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建民| 核心问题是先要弄清:什么是社会主义经济?


  近读《“市场”与“社会主义”能否“联姻”?——兼论“价值规律”作为资本主义复辟的“总开关”》(子珩墨 · 2025-09-12 · 来源:星火小院公众号)一文。文章认为:【市场经济,绝不是什么可以被任意阶级随意使用的、价值中立的“工具”。它是一套有其自身不可动摇的、内在的、客观运动规律的完整“操作系统”。而这个操作系统的“内核”,就是“价值规律”。任何一个社会,一旦将“价值规律”设置为调节其社会生产的最主要、根本的规律,那么它就等于打开了通往“资本主义”的“总开关”。】,【无论它在口头上如何将自己装扮成“社会主义”,其最终都必然不可逆转地滑向“劳动力的再商品化”、“新生资产阶级的产生”,以及“整个国家沦为国际资本主义体系附庸”的万劫不复的深渊。那些嘲笑我们“教条”的人,恰恰是在理论上最无知、也最反动的人。】。

  作者认为:【要理解“市场”与“社会主义”的根本不兼容性,我们首先必须回到那个最根本的、也是最具决定性的理论层面:一个社会其全部的、复杂的生产活动,究竟应该由一种什么样的‘根本法则’来进行调节和支配?】,作者在第一部分即讨论了“是‘价值规律’的盲目支配,还是“计划法则”的自觉调控?”

  本人认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不能立,首先要弄清什么是社会主义经济是什么。一旦我们弄清了“什么是社会主义经济?”的问题,社会主义是不是市场经济,能不能称为市场经济?一切问题也就都有了答案。因此,核心问题在于:

  什么是社会主义经济?什么是资本主义经济?

  在《宣言》的第二部分,马克思说明了什么是社会主义革命的问题。在《共产党宣言》的第二部分,马克思恩格斯也明确告诉我们:“在资产阶级社会里,活的劳动只是增殖已经积累起来的劳动的一种手段。在共产主义社会里,已经积累起来的劳动只是扩大、丰富和提高工人生活的一种手段”(同上书第39页)。

  在这里,马克思和恩格斯把社会主义经济与资本主义经济最根本的区别,告诉了我们。他们把两种社会的基本特征非常清晰地显现在我们面前:

  (1),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特征是生产资料(已经积累起来的劳动)居于支配地位而起决定作用,生产劳动(活的劳动)只是为生产资料的增殖服务的,是资产增殖的工具和手段;社会主义生产力特征是生产劳动(工人)居于支配地位起决定作用,生产资料(已经积累起来的劳动)只是扩大、丰富和提高工人生活水平的工具和手段。

  (2),资本主义生产目的是为了满足生产资料所有者的利益要求;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是为了满足生产劳动所有者的利益要求。

  (3),资本主义的生产性质是剩余价值的生产,而社会主义的生产性质上是消费价值的生产。

  什么是资本主义经济?

  那就是资产者利用占有的生产资料通过奴役劳动者,不断地把剩余劳动转化为剩余价值,使资产不断增殖的生产活动方式;

  那什么是社会主义经济?

  那就是劳动者利用公有的生产资料,通过为社会提供劳动而满足自己生活需要的,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生活水平的生产活动方式。

  社会主义经济与资本主义经济的根本区别是什么呢?

  资本主义经济活动的主体是生产资料所有者;其利益要求表现为资产所有权;社会主义经济活动的主体是生产劳动所有者;

  资本主义经济活动的目的是追求剩余价值;社会主义经济活动的目的是追求消费价值;

  资本主义经济活动的基本方式就是通过资产所有权奴役他人劳动,吸收剩余劳动,从而满足其资产不断增殖的利益要求;而社会主义经济活动的基本方式是通过自己为社会提供有效的劳动来满足自身不断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求。

  资本主义在经济学上的定义是什么呢?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说:

  “作为劳动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生产过程是商品生产过程;作为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生产过程是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商品生产的资本主义形式。”(《马克思恩格斯全集》23-223页)

  那么,社会主义的经济学定义是什么呢?

  劳权社会主义理论的定义是:

  社会主义则是劳动过程与消费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生产过程是社会主义生产过程,是商品生产的社会主义形式。

  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都是商品经济,生产过程都是商品生产过程,在劳动过程上,两者是一样的,区别就是生产主体不一样,而生产主体的不一样,决定了价值形成过程的不一样:

  即资本主义生产的商品价值形成过程的特殊性在于它是价值增殖过程,是剩余价值形成过程;

  而社会主义生产的商品价值形成过程的特殊性在于它是劳动价值化过程,是消费价值形成的过程。

  社会主义生产主体是劳动者,资本主义生产主体是资产者。劳动者与资产者这个主体的区别,决定了两种生产方式所要体现的权利要求的区别,即劳动所有权与资产所有权的利益要求区别,从而决定了满足生产主体利益要求的区别,即消费价值形成过程的区别与剩余价值形成过程的区别。

  现在我们以人民公社的生产队与一般股份制企业做个比较,看看社会主义经济与资本主义经济的区别:

  在人民公社的生产队,土地和生产资料是集体所有的,生产队社员在资产所有方面是没有差别的;但是,由于每个人都是以家庭生活为基础的,大家在消费需要和劳动能力方面是存在着差别的。因此,社员之间的利益要求并不表现为资产所有权的差别,而表现为劳动所有权的差别。因此,生产队采用工分制来反映大家在劳动投入方面的差别,并进行生产成果的分配。在这里,社员是联合起来,利用公有的土地和生产资料,通过劳动的有效投入形成新产品,从而满足自己的个体消费需要和公共需要。

  而在以私有制为基础的股份制企业,股东联合起来,用企业集合起来的资产购买生产资料和劳动力进行生产。由于劳动力的商品化,因而股份制企业的生产主体只能是资产者——股东。股东的差别表现为资产投入量的差别。因此,股份制企业采用股份形式来反映股东资产投入量的差别,并通过股利的差别来体现股份投入量的差别,以体现股东们的资产所有权多股多利的要求。

  工分制的生产队与股份制的公司的本质区别在什么地方呢?

  工分制的生产队以劳动者——社员为生产主体;社员的利益要求表现为劳动所有权;股份制企业以资产者——股东为生产主体;股东的利益要求表现为资产所有权;

  工分制的生产队采用按劳分配的方式来反映劳动者投入劳动量的差别,并进行个人收入分配,体现“谁劳动谁受益”的劳权原则;股份制企业采用按资分配的方式来反映资产者投入资产量的差别并进行股利的分配,体现“谁投资谁受益”的产权原则;

  工分制的生产队本质上是满足社员生活消费要求的消费价值生产方式,股份制企业本质上是满足股东资产增殖要求的剩余价值生产方式;

  与工分制生产队性质相适应的是以劳动者为主体的劳权制度——社员大会领导下的队委会、队长负责制+工分形式的按劳分配制度(劳动份额制);也就是劳动者当家做主和按劳分配的制度;与股份制性质相适应的是以资产者为主体的产权制度——股东大会、董事会领导下的总经理负责制+股份形式的按资分配制(资产份额制)。

  当我们弄清了什么是资本主义经济,什么是社会主义经济,那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不能成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又有什么区别?这些问题的答案自然就有了。

  【文/钟建民,本文为作者投稿,作者公众号:钟建民的理论思考】

「 支持红色网站!」

188金宝搏体育官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188金宝搏体育官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
赞赏备注
确认赞赏

评论(共10条)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
Baidu
map