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离开的日子

2022-09-09
作者:历史有态度君 来源:栩然说

  1

  今天,是毛主席逝世46年的纪念日。

  每年的9月9日,全国老百姓都会自动自发的,用各种方式纪念这位改变了中国面貌的时代巨人。

  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除了缅怀和敬仰,我们还能探讨些其他什么深刻的内容呢?想来想去,我想深入探讨一个与所有人都有关,但平时人们又不愿触碰的话题——关于死亡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死”字一直是大家避讳谈论的话题,但所有人内心都知道一个不可辩驳的真相:人终究会死。

  连毛主席,也逃不过生老病死的自然规律。

  至今,我们还能看到一些曾经在毛主席身边工作过的人员接受采访的视频,他们回忆起了毛主席步入晚年时的样子,谈到了毛主席身体的各项机能都在不可避免的日渐衰退。每当他们说到这里时,一个个的都潸然泪下。

  与身边工作人员的惋惜和辛酸不同,毛主席本人却表现得很豁达。对于生死,饱经岁月沧桑的他早已看淡。

  1975年10月1日上午,已进入人生暮年的毛主席没有看书,也没有睡觉。他靠在床头上沉思时自言自语地说:“这也许是我过的最后一个国庆节了,最后一个‘十一’了。”

  随即,他转向身边的工作人员,问:“这可能是我的最后一个‘十一’了吧?”

  工作人员说:“怎么会呢?主席,您可别这么想。”

  毛主席认真地说:“怎么不会呢?哪有不死的人呢?死神面前,一律平等,毛泽东岂能例外?‘万寿无疆’,天大的唯心主义。”

  后来的历史表明,这确实是毛主席度过的最后一个国庆节。

  生命的真相就是如此,谁都无法阻挡时间的脚步,谁都无法避免衰老的到来。

  人生最大的难题,就是每个人都不能返回原来的时间重新走一次,时间是一条“单行道”。

  每个人的一生都必然要做一些选择,当我们在某个时间点选择了一条道路后,就只能沿着这条“单行道”一直走下去。就算在路上我们不停的回头,思索当初的选择是否正确,时间也不会因此而停止流逝。即使我们返回到原来的地点,时间却不会再返回......

  越长大,我们越能感到时间流逝得飞快,曾经有一首《时间都去哪儿了》的歌曲,唱出了大家的心声:

  “时间都去哪了?还没好好感受年轻就老了?”

  “时间都去哪了?还没好好看看你眼睛就花了,柴米油盐半辈子,转眼就只剩下满脸的皱纹了......”

  时光的飞逝如白驹过隙,恍惚之间就过了一年一年又一年,岁月的沧桑不知在什么时候就会爬到脸上,让人不禁感慨万千。

  千百年来,有关“人生终极三问”的话题一直经久不衰。就在毛主席逝世周年日的时候,我想与大家探讨一个深刻的话题——

既然终将归为尘土,那么人生的意义是什么?

  2

  关于“人生意义”的话题,短期来看会感觉它太玄、太虚、太泛,不像柴米油盐那般实实在在,经常思考人生意义的人很容易被身边人认为是“不接地气”。

  但从长期来看,如果我们不能在“人生意义”的问题上回答自己,那么每天也只是吃了、喝了、睡了,总之是活下来了,可“活下来了”也就只是“活下来了”而已,却难以找到一些更深层次的归宿感。

  相信很多人都有过这样的情况:在人生的某一刻,我们突然从日常事务中抽离了出来,以一种前所未有的、高空俯视的视角回看自己的人生历程,展望未来的人生方向,这时就莫名的产生一种虚空感:

  我忙来忙去,到底在忙什么?

  我从哪儿来,要到哪儿去?

  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我到底该如何度过?

  如果回答不上来,缺乏更深层次的意义感、价值感,人会很容易失去做事的内在驱动力。

  人在年轻时,很少会如此深入的想过人生意义的话题,即使想过,也很容易因为找不到答案而一划而过。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尤其是有了一些生老病死的经历之后,人就会变得深刻。

  很多时候,当我们被眼下一些人生难题所困扰时,当我们走到了人生的十字路口不知道如何选择时,想象一下自己垂垂老矣、身体僵硬、无法动弹时的样子吧,当我们躺在摇椅上回忆一生的经历时,该是什么心情?是悔恨还是欣慰?

  如果此时时光机又“嗖”的一下,把你送回了当下年轻时的时空里,你又该怎么活呢?

  曾经有一个“临终前你会后悔的事”的帖子在网站上疯狂转载,调查者曾与一些人生即将走向终点的人沟通,问他们人生最后悔的事是什么?回复最多的,便是没有遵循内心的声音,没有勇敢选择自己想要的生活,结果人生碌碌无为、虚度光阴。

人生最可怕的不是死亡,而是毫无意义的虚度,一辈子都过得稀里糊涂,匆匆的来、匆匆的去,等到离开世界时都没活明白。

  对于虚度光阴的人来说,时间过去了,生命在流逝,可他仍呆在原地,没有什么东西可以证明自己随着时间一起前行,没有获得超出“活下来”的意义。

  时间久了,尤其到了人生的后半程时,虚度光阴的人难免会产生一种虚无感,不断问自己一些有关生命的话题:

  我一辈子就这样了吗?

  死后几十年,难道我就要被世界彻底遗忘了吗?

  到底拿什么证明我曾经来过这个世界?

  如果这时我们头脑里一片空白,找不到答案,那么内心就会隐隐发痛,不敢再往深里想。

正是因为有死亡的存在,所以才有必要探讨如何好好的活着。

  3

  这辈子到底要实现什么人生价值?青年时期的毛主席也曾深入探索过这个问题,于是他立下了“要为人之学、为国人之学、为世界人之学”的人生梦想。

  在其日记里,他还写下了这样的旷世名言:“要为天地而立志,要为生民而立道,要为万事而开太平。”

  起初,他的许多想法并不被身边很多人所理解。

  曾经有一位同学就深有感触的说:“说实在的,当年在一师,老听润之谈什么要为真理立志啊,为生民立道啊,为国家牺牲啊,总觉得他说的这些太玄空,太高远。”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偏偏是这些短期看来“太玄空、太高远”的东西,却决定了人生的价值。对于这一点,在电影《毛泽东回韶山》中,有一个镜头让我印象极其深刻。

  1959年6月毛主席回到故乡韶山时,所有的乡亲们都兴高采烈的跑去迎接,却有一个叫做“六细满”的老汉很纠结,他又想去,又怕见到毛主席。

  原来,他是毛主席的同学,小时候家里穷得吃不上饭,慈爱的毛母还经常嘱咐毛主席带饭给他。

  1927年1月,毛主席曾回到故乡韶山考察农民运动,还号召乡亲们跟他一起去闹革命,他说:“我搞革命是为了无产阶级事业,我所爱、所交的朋友是穿草鞋的没有钱的穷人......革命不成功,我毛润之也不回韶山来了。”

  当时,毛主席也号召了六细满,六细满很想去,可内心又瞻前顾后、患得患失,最终还是没去。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六细满就再也没见到过润之——他确实下了大决心,革命不成功,不回韶山!

  这么多年来,不断有消息传来韶山,六细满从乡亲们口中得知“韶山出了个大人物”、“润之在干大事”、“润之当上主席了”......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六细满就开始怀疑自己年轻时的选择。

  就这样,六细满一辈子都窝在韶山里,浑浑噩噩的度过了人生最宝贵的时光。直到32年后,儿时的伙伴润之回来了,此时润之已达成了革命成功的心愿,他已是国家最高领导人。

  另一边,当毛主席回到韶山时,就特别想见见曾经的故人,他细数了各个人名,向当地干部询问这个人还在不在人世。当毛主席说到“六细满”这个名字时,身边人说还在,于是毛主席非常高兴,派人去找,说要请他吃饭。

  当六细满收到消息时,他非常惊讶:“润之还记得我?”

  然后,他羞愧的对着镜子里的自己说:“你呀,目光短浅。当年你要是能跟着润之走出韶山,那就不是今天这个样子喽。唉,我真惭愧啊!”

  1959年时,毛主席已经63岁,按照年龄推算,六细满应该也过了“花甲之年”。

  在过往的时光里,二人是童年、少年时期的伙伴,却在青年时期走上了不同的人生道路;再见面时,二人都已度过了生命大部分的时光,人生产生的价值却大不相同!

  看到这一段时,我想起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里的一段话:

  “一个人的一生应该是这样度过的: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耻;这样,在临死的时候,他就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一个人是否为自己确立过人生价值,注定有着截然不同的活法。

  4

  放眼古今中外,凡是取得过重大成就的人,都会制定一个长远宏大的人生终极目标,然后矢志不渝的践行。有过这种体验的人,会形象的说找到了自己的人生“使命”。

  所谓使命,就是如何使用自己这条命,知道自己从哪儿来,到哪儿去。有使命感的人,做事无需向外界证明,无需靠外界推动才行动,而是自动自发想要完成目标。

  归根结底,使命是一个人发自内心都渴望要完成的事,穷极一生都要完成的事,它与别人无关,只与自己有关;与外界的驱动无关,只与内心的驱动有关;与他人口中的价值评判无关,只与自己心中的价值认定有关。

  那种追逐和完成使命的感觉,不是含在口中的一点甜,穿在身上的一种暖,握在手心的一种柔嫩,而是远超出物质感受的体验。

  只有通过这种方式,一个人生命的价值才不会因时间的流逝而失去意义,才能燃烧出永不褪色的光彩,才能让内心深处有归宿感,才能有那种人生特别有意义存在的感觉。

  使命定位的精确性,决定了一个人价值的增长空间,更决定了一个人能到达的高度。

  相反,对于只看短期不看长期的人,很容易被眼前的得失所蒙蔽,失去使精神定位扎根的土壤,注定会被时代的洪流所裹挟,内心随波逐流而不知道去哪儿,人生如水中浮萍一样漂浮不定......

天雨虽大,不润无根之草。

  很多在“生死”的哲学问题上实现了内心穿越的人,都会采用一种“向死而生”的活法。他会思索自己与世界的关系:在有限的一生中,我能为世界带来什么?

  如果肉体必将离开世界,那么什么样的使命可以在世界上永存呢?毛主席给出过符合自己内心的答案:

为人民服务!

  毛主席对人民的感情是永不枯竭的,他将“为人民服务”作为了自己为之奋斗一生的使命。

  他曾说过“人民群众是我们的力量源泉”、“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我们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只有人民群众是代代相传、生生不息的,通过这种方式才能达到精神的永存。

  1944年9月8日,毛主席曾在“追悼张思德同志大会”上发表过《为人民服务》的著名演讲: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

  张思德只是一名平凡的战士,历经的也是平凡人生,但他身上却有着诚诚恳恳、任劳任怨、艰苦奋斗、从不计较个人得失的优良品德,于是他成为了“为人民服务”的时代楷模,平凡的生命创造出了不平凡的经历。

  毛主席用张思德的事迹,教育大家正确对待生死。

  共产主义战士雷锋同志,曾在日记里写道:

  “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里才能永远不干,一个人只有当他把自己和集体事业融合在一起的时候才能有力量。”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

  在工作中,雷锋忠于党和人民、立足本职、争做贡献,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事迹,以实际行动履行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诺言。

  为弘扬雷锋精神,毛主席特别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

“为人民服务”的信仰一直根植于毛主席的内心之中,从未改变过。

这是他为之坚守一生的使命,也是值得他奉献一生的伟大事业!

  5

  对于必然到来的死亡,毛主席坦然面对。有一次,他在与身边工作人员谈论生死的问题时,半开玩笑的说:

  “我在世时吃鱼比较多,我死后把我火化,骨灰撒到长江里喂鱼。你就对鱼说:‘鱼儿呀,毛泽东给你们赔不是来了。他生前吃了你们,现在你们吃他吧,吃肥了你们好去为人民服务’。这就叫物质不灭定律。”

  哪怕是变成了骨灰,也可以换一种方式继续为人民服务。仅仅一句下意识的言语,也透露出了他面对生死的态度,把“为人民服务”的使命进行到底,他的心里始终装着人民

  肉身虽死,但精神永存。自己从未离去,只是换了一种存在方式融入到了人民群众之中,继续为人民服务。

  古语有“死而不亡者寿”的说法,细数人类历史,凡是有过大贡献或者品德高尚的人,虽然肉体死了,但精神不亡、千古流芳,其学说、思想、精神会长期影响当代及后代的人们。

  纵观毛主席的一生,他领导人民彻底改变了中国的命运,改写了世界的格局,并留下了宝贵的精神遗产。凭借着他在中国历史上的极端重要性,完全配得起“死而不亡者寿”。

  1976年9月9日,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离开了我们。离开之前,他曾交待过自己的身后事:

“不必时时怀念我,也不要指望我回来,我离开以后,你们就是我,人民万岁!”

  是的,毛主席从未离去,他的巨幅照片依然悬挂在北京天安门上,他微笑着与人民一起看向太阳升起的地方,展望中国辉煌的未来——

“我们正在前进,我们正在做我们的前人从来没有做过的,极其光荣伟大的事业。我们的目的一定要达到,我们的目的一定能够达到!”

  更重要的是,毛主席用自己的人生经历谱写了壮丽的史诗,向我们展示该如何度过有限的一生,如何让自己的生命更有意义。

  值此毛主席逝世46年的纪念日,除了缅怀和敬仰伟人之外,每一个中国人都要正视一下自己的人生,问问内心:

既然终将归为尘土,那么人生的意义是什么?

「 支持红色网站!」

188金宝搏体育官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188金宝搏体育官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
赞赏备注
确认赞赏

评论(我来首评..)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