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松民评《邪不压正》:说给“另类”姜文的几句话

2018-07-26 16:27:29 来源: 独立评论员郭松民 作者:郭松民
点击:评论:(查看) 字体://

  《邪不压正》已经看过好几天了,一直有朋友催我说点什么,那就说几句吧。

  坦率地说,《邪不压正》不是一部成功的电影,也绝不可能像姜文此前的电影《鬼子来了》、《阳光灿烂的日子》、《让子弹飞》那样,随着时间的推移,愈发显现出“经典范儿”,而是会被埋进岁月的尘埃里,渐渐被人遗忘。

  《邪不压正》当然是有优点的。比如,“老北京”被拍得苍凉而不失庄严,再比如,“屋顶上的世界”的想象与展示也显得奇诡,别开生面。

  但《邪不压正》的优点也就止此而已了。一个本来很吸引人的复仇故事,没有被拍得荡气回肠,酣畅淋漓,反而被拍得枝枝蔓蔓,令观众感到莫名其妙,这绝不能算成功。

  有比较才能鉴别。

  《基督山伯爵》就是一个著名的复仇故事,曾经被无数次地改变成电影、电视剧。

  《基督山恩仇记》所以能够成为传世经典,就在于大仲马不是孤立地描写主人公邓蒂斯个人的复仇行动,而是把邓蒂斯的复仇放到了法国从“百日王朝”、波旁王朝到七月王朝剧烈动荡的大背景下去描写,展示了更为广阔的社会场景。

  在小说中,邓蒂斯能够成功复仇,他的神秘威力和卓尔不凡,都是“基督山财富”所赋予他的——“在这个世界上只有钱才能使人获得这一切,钱是支配人类最有效和最伟大的力量”,大仲马实际上歌颂了正在上升的资产阶级,抨击了日趋没落的旧贵族精英,体现了大仲马作为一名共和主义者的基本政治立场。

  在新中国电影中,《红色娘子军》、《白毛女》等也是复仇故事。这类红色经典的深刻之处在于它揭示了这样的真理:对受压迫的劳动者来说,像邓蒂斯那样复仇既不可能,也无意义,只有通过社会革命,实现阶级解放,个人才能真正复仇并获得解放,即“无产阶级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最后解放自己!”

  和这些作品相比,《邪不压正》尽管也选择1937,即全面抗战爆发的命运攸关时刻,但展示的社会生活面还是过于狭窄,抗战中真正的主角都没有出场,主题也暧昧不清。

  姜文饰演的蓝青峰,是一个“老辛亥”,但经历了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成立和北伐战争以及土地革命战争的洗礼之后,“老辛亥”在中国早就被边缘化了,如果他们不能像吴玉章、徐特立等辛亥革命老将那样融入新的革命洪流中,也就不具备任何先进性,更不要说主导大局演变了。

  《邪不压正》中出境极少但最具分量的人是“张将军”,蓝青峰二十年隐忍“大棋”和李天然的喋血厮杀都是为了救他脱险,以便他能够出城“领导抗日”。

  “张将军”的原型据说是张自忠。这反映了这些年来新右派公知对抗战历史的改写确实取得了成效,连姜文都信这一套,“张将军”们成了救国的希望之所在。

  但这真的只是一个幻影,“张将军”们救不了国。张自忠将军自己也明白自己救不了国,“殉国”就是他能够想象的最高境界。要救国,还是要靠毛主席、共产党,要靠人民战争。这些在《邪不压正》中的缺席(甚至连暗示也没有),就使这部电影缺乏真正“正”的力量。

  姜文的最大问题,是他不可救药的英雄史观。

  在姜文看来,历史是由英雄创造的,群众甚至是不能被启蒙、动员的,更谈不上掌握自己的命运。他们都是胆小怕事、见利忘义、趋炎附势、冷漠残忍。群众只能靠英雄来拯救,也只能被动地等待英雄来拯救。

  比如,在《邪不压正》中围观朱潜龙处决人犯的并欢呼喝彩的北平市民,在《让子弹飞》中见了县长就要跪下,必须要县长朝天空放一枪喝令他们起来的才肯站起的鹅城市民等,都是如此。

  姜文在《让子弹飞》中借张麻子之口直截了当地说出了他对群众的鄙视:“谁胜他们帮谁!”群众只是在确信他已经斩杀了黄四郎(因此造反就绝对安全)之后,才跟着他冲进去洗劫黄四郎的城堡。

  由于无法摆脱英雄史观的狭隘眼光,所以姜文找不到“改变”、“拯救”的真正力量,他的电影结局总是悲凉的——一切都随着英雄的死去或退出而告结束。

  《邪不压正》的时代主题是抗日,但姜文只能靠一位东躲西藏的张将军和从城墙上坠下的女人来抗日,这其中绝望、无奈与悲凉是显而易见。

  《让子弹飞》的最后,张麻子匹马西风,在夕阳下奔向不可知的远方,此时“太阳照常升起”的音乐声响起——这应该是姜文自恋、自怜、自我感动的最好写照。

  不过公平地说,姜文的“英雄史观”和《无问西东》之类影片中令人作呕的“精英史观”还是有虽非本质但很微妙的区别。

  在《无问西东》中,英雄必是世家子弟,浸润欧风美雨,油头粉面,西装革履,一副西崽模样。

  但姜文的英雄必是在上一个“英雄时代”干过一番轰轰烈烈的业绩,然后由于某种历史机缘流落到今天——《让子弹飞》的张麻子曾是蔡锷将军的手枪队长,《邪不压正》的蓝青峰则策动、参加过辛亥革命。

  这个差别和今天的“老三届”、“老知青”、曾经的“大院子弟”瞧不起暴发户和自由派公知的心理暗合,也是这种心理在银幕上一种艺术化的呈现,这成了“姜文作品”受欢迎的一个因素。

  比如《邪不压正》一开始,蓝青峰和朱潜龙调侃爱写日记的蒋介石的桥段,就让人觉得很过瘾、很爽。

  不过对观众来说,最要命的是姜文不仅在电影中贯穿了“英雄史观”,他还用“英雄”的姿态拍电影,也就是说,他用一种很酷、很屌的姿态拍电影!

  就像朱潜龙对向他欢呼喝彩的北平市民不屑一顾一样,姜文对热爱他的观众也是不屑一顾的,从来不管他们能不能理解、接受,就当“包饺子喂猪”呗!

  因为是“英雄”在拍电影,因此就不是导演为故事、人物服务,而是人物、故事为导演服务,一切服从姜文耍酷的需要,至于情节、逻辑、时代背景之类,就顾不了这么多了。

  这大约就是很多人“看不懂”姜文电影的原因,因为你不能在没有逻辑的地方硬找出逻辑来。

  这里的有趣之处在于,姜文又确实才华横溢,甚至是有点天才的。他无论演什么角色都是演他自己,而不少观众就是喜欢“他自己”,迷恋他“酒神”一样的性格。在张艺谋的色情阴郁、陈凯歌的装模作样、冯小刚的鬼头鬼脑映衬下,姜文看上还真的有点卓尔不群,他因此也就可以“横着膀子走路”,“站着挣钱”了。

  在八十年代以来成名的电影人中,张艺谋、陈凯歌开创了潮流,冯小刚利用了潮流,姜文则和潮流保持了距离(但也并非“反潮流”),这使他成了中国电影的一个“另类”,有可能结束张艺谋的时代,开辟和引领一个新的中国电影潮流。所以最后我想对姜文说的是——

  耍酷也要有个够!不要浪费影迷对你的热情。年龄已经不小了,好好为他们拍几部电影吧!何必要等到拍不动了再后悔呢?

「 支持红色网站!」

188金宝搏体育官网 SZHGH.COM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188金宝搏体育官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相关文章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