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怎么看待台湾网红陈之汉的大陆行?

2025-06-16 15:00:34 来源: 新潮沉思录作者:同路人X
点击:评论:(查看) 字体://

  近来台湾网红陈之汉(网名馆长)高调赴大陆旅游,第一站到上海后,引起大陆许多民众的热烈欢迎,网上许多自媒体、甚至是正规媒体纷纷跟进宣传。但网上也有不少人认为,馆长作为曾经的民进党侧翼,在过去也经常散布黑大陆和大陆人民的言论,并且攻讦那些长期坚持民族立场的台湾公众人物,比如最近发布视频表达对于陈之汉不满的黄智贤,还有王炳忠、林明正等,尤其是当前者视频下受到一部分网民批评,要求黄智贤“大度”、“包容”、“要把朋友搞得多多的”等评论流散开来后,网上不满陈之汉的声浪进一步被刺激起来。

  平心而论,作为一个也算是间接被陈之汉“迫害过”的人来讲,黄智贤的一席话比较能触动我的情感,我也相对能理解黄智贤在这股舆论风浪之下的情绪。而大陆网友出现的对于陈之汉的厌恶,我也着实能够体会。

毕竟这几年大陆各级单位对于台湾采取难见原则底线的“唯统战主义”政策取向,叠加台湾从官到民近几年来愈演愈烈敌视、歧视、仇视大陆的举止,要期待或是要求民众人人深切体悟政策精神、个个精准政治站位,而不是出现逆反情绪或怀疑思想,对于国家统一事业,既不现实、也不健康。

  但是,理性来讲,我认为陈之汉此次赴陆,总的来说仍然是有正面意义的。这个正面意义不在于“让更多的台湾年轻人来祖国大陆多看看”,也不在于所谓的“突破民进党当局塑造的信息茧房”、“让更多台湾Z世代青年认识真实的大陆”,更不在于陈之汉自己宣称的“促进两岸和平”,而是陈之汉作为“一个拥有相对广泛的社会影响力的公众人物,用实际的行动向民进党当局企图掐断两岸交流的政策发出挑战”这一件事。

绿营“脱钩”,步步紧逼

  回顾赖清德上台今的种种行为,无论其直接的、隐蔽的政治目标为何,都是向着“与大陆斗争、对抗”的道路上一路狂奔着的,可随着中美关系趋于一个较为缓和的状态,而美国方面在赖清德几次讲话刺激大陆,从而引起数次“联合利剑演习”后,亦愈发对赖清德的不可控性感到懊恼,导致赖清德嘴巴上的锁链显而易见地被拧紧了(尽管我们不晓得他什么时候又会松弛下去)。

  但这并不代表赖清德就会停下对台湾内部的“斗争”。比方说,从年初开始,民进党便发动所谓的“大罢免”,意图罢免掉“立法院”内31名国民党籍的区域“立委”,好让民进党能取得过半席位,从而令其有办法推动各项所谓的“国安法规”,对社会上被定义为“大陆渗透分子”采取法律压迫。

  在这个过程中,民进党诉诸于“清理内奸”的口号,将国民党“立委”指控为“中共同路人”,并发动诸如“台湾潜伏20万取得中国身份证的内奸”、“驱逐在台宣扬武统的陆配”、“注销两名取得大陆身份的台湾人”、“台湾街上有为大陆盗摄街景”等运动。

  在一波又一波政治进攻的背景和氛围之下,推动“两岸脱钩”便自然需要提上日程,毕竟赖清德本人已然将“中国”完全定性为“敌对势力”,那么“接触”和“交流”必然是不可被接受的,至少不是被组织动员起来的、当前正在举牌宣传“大罢免”或是对街拍游客寻衅滋事的民粹流氓所可以接受的。这也是为何台湾“教育部长”在暑假前夕公然表态称:“不支持,甚至反对两岸学生交流”的根本原因。

  从中不难看出,在赖清德利用政府和党组织的权力、财力及影响力,从上至下组织起一只不讲道理、蛮横傲慢的流氓团伙,并一步步地钳制、限缩一切可能阻碍该当局迈向“与大陆斗争、对抗”的力量,哪怕这个力量并不那么“亲陆”、不那么“统派”。

  由此,我们可以作出这么个结论,即陈之汉此行,其深层次的意义在于他在公众面前,透过自己的影响力,向岛内民众展现出:“民进党的封锁和威吓是不需要害怕的,民众也不应该去害怕”这么一个信息。

变色龙政治摇摆的背后

  接着,我们应该去审视看看,我们是不是该高度评价陈之汉的行为?

  这个问题或许有些抽象,那我们换个问法,即这样的局面是不是非陈之汉不可?是不是只有陈之汉才能做到?

  对于这个问题,我的回答是:客观来说是该高度评价,但主观上来说不该过度评价。我这样的回答,其原因都一样,即“陈之汉是个政治上的变色龙”。

  许多人,包括黄智贤在内,可能很多人会认为,像陈之汉这种政治上不忠诚的“三姓家奴”不宜高看和优待。对于这一观点我很认同,这也是为何我认为主观上不应该过度评价其此次大陆行,毕竟他最初在韩国瑜选高雄市长时期是偏蓝网红,到了蔡英文对阵韩国瑜时转变为极端绿网红,并维持其“反共”色彩直至民众党主席柯文哲落选、被关押,才摇身一变成为反对“青鸟”(极端民进党支持者)及其魔怔的意识形态与荒诞行为的“反绿悍将”,就这种左右摇摆的模样,确实很难让人全般信赖。

  但话又说回来,正是因为这样的政治摇摆,陈之汉才能精准地抓住每次较多数台湾民众当时当刻的政治态度,韩流兴起时偏蓝、蔡英文大胜时极绿、蓝白合作形成后走向白营,在这个路程上,他虽说是随了大流,却也同时积攒了不同光谱的粉丝和关注,既紧密跟上片刻的主流民意、也没有完全成为群众的尾巴。

这就是是为何陈之汉相较于前段时间来大陆旅游的“前民进党侧翼”——钟明轩,更受到民进党方面提防的原因,甚至不惜让“陆委会主委”梁文杰出来说出:“干脆长住中国”,这种无异于网络酸民(译:抗压吧老哥)经常挂在嘴边的:“太平洋没加盖”毫无营养的碎嘴子。

岛内统派该如何看待陈之汉风潮?

  那么,话说回来,作为一个在岛内的统派,一个曾经被陈之汉伤害过,一个至今仍然遭受赖清德当局严厉打压的统派,我们应该如何看待陈之汉的此次风潮呢?

  我的回答是:不好意思,给我打碎牙齿往肚子里吞!

  没错,我们有权利怀疑其忠诚,我们有权利怀疑其用意,我们有义务提醒有关方面和大陆民众其中潜在的危险,我们有义务去设想陈之汉成为第二个闽南狼之后的应对方案,但是,哪怕大陆人能够当着陈之汉的面斥责他是个台独变色龙,我们也绝不可以去大肆宣扬,而让敌人有机可乘。

  为什么?因为我们没有能力做到陈之汉客观上能做到的事,亦即:“作为一个拥有相对广泛的社会影响力的公众人物,用实际的行动向民进党当局企图掐断两岸交流的政策发出挑战”这一件事。

  十几年前,当陈鼓应、王晓波掀动“民族主义大讨论”的时候,能激起台湾民众对共产中国的探索和好奇,以及对国民党威权政府的怀疑和不满;当《夏潮》杂志掀动台湾左翼、社会运动时,也能激发台湾民众对“资社”的思考;当工党组成时,也能让当时逐渐趋向分裂主义的民进党感到芒刺在背,十年前的黄智贤的确也能透过中天电视台向台湾民众展示大陆的发展,从而刺激民众的思想。

但是如今我们已经失去了这些能力,无论这样的结果是不是出于国民党、民进党甚至是美国CIA的政治打压,我们当下的的确确已经走到了这步田地,这是现实。

  大陆的网友可能不清楚今天岛内的统派面临着怎样的局面。今天,我们在赖清德当局发动“青鸟”四处出征、威吓,动用检调查处、侦办时,陈之汉有这个能力和意愿去挑战、去吸引民进党党棍的精力,难道对于我们而言,不是一个喘息、发展的机会吗?难道对于现在的我们而言,不是一个可以支持、合作的对象吗?这时候拿谁历史不够忠诚、谁站位不够正确,难道不是在给民进党提供刀子,让他们能导出去宣传:“你看,馆长都被嫌弃不够添共”,然后让他们以此为据,去说:“赖清德说得好啊!对于‘中国’来说,确实只有统促党才不是台独分子”,让他们继续在岛内塑造“恐共”、“反共”的空气吗?

  那么到时候,我们一块儿上刑场的时候,台湾民众只会指着我们的尸体,说:“喏,这便是‘中共同路人’的下场!”

  想一想,1937年的时候,多少被蒋介石戕害亲人的共产党员甘愿改编成八路军,组成国共联盟一同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1949年的时候,多少不信奉共产主义、反对平均地权的小资产阶级和知识分子,中共也愿意一同组成联合政府,写下共和国第一步宪法性文件——《共同纲领》,并让其成立如今的八大民主党派?

  甚至再想远一些,出身沙俄贵族的奥列格·奥泽罗夫难道没有被苏联红军所接纳让其日后能在法国敌后大放异彩吗?作为投考纳粹叛徒之侄的伊戈尔·米克拉舍夫斯基难道就被苏联内务部整肃而不是给予新任、让其去刺杀纳粹高层吗?白俄领导人高尔察克的妻子就被苏联给连坐、清洗了,而不是让她在《战争与和平》电影制作过程中发挥其长才?

陈之汉的大陆行启示

  最后,陈之汉的大陆行能给我们带来什么启示呢?

  我认为,最重要的一个点在于,它说明了台湾社会的“后现代化”、“派别茧房化”到了一个相当极端的程度。对于这样的社会,要促成其意识形态的改造虽说相对容易,但在我看来,当前无论是大陆或是岛内各方自认为统派的群体,都没有这个理论能力去完成这项重任。

  原因在于,尽管一个群众普遍接受“后现代思想”的社会,一旦当这个社会内的权力结构发出变动时,其接纳、适应新结构的速度会异常的迅速。就像我经常关注的B站up主“河畔的伯爵”那句名言:“共同体意识可以是一种建构、却不能是一种虚构”,像一直以来的台湾一样,一个立基于解构主体、纯粹依赖边界和他者定义自我的社会,是无法产生真正的共同体意识的,即便出现了某种认同,那也是一种出于利益交换而生的,而这种赎买来的认同,必然会产生根据这种认同而划分的阶级,那么最终也会因为阶级的矛盾而消亡。

尽管如此,这样的进程有个前提,即必须采取新理论、新建构去对冲解构后意识形态,而不是拿旧理论、旧框架去填鸭在已经满是解构论的脑子里面。因为对于后者,旧理论和旧框架早已被“论伪”了。

  当前,无论是统派里头的左翼,抑或是右翼,在阐述两岸共同体时,动辄强调“同文同种”、“台湾祖先来字大陆”等等诉求,却不去理会、去对话解构论者数十年来不断地以解构这些论述而建构或发明出来的种种“悲情意识”、“孤儿意识”和“中国外来政权说”等理论;而在论证两岸政治趋向统一时,又动辄聚焦于“中国大陆的发展”、“解放军的强大”,却不去探讨台湾民众能从统一的进程中得到什么,又或者哪怕是提到了国家统一对民众的好处,也只会讲庸俗的经济利益,强调两岸商贸的普惠性,而不去思考和发掘统一运动和社会愿景、解决社会根本性矛盾之间的关系和实践方案。

  所谓“表态随时可以转变、站位随时可以游移,但是思想永远不会被消灭,只能在辩证的运动之中被淘汰”。对于社会主义思想是如此,对于资本主义思想也是如此,对于两岸统一的意识形态是如此,对于“台湾独立”的意识形态也是如此。

  若非如此,成立七十年的苏联社会主义共和国也不会轰然解体,共和国成立后也就万世太平,不劳毛主席去藉批判武训传来批判陶行知根子里的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思想、也不需要去通过批判胡风来淘汰建国初期爱国文艺界流行的“精神奴役创伤论”、更不用去藉重新解读红楼梦的文章来清除蔡元培和胡适遗留在新中国知识界中的唯心论思想影响等。

  当前,无论陈之汉的本心、意图为何,他透过实际行动所撕开的空间,不能不用思想的武器去填充,而这种思想上的武器也必须既根植于群众、又能引领群众,既从群众的感受出发、又不成为群众的尾巴,不能总是自我麻痺于随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所带来的历史大势,以为乘着这股潮流便万事大吉,更不能自满于手握着什么红色或是黑色的圣经,以为如此便能用这万用公式去解决台湾社会的全般问题。

「 支持红色网站!」

188金宝搏体育官网 SZHGH.COM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188金宝搏体育官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相关文章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