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3日下午,甘肃漳县金钟镇一条县道上,一辆农用三轮车正靠边正常行驶。迎面而来的警车突然向左猛打方向盘,三轮车避让不及,直接栽进70厘米深的沟里,车身撞上栏杆险些侧翻。
全程无警示、无喊话,警车像玩“碰碰车”一样逼停百姓车辆。
农用车坠沟后,警车停下,但车上民警没救人,反而下车催促目击者漆先生“赶紧走”。
更离谱的是,警车后排竟坐着两个小孩!执法现场带娃?公车私用还是拿孩子当挡箭牌?
目击者漆先生讲述,“警车上坐了两位民警,都穿着警服,坐在副驾位置的是金钟派出所所长,他下车催我赶紧走。警车后排还坐了两个小孩。”
目击者漆先生将行车记录仪视频发到网上,第二天就接到金钟派出所所长电话,要求删视频并威胁“发上网违法”“传唤到派出所”。
不解决问题,先解决提问题的人——这就是某些执法者的逻辑?
三大疑点:执法者的遮羞布下藏着什么?
1. 疑点一:执法还是“创收”?
目击者漆先生透露,当地派出所对农用车、电动车“管理”就是罚款,无牌无证直接罚700元。
这次别车,是否又是为了“创收”而暴力截停?
农用车明明有牌照,警车凭啥断定违法?
2. 疑点二:警车带娃执法,谁给的任性?
警车后排坐俩孩子,执法时不顾安全强行别车。公车私用、漠视人命,这就是“人民公仆”?
若真是办案需要,为何让孩子置身险境?
3. 疑点三:保密还是心虚?
2月17日,面对记者追问,派出所领导称“办案需要,保密”,县局更是踢皮球到宣传部。
执法透明本是义务,遮遮掩掩反而坐实了“猫腻”。
当警车成了“特权车”,老百姓还能信谁?
“这是执法还是黑社会?”——若真为办案,为何不提前示警?若为罚款,这和拦路抢劫有啥区别?
“带着孩子执法,孩子是临时工?”——公车私用板上钉钉,执法者的特权思维依旧肆无忌惮。
“删视频、堵嘴巴,老百姓连监督权都没了?”——所长电话威胁,暴露了某些人“权力大于法”的嘴脸。
监督权是宪法给的,凭什么让老百姓“删视频”?
接受舆论监督不能只是一句口号,特别是在街头执行公务引发民众质疑时,更应该直面问题,而不是去“解决人”。
目击者的摄像头,照出的是执法者的良心。若无良心,老百姓的命也就不是命了。
今日若沉默,明日坠沟的可能就是你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