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同行都问上面到底还有没有大招,什么时候才能出大招,我们简单回应一下。
根据中指院的统计数据,6月份百强房企销售额同比下降了18.5%,较5月份的同比降幅扩大了1.2个百分点。而累计来看,2025年1~6月份百强房企销售总额为18364.1亿元,同比下降了11.8%,相较1-5月的同比降幅则扩大了1个百分点。
中指院的统计数据还显示,6月份百城二手住宅价格环比下跌了0.75%,同比下跌了7.26%,其中一线城市环比下跌了0.56%,二线及三四线城市环比分别下跌了0.81%和0.76%,另外百城二手房价格环比全部下跌,没有一座城市出现上涨。
简单来说,从5月份到6月份,楼市的成交量、价都出现了加速下行的趋势,如果中美关税战、贸易战的最终谈判结果远不及预期,那么这个下行趋势在短期内肯定很难逆转。
对于中美贸易战、关税战走向的重要性,先跟大家分享一下目前的主流观点:
一、外贸出口是中国经济最重要的驱动因素,而且是第一推动力,如果没有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带来的外贸出口的爆发,那么就不会有大规模的土地财政和房地产的拉升以及大规模的基建和产业的落地,也就不存在这一轮中国最大的国运。
二、中国的内需暂时无法支撑起中国经济的发展,以数据为例,美国3.3亿人,占世界消费的28%;欧洲7.3亿人,占世界消费的20%;中国14亿人,仅占世界消费的12%。就当前中国的经济形势而言,如果14亿人的就业、收入问题无法改善,再多的人口、再多的政策刺激也不太可能大幅度提升内需。
7月4日,中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就美取消相关对华经贸限制措施情况答记者问时提到,“目前,双方团队正在加紧落实伦敦框架有关成果。中方正依法依规审批符合条件的管制物项出口许可申请。美方也采取相应行动,取消对华采取的一系列限制性措施(目前主要是相关企业接到美国商务部通知,恢复EDA软件、乙烷、飞机发动机等产品对华出口),有关情况已向中方作了通报。”
市场方面对上述消息并未有什么明显的反应,当地时间7月4日,美国总统特朗普表示,美国政府将从当天起开始致函贸易伙伴,设定新的单边关税税率。特朗普称,新关税“十有八九”从8月1日开始生效。值得注意的是,美国所谓“对等关税”90天暂缓期将于7月9日结束,但截止当前,欧盟、日本、印度等多方都强调了捍卫自身利益的坚定立场。
按此推算,中美贸易战、关税战的最终谈判结果也将面临很大的变数,而中国的外贸出口如果中短期内都无法改善,那么大家的苦日子肯定还得继续,只是这个过程里可能出现更多企业端和居民端的债务爆雷问题。
前些天,复旦大学张震、李强两位教授在国家一级人口学核心期刊《人口研究》上发表了《中国人口死亡高峰的特征与演化机制》一文,该论文通过数理人口分析,认为中国将迎来前所未有的人口死亡高峰,两位教授表示,“虽然老年人口死亡数的增加是人口转型的自然结果,但中国人口死亡高峰的来临速度之快、规模之大,对社会构成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因房地产的长期发展最终取决于人口因素,因此上述结论对房地产行业的影响需要特别重视。
官媒报道,近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调研组赴广东、浙江两省调研,调研组表示,“经济大省、大市在房地产市场的集中度越来越高,粤浙两省新房销售占全国的1/5。重点省份有效需求大,房地产市场潜力大,它们稳住了,全国经济也好,房地产也好,就都稳住了。调研组强调,“要加快建设安全、舒适、绿色、智慧的“好房子”,满足人民群众的新期待。要多管齐下稳定预期、激活需求、优化供给、化解风险,更大力度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
我们先前经常提到,扩大内需的一个大前提是先稳住居民端以房价、股价为代表的存量财富,因此“稳楼市”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我们认为,今年上半年地方债的置换、“两重两新”的资金下达与支付已明显超前,某种意义上甚至可能透支了今年的经济增速,在中美关税战结束“暂缓期”前的最终谈判结果仍面临较大不确定性的情况下,7月份的中央政治局会议预计还是以温和、观察的政策基调为主,因此预计中美最终关税谈判结果落地后的9月份、10月份才会有明确的政策加码信号。
换句话说,大家还是得继续煎熬。
值得一提的是,我们最近对国企、城投项目的投资业务方面,发现不少区县的国企、城投已经接近现金流枯竭的地步了,所以,国企、城投又还能撑多久?
更多城投债、城投非标融资、基建、房地产、城市更新等相关业务的交流和合作事宜,欢迎联系西政财富和西政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