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教我们当省委书记》的第一篇文章也叫《毛主席教我们当省委书记》,我们继续学习分享,先看下这篇文章的小标题:
~省委第一书记要抓理论工作
~「在路线问题上要戒‘左’戒右」
~「一定要防止特殊化、贵族化」
~对原则性问题要有明确态度
~「不是书记一个人说了算」
~「要反对官气」
~「教育干部是一个战略问题」
~第一书记挂帅,办好报刊
~「开会要注意抓思想动向」
~文件、文章、讲话要准确、鲜明、生动
~对犯错误者的态度和方法
~受到冤屈时应有的正确态度
“在路线问题上要戒‘左’戒右”。这是毛主席在1955年3月全国党代表会议上说的。
什么叫“左”?超过时代,超过当前的情况,在方针政策上,在行动上冒进,在斗争的问题上,在发生争论的问题上乱斗,这是“左”。这个不好。
什么叫右?落在时代的后面,落在当前情况的后面,缺乏斗争性,这是右。
从我们党的历史来看,党内有喜欢“左”的,也有喜欢右的,或者喜欢中间偏右的,这都是不好的。我们要进行两条战线的斗争,既反对“左”,也反对右。
举例来说,大革命时期,我们党的一些高级领导思想发生偏颇,彻底否定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革命主张和方针,把民主革命的希望完全寄托在国民党身上。
在民主革命斗争思想和行为上都趋向于资产阶级,否定无产阶级的潜在革命历史,严重脱离了革命现实,属于右的行为。
在井冈山时期,王明、博古等留苏精英,又过于书呆子气。不顾根据地和红军的实际情况,在军事行动上盲目照搬苏联打仗经验,要求红军全力攻打防守坚固的大城市,同武器装备先进的国民党军队硬碰硬,造成红军巨大损失。这种在军事战略、战术上,过于乐观激进、盲目乱干的行为,就属于左倾冒险主义。
再比如毛主席在谈农业合作化时也讲到“左”右问题。
农业合作化运动。
“比如讲合作化运动,本来有群众的积极性、互助组的普遍存在和党的领导力量这些成熟的条件,可是有些同志说还没有;
合作化运动这个事物在现在这个时候(不是早几年,而是现在)已经可以大发展了,他们说还不能,这都叫右倾。
如果农民的觉悟程度和党的领导力量这些条件还不成熟,就说要在一个很短的时间内,全国来个百分之八十合作化,这叫“左”倾。”
非常明显,毛主席谈“左”和右的问题从来不是谈概念,而是结合人民的实践来谈的。
毛主席认为,当时国内已具备搞农业合作化的条件:群众积极性高涨,互助组普遍存在,党的领导力很成熟。
可是有些同志看不见,居然说条件还不成熟,现在还不能搞农业合作化,这就叫右倾。
反过来说,如果这些条件还不成熟,有人就敢在大会上吹牛,说短期内全国能完成80%农业合作化,这个就太激进,叫“左”倾。
这个例子最大特点,就是结合现实来谈问题,理论结合实践。
再比如毛主席为了让同志们弄懂“左”和右的问题,发挥了语言大师的艺术魅力:女人生小孩。
“比如生小孩子,要有九个月,七个月的时候医生就一压,把他压出来了,那不好,那个叫“左”倾。
如果他已经有了九个月,小孩子自己实在想出来,你不准他出来,那就叫右倾。”
举例结束,毛主席做了高度的概括:
“事物在时间中运动,到那个时候该办了,就要办,你不准办,就叫右倾;还没有到时候,你要勉强办,就叫“左”倾。”
实际上,“左”和右的斗争,就是两条路线的斗争。我们为了达到一定的目的,有几条路线可走,但是我们会选择其中一条比较合理的路线,和群众在一起,站在群众前头,鼓舞群众前进,在较短的时间内取得较大的成功。这是正确的路线。另一条路线,照常规办事,按照老样子走路,结果思想落后于实际,群众没有劲儿,这是错误的路线,我们叫它保守主义。
人总是惯于按照老习惯想问题,但共产党员就要有打破常规的勇气。
理论照进现实。想想我们做事,总是犹豫不决,头脑想太多,行动又太少。出现情况,不敢站在群众前头行动,导致失败。大多数时候,我们都喜欢躺在自己经验的功劳簿和思维的舒适区,面对新情况,缺乏足够的勇气,害怕出事,因为按照我们的思维定势和习惯,我们之前没有遇到过,没有遇到过,怎么敢轻举妄动呢,这就导致错失时机,行动滞后于当前实际情况,招致失败。
要解决路线上的问题,就要有正确的领导方法。而领导方法也有两种:一种是,全面规划,接近群众,走群众路线的方法。用这种方法来发现问题,发现先进经验,发现新生事物,创造和发展新的生产力。用积极的东西、先进的东西,克服消极的、落后的东西,用正气压倒邪气。善于利用解剖麻雀的方法来抓先进经验,抓典型。
另一种领导方法,就是坐在办公室,办公事,不发现问题,不解决问题。天天办一堆一堆的公事,并不等于解决重大问题。这就一定要出官僚主义,就要出形式主义,就要在实践中 碰得头破血流,造成实践失败,被人民群众抛弃的下场。
从哲学上来说,“左”和右,其共同点就是主观与客观不相符,主观脱离客观实际。
毛主席在《实践论》中说:
“机会主义和冒险主义,都是以主观和客观相分裂,以认识和实践相脱离为特征的。”
怎么才能用正确的领导方法,克服“左”和右的问题,坚持正确的路线呢?
从哲学上来解决就是,《实践论》中说的:
“我们的结论是主观和客观、理论和实践、知和行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反对一切离开具体历史的“左”的或右的错误思想。”
通俗地讲,就是要主观想法和客观实际相符合,不要想当然,要实事求是。
从实践上来解决就是,学习孔夫子的每事问,调查研究,一切问题的解决都发生在调查研究的末端而非开始。下马观花,而非走马观花,要深入一线接触实际。最好蹲点,并且要和群众实行“三同”(同吃、同住、同劳动)。
还有最后一点,在路线问题上戒“左”戒右时,不要从一个极端走到另一个极端,在反对主要错误倾向时,要注意防止掩盖着的另一种错误倾向。不要只提一项,放过另一项;更不要用一种倾向反对另一种倾向。总之,要注意两条路线的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