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诚信:中国的人类发展指数,谁说了算?

2025-06-14 14:49:58 来源: 观察者网作者:张诚信
点击:评论:(查看) 字体://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张诚信】

  2025年5月,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公布了最新一期(截至2023年)人类发展指数(Human Development Index)。中国的指数值上升至0.797,但全球排名下降了4位,在193个国家和地区中位列第78位。

  先不说美国和西欧,哪怕是一些生产力水平、科技创新能力和基础设施条件明显不如中国的国家,比如泰国(0.798)、亚美尼亚(0.811)、伊朗(0.799)和阿尔巴尼亚(0.810)等,其人类发展指数都高于中国,这与我们的日常感受似乎存在出入。

  实际上,从2009到2023年,中国的人类发展指数一直处在0.7-0.8这个区间,而超过0.8而达到“极高人类发展水平”的国家和地区已经从53个增加到了74个。这15年间,中国的世界排名从第104提升到第78,平均每年提升不到两个名次。考虑到原来的基数比较低,中国的增速并不算快。

  那么,是否存在中国的人类发展指数被低估的可能性?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了解人类发展指数的计算方法。

人类发展指数的计算方法

  人类发展指数是由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于1990年推出的一项指标,用于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30多年来,人类发展指数已经成为了一个被学界、政界和媒体界广泛引用的具有较高权威性的指标。必须承认的是,对人类发展指数的统计,为我们提供了评估人类发展进步的一个重要的量化工具,并体现了联合国推动实现千年发展目标和可持续发展目标的积极努力。

  人类发展指数是对人均预期寿命(Life Expectancy at Birth, LE)、预期受教育年限(Expected Years of Schooling)、平均受教育年限(Mean Years of Schooling, MYS)和人均国民总收入(Per Capita Gross National Income,GNI pc)这四个基础指标进行综合计算的结果,它同时考虑了公民的健康水平、教育水平和生活水平。从这个指标体系中,我们可以看出人类发展指数相对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 GDP)等单一指标的科学性和全面性。

  人类发展指数的计算公式相对复杂,但基本思路相对简单:

  第一步,先计算一级指标的数值,人类发展指数有三个一级指标,分别是预期寿命指数(Life Expectancy Index, LEI)、教育指数(Education Index, EI)和国民总收入指数(GNI Index,GNII)。LEI通过对LE进行计算而得出,EI通过对EYS和MYS进行计算而得出,GNII通过对GNI pc进行计算而得出。

  LEI的计算方式是:LEI = (LE – 20) / (85-20) , 当LE>85,就令LEI=1;当20<LE≤85,就输入LE的具体数值进行计算;当LE≤20,就令LEI=0。这是一个分段函数,因此也可以写成:

  EI的计算方式是:EI = (EYSI + MYSI) / 2, EYSI 是预期受教育年限指数,MYSI是平均受教育年限指数。其中,EYSI = EYS / 18,当EYS>18,就令EYSI=1;当0≤EYS≤18,就输入EYS的具体数值进行计算。MYSI = MYS / 15,当MYS>15,MYSI=1;当0≤MYS≤15,就输入MYS的具体数值进行计算。这两个也是分段函数,因此也可以写成:

  GNII的计算方式是:GNII = [ln (GNI pc) – ln(100)] / [(ln (75000) – ln(100)],当GNI pc>75000,就令GNII=1;当100<GNI pc≤75000,就输入GNI pc的具体数值进行计算;当GNI pc≤100,就令GNII=0。这也是一个分段函数,因此也可以写成:

  第二步,计算预期寿命指数、教育指数和国民总收入指数三者乘积的几何平均数:

  HDI = (LEI × EI × GNII) ^(1/3)

  针对近年来中国的人类发展指数疑似被低估的情况,本文将对计算过程进行复盘,发现其中的问题所在。

问题1:部分基础指标数据疑似有误

  在人类发展指数的数据库中,我们发现,中国2023年的人均预期寿命为78.0岁,这还是四舍五入的结果,实际值为77.953岁,也就是还不到78岁。但是,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于2024年底发布的《2023年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中国2023年的人均预期寿命已经达到78.6岁。同样的偏误也发生在了美国身上:数据库标注的美国2023年人均预期寿命是79.3岁,但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公布的美国2023年人均预期寿命只有78.4岁。也就是说,数据库把美国的人均预期寿命调高了将近1岁,把中国的人均预期寿命调低了超过半岁,似乎缺乏可靠的数据来源。

  偏误更大的基础指标是平均受教育年限。在数据库中,中国2023年的平均受教育年限只有8.04。这在观感上就和中国长期推广九年义务教育的现实不太相符。根据解释,“平均受教育年限”的含义是“25岁及以上人群接受教育的平均年数”(Average number of years of education received by people ages 25 and older)。

  根据2020年第七次人口普查的统计数据分析,全国25岁及以上人口总数约10.1亿人,平均受教育年限为9.46年。第七次人口普查于2020年11月1日零时启动,于2021年5月公布结果。也就是说,早在2021年前后,中国25岁及以上人群接受教育的平均年数就已经达到了9.46年。在中国,教育普及是一个大的趋势,到了2023年,平均受教育年限只会更高。然而,在数据库中,中国的这一指标至少被低估了15%。

  笔者在修正人均预期寿命和平均受教育年限数据的基础上,在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提供的计算演示文档上重新计算了中国的人类发展指数。

  图1 修正人均预期寿命和平均受教育年限后重新计算的中国人类发展指数

  重新计算后,中国的预期寿命指数升至0.902,教育指数升至0.745,人类发展指数达到了0.818,位列第68位,超过了泰国、亚美尼亚、伊朗和阿尔巴尼亚,但依然低于哈萨克斯坦(0.837)、土耳其(0.853)、哥斯达黎加(0.833)和阿根廷(0.865)等国,从总体上看,后几个国家的生产力水平、科技创新能力和基础设施条件依然不如中国。对此,我们还要从基础指标本身的选取和计算上寻找问题。

问题2:受教育年限不足以衡量教育水平

  在人类发展指数的四个基础指标中,用于衡量教育水平的指标就占了两个,而且都和受教育年限有关(预期受教育年限和平均受教育年限)。但是,我们需要思考一个问题:受教育年限越长,教育水平一定就越高吗?

「 支持红色网站!」

188金宝搏体育官网 SZHGH.COM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188金宝搏体育官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相关文章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