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团圆》为经典电影《英雄儿女》奠基
巴金与其小说《团圆》封面
1953年8月中旬,巴金第二次去朝鲜。当时交战双方在板门店已经签汀了停战协定,战事减少了许多。在四个多月的时间里,巴金再次体验了那种激情燃烧的生活,收集到更多的素材。他在信中告诉萧珊:“至于别人的毁誉我是不在乎的。但要写出一部像样的作品,我得吃很多苦,下很多功夫,忙对我创作没有妨碍……我要回国以后才能考虑创作计划,我还想在上海仔细读两本苏联战争小说,看别人怎样写战争,好好学习一下,再回到自己身上,看自己是否能写……”
两次赴朝的时间加起来将近一年。巴金感受最深的还是战士们为保家卫国表现出来的献身精神,这使巴金的爱国主义思想和人道主义思想更有所寄托、他从这些淳朴的人身上汲取了创作力量。在后来的日子里,尽管他写出了诸如《坚强战士》《黄文元同志》和《明珠和玉姬》等有影响的作品,但总是觉得意犹未尽。他答应萧珊的“像样的作品”一直没有诞生。
在朝鲜的那些日日夜夜经常浮现在巴金的脑海中。最令他难以忘怀的还是第二次赴朝期间了解到的志愿军某团六连的事迹。他曾在这个师生活过两个多月。部队的战友们向巴金讲述了许多感人的故事,其中最使他震撼的是六连的开城保卫战。当战斗打到最激烈的时候,整个阵地最后只剩下两个人:副指导员赵先友和通信员刘顺武。当赵先友发现大批韩国兵已经冲上来的时候,他果断地举起手里的步话机,大声向上级报告:“敌人已经冲上来了,不要管我们,快向我们开炮!快向我们开炮! ”这一壮烈的场面巴金虽然没有亲历,但他完全可以想象到。回到上海后,以这个题材进行创作的冲动时不时涌上心头。经过六七年的酝酿,他终于为朝鲜战场这段真实的历史赋予了新的生命,创作出了一个带有传奇色彩的故事——小说《团圆》。
1961年,《团圆》发表以后,反响十分强烈,并引起文化部副部长夏衍的注意。夏衍阅后即指示中央电影局,把《团圆》列入1963年的拍摄计划。剧本完成后征求巴金的意见,巴金很快回话:“没有意见,同意拍电影! ”巴金特别满意电影剧本中王成形象的深入创作,觉得非常符合他的心意。1964年,改编自《团圆》的电影《英雄儿女》上演,马上好评如潮,很快风靡大江南北。后来,巴金的老友萧乾称赞这部电影的四个字非常有代表性:撼人心魄。周恩来总理也在百忙中抽出时间观看了这部电影并说道:“我想作家一定要到火热的斗争中去。巴金带了个头,他抗美援朝,深人生活很好嘛!写出《英雄儿女》那样好的作品。”
这部充满爱国主义,同时折射着人道主义光辉的影片,连同那首《英雄赞歌》,一直伴随着巴金走过了此后的岁月。1965年元旦,在北京参加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的巴金接到萧珊的来信,她在信中告诉巴金:“《英雄儿女》已上演,王辛笛看过了,据说很感动,不知道你看了没有?文艺会堂9日上演这个电影,如果你回来了,我们可以一起去看了。”巴金回到上海后,马上和萧珊去文艺会堂看了《英雄儿女》。回到家后,他在日记中写道:“《英雄儿女》改得不错。关于王成的一部分加得好。王芳的形象也很美……”“文革”期间,巴金被批斗,一度下放到农场劳动。那个时期,《英雄儿女》仍在放映,这多少使他感到安慰。
《英雄儿女》不停地在全国放映,《英雄赞歌》也传唱不衰。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报刊一度频频刊出寻找现实中的“王芳”和“王成”的文章。1991年的夏天,赵先友烈士生前所在部队正在进行革命传统教育,部队党委决定在营区为烈士立一座塑像。他们派政治处副主任戴秀斌赴上海,请巴金为赵先友塑像题词。在和巴金的女儿李小林交谈时,李小林对戴秀斌说:“父亲听说你们来,说他到过朝鲜战场许多部队,英雄们的事迹使他感动,他写了几篇真人真事的散文,以后又集中概括了许多英雄形象,才有了《团圆》里的王成。”之后,李小林带戴秀斌等人到医院探望了正在住院的巴金。巴金高兴地接待了他们。最后应客人要求,巴金写下了几个大字:王成式的战斗英雄——特等功臣赵先友。并落款:巴金,1991年8月20日。
……
载自《巴金的抗美援朝情结》https://www.doc88.com/p-19215840118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