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与王树声大将

2025-05-26 17:31:37 来源: 党史博采作者:赵建军
点击:评论:(查看) 字体://

  王树声是我军的一位战功卓著又具有传奇色彩的将军。他于1926年投身革命,曾参与领导了震惊全国的黄麻起义,是鄂豫皖根据地和红四方面军的创始人与领导人之一。他与毛泽东相识在武昌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重逢于长征途中。他那不怕困难、不怕挫折的坚韧不拔意志,深得毛泽东的赞扬,并被屡屡委以重任。建国后,毛泽东又亲自点将王树声担任了国防部副部长、总军械部的第一任部长。他不负毛泽东的厚望,为我国军械工业的创办与发展、改善我军的武器装备立下了汗马功劳,被毛泽东、周恩来称之为“我国军械工业生产的功臣”,“为革命作出了巨大贡献”的人。

  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鄂东麻城也发生反革命暴乱,土豪劣绅勾结红枪会上万会徒围攻麻城县城,情况十万火急。

  在这紧要关头,县农协组织部长王树声挺身而出,带着一名农协会员潜出县城,星夜兼程,赶赴武昌求援。

  时任湖北农工厅厅长的董必武听了王树声的情况汇报后,以省政府的名义命令省警卫团1营、黄安县警备队和警备自卫军赶赴麻城平叛,他还把麻城的情况通报给了正在武昌举办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的毛泽东。毛泽东当即决定,派出200名学生军,由大队长傅杰率领驰援麻城。

  董必武高兴地对王树声说:“中央农民运动委员会书记毛泽东同志对麻城农民运动极为关注,他决定派出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的学生军,由你领路前往麻城平定反革命叛乱。”

  王树声听到这一消息后无比兴奋,他激动地说:“谢谢董先生!谢谢毛先生!”

  5月14日下午,武昌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内的大操场上,身着灰色戎装、肩背钢枪的200名学生军,精神抖擞,列队待发。学生军大队长傅杰和负责为学生军领路的王树声站在队伍前列。傍晚,毛泽东率农讲所全体学员整队为学生军送行。毛泽东走到队伍前列,向大家作了动员讲话。他要求学生军去麻城后要讲究斗争策略,只打利用红枪会的土豪劣绅和欺骗会员、传授邪术的坏头头,一边打仗,一边要做群众工作。

  这是王树声第一次见到毛泽东。毛泽东那简短、有力的讲话给了王树声极大鼓舞,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同时,这位年仅22岁的麻城农协组织部长的名字也深深地留在毛泽东的记忆中。

  5月中旬,王树声领着学生军抵达麻城,在塘湾一带消灭了一股匪徒,然后挥戈直驱县城。围攻麻城县城的匪徒们听说学生军来了,个个闻风丧胆,狼狈向北逃窜。

  麻城的这次反革命叛乱活动被迅速平定了。

  1927年7月,汪精卫叛变革命后,中共中央于8月7日在汉口召开紧急会议,确定了举行秋收起义,实行土地革命,以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会后,作为中共中央特派员的毛泽东奔赴湖南,领导了湘赣边界的秋收起义。10月,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部队到达井冈山,创建了以宁冈为中心的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就在毛泽东带领起义部队上井冈山时,王树声则与潘忠汝、戴克敏、吴光浩等一道,领导了黄麻起义。黄安县城失守后,在严峻的白色恐怖下,王树声等人以黄陂木兰山为据点,率部与敌人展开了艰苦卓绝的游击战争,并创建了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在血与火的拼杀中,王树声的军事指挥才能逐渐显露出来,他先后担任了红军一大队党代表、团长、师长和红四方面军副总指挥,成为鄂豫皖红军的创始人与领导人之一。

  1932年10月,徐向前、王树声等率红四方面军主力两万余人撤离鄂豫皖苏区,西征四川。在短短的一年多时间里,他们指挥红军英勇奋战,主力红军由刚入川时的2万余人迅速发展到8万余人。红四方面军所取得的巨大胜利,得到了时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主席毛泽东的肯定与赞扬。1934年10月,中央红军被迫长征后,王树声和四方面军将士时刻关注着中央红军的安危。

  1935年5月下旬,中央红军到达四川。为迎接中央红军,红四方面军总部在四川茂县召开了军以上干部会议,王树声在会上讲了即将与中央红军会师的重大意义后,他还强调:“各级领导干部要深入部队广泛动员,大力筹集给养和制作慰问品,以实际行动热烈欢迎党中央和红一方面军。”

  中央红军和红四方面军在懋功胜利会师时,王树声率部担任警戒,7月,到达毛儿盖。

  王树声一到毛儿盖,顾不上休息,便立即到党中央的住处拜见了毛泽东。毛泽东十分高兴地又一次见到了王树声。当王看到身穿破旧军衣、脸色憔悴的毛泽东时,便明白中央领导同志一路长途转战,非常艰辛和劳累。他握着毛泽东的手,百感交集,从1927年他在武昌汉阳门码头与毛泽东告别到这次重逢,没想到竟整整过了8年。

  1936年10月下旬,率部往返三次草地后刚刚到达甘肃会宁不久的王树声,抱病随红四方面军总部西渡黄河,鏖战河西走廊。

  西路军失败后,王树声历经千辛万苦,只身回到陕北。毛泽东听说王树声回来了,十分高兴专门打来电话,对他的归来表示欢迎和慰问。王树声回到延安的第二天,毛泽东又派人接王树声到他家里吃饭,他要亲自为这位鄂豫皖根据地的创始人之一、红四方面军的副总指挥“接风洗尘”。

  这天,住在中央军委招待所里的王树声随一位同志前往毛泽东的住处——凤凰山下的一所院子。见王树声走进了院子,身穿朴素洁净的灰布军装、面带着笑容、站在窑洞门前等候着的毛泽东上前握住王树声的手,亲切地说:“树声同志,你辛苦了!”

  此时,王树声见到毛泽东就像离家在外的孩子忽然见到了自己慈祥的父母,心情特别激动。他握着毛泽东温暖的大手,叫了声:“主席!”便再也说不出话来,泪水湿润了双眼。

  王树声在毛泽东办公室坐下后,向毛泽东详细汇报了西路军血战河西走廊、兵败祁连山,最后他又如何只身返回陕北的情况。在王树声汇报时,毛泽东坐在一旁听得十分仔细,并不时插话询问了一些情况。

  王树声汇报完后,诚恳地对毛泽东说:“主席,西路军失败了,给党和红军造成了重大损失,我作为副总指挥,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无论中央给我什么处分,我都接受!”

  没想到,毛泽东却大手一挥,说道:“你回来了就是胜利,西路军的失败不是你的错,你没有责任!”

  王树声一回到陕北,就得知延安正在开展着清算张国焘路线的运动,红四方面军的大多数干部都在接受教育,他是红四方面军的副总指挥,又是在西路军全军覆没的情况下只身回到延安,认为中央肯定不会放过他的。作为败军之将,王树声已作好了思想准备,一切听从党中央的发落,撤职、开除党籍、坐牢,甚至杀头,他都认了,不会有任何怨言。然而,想不到毛泽东对他却如此宽宏大量,丝毫没有责怪他。这位自幼失去母爱、极少得到温情的铮铮铁汉深受感动,禁不住流下了泪水。

  临别时,毛泽东握着王树声的手,嘱咐说:“你先好好休息段时间,把身体养好,再到抗日军政大学学习,为随时奔赴抗日前线作准备。”

  毛泽东的谈话,给了王树声以极大的鼓舞。之后,根据毛泽东的安排,王树声进入延安抗大第三期学习。抗大学习结束后,毛泽东又亲笔给中央党校校长写信,介绍王树声到党校学习。在抗大和党校学习期间,王树声多次聆听了毛泽东的讲演或报告,提高了自己的马列主义水平和分析问题、观察问题的能力。他深刻批判了张国焘的错误路线,并认真检查了自己从长征以来所犯的错误。由于王树声态度诚恳,认识深刻,得到了党中央和同志们的谅解。

  1938年冬,抗日战争已进入战略相持阶段,前方正急需大批干部。这时,王树声在党校的学习也结束了。中共中央六届六中全会闭幕后不久,中央决定他去华北抗日前线。

  11月23日凌晨,王树声随李先念、王宏坤、王建安、朱德崇等几十名红军将领一道,在刘少奇的带领下分乘四辆卡车离开了延安,经西安到达太行山地区。王树声被留在了太行山,并担任了晋冀豫军区副司令员兼晋冀豫边区游击纵队司令员,负责组织领导地方武装进行抗日斗争。

  1942年6月,正在太行山抗日前线浴血奋战的王树声,接到组织上的通知,让他带队去延安参加整风运动。得到这一消息,王树声乐了。自1938年11月离开延安至今已有3年多了,这回到延安又可以见到他日夜思念的毛主席了。

  王树声一行经过3个月的艰苦跋涉,于9月到达延安。王树声被分配到中共中央党校高级干部班学习,任军事队队长,负责领导党校高级班的整风学习。

  一晃两年的时间过去了。

  1944年四五月间,日军为了挽救其在太平洋战场上的失利,打通大陆南北铁路交通线,从河南向国民党正面战场的平汉、粤汉等铁路沿线发起了攻击。根据这一新的形势,中共中央决定派出部队渡过黄河,挺进豫西,收拣国民党汤恩伯部队逃跑时丢弃的枪支弹药,发动群众,建立豫西抗日根据地,并组建河南军区。那么,让谁去执掌这一帅印呢?毛泽东想到了王树声。

  中秋节过后不久的一天下午,王树声应召来到了枣园毛泽东的住处。毛泽东起身同王树声握过手后,便招呼他坐下。

  毛泽东问道:“树声同志,听说你们党校的这期军事学员就快毕业了,你对将来的工作有什么打算吗?”

  “主席,我想回太行山抗日前线去。”性格一向直率的王树声向毛泽东道出了自己的想法。

  毛泽东同王树声谈了当前的抗战局势后,又说:“根据这一形势,中央决定,由你带一支部队南下中原,会合先期在那里活动的皮定均、徐子荣部,组建河南军区,打开豫西的抗战局面。原想派徐向前、戴季英、刘子久等同志去,不巧的是徐老总骑马受了伤,恐怕一时去不了,这个帅就只有你来挂了!”

  听说让他担任新组建的河南军区司令员,王树声不由站起身说:“主席,只怕我的水平太低,难以挑起这副重担!”

  毛泽东笑了笑,很信任地说道:“你一定能干得好!”

  谈着谈着,不知不觉的一个下午就过去了。王树声见天色已晚,连忙起身告辞。毛泽东说:“不要走了,就在我这吃饭吧!”

  王树声说:“不必了,家里为我留了饭。”

  不久,王树声再次告别毛泽东,跨上战马,率部绕太行,越黄河,策马扬鞭,直奔中原。1945年初,王树声到达豫西,与战斗在嵩山脚下的皮定均、徐子荣部胜利会师,并组建了河南军区。

  河南军区部队的抗战健儿们,在司令员王树声的率领下,战洛阳,攻登封,收复了大片豫西国土,创建了豫西抗日根据地,顺利完成了毛泽东交给的这一艰巨任务。

  新中国诞生后,王树声担任了湖北军区副司令员、司令员,指挥鄂豫皖三省部队对国民党残余匪徒展开大规模的围剿战斗,立下赫赫战功。1955年3月,由毛泽东主席亲自签署命令,调王树声进京担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军械部第一任部长。同年9月,王树声被授予大将军衔,并在党的八大上当选为中央委员。军事科学院成立后,王树声又担任了军科院副院长。他不负毛泽东的厚望,为我国军械工业的创办与发展,为改善部队的武器装备,加速其现代化、正规化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

  1972年,王树声因患食道癌住进了解放军总医院。毛泽东得知王树声住院的消息后十分惦记,特委托周恩来总理代表他前去看望。周恩来来到王树声的病榻旁,望着病中的王树声心情十分沉痛。他握着王树声的手,轻声地说道:“树声同志,我是受党中央、毛主席的委托特意来看你的!”

  王树声激动地说:“谢谢党中央,谢谢毛主席,谢谢总理!”

  周恩来又对王树声说:“树声同志,党中央、毛主席都知道你是一个好同志!战争年代,你是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创始人之一,红军长征途中英勇的战士;解放后,你是我国军械工业生产的功臣,你为革命作出了巨大贡献。”

  这是党中央和毛泽东对王树声这位忠诚的革命战士一生所作的高度评价。王树声听后双眼闪动着激动的泪花。

  1974年1月7日,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立下卓越功勋的一代名将王树声在北京逝世,终年69岁。

「 支持红色网站!」

188金宝搏体育官网 SZHGH.COM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188金宝搏体育官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相关文章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