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旅游业有一个特殊的符号叫“红色旅游”,而“红色旅游”中最耀眼的是和伟人毛泽东相关的故居、铜像、纪念堂和遗址的瞻仰。
毛泽东故居、纪念堂、铜像广场等地方的旅游,没有旺季淡季之分,不管严寒酷暑,不管刮风下雨,都是人流如潮,络绎不绝。不仅有白发苍苍的老者,业有朝气蓬勃的年轻人,更有稚气未脱的青少年。不仅有中国人,还有很多外国人。
人们到毛泽东故居、纪念堂和铜像广场,不是来欣赏这里的风景,不是休闲娱乐,而是怀着朝圣的心理,踏着先辈的足迹,缅怀伟人的丰功伟绩,颂扬伟人的美德,以此激励后人,赓续伟人的伟业!
这两年,来中国旅游的外国人越来越多,也有更多的人来到伟人故居、纪念堂,但他们有一个巨大的疑问:中国人为什么要这样虔诚地瞻仰伟人故居。纪念堂呢?这是不是有点煽情呢?
一个美国网友也是这样认为的。他说:“在美国,人们都崇敬国父华盛顿,但没有人时时刻刻都去瞻仰他,也没有人能记住他的诞辰,更没有人每年都去隆重地纪念他。”
其它国家的网友,在社交平台上深入交流这个问题,但他们始终想不通中国人为什么会这样做。我也在想一个问题:瞻仰伟人故居的人一年比一年多,是中国人在煽情吗?
首先,什么是煽情。通俗的说,就是不高兴假高兴,不生气假生气,不伤心假伤心,不悲痛假悲痛。演员就是专业干这种事情的人群。
但是,有一点是没有国界的:假的东西是不长久的,煽出来的情只是暂时的摆拍,诸如演员的表演,镜头前的喜怒哀乐,离开镜头转瞬即逝。
真实的感情,用不着别人鼓动和操纵,不用音乐烘托气氛,只要想到自己现实生活的源头,就会想起来给自己带来或创造这个生活源头的人。其喜怒哀乐,是与生俱来的,尤其是中国人生活在浓厚的感恩文化氛围中。
在中国人漫长的历史长河当中,能够给绝大多数人带来幸福感,而且把这种幸福感用一种稳定的制度维系下去的,只有一个人,他就是伟人毛泽东!
两千多年的封建体制中,普通百姓最大的满足是能活下去,能做到这一点的帝王,哪怕只是几年、十几年,百姓也会对他感恩戴德。
古代典籍中“尧舜禹”,以及后来文人文章中的“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或者屈指可数的其他历代明君,他们对百姓最大的恩德不过是“轻徭薄赋”,让百姓“休养生息”,等百姓养肥了,依然还会亮出屠刀的。
鲁迅先生对封建社会最经典的一段总结性评论:古代的盛世,不过是百姓暂时做稳了奴隶,而乱世则是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而已。
就连孙中山先生的民主革命,其结果依然是大地主和买办资本把持着国家的经济命脉和人民的命运。官老爷依旧是过去的官老爷,带兵的依旧是过去的把总和总兵,百姓依旧是受人欺压,依旧是颠沛流离,卖儿鬻女。
几千年来,能把普通百姓的命运彻底的,从根子上改变的,只有共产党毛主席!他带领他的战友,建立了一个人民当家做主的共和国,他把土地和国计民生攸关的生产资料归为全体人民所有,他把几千年来盘踞在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掀翻在地,让人民的思想彻底地获得解放。
在伟人的治下,过去的压迫者、剥削者,匍匐在地,经受着一场疾风暴雨式的精神荡涤,他们中很多人洗心革面,成为了自食其力的劳动者。
北京功德林监狱关押着解放战争俘获的国民党战犯,辽宁抚顺关押着日据时期,包括清朝末代皇帝溥仪在内的伪满官员,若干年之后,他们竟然都成了社会主义制度的拥护者。
伟人用自己人生中最后的二十多年时间,把中国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变成一个强大的工业国,使中国一跃成为世界上排名靠前的工业强国。
老人家去世的时候,中国既无内债,又无外债,以一己之力顶住了苏联集团的军事讹诈,又以强大的魅力,使曾经不可一世的美国总统,谦恭地来到中国,主动提出和中国改善关系。
有人把眼下中国的发展成就归功于“改革”和加入WTO,而实际上是新世纪后,中国体制向着社会主义本质的理性回归,而这个本质就是伟人提出的“艰苦奋斗”、“自力更生”!
中国人对给自己带来永久和平和幸福的伟人,怀着感恩之情,用不着煽情。这种真挚的感情,一定会代代相传,这也正是中国能以不可遏止的力量在世界上雄起的根本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