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整个的认知体系还一脚踏在前现代。
董宇辉算翻车了吗?当然算,他曾是中国近年涌现的最大“文化网红”。但现在却是全方位被群嘲,他与俞敏洪分家后写的小作文,别说押韵,甚至连上下句字数一致都做不到,这很文盲。有一个金句是:“他符合了所有没文化的人想象中的有文化的人的形象”。
但却还没完,他甚至信口开河说居里夫人发明了铀和X光机。
真有你的,董宇辉!我家隔壁的傻小子不如你。
更致命的是,后来好几起事件都显示董宇辉卖的货以次充好。这下完了,蠢还不是最致命,最怕蠢坏合体。
不过,董宇辉本人自视甚高,他甚至对“网红”这个称谓非常抵触,这可能是因为“网红”这个词汇在中国天然与“没文化”相关联。董宇辉很有文化吗?这倒是一个比“网红”更有意义的追问。
我的一个朋友前一段写了一篇文章《董宇辉的最大问题,就是没文化》,其中提到:“满口诗词歌赋,聊天就像在念散文诗,不算文化。”“董宇辉鸡汤炖得很好,但他对现实和历史的认知,我看不到什么营养。一个读书人少真知,没创见,在我这里就是没文化。”
这个评论的杀伤力就比较大了,它没去讨论董宇辉是不是网红——毫无疑问他是,而是直接把网红前面的定语——“文化”给否定掉了。
我同意他的观点。
董宇辉卖书是直播卖货时代的一大景观。微信读书平台还曾专门列了一个专题——“从这份书单,读懂董宇辉”,并做了这样的推荐语:“董宇辉为何能在直播电商中脱颖而出?为什么那么多人喜欢董宇辉?他到底有什么独特之处?我们也许可以从他推荐的书籍中窥见一二。”
我们的确可以从董宇辉推荐的书单中窥见些什么。只是很抱歉,我从中窥见的是:董宇辉没有良好的阅读品味。这并不意味着,董宇辉推荐的书单中没有一本是优质的,但其中平庸甚至低劣的比例未免过高。这份由20本书构成的书单中,历史类图书比重较大,有两本分别是冯唐《成事:冯唐品读曾国藩嘉言钞》、度阴山的《知行合一王阳明》。
这两本书可以直言其为烂书(可参读:冯唐乱解曾国藩,割了多少韭菜?);曾国藩、王阳明的流行,有特定的时代背景因素,它满足了大众对心灵鸡汤与成功学的某种渴求,在一定意义上也带有反智的倾向;而董宇辉本人,也是这种文化趣味之下,流行起来的红人。
在直播间里看董宇辉一口一个“圣人”地怒赞王阳明与曾国藩,也有一种荒谬感。一个相信开悟后一通百通的人,脑回路究竟是怎样的?现代科学的筚路蓝缕在你这还有任何价值吗?
但从正面角度看,各种鸡汤、成功学与反智偶像的存在并流行,可能有助于我们理解何以在一些撕裂的当下公共议题上,有那么多还算爱读书的网友如此缺乏智识。
但我的确也看到他的重度粉丝撰文分析他的这篇小作文,要大家努力学习以便“狠狠提升文笔”!在崇拜他的民间“丈母娘”们那里,董宇辉仍然是文化的传奇。
董宇辉的最大问题,并不在他对诗赋的炫技性错用,而在他整个的认知体系还一脚踏在前现代。董宇辉成为文化符号,像是短视频时代上帝所开的一个玩笑。但这足够离谱吗?
他贩卖的已不只是鸡汤,还有文化地沟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