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稀土博弈,没你想的那么简单

2025-05-26 17:03:34 来源: 西西河的碎玉轩作者:西西河的康夫
点击:评论:(查看) 字体://

  4月2日,特朗普政府宣布对华商品征收“对等关税”。4月4日,中方出台系列措施精准反击,除加征关税外,还宣布对7类中重稀土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

  其实早在特朗普上一任期对华发起贸易战,并在高端芯片及其相关领域对华实施严密封锁时,坊间就大声疾呼,强烈要求将限制稀土对美出口作为重要的反制措施之一。但国家的应对,显然没有坊间主张那么激进,因而还招来了坊间不满。

  实际上,这个问题牵扯面很广,而且许多情况在不断变化中。国家前几年在这方面显得有些谨慎,如今突然又变得非常坚决,恐怕都有充足的理由。毕竟国家层面掌握的方方面面信息,不是坊间所能比拟的。

稀土不“稀”

  稀土并不是一种单纯的化学物质,而是17种性质相近的金属元素的统称。其中,镧、铈、镨、钕、钷、钐、铕等7种金属元素被称作轻稀土。而钆、铽、镝、钬、铒、铥、镱、镥、钪、钇等10种金属元素被称作重稀土。

  稀土元素被广泛应用于荧光、超导、光纤通信、激光、贮氢能源、光学仪器、造船、炼油、航空航天及核工业领域。稀土对钢有净化、调质和合金化的作用。酌情在碳素钢中加入0.05%的稀土,即可令碳素钢抗冲击性能提高70%至100%。生铁加入少量稀土元素,其力学性能可成倍提高。有色金属中添加少量稀土元素,可以细化晶粒并改善机械性能和物理性能。多元复合稀土钨电极材料广泛应用于机械、冶金、航空航天、造船、核电领域的气体保护焊、等离子切制、熔炼及喷涂等工艺中。时下方兴正艾的混合动力汽车和电动汽车上必不可少的耐高温磁铁,若缺少镝元素就达不到预期中的高性能。

  在军事领域,F-22、F-35等第5代隐身战机大量使用稀土钛合金和镁合金制造承力结构。雷达的行波管、磁控管、真空管,移相器、调谐器和滤波器,相控阵元件中的环形线圈、射频环行器等关键部件均离不开稀土磁体。当今先进的空空导弹、反辐射导弹、巡航导弹、精确制导炸弹等,大多使用钕-铁-硼稀土永磁电机作为伺服电机。对于激光测距仪、激光雷达和激光制导武器来说,钕、镨、铒、铈等稀土元素是极佳的玻璃着色剂。含有镧元素的玻璃有着高折射率、低色散的性能优势,被广泛用于制造军用望远镜、瞄准镜、激光指示器、夜视设备、高清摄像镜头、数字液晶显示器及军车的玻璃等。氧化钇稳定氧化镨耐高温陶瓷涂层可用作高性能涡扇发动机的耐高温隔热层。镧系稀土铁氧体材料是当下主流的隐身涂料。坦克装甲车辆及主战舰艇关键部位必不可少的防中子衬层,需要在石墨中加入钆、钐、铕等稀土元素才能快速吸收中子。

  从上述简介可以看出,无论对民用工业还是对军事工业来说,轻稀土和重稀土元素均同等重要。以往那种认为只有重稀土元素才对军事工业至关重要的观点是不正确的。目前在国际市场上,需求量最大的4种稀土元素,分别是属于轻稀土的镨、钕,以及属于重稀土的铽、镝。

  关于全球稀土储量,随着勘探技术的提高及勘探范围的扩大,也在不断变化中。2011年,全球当年探明的1亿吨稀土储量中,中国稀土储量为3600万吨,占全球储量的36%;美国的稀土储量为1300万吨,占全球13%;俄罗斯储量为1900万吨,占全球19%;澳大利亚储量为540万吨,占全球的5%;印度储量为310万吨,占全球3%。经过10年开采,到2021年末,全球稀土储量却不降反升,达1.2亿吨左右。其中,中国稀土储量上升为4400万吨,在全球储量中的占比基本维持不变。

  需要指出的是,稀土储量是指根据勘探样品估算出的稀土氧化物重量,既不是指纯稀土元素的含量,也不涉及矿石品相。因此当稀土初级产品价格一定时,并非所有的稀土储量都有商业开采价值。况且稀土多为其他矿藏的伴生物,纯粹的稀土矿藏少之又少。举个例子,中国内蒙古白云鄂博稀土矿实际上是当地磁铁矿的伴生矿,其稀土氧化物的含量为3%-5%。这在全世界来说,都属于极高的品位。但在白云鄂博公开的约3500万吨左右的稀土氧化物储量中,有约1280万吨“藏”在已开采磁铁矿所遗的矿渣中。

  全球已查明的稀土资源中,绝大多数属于轻稀土,重稀土在稀土总储量中占比不足1%。在我国,占到全国稀土储量80%的白云鄂博稀土矿基本上都是轻稀土。国内的重稀土资源主要分布在江西赣州,以及广东粤东地区、广西、福建、湖南、云南等地。其中,赣州已探明的离子型重稀土矿储量约47万吨,远景储量约940万吨,占全国离子型矿产储量的40%左右。

  和并不算稀缺的轻稀土相比,中国重稀土矿藏品相颇高,埋藏较浅,矿石开采难度相对较低。但中国重稀土储量在全球占比虽高,却也并非“只此一家,别无分号”。哈萨克斯坦和缅甸均探明了可观的重稀土储量。澳大利亚北方矿业公司亦于2018年7月正式启动了布朗山重稀土项目,当年9月出产了首批产品。这3个国家中,尤以缅甸近年来重稀土初级产品产量提高很快。其产量从2018年的5000吨迅速飙升至2020年的3.1万吨。虽然因为全力打击盗采,缅甸2021年重稀土氧化物产量降至2.6万吨,但仍是世界第三稀土生产国。且由于缅甸工业极度落后,其出产的重稀土氧化物基本都用来出口换汇,出口量占国际市场供应量的一半左右,从某种程度上改变了重稀土国际贸易格局。

  在人们印象中,以美国为首的“五眼联盟”极度依赖中国稀土供应。但实际上,2021年美国稀土氧化物产量高达4.3万吨,紧随中国之后位列世界第二。而澳大利亚2021年生产稀土氧化物2.2万吨,位列世界第四。虽说其中绝大多数都是轻稀土氧化物,但重稀土也绝非一点也没有。根据公开资料,2018年,美国MPMO公司生产的钆、铽、镝、钇这4种重稀土氧化物,分别达37吨、4吨、6吨和22吨;澳大利亚Lynas公司2018年出产的同类产品产量,分别达128吨、12吨、20吨、43吨。虽然和中国2018年同类产品2750吨、385吨、2200吨、12238吨的产量相比,美澳的重稀土氧化物产量几乎不值一提,但各种重稀土元素每年的实际需求量也不高,加之当前已经出现了缅甸这个重稀土元素替代来源,那种以为只要中国严禁重稀土元素出口,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世界便会立即“抓瞎”的观点,恐怕与现实存在差距。

世易时移

  很多人可能想象不到,上世纪60年代之前,马来西亚才是世界重稀土氧化物的主要供应国。随着马来西亚稀土资源的逐渐枯竭,到80年代初,美国一跃成了最大的稀土生产国。仅加利福尼亚州的芒廷帕斯一地,其稀土产量就曾占据了全世界总产量的90%左右。而同一时期,中国的稀土产量仅有区区20吨。别说出口,就连自用也嫌不够。这是因为各稀土元素间化学性质较为接近,想要分离提纯不仅需要极高的工业科技水平,而且需要可观的投入。当年中国这两个条件均不具备。

  不过,仅过了区区数年,到1986年时,中国稀土氧化物产量就超过美国了。这是美国稀土产量急剧下降和中国稀土产量迅猛上升两个因素同步作用的结果。前者绝非因为美国精英阶层有“将资源留给子孙”的长远规划,而是因为市场上有了更廉价的产品可供选择。以追逐利润为一切行为出发点及终极目标的美国资本家们,遂“自废武功”般地任由本土稀土产业链衰落了下去。至于中国稀土产量的迅猛上升,也并非像一些人所声称的那样,是美国稀土产业技术转移的结果,而是靠自身的努力及科技突破才得以实现逆袭的。诚然,中国稀土产业壮大后,的确并购了一些破产倒闭的美国稀土企业及矿山。但这是美国本土稀土产业在竞争中落败的必然结果,而非造成其产业衰落,绝不能倒果为因。

徐光宪及其团队为中国稀土产业链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我国稀土产业之所以异军突起,一方面是由于国内日益增长需求的拉动,极大激发了相关企业投资和开发稀土资源的积极性。另一方面是在广大科技工作者只争朝夕的不懈努力下,中国的稀土冶炼提纯技术终于赶超了世界先进水平,并领跑至今。例如,由留洋归国化学家徐光宪创立的串级萃取理论,推导出100多个公式,成功实现了稀土的回流串级萃取。由化学家孙晓琦领衔的研发团队,在全球率先研发出稀土矿浸出液富集技术、重稀土分离工艺、离子液皂化技术、放射性废渣综合处理技术等。根据史料记载,我国1983年才首次提交国际稀土专利申请。但到了1997年,我国的稀土相关专利申请量就超过了除中国外的其他所有国家总和。截至2018年8月,中国稀土专利申请累计比美国多出2.3万件。

  稀土产业链分为三大环节,分别是开采后精选精矿;利用有机溶剂从精矿中分离稀土氧化物,或以硅热还原法、熔盐电解法等方式制取稀土合金;生产永磁材料和稀土催化剂等衍生品。我国自主获取的数万件稀土专利,确保了中国建立起了完整的稀土产业链。非但如此,先进的技术不仅保障了中国稀土工业的产能及产品质量,而且在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国际竞争力方面助益良多。

  不过,凡事有利就有弊。上述这一切也为国内稀土生产企业疯狂内卷提供了前提条件。从上世纪80年代后期到本世纪初,由于国内稀土生产企业间的无序竞争,稀土这种不可再生的重要资源被以“白菜价”对外贱卖,造成了战略资源的严重流失,令诸多有识之士痛心疾首。但换个角度看问题,这段被业内称作“中国稀土至暗时刻”的产业发展限段,却也加速了以美国为首的西方稀土产业的没落,加大了西方对中国稀土的依赖程度,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为中美博弈提供了1块筹码。

  令人欣慰的是,从2003年开始,中国政府意识到了稀土行业内卷的严重危害,开始逐步收紧相关政策,实行生产配额制,大力整治黑矿山和盗采行为,稀土企业的联合重组逐步展开,并收紧稀土资源出口。经国家宏观政策调控,中国稀土出口价格从2006年开始止跌回升。到2011年时,一些稀土元素的出口价格比5年前上涨了10倍还多。西方国家被迫开始考虑重新构建稀土产业链的同时,还以中国违反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时的承诺为由,对中国限制稀土出口、对稀土征收出口税等做法向WTO提起诉讼。经过一番博弈,中国败诉,不得不于2015年取消了稀土出口配额制和出口关税。但随后,中国总结教训,按国际通行规则加强了对国内稀土行业的管理力度,将各稀土行业整合成中铝公司、北方稀土、厦门钨业、中国五矿、广东稀土、南方稀土这6大稀土工业集团。

  经多年持续治理,到2021年,曾令人痛心疾首的中国稀土行业格局变化之大,已经到了可能颠覆不少人传统印象的程度。关于这一点,我们不妨用数据说话。根据美国地质局发布的报告,2021年全球稀土产量由2020年的24万吨增至28万吨,同比增长16.7%。其中,中国2021年稀土产量高达16.8万吨,较2020年增长20%;美国2021年稀土产量4.3万吨,较2020年增长10.3%。

  另据中国稀土学会发布的公告,2021年我国稀土产品出口4.89万吨,同比增长38%;出口额42.20亿元,同比增长77.12%;均价86.26元/公斤,同比增加28.34%。其中稀土化合物出口约3.95万吨,同比增长34.93%,出口额约32.15亿元,同比增长76.29%,均价81.44元/公斤,同比增长30.65%;稀土金属出口约9443吨,同比增长52.50%,出口额约10.05亿元,同比增长79.82%,均价106.42元/公斤,同比增长17.92%。

  2021年,我国共进口稀土化合物4.55万吨,稀土金属208吨,进口额66.77亿元。进口数量占比前三位国家合计94%,其中缅甸76%,马来西亚11%,越南7%。2021年,中国进口稀土矿类产品折合稀土氧化物约14万吨。其中钍矿砂及其精矿、混合碳酸稀土、稀土金属矿、未列名氧化稀土和未列名稀土金属及其混合物的化合物这五种稀土矿产品可提取稀土氧化物约8.57万吨,进口额合计约80亿元。从锆矿砂及其精矿、钛矿砂及其精矿中理论上可综合回收稀土矿折合氧化物约5.47万吨。

  上述数据表明,稀土进出口相抵,中国实际上已经是稀土资源纯进口国,而且稀土产品以自用为主。在满足国内各高精尖行业日益增长需求之余,我国也已悄然建立起了稀土元素战略储备。非但如此,历经几十年发展,中国不仅是当今世界唯一拥有稀土全产业链的国家,而且在开采稀土原矿、筛选精矿、制取稀土合金等环节上占据了绝对优势,在生产永磁材料和稀土催化剂方面的技术也很先进。中国生产了全球90%的稀土金属合金、60%的钐钴磁体和75%的钕铁硼永磁体。

剑锋双刃

  据美媒报道,生产1架F-35战斗机需要约417.3公斤稀土材料,建造1艘“阿利伯克”级驱逐舰需要耗费2359.7公斤稀土材料,而1艘“弗吉尼亚”级核潜艇含有4173公斤稀土材料。那么,是否如一些人所言,只要中国对美国禁运稀土产品,美国军事工业就会立即停摆呢?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生产1架F-35战斗机需要约417.3公斤稀土材料

  首先,美国本土其实并不乏稀土资源。虽然2010年时美国曾作过评估,认为若要恢复一条完整的、经济上可持续的稀土产业链条至少需要15年左右时间,但这只是针对和平时期的情况而言。若世界重新进入冷战状态或在几个主要大国间爆发热战,参考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美国工业平战转换的速度,其重建稀土产业链的时间可能比大多数人预期的要短。

  其次,轻稀土可以称得上“满世界都是”,仅凭中国是无法卡美国脖子。以美国在缅甸的渗透程度,一旦中美翻脸,缅甸出产的重稀土氧化物很可能会成为中国同类产品的替代来源。加之2010年左右国际稀土价格高涨时,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已经着手开始建立稀土元素战略储备,并开始研究从废旧金属中提取稀土元素再利用。加之大国间爆发尖锐冲突都会有一个逐步升级的过程,能给予双方一定的战略缓冲空间。一方手中有什么“牌”,另一方也心知肚明,因此双方都会针锋相对地制订“反制”、“反反制”、“反反反制”措施,比拼的是看谁率先顶不住认怂。

  第三,中国稀土和美国高端芯片一样,均是靠质量好、性价比高占领市场的。如果中国一旦对美断供稀土,短期效果将比较显著,但也存在促成对方下定决心,不惜代价重建稀土产业链的可能性。从2018年至今,美国在高端芯片领域疯狂封锁、围堵中国,结果促成了国内芯片界、工业界抛弃幻想。这些年国内芯片产业的发展速度和具体成果有目共睹。如果中国在稀土领域对美如法炮制,就必须考虑并评估美国稀土业是否也会出现类似变化的可能,因此得“做最坏的打算,朝最好的方向努力”。因此需要审慎评估万一事态发展到这一步,那么对中国来说究竟是利大还是弊大?

建造1艘“阿利伯克”级驱逐舰需要耗费2359.7公斤稀土材料

  第四,一旦中国对美断供稀土,那么美国也必然破罐子破摔,更加疯狂地禁止其他敏感原材料对华出口。在中国国务院公布的《中国制造2025》白皮书中,明确提到的“关键战略材料”一共有百余种,其中有三分之一左右国内尚不能生产。有50%左右的“关键战略材料”国内虽能生产,但性能和稳定性还差强人意。例如,国内早在2014年就已经宣布研发成功了第五代含铼高温合金。据称,这对推进涡扇-15先进发动机研发和装备进程具有重大意义。但是,金属铼在自然界中的含量比稀土元素还要少得多。现今全球金属铼的探明储量尚未超过3000吨,且大部分储量掌握在美国手中。有一段时间,美国为遏制中国军事高科技迅猛发展的势头,曾对华禁运金属铼。综合外电报道,中国用限制重稀土元素对美出口这招,最终逼迫美国取消了金属铼的对华禁运令。但这类事,国内一向“只做不说”。因此很多批评中国在这方面“软弱”、“犹豫”的人士,其实是“不当家不知柴米贵”,没有处在那个位置上,不知个中难处。

  此外,中国虽有完整的稀土产业链,但也存在不少薄弱环节。例如,粘结铷铁硼永磁体的制造,2014年以前为美国MQI公司垄断。虽然2018年中国在该领域取得了突破,但在核心快淬炉等装备的生产效率、智能化水平方面,和世界顶尖水平仍存在差距;高性能声纳、机器人、航天等产业所需的稀土材料GMM,目前研发应用主要集中在美、日、德。中国在该材料的制备理论、制备工艺等与国外十分接近,但在制造、测试分析、产能规模等方面还不够完善;高端LED等所需的稀土荧光粉发光材料,其原始专利多被日美公司垄断,我国缺少核心知识产权和关键技术,高端产品品质不高,市场占有率低;在镍氢电池高性能稀土材料领域,国内企业的市场占有率还较低;芯片晶圆、平板显示器、薄膜太阳能所需的高纯度(4N级以上)稀土金属溅射靶材,其生产与应用主要集中在日美少数几家企业。目前中国在该领域仅局限于能小批量生产小尺寸靶材(12寸以下),产业规模和技术水准与国际先进水平有明显差距。

  上述信息,恐怕是那些多年前就强烈呼吁国家严禁稀土产品对美出口的人士所不了解的。鉴于中国国情,有关方面还真没办法公开解释。

  那么,为什么如今我们终于在稀土问题上变得“异常强硬”了呢?笔者并不掌握任何内幕消息,但从逻辑上来说,无非有以下几种可能:

  第一、特朗普此番卷土重来,变得更加疯狂。中国已无退路,唯有针锋相对正面硬刚,而且坚持到底,方有胜利的可能性。在这个博弈过程中,中方肯定也要付出相应代价。但有关方面一定谨慎评估过,这个代价应该在可以承受的范围内,而且比直接认怂秒跪所要付出的代价要小得多。

  第二、从2018年至今,中方坚持“斗而不破”,综合采用各种手段将中国博弈烈度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从而为国内企业弥补工业和技术短板争取到了宝贵的7年时间。这期间,包括稀土在内的各领域,技术都有长足进步。尤其是在可能被美方卡脖子的一些领域,中国可能已经取得或即将取得突破。至于是否要公开宣布,国家要站在全局高度通盘考虑。

  第三、对于国内稀缺的金属铼等重要战略资源,国内这些年将海外深耕范围从非洲扩散到了拉美、中东、东南亚、中亚等地,保不齐已经有了收获。

  所以,以“位卑未敢忘忧国”为已任的我们,要相信国家高层掌握的方方面面情况比我们更全面、更丰富、更深入。要相信在体制内激烈竞争中一次次脱颖而出,最终进入决策层的,肯定有远超常人的优点和特长。这样的人,智商绝对在线。更何况集体决策体制杜绝了个别人“暴走”的可能性。因此,咱们要相信并坚决支持政府决策,尽力配合就好。

「 支持红色网站!」

188金宝搏体育官网 SZHGH.COM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188金宝搏体育官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相关文章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