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关系不会止步不前,只会越走越宽广。
文 | 海上客
当地时间4月1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在莫斯科会见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
当地时间4月1日,普京(左)会见王毅 图:外交部网站
在普京请王毅转达对习近平主席的诚挚问候,和王毅转达习近平主席对普京总统的亲切问候之后,双方会谈涉及多项内容。
不难看出,王毅对普京所说,不少前瞻。比如:
中俄关系不会止步不前,只会越走越宽广。中俄友好不是面向当下,而是着眼更长远的未来。
普京会见王毅,双方谈了不少内容 图:外交部网站
王毅访俄期间,关键谈到三点。这三点,在与普京会见时,他都谈到。之前,在接受“今日俄罗斯”国际媒体集团采访时,也多有阐述。
01
其一,王毅称,中俄关系有利于推进世界多极化。
从相关报道中可以看到,王毅提到了中俄双边关系,总结出三大特质:
世代友好,永不为敌;
平等相待,合作共赢;
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方。
更认为,中俄好,则世界好。所谓“有利于推动世界多极化和国际关系民主化”。听来,当然令人想到,美国当然是世界一极,但如果世界只有一极的话,则国际关系就无法达成民主化,而变为一个大佬和诸多小弟。
这样的世界,不会变得更好。
而什么样的国家能够推动世界多极化、民主化呢?理论上说,当然世界各国,国家无论大小,一律平等。各国都有资格去促进多极化、民主化。但毫无疑问,具有全球影响的大国,在能力方面自然有所长。也正因此,王毅提及:
中俄是具有全球影响的大国和邻国。
访俄期间,王毅会见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 图:外交部网站
中俄关系好,对动荡变革世界来说,就是提供了重要稳定力量。海叔要说,在硬实力上如此,软实力上亦如此。当美国等英语世界的各种信息充斥互联网之际,其他国家的声音有许多是被压制的,也导致世界上许多事,经过西方媒体呈现后是歪曲变形的。从这个角度看世界,软实力的提升很有必要!
02
其二,王毅还谈到中俄务实合作的成果和目标。
从20世纪中叶苏联援华156项重点工程,到如今的2448亿美元贸易额。
即将通过黑河口岸运入中国的俄罗斯燕麦 图:澎湃新闻
从俄罗斯农产品端上中国千家万户的餐桌,
到中国汽车驶入俄罗斯大街小巷……
中俄经济的互补,与中俄两国拥有4300多公里边境线,形成一幅画面。也就是说,哪怕两个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大国,也能够做到作为邻居,相安无事。不会出现哪一国称,要将邻国变成自己的一个州这样的咄咄怪事!
这是21世纪的大国相邻之典范。
海叔要说,在近代史上,中俄之间也曾经出过各种状况。如今回看,中俄有今日之务实合作破浪前行——
两个乘风破浪的大国,且在合作上“保持了量稳质升的良好态势”“合作优势互补,潜力足,空间大”。
还有诸如进一步推进共建“一带一路”与欧亚经济联盟对接,能否树立典范?起码中俄周边的小伙伴,说白了,就是亚欧大陆从中心到外延的这些来自亚洲的、欧洲的国家,以及非洲、拉美国家等,都能看到与中国合作,是有许多机会的。
2024年6月12日,一列满载国产商品汽车的中欧班列,从中国铁路呼和浩特局集团有限公司沙良物流园驶出,所搭载的汽车最终运抵俄罗斯莫斯科 图:新华社
所谓“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畅通”,尽管是一些人——比如说美国有一些人不愿意看到的,但人类要前行,世界要发展,全球化是大趋势,是主流。一些逆流而行的人,感到累了、乏了,甚至发现自身处于危险了,会怎样?是否会回心转意?
这些人是否回心转意在其次,重要的是我们推动全球化的初心不变。
中俄稳住,世界总不至于与全球化背道而驰。毕竟,中俄两国的体量确保了全球化的确定性!
03
其三,王毅谈到了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
目前的世界,人们所看到的是美国国防部长赫格塞思跑到日本硫磺岛,去说旧日本军人英勇。还称日本要发挥“武士精神”来抵抗中国“侵略”。赫格塞思种种匪夷所思,海叔在昨天的文章《赫格塞思的时空错乱!》中,已有详述。
赫格塞思(左2)在硫磺岛出席悼念仪式 图:央视新闻客户端
不得不说,如今的美国、日本,都有人窜出来胡说,歪曲历史。妄想依靠时光流逝,慢慢改变人们的记忆。
俄罗斯准备在今年5月纪念伟大的卫国战争胜利80周年。这当然是一件好事。起码能让人仍然记得当年到底是谁经历了莫斯科保卫战、斯大林格勒保卫战,又反攻入德国法西斯所占欧洲地区,直到攻克柏林!
当每年纪念诺曼底登陆时,近些年西方国家不再邀约俄罗斯人参与,本身是对历史的一种曲解。
而中国目前从赫格塞思的相关讲话中读到的是什么?
我们是否要提防有人准备曲解中国人民伟大的抗日战争?
海叔感觉,我们可以邀约当年美国支持中国抗战人士的后人来华,让中美共同回忆抗战历史。同时,对日本遗孤等群体也仍要联系,共同回忆中日人民都曾遭受日本军国主义的迫害。
而中俄之间呢?正如王毅所说——
双方在二战中结下的深厚友谊,为两国关系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在二战伟大胜利的基础上,中俄同其他反法西斯同盟重要成员一道,共商建立联合国,共同制定联合国宪章等一系列重要国际文件,奠定了现代国际秩序基石,确立了当代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
2月28日至3月1日,由中国公共外交协会、俄罗斯国际事务委员会、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北京对话联合主办的2025·中俄三亚对话在海南举办 图:中国驻俄罗斯大使馆微信公众号
以今日之世界而论,是否仍要维护联合国的权威性,是否要在国际事务中尊重联合国框架?
这一点,总感觉西方一些人,对联合国是想要利用时大加说辞,不想利用了一扔了之。这,
不好!
联合国的诞生,让人类直至如今没有爆发第三次世界大战。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成果。维护这一成果,就是维护人类现代文明,特别是人类现代文明在国际关系中的基石!
任何一个国家也甭想凌驾于联合国之上。在联合国框架内,任何问题都可以谈。至于动不动退群的,则要想一想,这世界未必就是会哭的孩子有奶吃。
世界没有亏欠喜欢退群的国家。当这种国家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时,似乎也该想起来,当年盟国是如何联合起来打败法西斯的。
回到联合国的范畴,许多事才有迎刃而解的可能性。世界也才能更好向前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