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宝贵:化解“土地承包30年不变”显现矛盾的思路

2025-04-01 12:47:11 来源: 188金宝搏体育官网作者:张宝贵
点击:评论:(查看) 字体://

  1982年,全国农村推行土地承包,至今已有40多年。现在,农村正在推行第二轮“土地承包30年不变”。

  土地承包是我国农村基本的经济制度。为解决国人几十年的温饱难题竖起了功在千秋的历史丰碑,拉开了改革开放的序幕,奠定了发展现代农业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基础,成为稳定农村稳定社会和社会经济发展的“稳压石”。

  同时,在推行“土地承包30年不变”中,出现了几个比较突出的矛盾:

  一是人少地多户与人多地少户无地户的矛盾。

  有的农户一二人占有五六个人的承包地,有的农户五六人却仅有一二人的承包地,有的农户全家人没有承包地。造成了

  农户之间占有承包地的极大反差。

  二是人少地多户与人多地少户无地户之间收入反差强烈的矛盾。

  有的农户一二人占有五六个人的承包地,承包地数十亩,承包草场数百上千亩,自家耕种经营或转包后收入可观;如遇建设征用土地每亩可获得得数万元甚至更多的土地证用补偿款,成为农村的富户暴发户。相反,人多少地的农户土地收入很少,无地的农户没有土地收入。造成了农户之间占有承包地(草场)收入的极大反差。最为典型的是内蒙农村,在同一个村,有的农户有水浇地1000多亩,有的农户只有几亩,极个别的农户没有;有的农户有草场数千亩,有的农户只有草场几十亩。很多农户“承包”的水浇地转包费年入数十万元(不用交税),而村集体年收入不到10万元。本村内的贫困户集体经济组织无能为力帮扶,只得长期靠国家拿钱扶贫。(资料来源:188金宝搏体育官网2025年3月11日《李昌平:农民为什么应向村集体交承包费?》)

  三是部分土地荒芜与粮食大量进口的矛盾。

  有的农户一人占有五六个人的承包地无力耕种,粗放耕种或弃耕,造成了土地荒芜,造成了土地资源的极大浪费。同时,长期以来,我国粮食大量进口,国家粮食战略安全存有隐患。

  四是鼓励生育政策与无地少地家庭不愿生育的矛盾。

  近年来,国家实行鼓励生育的政策。一些少有承包地和无承包地的家庭夫妇,没有土地保底,生活保障系数低,这些家庭夫妇不愿生育头胎,更不愿生育二胎三胎。造成了国家实行鼓励生育的政策难以落实。

  五是富民与兴村的矛盾。

  土地是村组集体最重要的资产和资源。土地全部分给村民承包后,村组集体经济失去了基础。造成了大多数村组集体经济成了“空壳子”,集体公共公益事业“等靠要”“输血”勉强维持。

  六是小生产与农业现代化的矛盾。

  长期普遍的一家一户的小生产经营,导致大中型农业机械难以发挥作用,导致诸多科技兴农技术措施难以实施,导致农产品污染安全系数不高,导致农产品成本居高增加,导致农业效益低下,成为制约发展现代农业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瓶颈。同时,有的农户一二人占有五六个人的承包地,有的农户五六人仅有一二人承包地,有的农户全家人无有承包地。大多数村组集体经济成了“空壳子”。造成了农户之间收入的极大失衡,造成了农户之间心理的极大失衡,引发了农户之间、干群之间诸多矛盾,成为乡村振兴的一大消极隐患。

  推行“土地承包30年不变”出现的矛盾,是个40年积累的历史矛盾,是个乡村振兴中值得引起重视的矛盾,是个实现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必须解决的矛盾。

  我宣传研究“三农”问题40多年,提出化解“土地承包30年不变”矛盾的六个思路。

一、建议实行“土地承包30年不变”和5年“账面小调整”的政策。

  村组土地(草场)是全体村组村民集体享有的共同财产资产和资源。建议健全完善土地承包法规,在实行“土地承包30年不变”政策的同时,每隔5年由土地发包方即村委会或村民小组按照现有在册人口进行“账面小调整”。

  村民死亡、失踪、迁出户口、移民销户;入职公务员、参公、国企等,即失去村民资格,不再参与土地承包和5年“账面小调整”的政策。

二、建议实行村组集体收取失去村民资格人原承包土地流转费的政策。

  建议健全完善土地承包法规,失去村民资格的人原承包土地,自动流转给其家庭成员经营,村组集体向其家庭成员收取失去村民资格人原承包土地的流转费。失去村民资格人原承包土地的流转费,按照本乡镇最低土地流转费的半数收取。用于补贴无地或少地的农户,或用于集体公共公益事业。既保障了“土地承包30年不变”的政策,又解决了无地少地农户的当务之急。

三、建议实行村组集体收取村民土地流转费的政策

  村组土地(草场)是全体村组村民集体享有的共同财产资产和资源,村民享有承包权,没有所有权。建议健全完善土地承包法规,村民转让承包的土地(草场),必须向土地(草场)发包方即村委会或村民小组报告,并向发包方即村委会或村民小组上交半数的土地(草场)流转费。用于补贴无地或少地的农户,或用于集体公共公益事业。

四、建议实行治理荒芜土地的政策

  建议健全完善治理土地荒芜法规,对土地荒芜一年的农户,给以警告和罚款;对土地荒芜二年的农户,乡镇政府监督村组集体依法依规收回承包土地;发包给本村组无地或少地的农户,或流转给其他种植大户。土地流转费用于补贴无地或少地的农户,或用于集体公共公益事业。

五、建议实行征用土地补偿款全村组村民分配的政策。

  建议健全完善征用土地补偿法规,征用全村组土地的补偿款,由村组按照全村组现有在册村民分配;征用村组部分农户土地的补偿款,三分之一为被征用村组部分农户土地的补偿款,三分之二归村组集体所有,由全村组现有在册村民分配,或用于补贴无地或少地的农户、或用于集体公共公益事业。

六、建议实行鼓励农户土地入股参与农业规模经营的政策。

  世界农业发达国家的经验和我国农业70多年发展的历史证明,规模经营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那种“小生产可以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理论观点,是不切实际的幻想,是本本主义、教条主义、“躺平主义”的表现,是会贻误农业现代化进程的。

  建议深化农业改革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健全完善农业规模经营法规,鼓励发展种植大户、专业合作社、土地托管等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实体;鼓励村组集体组织农户土地入股,发展特色家庭农场、村组集体农场、合作农场、土地托管农场、企业股份农场等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实体的主体;鼓励发展现代(新型)农业综合服务体系,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实现农业现代化进程。

  化解“土地承包30年不变”矛盾的思路,是我40多年宣传研究“三农”问题的理论探索和建言献策。同专家学者交流商榷,供决策层参考。

  2025年3月30日于陕西长安

作者张宝贵简介

张宝贵,陕西省西安市有突出贡献的专家,中国农业风险管理研究会理事,陕西省改革发展研究会理事、陕西省社区文化发展促进会顾问、长安区政协原秘书长。运用毛主席哲学思想干新闻搞“三农”研究40年,100多次获得中国新闻奖等全国、省市新闻奖、社科奖,200项宣传研究建言成果写入中央文件。

曾被聘为西北大学新闻系兼职讲师、陕西师大新闻传媒学院兼职教授、陕西农村网青年记者导师。新闻专著《田园报春花——张宝贵获奖新闻作品选》,多篇稿件入选大学教材;理论专著《领导与新闻谋略》(张宝贵 李正善著)被陕西出版集团推荐参评“五个一工程奖”和中宣部优秀理论读物,得到中宣部景俊海副部长的肯定赞扬;“三农”专著《现代农业宏观思路探索》被农业农村部农业经济研究中心金文成主任赞誉为“您在《现代农业宏观思路探索》中的建言,非常系统、深入、中肯,为我们国家加快建设现代农业政策支持体系提供了很好的探索和思考。”

中央电视台、《解放军报》、《新闻出版报》等国内20多家媒体和日本放送电视网百余次报道。被誉为“新闻奇才”、“三农专家”、“研究领导新闻学的开拓者“。

「 支持红色网站!」

188金宝搏体育官网 SZHGH.COM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188金宝搏体育官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相关文章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