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牛石:文旅业余历史
近年来,各地政府对区域内历代文化名人事迹及其在世业绩的探寻、挖掘、研究、推介、弘扬举措,无不紧锣密鼓地进行着,卓有成效地开展着,成就斐然地彰显着。
其实说到底,这样做无外乎有这两个方面意义。一是表明本地历史悠久,人杰地灵,人才辈出,文化底蕴深厚。借以提升地方身价,抬高地方知名度;二是籍此打造出最具吸引力与感召力文旅名片,招徕四方游客奔赴本地观光打卡,由此拉动一方经济振兴,增加政府与民众收入,提升区域内民众福祉。
然而,走看了一些地方在此方面付出的种种心力,心里总有一种太过喧嚣张扬、太过刻意夸大甚或太过无中生有之感。
首先,地方政府不惜注入远超自身负荷的海量资金,大兴土木,以极度超越原有规制做法,复制出本地历史上所谓的盛世繁华景象。譬如,原有的各地古代书院,开创伊始均规制很小、设施简陋、境况寒碜,充其量不过三五间东倒西歪屋,一两个南腔北调人,十数个富贵之家求学儿而已。哪有后来传说中抑或某些无法考证记载里描绘的那般神乎其神的繁华热闹、底蕴无穷、高雅神秘、气韵万千景象?即便而今依然可见的规制较为可观的著名书院如岳麓书院等,也是经历了一代又一代人数百年来逐次扩建、完善、修复后,才形成如今所见规模的。更有大批量书院,因时因势因人之故,早已消失在历史尘埃之中,哪里还能觅得着它们昔日的丝毫影踪?
然而,如今个别地方政府为了提升一方所谓的知名度,不惜一切延揽各领域里的专家学者,将现代人的宏大构想与现实需要,依凭政府拥有的巨大财力支配权,尽情将许多早已不复存在也无详实资料佐证的所谓古代书院或其他建筑物,勾画打造成苏州园林般的人间仙境。这些所谓的复原古建筑里面,无不楼台轩榭,假山池沼,绿树成荫,繁花四季,小桥流水,廊腰缦回,屋舍轩邈,古朴雅致、书画晃眼,环境清幽,美不胜收,宛如仙境。如此高标准高质量超豪华书院,如此古人难得一见的人间福地,较之其所在年代的真实体貌,不知要高精尖出数十上百倍乃至更多。即便堂皇如紫禁城里的皇家御花园,也望之汗颜,自愧不如。更有一些经济并不发达的中小地区,依凭残缺模糊甚至于史无凭的所谓史料或传说依据,虚构打造出丝毫不逊色于皇宫般的高质量宏伟建筑,尔后美其名曰:原版复古,再现辉煌,弘扬传统,为国争光。硬生生将古代任职此地的主要官员,强制成不顾民生、大兴土木、严重僭越皇家规制的忤逆臣子。
其次,为某个历史名人出生、隐居及封赏之地,某次重大战役或某重大历史事件发生之地,因史料记载存在模糊空间,有空可乘,随即引发两地甚至多地旷日持久、绵延不休的口舌笔墨官司。
其中,最典型的莫过于诸葛亮辅佐蜀汉政权前的隐居之地之争。长期以来,为诸葛亮到底隐居在哪里,南阳、襄阳两地一直为此争执不休。此争执究竟源于何时,而今已无从谈起。而争执最激烈的,当属两个时期。
第一波争执发生于清朝道光年间。当时,湖北宜昌人顾嘉衡出任南阳知府。南阳、襄阳两地文人,为诸葛隐居地一事,直接将官司打到知府衙门。顾知府很为难,他深知,此事若处理不当,自己必会两头不讨好。好在顾嘉衡脑子灵活,略作深思以后,迅速当着两地文人面,挥毫泼墨,草就一副著名对联:心在朝廷,原无论先主后主;名高天下,何必辩襄阳南阳。此联着实高妙,丝毫不动声色中,将两地文人偏狭的思想境界陡然撂晒出来。你们争啥呀,诸葛亮隐居哪儿不隐居哪儿重要吗?我们今天需要关心的应该是,他忠于蜀汉王朝的赤胆忠心可昭日月,名高天下的人格勋业名扬华夏。至于他当年隐居南阳还是襄阳,与这相比,孰重孰轻,你们自己权衡去。如此一来,两地文人再无话可说,那一波争论就此戛然而止。
第二波争执已经不是道光年间那样单纯、直白、不带任何功利目的了。彼时,改革之风吹遍神州大地,旅游业作为新生事物已悄然兴起。诸葛亮究竟隐居南阳还是襄阳,已不再是文人之间的笔墨口舌官司了,业已成为两地政府间争夺文旅资源的利益之争了。襄阳人每事总是先走南阳一步甚至两步。八十年代,他们活动到当时的邮政部,几番操作之后,猝不及防间,由邮政部发行一套诸葛亮隐居湖北隆中的纪念邮票,这无疑等于坐实了诸葛亮隐居地在隆中的说法。这一下,彻底激怒了南阳地方政府及一批本地文史研究者。他们直接将官司打到更高层次,一定要邮政部给个说法。邮政部实在拿不出强有力证据,无奈之下,只好采取骑墙头办法,跟着发行一套诸葛亮隐居南阳的邮票,才勉强平息了双方的争执。孰料,一波刚平,一波又起。紧跟着,襄阳不知通过啥关系做通了教育部中学语文教材编辑部相关人员的工作,在新版中学语文教材里的诸葛亮名作《出师表》注解中,加了一笔说诸葛亮所言“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一句中的南阳,实指当时隶属南阳郡管辖的襄阳隆中。由此,南阳再次将教育部这一武断做法反映到高层。无奈之下的教育部只好萧规曹随,用骑墙头做法平息了这一事端。此后,这一千古疑案,再次模糊下来。
由此可见,为了争夺与抢占历史人文资源,各地方政府真是煞费苦心,不遗余力。当然,这样做也是有一定益处的。起码激发了各地政府普及历史人文知识的积极性与自觉性,增加了社会大众探究历史真实的热情,提高了全民热爱中华历史的兴趣与认知感。
其三,个别地方政府为了增加本地所谓的历史人文底蕴,不惜毁坏属地内自然生态面貌,刻意杜撰出所谓的历史名人隐居此地、过路此地、做事于此地的所谓故事与传说,甚至在好好的自然山水之间,凭空新建一些豪华庙宇道观与所谓的名人故居,并在望之森严的陡峭崖壁上胡乱涂鸦,刻上大红刺目的古今诗文。如此一来,不仅严重破坏了本地山水固有的自然之美,更引来了很多游人的叠声谴责。
其四,许多本该严格保护的真实历史古迹,因没有专家学者指导,仅凭领导个人意愿,随意表修改制,严重违背历史事实,搞得不伦不类,与历史真实严重相悖。这样做的结果,不仅没有起到珍惜历史、传承历史、弘扬历史作用,反而严重损害了历史实事本身,使其本来面目蒙受戕害,再难复原本真。
其五,不注重保护近代以来尤其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著名遗址、著名英烈故居、重大事件发生场地、重要历史节点上的著名历史见证物。不注意保护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诸多重大建设遗迹、场地、英模遗物尤其特殊时期留下的各类奖状、证书、勋章、纪念章、徽标、劳作工具、文字资料(诸如:挑战书、应战书、决心书、计划总结、发言稿、书报画报、纪念册)等珍贵资料。尤其建国前三十年各地各条战线涌现出来的著名先进单位、模范个人的生平事迹,至今多为空白。
忘记历史意味着背叛,虚无历史意味着无知。真实的历史究竟是什么样子,虽然今人不能完全知道也无法完全知道,但起码要依凭已有资料真实地复原历史,努力找回历史真面貌。决不能为一时之需,将真实历史刻意掩盖阉割起来或粉饰虚拟出来。更不能为一时之需,随意杜撰历史、恶意歪曲历史、不负责任篡改历史。
后人只有清楚认识了前人真实的历史,才能够放心大胆地传承历史,脚踏实地地创造历史,信心满怀地迎接历史。
2025.11.3
【文/伏牛石,188金宝搏体育官网专栏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