨灰,含泪坐在后排座位上。
琳琳出生时,正是一胎化政策的高峰,所以,健康哥只有这么一个女儿,从小视如珍宝,下班后总喜欢抱着她。
如今,健康哥又被琳琳抱着走完最后一程。人生如此,也算是一种圆满吧!
02
—
健康哥是属于这样一种人:热心肠、爱管事、看不得人着急。
过去,在国营工厂的家属院,总少不了这样的人,大家也非常熟悉、喜爱这样的人,谁家遇到红白喜事,都愿意找他帮忙、出主意。
所以,他虽非“老大”,但在很多场合,却有“老大”的范儿。
他也很享受被需要的感觉。
健康哥喜欢热闹,做事讲究体面,无论对亲戚、对朋友,都礼数周到,有时候甚至有点烦琐哲学。
他热爱生活,活得有滋有味,尽管他长期患有基础病,身体并不是很好,但从来没有听他发出过“人生虚无”之类的感叹。
健康哥是市里一家国营火力发电厂的工人。他的家族和电厂是这样一种关系:父亲是电厂职工,他本人是电厂职工,弟弟、妹妹也是电厂职工……
他们年轻的时候,国营工厂正式工的身份所提供的社会地位、经济收入,以及至关重要的安全感、归属感等等,都是令人满意的。很多老工人都希望自己的子女也进自己的工厂工作,于是就渐渐形成这种家庭与工厂融于一体,厂就是家,家就是厂,爱厂如家的现象。
九十年代,健康哥一度离开车间,到厂燃料科负责“跑煤”。
那时,在“大矿大开,小矿小开,有水快流”的口号下,当地原本国营大矿一统天下的局面被打破了,私营小煤窑遍地开花。
这些小煤窑主为了把煤卖给国营发电厂,无所不用其极地“公关”,健康哥一时压力山大。
面对似乎唾手可得的逼人财富,健康哥始终保持高度清醒,最终干干净净、平平安安地度过了人生旅途中这一段激流险滩。
健康哥去世后,我想了又想,也回忆不起他干过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但为什么亲人如此哀戚,朋友都有空白感呢?
当然和他总是怀着一腔善意,古道热肠地参与到周边人们的生活中有关。
而健康哥之所以能够如此踏实自信地生活,想来也是和国营工厂为他提供的安全感,以及工厂生态中充溢的共同体文化有关。
试想,如果是一位“今天搬砖不狠,明天地位不稳”的当代打工人,还会有热情关心他人的事吗?如果像今天的大厂“牛马”那样,“起的比鸡早,睡的比狗晚,吃的比猪差,干得比驴多”,还有余力帮助他人吗?
爱亲人、爱朋友、爱自己的工厂、也爱自己的国家……健康哥这样的人,曾经是火红的年代遍布全国的社会主义共同体——国营工厂——中的一员,他也用自己的一生,从一个侧面诠释了社会主义共同体。
健康哥去世了,我们深深地缅怀他!
他留下了一个令人怅惘的背影——是他个人的,也是国营工厂的,更是一个时代的。
【文/郭松民,188金宝搏体育官网专栏学者。本文原载于公众号“独立评论员郭松民”,授权188金宝搏体育官网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