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转化率为0,该怎么看

2023-08-10 17:05:55 来源: 浙江宣传作者:记者
点击:评论:(查看) 字体://

  近日,一则关于“高校花1.31亿科研经费0成果”的话题引发广泛关注,也引来众多网友热议,“没有市场转化,要科研做什么?”“这么多钱花下去,都去写论文了吗?”……同时,不少网友也表达了截然不同的观点,“基础研究没有成果转化很正常,转化率为0并不等于没有进展”“科研成果岂是一两年能出来的”……

值得探讨的是,当人们在热议科研经费使用和成果转化问题时,到底是在关注什么?我们又该如何看待?

  这一事件之所以引起广泛关注,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经费投入与成果转化形成巨大反差,让外界感到困惑。

  在大多数人的认知中,1.31亿元代表了巨额的科研投入,862个项目代表了较为庞大的科研规模。然而在如此有力的支持之下,实现的成果转化率却为零,难免让人产生质疑。

  但也有一些专业人士分析认为,这些经费平摊到每个项目上其实并不多,科研转化也有其周期和规律,不能过度苛责。

每一种声音都应该被听见,因为从出发点而言,大家都是一致的,希望科技创新有更多突破。这些年,“卡脖子”是科技领域最热、但也最让国人揪心的一个词。美西方国家利用技术优势对我国科技领域发展频频出手,制裁中兴、打压华为,将相关企业列入实体清单,等等,这众所周知。

  面对不择手段的打压,我们更加清醒地认识到,关键核心技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必须把核心科技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所以,大家都迫切希望看到像C919大飞机那样的重大科技创新突破,早日筑起自主可控的科技地基,把创新主动权、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

  而这次事件,与很多人的期待形成较大落差,加上学术与大众之间本身存在壁垒,短时间内确实很难让每个人都能静下心来进行客观、全面的分析。当然,如果有人借机歪曲事实、揣测攻击,甚至有意带偏节奏,则是另一个话题,需要每个人保持清醒和警惕。

  关于科研项目经费使用和投入产出相关的问题,其实在国内早有讨论,相关缘由分析也是观点林立、不一而足。虽然从不同角度看,总会有这样那样的立足点,但笔者认为,一些不良倾向的确存在,值得深思和防范。

倾向一:重论文、轻实践,目标导向和成果转化意识缺乏。一些高校和科研单位“破五唯”导向不鲜明,并不将科研成果实际效益转化作为主要的评价指标。

  这样的评价体系导致许多科研工作者把主要精力花在如何到高级别刊物上发论文、如何拿论文和专著去评奖等方面上,有时无法深入思考成果转化的问题,也造成了科研与社会需求在某种程度上“脱节”,科研工作者缺乏成果转化意识,使得“闭门科研”“纸上谈兵”时有发生。

  今年3月出版的《中国科学报》刊登了一篇由25名科学家、企业家联合署名的文章,就重点呼吁要改变工程人才培养中出现的只重视论文发表而忽视实践创新的现象,让更多工科教师、学生去工程一线解决真问题,与产业发展、社会需求更好结合起来。

倾向二:重数量、轻质量,研究力量彼此分散而不能形成合力。很多高校、科研单位把“堆高”科研项目数量作为本单位年度科研工作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一些科研主管单位也乐见并推动“上项目”,以至于“摊大面饼”“撒胡椒粉”等现象并不少见。

  而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一些科研工作者各自为战,缺乏成体系的、有组织的科研,缺乏长期性的研究规划和定位,这种“碎片化”、短期性的研究使得一些重要的、关键性的领域难题难以取得有效突破,也使得成果转化的效益大打折扣。

倾向三:重前期、轻后期,项目全过程管理与评价规范还需要优化。一些高校、科研单位把关注重心放在了科研课题申报和立项上,以此作为单位考核科研业绩的“硬杠杠”,却忽视了对项目的全过程管理和正确引导。

  部分科研工作者也把“拿项目”作为自己的主要目标,将精力放在如何把项目前期准备做得充分、如何把项目申报书写得“漂亮”上,项目立项以后就认为“万事大吉”,缺乏研究后期的持续投入和对成果效益转化的科学认识,使得许多项目研究“头重脚轻”、半途而废。

  同时,我们也要对基本的科研规律形成共识:并非所有研究都适合直接转化出相应的效益,或能在短期内直接产生重大效益;也不能因为出现科研成果转化率低,就又片面地只去强调把转化率提上去,走向另一个极端,而是要构建更加多元合理的科研评价体系。

提升高校科研投入的成果转化率,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纯粹靠争论去解决问题。

  如何既有效用好科研经费、循序渐进地推进成果转化,又让科研人才能够静心做学问搞研究,值得我们去思考。

  首先,成果转化率不仅仅是一个数字,而是整个科研过程的动态反映。假如只是为了在数字上“过关”,追求低水平的成果转化,把精力花在发明那些技术含量不高的专利上,反而会带偏科技攻关的方向,扭曲设置这一评价指标的本意。

  在结题评价之外,应当更加注重科研经费的全过程精细化管理,通过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引导广大科研工作者把精力集中到必要环节上来。

  其次,在科研经费的管理中,应多一些“问题导向”,少一些“平均用力”。哪里“卡脖子”最为突出,就重点支持哪个方面,而不是一味搞学科平衡。特别是对于一些科研经费本就紧张的院校,选择“田忌赛马”的策略,将优质资源集中投入具有非对称优势的学科,不失为一种更好的选择。

  此外,还应推动产学研融合,打通从科技到应用的“关键一步”。不难发现,成果转化率高的科研院校,绝大部分都能与知名企业形成良性互动,也让自身的科研攻关摸到更为清晰的市场脉搏。企业与高校的相向而行是提升高校科研成果转化率的关键,尤其对应用研究领域来说,不顾企业的投产而谈高校科研转化,这无疑只是建立在“空中楼阁”之上。

  最后还须看到,科技创新尤其需要久久为功,尤其需要整个社会的包容心。一项重大科技突破往往建立在无数次失败之上,科研人员“坐得住冷板凳”更需要全社会“将板凳捂热”,形成宽容失败的氛围。

  在2018年两院院士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说过这样一席话:“不能让繁文缛节把科学家的手脚捆死了,不能让无穷的报表和审批把科学家的精力耽误了。”

  “海阔凭鱼跃”,要为有前沿创新意识和研究能力的研究者搭建更能充分施展才华的舞台,给予他们足够的耐心、信心,让他们大胆去试错、探索。当他们甩开臂膀心无旁骛去实干,科技创新的活力才能充分涌流。

「 支持红色网站!」

188金宝搏体育官网 SZHGH.COM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188金宝搏体育官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相关文章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