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建民:毛主席在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特殊贡献是什么?


  从科学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看,社会主义是从理论到实践,而社会主义革命的实践由于首先在经济落后的国家取得成功,这就使这些社会主义国家的革命过程实际上必须经历三个阶段:暴力革命阶段,实现工业化的过渡阶段和社会主义生产方式建立的阶段。列宁、斯大林和毛泽东分别成为三个阶段进行实践、探索并取得巨大成功的代表人物。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来说,毛泽东是真正把社会主义生产方式转变为实践的第一人,与列宁、斯大林相比,毛泽东的特殊贡献在于他把马克思恩格斯在《宣言》中提出的社会主义生产方式一一消费价值生产方式具体为人民公社的实践,并取得杰出的成就。

一,什么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生产方式

  《共产党宣言》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奠基之作。在这部著作中,马克思恩格斯向我们说明了无产阶级需要打破一个什么样的旧世界,需要建立一个什么样的新世界。

  在《共产党宣言》的第二部分,马克思恩格斯明确告诉我们:“在资产阶级社会里,活的劳动只是增殖已经积累起来的劳动的一种手段。在共产主义社会里,已经积累起来的劳动只是扩大、丰富和提高工人生活的一种手段”。在这里,马克思和恩格斯把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最根本的区别,告诉了我们。他们把两种社会的基本特征非常清晰地显现在我们面前:

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特征是生产资料(已经积累起来的劳动)居于支配地位而起决定作用,生产劳动(活的劳动)只是为生产资料的增殖服务的,是资产增殖的工具和手段;社会主义生产力特征是生产劳动(工人)居于支配地位并起决定作用,生产资料(已经积累起来的劳动)只是扩大、丰富和提高工人生活水平的工具和手段。资本主义生产目的是为了满足生产资料所有者的利益要求;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是为了满足生产劳动所有者的利益要求。也就是说,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性质上是剩余价值的生产,而社会主义的生产方式性质上是消费价值的生产。

基于以上认识,社会主义革命的目标必须实现四个转变:

1,社会主义革命必须促使社会生产力产生根本转变:即由生产资料居支配地位起决定作用的生产力到生产劳动居于支配地位起决定作用的生产力的转变;

2,社会主义革命必须促使社会生产主体由资产所有者到劳动所有者的转变;

3,社会主义革命必须促使由体现资产所有者权利要求一一资产所有权的制度向体现劳动所有者利益要求一一劳动所有权制度的转变;

4,社会主义革命必须促使生产资料的资产阶级所有到社会公共所有的所有制的根本转变。

  很显然,这四种转变是相互关联的。随着生产资料由资产阶级私有制转变为社会公有制,自然也消灭了资产所有者,从而使劳动者成为唯一的生产主体;随着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实现,自然也消除了人们在资产所有方面的差别,从而使劳动所有权成为生产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利益要求;随着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实现,社会生产也必然产生了生产劳动取代生产资料的支配地位,从而形成了社会主义生产力;与这些转变相适应,社会的基本经济制度也有产权制度向劳权制度转变。

  在第二部分,马克思恩格斯还进一步指出,共产主义革命需要做到两个决裂:“共产主义革命就是要同传统的所有制关系实行最彻底的决裂;毫不奇怪,它在自己的发展进程中要同传统的观念实行最彻底的决裂。”

  什么是传统的观念:那就就是与资本主义私有制相适应的观念:包括生产力观念;生产主体观念;权利观念;制度观念;文化观念等等。

什么是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主义观,概括起来就是要实现“四个转变”和“两个决裂”,从而最终形成以劳动者利益要求的满足为核心的经济体制与政治体制及相应的意识形态。

三,从列宁、斯大林的社会主义实践与杰出贡献

  从科学社会主义发展的过程看,列宁、斯大林和毛泽东都作出了自己独特的贡献:

  列宁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解读了帝国主义阶段的资本主义特点并提出了无产阶级革命的战略策略,成功开创了社会主义在一国取得胜利的先例,这是把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转变为社会主义的实践,而且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在社会主义运动史上,列宁的贡献是开创性。这种开创性就在于他把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成功转变为革命的实践,并首先在一个国家取得了暴力革命的成功,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由劳动阶级执掌政权的社会主义国家。

  斯大林则领导苏联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国家取得暴力革命胜利之后,通过建立产权公有制模式的经济体制,采用这种过渡时期的经济模式,成功地使苏联应对了国内外反动势力妄图扼杀社会主义的战争,成功地使苏联在二战中战胜了德国法西斯,并快速积累资金,实现了工业化;并在亚欧形成了盛极一时的社会主义国家阵营。因此,斯大林是社会主义国家从暴力革命胜利到建立社会主义生产方式之间这个过渡时期的伟大领袖和杰出代表。他在社会主义运动史上的丰功伟绩是不容否定的。

  在这里有必要指出的是,理论界通常认为苏联模式就是社会主义模式的看法,实质上是一个误区。

  因为苏联模式本身都不是社会主义生产方式,而只是一种过渡经济模式。把过渡经济模式的计划管理体制当作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作对比研究,这是一个根本性的误区。当然,这一误区也不只是存在国内,在国外,在国际上也是普遍存在的。

  十月革命的成功,开创了社会主义革命率先在经济落后的国家成功的范例。因此,它是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的。它标志着现实的社会进入了从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

  但是,由于社会主义革命是在经济落后的国家取得成功,而这些国家的工业化程度很低,难以直接建立社会主义生产方式。因此,在这些国家的暴力革命胜利到建立社会主义生产方式之间,必然存在着一个过渡时期,即一个积累资金、快速实现工业化的过渡时期,从而为社会主义生产方式的建立形成生产力基础的过渡阶段。而苏联模式,即产权制度与生产资料公有制相结合的经济模式,它只是适合这个过渡阶段的一种过渡经济模式,而不是社会主义生产方式本身。因此,社会主义国家,建立了苏联模式,并没有完成社会主义的经济体制的建立,而只是为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而进入了准备阶段而已。

  苏联模式,作为一种过渡性质的经济模式,它实质上只是适合这些社会主义国家在过渡阶段的经济发展的需要。因此,一旦这些国家完成了工业化的进程,那么,这种经济模式就会从适应状态转变为过时状态。因此,苏联模式作为一种过渡经济模式,在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是适应的,而过渡时期一旦结果,就需要把这种过渡经济模式及时转变为社会主义生产方式,即劳权制度与公有制相结合的生产模式。

  在斯大林的领导下,苏联用很短的时间,就实现了工业化,从而使社会主义的苏联具备了建立社会主义生产方式的条件。但是,包括斯大林在内的苏联共产党人却没有清醒地认识了苏联模式,即与产权制度相结合的苏联模式与社会主义生产方式的区别,它只是一种过渡经济模式,从而在1936年即宣布苏联已经进入社会主义。这显然是错误的。事实上苏联模式,由于建立的是产权制度,既不能很好地体现劳动者当家做主的权利,又未能实现按劳分配。因此,它只是一种半资本主义(产权制度)半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过渡模式,这种模式只是进行了一个“决裂”即同传统的所有制决裂,但却没有与传统的所有制关系一一产权关系进行决裂。

  如果说斯大林在社会主义运动中犯了错误,那这种错误就是把过渡时期的公有制经济模式当作了社会主义生产方式模式本身,从而形成了“苏联模式的误区”,这一误区使大多数社会主义的革命停留在过渡阶段,而没有在实现工业化之后进一步把这种过渡经济模式转变为真正的社会主义生产方式一一即劳权公有制模式。

  苏联模式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过渡经济模式,是完全适合的,而且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这在苏联和中国都是一样的。但是,在社会主义国家实现工作化之后仍然延续这种过渡经济模式,客观就使这种经济模式转变为一种过时经济模式。这是导致社会主义国家公有制经济缺乏省略、陷入困境的基本原因。也是社会主义国家放弃社会主义制度、走向灭亡的基本原因。而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未能突破苏联模式的误区,则是这些国家走向灭亡的直接原因。

三,毛主席在社会主义运动史上的特殊贡献

  毛泽东与列宁、斯大林的不同在于,他不仅根据中国独特的国情,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并取得了成功,他不仅使中国在短短的二十多年时间,把一个以原始种植为基础的农业大国转变为工业占主导的新中国,而且他根据我国国情特点,开创了一条从互助组到合作社、再到人民公社的农村社会主义道路,建立了以生产队模式为代表的劳权公有制经济模式,把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提出的社会主义生产方式一一消费价值生产方式变成了实践。

  建国之后我国农村经济组织的发展是一个什么样的过程呢?

  就是一个由资产实体转变为劳动实体的过程。而这一过程就是社会主义革命的过程,也就是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讲的实现共产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的过程。

  人民公社体制的建立,特别是“三级所有、队为基础”调整之后的生产队模式的形成,终于在实践中形成了马克思恩格斯所设想的社会主义模式(共产主义初级阶段或科学社会主义的生产模式)一一劳权公有制模式。生产队在管理上是由社员大会、队委会领导下的队长负责制,体现劳动者的劳动管理权;在分配上采用工分分配方式根据劳动投入量的差别分配消费价值(消费品);生产队生产结果采用“补偿消耗的、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余下都是自己的”的模式,使公有的生产资料首先处于保值状态,从而使劳动者的收入不仅随着个人劳动投入量变化而变化,而且随着集体生产结果的状态而变化。从而形成了适合公有制企业特点的经营机制一一即按劳分配机制。生产队生产结果分配模式还使我们看到,在实现生产资料公有制并建立劳权制度的条件下,社会生产的成果或者是满足劳动者的个体需要(消费需要),或者是满足劳动者的公共需要,在这里,再也没有什么剩余劳动和剩余价值;劳动者的劳动已经区分为公共需要劳动和个体需要劳动两个方面。也就是说,我国形成的生产队模式本质上已经是一种消费价值生产方式了。

有许多人认为农村大集体是“大锅饭”、平均主义。可是,采用工分制的生产队的基本制度,是与股份制的按资分配制度相对应的按劳分配制度:社员大会、队委会领导下的队长负责制不是与股东大会、董事会领导下的总经理负责制相对应的管理制度?工分分配制度不是与股份分配制度相对应的分配制度?两者的区别只是一个以资产者为主体、按资产投入量的差别进行分配,一个是以劳动者为主体、按劳动投入量的差别进行分配。

如果股份制不是“大锅饭”和平均主义,那实现工分制的生产队怎么就是“大锅饭”和平均主义呢?难道股份制是体现人们资产投入的差别的制度,工分制不同样是体现劳动投入差别的制度?

  许多人所以会觉得生产队社员收入差别不大,因而就是平均主义分配,这是对按劳分配和我国人民公社时期劳动状况的特点无知。在人民公社时期,我国生产队的劳动是手工形式的体力劳动,在区别了男女老少的差别后分别进行记工的条件下,社员与社员之间基于体力劳动基础,其劳动投入的差别本来就不大;如果是在采用机械作业的劳动状态下,采用同样的工分制,劳动收入的差别就会大许多;而如果是以智力劳动为主的场合,例如华为,采用这种按劳分配方式,劳动者的收入差别会更大。

  理论界对生产队模式和人民公社体制大多持否定态度,认为人民公社的实践是失败的。但许多人不了解的是,恰恰是人民公社体制的优越性和人民公社的巨大成功,才有了我们今天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奇迹。

  在建国时的中国是一个以原始种植为基础的农业大国,当时的工业产值占比只有10%左右,人口的80-90%都是文盲。因此,把原始种植的农业转变为电气化、水利化的农业,把以人力、畜力为基础的农业转变为半机械化的农业;把原始农业转化为逐步现代化的农业,这是关键的、必要的步骤;而这种转变正是有了人民公社这种体制和生产队这种集体生产才得以实现。正是有了以上的转变,我国农业才能从养活6亿多人发展到养活10亿多人,我国才有足够的资金积累,从而快速实现工业化,形成较为健全的国民经济体系和国防体系;正是有了以上转变,正是人民公社体制的形成和发展,我国才实现了中学教育的普及化,医疗卫生体系覆盖到了各个大队。而正是有了基本的工业化基础和人民公社增加的4亿人口(1956-1983年人口增长)及人口文化素质的大幅提高,才有了大量的劳动力储备,才有了改革开放之后的世界工厂。一个经济体制是不是发展了生产力,在各个历史阶段的标准不同的。在一个以体力劳动为主体的经济发展阶段,劳动力的增长,劳动力的生产和扩大再生产能力的增长,是发展生产力成果最重要的体现。在短短的二十多年时间增加4亿人口,这不是促进生产力发展的最好体现?一个促进了生产力巨大发展的经济体制,你能说它是失败的?

  人民公社和生产队是一个新的经济体制,一个以消费价值生产为中心的新的经济体制。事实上,许多人对这个新体制是不习惯、不熟悉、不适应的。这也是生产队发展过程中会出现所谓“干多干少一个样”等反常现象而不能及时改变的原因所在(当时的社队干部对按劳分配规律并不熟悉和适应)。认识一种新的事物的发展规律并在政策上和工作上适应这种规律是需要时间和适应过程的。可惜的是,人民公社体制的存在时间太短了,从1958年到1983年仅有二十五年时间。而如果除去开头几年不正常的时间,人民公社处于正常发展的时间应该从1962年之后算起,实际上仅仅二十多年时间。

  一方面是人民公社体制和生产队模式的存在时间过短,另一方面是毛主席已经处于晚年且处在国家领导位置,因而他已经没有条件对这一模式实践的经验教训进行较为详细的了解、研究,进行系统化的理论总结。但无论怎样,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在实践中建立了真正实现了按劳分配的、劳动者事实上当家做主的公有制经济模式,从而使科学社会主义推进到了真正的社会主义生产方式一一消费价值生产方式的阶段。这使我们有可能从实践中来认识真正的按劳分配,真正的公有制涵义,真正的社会主义生产方式及其发展规律。

四,“一大二公”的人民公社体制为什么能够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有一种比较流行的说法是,人民公社“一大二公”的体制过于先进,不适合我国以人力和畜力为基础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因而是犯了“左”倾错误;而更流行的说法是人都有私心,人民公社需要社员为集体而干,违反了人性。

  这两种观点都是错误的。

  在学术界有一种占统治地位的观点是:

  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性质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规律。它不仅决定人类社会的更替和发展,而且决定人类社会特定历史阶段上所有制结构的形式,按照这一规律的要求,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形式及其结构,只有适合生产力发展水平,才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历史的教训告诉我们,生产关系不论是落后还是超越了生产力状况,都会限制生产力的发展。为此,我们必须使我国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形式及其结构适合我国现阶段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以促进生产力的迅速发展。

  如果我们细细地分析一下这段话的逻辑,你就会发现,这一说法是把“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及其结构”等同于生产关系,而把“生产力发展水平”等同于生产力性质了。犯了一个逻辑性的错误。我们说夫妻是家庭中的男女关系。那么我们是不是在一个家庭中,只要见到是男的和女的,就可以认定他们是夫妻关系呢?显然不能。因为家庭中的男女关系有多种,例如祖孙关系,叔侄关系、兄妹关系等等,你要是去乱认夫妻关系,人家要给你两个耳刮子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当然是生产关系的一个重要方面,但不是生产关系的唯一,社会所有制除了生产资料,还有生产劳动方面;生产关系除了社会所有制还有所有制关系等等;而生产关系与生产力性质相适应,主要是指与社会生产力结构性特征相适应,而不是生产力发展水平。从人类社会产生以来,社会所有制不过五种而已,而在这漫长时期中生产力水平是一直在不断发展的,这一种所有制形式如何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从资本主义社会产生以来,从工场手工业到现在的互联网时代,其生产力水平都发生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而资本主义所有制在大多数国家都基本不变,这如何用生产关系必须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原理来解读?

当我们谈到生产力时,它只是一个抽象的概念。现实的生产力总是社会生产力。而社会生产力又可以具体为资本主义生产力、社会主义生产力等等。同样是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相结合,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即在劳动者没有生产资料,只能通过把自己的劳动力作为商品实现的情况下,生产资料是居于支配地位的,劳动者只是老板或股东使资产不断增殖的手段;相反,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在实现生产资料公有制条件下,人格化的资产者被消灭了,劳动者成为唯一的生产主体,因而社会主义生产过程中是劳动者处于支配地位而起决定作用,生产资料只是劳动者用来满足消费需要的手段而已。正是因为社会主义生产力的结构特征与资本主义生产力这种结构特征的区别,因此,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主要表现为资产所有权的要求,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就是全面满足资产所有权的制度体系;而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主要表现为劳动所有权的要求,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就是全面满足劳动所有权的制度体系。我们平常所说的社会主义要让劳动者当家做主,要实现按劳分配,从经济上来说,就是要建立全面体现劳动所有权的制度体系。

在我国农村,在实现土地和生产资料公有制条件下,只存在劳动所有者,不存在人格化的资产所有者。因此,人民公社建立了以满足社员利益要求为核心的劳权制度。这是与我国农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相吻合的,又凭什么说人民公社体制不适应生产力状况呢?假如你连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基本特点和发展要求都搞不清楚,你又有什么资格在那里说左道右呢?

  再来说人民公社集体经济与人性的关系。在生产队,生产资料是属于全队社员所有,每个社员都可以利用公家的生产资料,通过自己劳动来满足自己和家庭的消费需要,这怎么违背了社员的人性呢?再说生产队承认每个社员在劳动投入方面和消费需要方面存在着差别,因而采用工分制来计量社员提供的劳动量的差别,并在年终分配上体现出来,这实质上就是体现了社员劳动投入个体性的特点,这与股份制体现资产者投入资产量的差别,并在分配上体现出来的做法是相同的。这股份制不违反人性,怎么工分制又违背了人性呢?

  现实生产过程中的人,具有资产所有者和劳动所有者的区别。资产所有者的权利要求表现为资产所有权的要求,因此,在建立了产权制度的条件下,资产者的人性就得到了体现;劳动所有者的权利要求表现为劳动所有权的要求,因此,建立了劳权制度条件下,劳动者的人性就得到了体现。所谓的集体经济违背人性的说法是毫无道理的。

  人民公社通过组织集体生产,使每个人都能够力所能及地参与到集体生产活动中来,并通过参加劳动而取得相应的收入,这是最人性的做法;粮食按照人口粮和工分粮,既兼顾了不同家庭的消费需要,又体现了多劳多得的要求,这是更人性化的做法;人民公社让社员在大队就能看医生,让每个学龄儿童都可以就近上学,使没有子女的社员享受五保政策,所有这些,有哪一条违背人性了吗?

  为什么在毛泽东时代,一对农村夫妇两个劳动力可以养活一个七、八口之家?可以负担三、四、五个孩子的生活所需?就是因为人民公社是按照社员的利益需要建立的生产方式和服务体制!就因为人民公社体制就是适合“劳动人”人性的体制和组织方式!

五,一种好的经济社会体制要被普通大众接受和认识是需要时间的

  有人说,人民公社好,为什么又被抛弃了呢?

  一个人看好一只股票,他买进来了,结果碰到大盘调整,股票没有按照预计的上涨,反而下跌了,于是他又把它抛了。结果股票是一抛就涨。你说是股票不好,还是这个操作者不相信它呢?

  了解过商鞅变法的人都知道,当开始变法时,人们疑云重重,反对者众,当改革有了效果时,人们才意识到改革的好处和必要性。对一种经济体制的认识,是需要时间,需要一个过程的。

  我国的农村社会主义过程不是直接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过渡到社会主义生产方式的。它是从半殖民地的原始农业生产的基础上通过互助组、合作社到人民公社逐步过渡的方式实现的。在这个过程中,不仅有从封建性的生产方式向社会主义生产方式的过渡,还有原始农业生产状态向现代化的农业生产的过渡;而且还与我国人口快速增长的时期重合;还与我国国家的工业化过程重叠;与我国的国家创业时期相重合。

  不论是我国农业现代化的过程,还是我国的工业化过程,还有我国整个国家的创业过程,都必须经历一个从艰苦奋斗到相对舒适的时期。事实上,随着人民公社二十多年通过电力化、水利化、植保管工科学化和化肥农药的增加使用,随着机械化的逐渐实施和工业化的开始,农业生产的劳动生产力已经有了明显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也逐渐提高,而随着我国工业体系的形成而反哺农业,人民公社的景况事实上处于明显的好转过程中。

  人民公社的发展第一个根本转变是水利化,这一转变改变了我国农业靠天吃饭的状态,从而使我国粮食产量从1965年开始进入了一个长期的、而且是加速的上升通道,这是我国农业生产的粮食增长能够基本满足我国人口快速增长的需要。从养活6亿多人到10亿多人,是我国农业生产力的根本性转变。

  人民公社的第二个变化是农技的发展、农业生产科学化的改进,这是在缺少化肥、农药供应的情况下全方位提高粮食生产水平的重要法则。

  人民公社的第三个变化是化肥、农药的广泛使用和良种的培植与推广,使我国粮食产量能够不断加速增长。

  人民公社将要展开的是农业机械化和农村的工业化及副业的全面发展。农业机械化的实现可以大大提高我国农民的劳动生产力,从而为农村工副业的全面发展准备足够的劳动力。而工副业的大力发展反过来又会使我国农民的收入有大幅度的增加。因此,改革之前的我国农村事实上将从艰苦的创业期向相对舒适的时期转变。

  与新民主主义革命做一个对比。从共产党从成立到1949年用了28年时间,从各种试错的过程中直到遵义会议选择了毛泽东作为领袖,从而走上了正确的道路。之后直到1945年抗日战争结束,山东根据地的成功经营,使中国共产党在战略上取得了主动,为两大野战军的建立和三大战役的胜利提供了可能,奠定了胜利的基础。而从辽沈战役开始,进入了真正的战略决战,到1949年基本取得了全面胜利。很显然,我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革命同样要经历一个较长的奋斗时期。目前还保持集体经济体制的南街村、周家庄等单位的事实,实际上已经告诉我们人民公社的发展前景,就是真正的共同富裕。

  毛泽东是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革命家。对毛泽东的主张和做法的理解,是需要有一定的社会主义常识,是需要有一定的马克思主义素养。如果你对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基本特点和发展要求缺乏了解,而且对中国的国情特点缺乏深刻认识,那你是理解不了毛主席为什么要坚持农村集体经济的做法的。如果你连科学社会主义的常识都不具备,那又有什么资格是评价毛泽东的功过是否呢?又有什么资格来说左道右呢?

【文/钟建民,本文为作者投稿,作者公众号:钟建民的理论思考】

「 支持红色网站!」

188金宝搏体育官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188金宝搏体育官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
赞赏备注
确认赞赏

评论(共5条)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